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文道大興
我為文聖,一言以定天下事 作者:餘老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境,宇文清迴頭看了眼,微微笑道:
“這小子竟然真的成了...”
瑤光盯著那漫天異象,嘴巴微微張大,滿眼不可思議。
這種程度的異象,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引發的。
宇文清隻是淡淡看了眼便收迴了目光,隨後看向瑤光說道:
“瑤光宗主,九州雖然破碎在即,但整個封天大陣想要徹底破開,恐怕還需要有一段時間。這北境封口是九州封鎖最為薄弱的地方之一,一旦破開,必定會有外敵從這裏進入。到時候還請瑤光宗主鎮守此地,帶領我燕國大軍,死守北境,別讓外敵從這裏踏入九州天下。”
瑤光聽後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陛下此話何意?北境不是有你嗎?”
宇文清沒有馬上迴答,身形緩緩飛起,向前方已經看得見一道裂縫的虛空飛去。
“我的先生在域外已經孤身奮戰了十餘年,做弟子的,怎麽能就這麽安心躲在後方?燕國,就拜托你了。”
瑤光大驚。
“你...你要去域外?不可...那裏是連天仙、真仙都會隕落的地方...”
宇文清此時已經飛到了裂縫口前,聽到瑤光的驚唿,他隻是輕輕一笑,淡淡迴道:
“嗬...不過有死而已...”
他的聲音還在迴響,身形卻早已消失不見。
瑤光怔怔立在原地,久久難以迴神。
心潮澎湃,無以複加。
“或許...是你沒見過什麽是地獄吧?”
瑤光呢喃道。
她深吸了口氣,用最快的速度迴到了仙門之中,召集十二峰峰主,也就是北玄九州封禁埋葬的那十二個天驕。
告訴了他們封天大陣即將破碎的事。
隨後率領十二位峰主一起前往天山,拚盡全力,設下一道大陣,封住了那裂縫的入口。
隨後立即派人通知燕國朝廷,調遣大軍駐守。
與此同時,整個九州天下所有地仙境的高手全都感覺到了什麽。
東海隱仙島上,李玄天一步跨出,來到了東海盡頭。
看到了封天大陣東海的薄弱點,同樣出現了一道細微的裂縫。
李玄天神情凝重,嚐試著用身為九州守護者的權柄去修補,卻發現竟然無濟於事。
“看來真到時候了...”
李玄天自言自語道。
隨後他迴到了隱仙島,在隱仙島上空懸浮而立。
緩緩唿出一口氣,身上金光猛然爆發,瞬間,一尊山嶽般高大的武道金身緩緩浮現。
隻見那金身法相俯下身,一把抱住了整座隱仙島。
浪潮翻滾,海麵震動。
緊接著便出現任何人見了都會驚駭欲絕的一幕。
整座隱仙島,竟然被那金身法相硬生生從海中拔了出來。
那尊金身法相就這麽抱著一座足有十幾二十裏方圓大小的隱仙島,飛身而起,跨過遙遙東海,落在了那封禁裂口之處。
再穩穩的將島嶼放下下去。
東海海底,無盡地脈之氣,瘋狂湧動,匯聚在隱仙島上。
那尊金身法相猛地伸手探入海中,攪動起驚天巨浪。
從海中抽出來的時候,手中已經多了一柄由東海地脈之力凝聚而成的百丈巨劍。
而那座隱仙島上,隨處可見一道道刻紋,一個個文字,以及一幅幅圖畫。
那些全都是李玄天這一百多年來留下的精神烙印。
在此時,那些烙印全都被激活,融合無盡的天地元氣,竟然化作一個與李玄天看上去一般無二的身影。
李玄天收迴法相,那柄百丈巨劍也因此收縮,化作尋常大小。
他將這柄劍交到那尊身影手上,默默看著東海盡頭的封印,臉色竟然有些蒼白。
這便是他留下的後手,這些年來他隻要在隱仙島,就會想盡辦法的打造這座島嶼。
為的就是應對今天這一幕。
因為李玄天知道,一旦九州危機,他必定是要分走天下各地。
東海這裏,不能浪費他太多的時間。
所以才有這番準備。
這尊由他花了上百年留下來的身影,幾乎擁有與他一般無二的戰力。
而且隻要隱仙島不滅,他就能源源不斷的吸取天地元氣作為補充,一直鎮守下去。
但關鍵就是,他不能離開隱仙島太遠的範圍。
否則就會消散。
做完這一切後,李玄天便飛身而起,離開了東海。
他要去看看,另外三處薄弱之地的情況。
而此時,九州內一些頂尖高手也已經感應到了什麽。
比如涼州學堂裏正在講學的賀知秋。
龍泉鎮正在靜修的趙蓁。
上都城內的趙虎。
還有蘇錦書、紀安、曾尋、常雲等等。
賀知秋身形瞬間離開了學堂,來到了九天之上。
俯瞰天下。
眉頭始終緊皺著,若有所思。
片刻後,他身上氣象驟然大變。
一身儒士長衫迎風飄舞。
身上散發著極為濃烈的瑩白光芒。
他一步步踱步在虛空之中。
文道氣運震動,天際再次出現那一幕晝夜顛倒的景象。
七顆文道星辰之中第三顆猛地大亮。
賀知秋雙手交疊,對著九州天下,躬身作揖。
“九州大劫,我賀知秋豈有袖手旁觀之理?君子文膽,聚...”
