今日散朝後,朝廷決定死守京城的決策立刻傳遍了全城,城中剩下的百姓們都鬆了口氣。
一時間,出城人數銳減,還有不少人得知消息後,正從周邊地區趕迴來。
薛瑞來此,就是為了告訴胡縈兒這個消息。
這兩天,胡縈兒忙的不可開交。
一方麵要收拾行李,隨時準備帶家人離京避難。
另一方麵,她也在加緊儲備糧米物質,轉移胡家在城外的產業和倉儲,安排莊子上佃戶進城避難等事項。
兩件事加起來,讓她頭都有些大了。
還好,薛瑞帶來朝廷決議死守的消息,讓胡縈兒徹底鬆了口氣。
在心底裏,胡縈兒對薛瑞佩服的五體投地。
對於朝中局勢的判斷,這家夥每次都能猜對,就跟會未卜先知一樣,讓她對自己的智力都產生了懷疑。
還好,她學的很多東西薛瑞還沒掌握,老師的威信暫時不會受到影響。
因為要提前歲考,胡縈兒抓緊時間給他補課,比以往多學了半個時辰。
在胡府用飯時,桌上膳食依舊偏素,可胡中卻沒有再抱怨,似乎習慣了一樣。
飯後,薛瑞悄悄問了下胡縈兒,才知道師公這半個月來,下肢關節疼痛緩解了不少,最近幾天更是一次都沒發作過。
這幾年來,胡中從來沒有這麽舒爽過,甚至還能跟孫子胡承安在府中逗樂,讓老頭兒心情大好,就算桌上沒酒沒肉,也不再抗拒。
既然如此,薛瑞就問了胡中,看他是否能去衙門辦差。
前天疏忽了熒惑犯紫微垣天象的事,著實將監中官員們嚇的不輕,要不是朝廷注意力不在欽天監,包括許惇胡中在內的官員,恐怕都要受到責罰。
還好薛瑞有急智,給成敬出了個絕妙的注意,幫朝廷解決了遷都的大麻煩。
要不然,恐怕這個渾身正氣的宦官不會輕易揭過此事。
還有,如今局勢這般混亂,監中官生損失了五十餘個,正是缺人手的時候,胡中要是再無法理事,禮部那邊恐怕就要考慮讓其他人補缺的事。
為此,許惇特意囑咐薛瑞,讓他下值了去胡府一趟,務必請胡中迴欽天監理事。
胡中本就沒什麽大病,現在朝廷局勢明朗,他自然也就沒必要再躲,便答應迴衙門處理公務。
……
翌日。
大清早,各大衙門就收到了監國郕王朱祁鈺的令旨,欽天監也不例外。
主要內容就是要求各衙門都運轉起來,以最高效率執行昨日朝會上議定的各項決策。
目前朝廷所做的一切,都是以保衛京師,打敗瓦剌入侵為最終目標!
同時,令旨最後,朱祁鈺還要求各衙門積極建言獻策。
凡有助於京城防衛、穩定民生、打退虜賊的建議,無論是官吏身份、無論文武勳戚、無論品級大小,都能以書麵形式上奏朝廷,有用則采納,無用也不會降罪。
受到令旨鼓舞,各衙門官吏空前活躍,在處理政務的同時,都絞盡腦汁為朝廷出主意。
得知朝廷要死守的消息,京畿百姓也穩定下來,開始積極備戰,向城內家眷、儲備生活物資,準備打一場持久戰。
說起來,欽天監是搞學術研究的衙門,可架不住官生們都有一顆愛國的心。
薛瑞到欽天監時,監中天文生們已經摩拳擦掌,拿著紙筆在寫自己的建議。
“郕王還是比戰神厲害多了,隻這麽一個廣開言路的法子,就把京師所有官吏積極性調動起來,眾誌成城之下,豈有保不住京師的道理?”
由於檔房無人管理,世業生們也懶散起來,除了部分人在看書備考,其餘的都在討論建言獻策的事。
見範岩趴在桌上寫東西,薛瑞湊過去看了一眼,原來是在響應朝廷號召,在積極獻策。
紙上倒是寫了幾條,不過都是千篇一律的建議。
比如,請朝廷調各地兵馬勤王,加強紫荊關、居庸關等關隘防禦,讓邊關各鎮緊閉門戶,不得輕易出兵,以免中了虜賊奸計。
“沒想到你還挺喜歡紙上談兵啊?”
薛瑞看完上麵幾條,笑著問道。
“什麽叫紙上談兵,這幾條建議難道有錯?”
範岩翻了個白眼,繼續寫道:“請朝廷速派欽使與瓦剌議和,厚賜金帛換迴陛下,瓦剌得以厚利,必不願再啟戰端。”
看到這條建議,薛瑞直接無語,問道:“你覺得給瓦剌人多少財物,對方才會滿足?”
範岩想了想,道:“本次紛爭,起因便是瓦剌人進貢馬匹,卻被朝廷削減了迴賜財物,以至於瓦剌人惱羞成怒,這才領兵進攻邊關諸鎮,若是能厚賜財物使之退兵,總比打的頭破血流好吧?”
剛經曆喪父之痛的劉晉拍案而起,大喝道:“那瓦剌貢使本隻有兩千人,卻詐稱三千人邀賞,朝廷按實際人數下發賞賜,難道還有錯了不成?”
“你衝我嚷嚷什麽,又不是我殺了……”
範岩嘴上不把門,正要譏諷幾句,卻聽陳立打斷道:“瓦剌人此次入侵,用的借口是我朝答應要下嫁公主,這貢馬本是聘禮,結果朝廷毀約,並沒有和親之意,瓦剌太師遂率兵馬入寇,可不是你們說的賞賜的問題。”
盧文福靈心至,問道:“難道陛下真許諾了婚約,要下嫁公主給瓦剌人,若是現在嫁個公主過去,能不能將陛下換迴來?”
如今朝廷大敗,若能嫁個公主過去,說不定能平息站端,將皇帝換迴來。
正說著,卻聽劉晉怒道:“這絕無可能,太宗皇帝曾說過,我大明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我朝正處於強盛時期,區區瓦剌跳梁小醜,怎配得上我朝公主?”
這話要是在幾天前說還有幾分可信度,但如今幾十萬大軍敗於瓦剌人之手,就連皇帝都被人家俘虜,現在說出來,未免有些太可笑了。
範岩卻不理會,又在建議後麵添了一條:若瓦剌人不願議和,朝廷不妨以和親方式結好瓦剌,雙方休兵罷戰,迎迴當今陛下。
見範岩將和親的建議添了上去,劉晉自然不服,當即拿出一張紙要寫反對建議,隻寫了幾筆,劉晉就轉頭問薛瑞:“薛兄,你剛才那句話是咋說來著?”
“附耳過來。”
薛瑞自然也是反對和親的,便跟劉晉耳語了幾句。
一時間,出城人數銳減,還有不少人得知消息後,正從周邊地區趕迴來。
薛瑞來此,就是為了告訴胡縈兒這個消息。
這兩天,胡縈兒忙的不可開交。
一方麵要收拾行李,隨時準備帶家人離京避難。
另一方麵,她也在加緊儲備糧米物質,轉移胡家在城外的產業和倉儲,安排莊子上佃戶進城避難等事項。
兩件事加起來,讓她頭都有些大了。
還好,薛瑞帶來朝廷決議死守的消息,讓胡縈兒徹底鬆了口氣。
在心底裏,胡縈兒對薛瑞佩服的五體投地。
對於朝中局勢的判斷,這家夥每次都能猜對,就跟會未卜先知一樣,讓她對自己的智力都產生了懷疑。
還好,她學的很多東西薛瑞還沒掌握,老師的威信暫時不會受到影響。
因為要提前歲考,胡縈兒抓緊時間給他補課,比以往多學了半個時辰。
在胡府用飯時,桌上膳食依舊偏素,可胡中卻沒有再抱怨,似乎習慣了一樣。
飯後,薛瑞悄悄問了下胡縈兒,才知道師公這半個月來,下肢關節疼痛緩解了不少,最近幾天更是一次都沒發作過。
這幾年來,胡中從來沒有這麽舒爽過,甚至還能跟孫子胡承安在府中逗樂,讓老頭兒心情大好,就算桌上沒酒沒肉,也不再抗拒。
既然如此,薛瑞就問了胡中,看他是否能去衙門辦差。
前天疏忽了熒惑犯紫微垣天象的事,著實將監中官員們嚇的不輕,要不是朝廷注意力不在欽天監,包括許惇胡中在內的官員,恐怕都要受到責罰。
還好薛瑞有急智,給成敬出了個絕妙的注意,幫朝廷解決了遷都的大麻煩。
要不然,恐怕這個渾身正氣的宦官不會輕易揭過此事。
還有,如今局勢這般混亂,監中官生損失了五十餘個,正是缺人手的時候,胡中要是再無法理事,禮部那邊恐怕就要考慮讓其他人補缺的事。
為此,許惇特意囑咐薛瑞,讓他下值了去胡府一趟,務必請胡中迴欽天監理事。
胡中本就沒什麽大病,現在朝廷局勢明朗,他自然也就沒必要再躲,便答應迴衙門處理公務。
……
翌日。
大清早,各大衙門就收到了監國郕王朱祁鈺的令旨,欽天監也不例外。
主要內容就是要求各衙門都運轉起來,以最高效率執行昨日朝會上議定的各項決策。
目前朝廷所做的一切,都是以保衛京師,打敗瓦剌入侵為最終目標!