天下文脈大興,文道氣運大盛。
在賀知秋之後,大周京都泰安城內,一道瑩白光柱猛然升空。
一座平平無奇的宅子裏,正坐在院子裏看書的趙虎輕輕放下手中書籍,站起身。
立於光柱之內,猶如人間聖賢。
他同樣雙手交疊,躬身行禮。
聲傳天下,朗聲道: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弟子趙虎,願追隨先生共挽天傾。”
七顆文道星辰之中第二顆接連亮起。
天下文脈又強盛了幾分。
雙江城內,蘇錦書感應到文脈變化,不由得心生感應。
一步踏出,便立於白鹿山山巔,隨後又浮空而起,在那座石山頂上飄然而落。
衣袖翻飛,雙手交疊,躬身拜道: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弟子蘇錦書,願護先生傳承,千秋萬世。”
七顆文道星辰之中第五顆星辰亮起,文脈已經強盛到肉眼可見的地步。
天下所有人抬起頭,仿佛都能看到一尊虛影。
那是一個教書先生的模樣。
淡淡的看不真切。
但從他的身上,卻能明顯感覺到一股教化天下,澤被蒼生的氣息。
青州商州郡,坐在輪椅上紀安驀然抬頭。
望向天空。
輪椅之下,浮現一朵青雲。
身形緩緩浮空。
磅礴的浩然真氣從他身上爆發,全身經脈骨骼,仿佛都在不斷蠕動。
隨後癱坐輪椅上數年之久的紀安竟緩緩起身,穩穩站立。
向著天際那尊頂天立地的文脈虛影躬身拜道: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弟子紀安,願為天下修持正道,此誌不滅。”
七顆文道星辰之中第四顆星辰亮起,文脈氣運再次暴漲。
那尊頂天立地的文脈虛影,明顯凝實了幾分。
不少人已經認出,那竟然就是許知行的模樣。
立於九州天穹之下,頭頂天穹,腳踏大地,俯視整個九州。
右手持一隻毛筆,左手握著一卷書籍,腰間掛著一把戒尺。
就像是許多學堂裏那些普普通通的教書先生一樣。
嚴厲、仁愛、智慧、儒雅。
“這小子竟然真的成了...”
瑤光盯著那漫天異象,嘴巴微微張大,滿眼不可思議。
這種程度的異象,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引發的。
宇文清隻是淡淡看了眼便收迴了目光,隨後看向瑤光說道:
“瑤光宗主,九州雖然破碎在即,但整個封天大陣想要徹底破開,恐怕還需要有一段時間。這北境封口是九州封鎖最為薄弱的地方之一,一旦破開,必定會有外敵從這裏進入。到時候還請瑤光宗主鎮守此地,帶領我燕國大軍,死守北境,別讓外敵從這裏踏入九州天下。”
瑤光聽後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陛下此話何意?北境不是有你嗎?”
宇文清沒有馬上迴答,身形緩緩飛起,向前方已經看得見一道裂縫的虛空飛去。
“我的先生在域外已經孤身奮戰了十餘年,做弟子的,怎麽能就這麽安心躲在後方?燕國,就拜托你了。”
瑤光大驚。
“你...你要去域外?不可...那裏是連天仙、真仙都會隕落的地方...”
宇文清此時已經飛到了裂縫口前,聽到瑤光的驚唿,他隻是輕輕一笑,淡淡迴道:
“嗬...不過有死而已...”
他的聲音還在迴響,身形卻早已消失不見。
瑤光怔怔立在原地,久久難以迴神。
心潮澎湃,無以複加。
“或許...是你沒見過什麽是地獄吧?”
瑤光呢喃道。
她深吸了口氣,用最快的速度迴到了仙門之中,召集十二峰峰主,也就是北玄九州封禁埋葬的那十二個天驕。
告訴了他們封天大陣即將破碎的事。
隨後率領十二位峰主一起前往天山,拚盡全力,設下一道大陣,封住了那裂縫的入口。
隨後立即派人通知燕國朝廷,調遣大軍駐守。
與此同時,整個九州天下所有地仙境的高手全都感覺到了什麽。
東海隱仙島上,李玄天一步跨出,來到了東海盡頭。
看到了封天大陣東海的薄弱點,同樣出現了一道細微的裂縫。
李玄天神情凝重,嚐試著用身為九州守護者的權柄去修補,卻發現竟然無濟於事。
“看來真到時候了...”