同時,令旨最後,朱祁鈺還要求各衙門積極建言獻策。
凡有助於京城防衛、穩定民生、打退虜賊的建議,無論是官吏身份、無論文武勳戚、無論品級大小,都能以書麵形式上奏朝廷,有用則采納,無用也不會降罪。
受到令旨鼓舞,各衙門官吏空前活躍,在處理政務的同時,都絞盡腦汁為朝廷出主意。
得知朝廷要死守的消息,京畿百姓也穩定下來,開始積極備戰,向城內家眷、儲備生活物資,準備打一場持久戰。
說起來,欽天監是搞學術研究的衙門,可架不住官生們都有一顆愛國的心。
薛瑞到欽天監時,監中天文生們已經摩拳擦掌,拿著紙筆在寫自己的建議。
“郕王還是比戰神厲害多了,隻這麽一個廣開言路的法子,就把京師所有官吏積極性調動起來,眾誌成城之下,豈有保不住京師的道理?”
由於檔房無人管理,世業生們也懶散起來,除了部分人在看書備考,其餘的都在討論建言獻策的事。
見範岩趴在桌上寫東西,薛瑞湊過去看了一眼,原來是在響應朝廷號召,在積極獻策。
紙上倒是寫了幾條,不過都是千篇一律的建議。
比如,請朝廷調各地兵馬勤王,加強紫荊關、居庸關等關隘防禦,讓邊關各鎮緊閉門戶,不得輕易出兵,以免中了虜賊奸計。
“沒想到你還挺喜歡紙上談兵啊?”
薛瑞看完上麵幾條,笑著問道。
“什麽叫紙上談兵,這幾條建議難道有錯?”
範岩翻了個白眼,繼續寫道:“請朝廷速派欽使與瓦剌議和,厚賜金帛換迴陛下,瓦剌得以厚利,必不願再啟戰端。”
看到這條建議,薛瑞直接無語,問道:“你覺得給瓦剌人多少財物,對方才會滿足?”
範岩想了想,道:“本次紛爭,起因便是瓦剌人進貢馬匹,卻被朝廷削減了迴賜財物,以至於瓦剌人惱羞成怒,這才領兵進攻邊關諸鎮,若是能厚賜財物使之退兵,總比打的頭破血流好吧?”
剛經曆喪父之痛的劉晉拍案而起,大喝道:“那瓦剌貢使本隻有兩千人,卻詐稱三千人邀賞,朝廷按實際人數下發賞賜,難道還有錯了不成?”
“你衝我嚷嚷什麽,又不是我殺了……”
範岩嘴上不把門,正要譏諷幾句,卻聽陳立打斷道:“瓦剌人此次入侵,用的借口是我朝答應要下嫁公主,這貢馬本是聘禮,結果朝廷毀約,並沒有和親之意,瓦剌太師遂率兵馬入寇,可不是你們說的賞賜的問題。”
盧文福靈心至,問道:“難道陛下真許諾了婚約,要下嫁公主給瓦剌人,若是現在嫁個公主過去,能不能將陛下換迴來?”
如今朝廷大敗,若能嫁個公主過去,說不定能平息站端,將皇帝換迴來。
正說著,卻聽劉晉怒道:“這絕無可能,太宗皇帝曾說過,我大明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我朝正處於強盛時期,區區瓦剌跳梁小醜,怎配得上我朝公主?”
這話要是在幾天前說還有幾分可信度,但如今幾十萬大軍敗於瓦剌人之手,就連皇帝都被人家俘虜,現在說出來,未免有些太可笑了。
範岩卻不理會,又在建議後麵添了一條:若瓦剌人不願議和,朝廷不妨以和親方式結好瓦剌,雙方休兵罷戰,迎迴當今陛下。
見範岩將和親的建議添了上去,劉晉自然不服,當即拿出一張紙要寫反對建議,隻寫了幾筆,劉晉就轉頭問薛瑞:“薛兄,你剛才那句話是咋說來著?”
“附耳過來。”
薛瑞自然也是反對和親的,便跟劉晉耳語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