李玄天自言自語道。
隨後他迴到了隱仙島,在隱仙島上空懸浮而立。
緩緩唿出一口氣,身上金光猛然爆發,瞬間,一尊山嶽般高大的武道金身緩緩浮現。
隻見那金身法相俯下身,一把抱住了整座隱仙島。
浪潮翻滾,海麵震動。
緊接著便出現任何人見了都會驚駭欲絕的一幕。
整座隱仙島,竟然被那金身法相硬生生從海中拔了出來。
那尊金身法相就這麽抱著一座足有十幾二十裏方圓大小的隱仙島,飛身而起,跨過遙遙東海,落在了那封禁裂口之處。
再穩穩的將島嶼放下下去。
東海海底,無盡地脈之氣,瘋狂湧動,匯聚在隱仙島上。
那尊金身法相猛地伸手探入海中,攪動起驚天巨浪。
從海中抽出來的時候,手中已經多了一柄由東海地脈之力凝聚而成的百丈巨劍。
而那座隱仙島上,隨處可見一道道刻紋,一個個文字,以及一幅幅圖畫。
那些全都是李玄天這一百多年來留下的精神烙印。
在此時,那些烙印全都被激活,融合無盡的天地元氣,竟然化作一個與李玄天看上去一般無二的身影。
李玄天收迴法相,那柄百丈巨劍也因此收縮,化作尋常大小。
他將這柄劍交到那尊身影手上,默默看著東海盡頭的封印,臉色竟然有些蒼白。
這便是他留下的後手,這些年來他隻要在隱仙島,就會想盡辦法的打造這座島嶼。
為的就是應對今天這一幕。
因為李玄天知道,一旦九州危機,他必定是要分走天下各地。
東海這裏,不能浪費他太多的時間。
所以才有這番準備。
這尊由他花了上百年留下來的身影,幾乎擁有與他一般無二的戰力。
而且隻要隱仙島不滅,他就能源源不斷的吸取天地元氣作為補充,一直鎮守下去。
但關鍵就是,他不能離開隱仙島太遠的範圍。
否則就會消散。
做完這一切後,李玄天便飛身而起,離開了東海。
他要去看看,另外三處薄弱之地的情況。
而此時,九州內一些頂尖高手也已經感應到了什麽。
比如涼州學堂裏正在講學的賀知秋。
龍泉鎮正在靜修的趙蓁。
上都城內的趙虎。
還有蘇錦書、紀安、曾尋、常雲等等。
賀知秋身形瞬間離開了學堂,來到了九天之上。
俯瞰天下。
眉頭始終緊皺著,若有所思。
片刻後,他身上氣象驟然大變。
一身儒士長衫迎風飄舞。
身上散發著極為濃烈的瑩白光芒。
他一步步踱步在虛空之中。
文道氣運震動,天際再次出現那一幕晝夜顛倒的景象。
七顆文道星辰之中第三顆猛地大亮。
賀知秋雙手交疊,對著九州天下,躬身作揖。
“九州大劫,我賀知秋豈有袖手旁觀之理?君子文膽,聚...”
天下文脈大興,文道氣運大盛。
在賀知秋之後,大周京都泰安城內,一道瑩白光柱猛然升空。
一座平平無奇的宅子裏,正坐在院子裏看書的趙虎輕輕放下手中書籍,站起身。
立於光柱之內,猶如人間聖賢。
他同樣雙手交疊,躬身行禮。
聲傳天下,朗聲道: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弟子趙虎,願追隨先生共挽天傾。”
七顆文道星辰之中第二顆接連亮起。
天下文脈又強盛了幾分。
雙江城內,蘇錦書感應到文脈變化,不由得心生感應。
一步踏出,便立於白鹿山山巔,隨後又浮空而起,在那座石山頂上飄然而落。
衣袖翻飛,雙手交疊,躬身拜道: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弟子蘇錦書,願護先生傳承,千秋萬世。”
七顆文道星辰之中第五顆星辰亮起,文脈已經強盛到肉眼可見的地步。
天下所有人抬起頭,仿佛都能看到一尊虛影。
那是一個教書先生的模樣。
淡淡的看不真切。
但從他的身上,卻能明顯感覺到一股教化天下,澤被蒼生的氣息。
青州商州郡,坐在輪椅上紀安驀然抬頭。
望向天空。
輪椅之下,浮現一朵青雲。
身形緩緩浮空。
磅礴的浩然真氣從他身上爆發,全身經脈骨骼,仿佛都在不斷蠕動。
隨後癱坐輪椅上數年之久的紀安竟緩緩起身,穩穩站立。
向著天際那尊頂天立地的文脈虛影躬身拜道: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弟子紀安,願為天下修持正道,此誌不滅。”
七顆文道星辰之中第四顆星辰亮起,文脈氣運再次暴漲。
那尊頂天立地的文脈虛影,明顯凝實了幾分。
不少人已經認出,那竟然就是許知行的模樣。
立於九州天穹之下,頭頂天穹,腳踏大地,俯視整個九州。
右手持一隻毛筆,左手握著一卷書籍,腰間掛著一把戒尺。
就像是許多學堂裏那些普普通通的教書先生一樣。
嚴厲、仁愛、智慧、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