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卻道人間苦無涯
我為文聖,一言以定天下事 作者:餘老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吳掌櫃跟賀知秋說話時,樓下忽然傳來嘈雜聲。
賀知秋下意識轉頭望去,發現在那座點將台上不知何時多了個人。
一位穿著破破爛爛的劍客。
懷裏抱著一柄長劍,姑且算是劍吧,至少有個劍的模樣。
劍柄隻是木條夾著用麻繩纏上的。
劍鞘也隻是竹片隨便包裹。
更像是一把劍條。
那劍客一臉胡渣,眼神麻木,站在那一動不動。
但賀知秋卻不由得眼前一亮,暗讚了聲:
“好精純的劍意。”
一旁的虛日也忍不住讚道:
“此人修為似乎不高,但想必戰力應該不俗。”
賀知秋點了點頭,收迴目光,看向三樓大廳中央。
此時已經有人開始念出李逸青寫的詩了。
‘仙人謫落白雲涯,雲卷雲舒自一家...’
‘山色茫茫連遠樹,江岸濤濤映落霞...’
‘風拂楊柳千絲亂,月照樓台萬影華...’
‘眾醉此景無人問,卻道人間苦無涯...’
李逸青落筆,仰頭猛灌一口酒,眉宇間卻沒有半點得意。
周邊人讀完這首詩,眼中都帶有一抹驚色。
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不遠處高座上的郡守大人。
這位平日裏極好詩文的郡守,此時卻麵無表情,仿佛沒有聽到剛才那人念李逸青的詩一般。
這首詩好不好?很好,在場沒人能寫出比他更好的。
可是卻沒有人敢稱讚。
為什麽?
因為這首詩說了不該說的話。
如今是什麽世道?
天下太平。
大周九州,一派祥和。
一無匪徒作亂。
二無天災人禍。
吏治清明,國泰民安。
可李逸青的詩裏卻說人間苦無涯...
人間苦不苦?
當然苦。
天下太平得利的並非是老百姓。
官宦氏族,屯田積田,大周開國不過二十多年,便已經有很多的老百姓生活都困難。
聽說朝廷頒布了均田製,限田製。
那又如何?
下麵的人自然有對策。
但是這些話能說嗎?
說不得。
更何況還是當著郡守的麵,更加說不得。
很多人都知道,但大家都不說。
一來是因為不敢說,二來,就算苦一點,但好歹能活下去。
能有安身之所,能苟延殘喘。
比起那幾百年的戰國亂世,好太多了。
既然如此,那就得過且過,又何必揭穿呢?
詩會現場一片寂靜。
但總有人不願同流合汙,站起身高聲道:
“好,好詩,峰迴路轉,從寫景到感念萬民,胸懷天下,好詩...”
(劇情需要,大家就當是好詩吧,作者君也寫不出更好的了...)
所有人猛地轉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隻見是一個素未謀麵的陌生青年,正是坐在窗邊的賀知秋。
他可不會像這些一心求取功名的讀書人一樣,畏手畏腳。
對於賀知秋來說,所謂功名,本來就是他棄之不顧的東西。
而那所謂的夏汭郡守,他更是毫無畏懼。
所以他自然是有什麽說什麽,不願藏著掖著。
正在仰頭喝酒的李逸青也不由得往這邊看了眼。
隨即便有人嗬斥道:
“好詩?這算什麽好詩?如今天下太平,夏汭在郡守大人的治理下,更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各有所養,哪來的苦無涯?
李逸青這完全是嘩眾取寵,無病呻吟,妖言惑眾,妄論天下。”
賀知秋瞥了他一眼,輕哼了一聲。
並沒有理會他。
對於這些裝睡的人,說的再多也是廢話。
隻是一聲輕哼雖然輕微,可三樓在場所有讀書人的心頭都忍不住猛地一震。
感覺自己好像是做了什麽錯事一般,不敢與賀知秋對視。
賀知秋微笑著,自顧自地擠開了人群,走到了李逸青麵前。
笑道:
“詩不錯,但在這做這樣的詩,隻能說你落了下乘。”
李逸青不由得一愣,不禁深思。
不知為何,看到賀知秋後,向來放蕩不羈的他下意識的竟有些拘束。
細細迴想,竟然像是當年在白鹿書院時看到許先生的那種感覺。
李逸青拱了拱手,說道:
“公子所言甚是,是在下一時沒克製住,忍不住吐了句牢騷。”
賀知秋背負雙手,輕輕點頭。
“牢騷話誰都有,吐的再多也無濟於事。
你若真有心,不如考取功名,以一身才華和本事去福澤一方百姓。
或是傳道天下,教化弟子,做一些事實。”
李逸青苦笑著搖了搖頭道:
“科舉...不考也罷...至於傳道授業,說來慚愧,先生留給我的學問,我自己尚未參透,以免誤人子弟,還是罷了...”
賀知秋沒有多說什麽,點了點頭便打算迴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時樓下的比劍似乎已經開始了,他還要看熱鬧呢。
就在此時,那高坐上的郡守大人哼了一聲,冷笑道:
“好大的口氣,動輒就是福澤百姓,教化黎民。說到底不過是一個窮酸書生,自身尚且不得周全,豈敢妄論天下。”
就在此時,白雲樓吳掌櫃走上前賠禮道:
“郡守大人還請見諒,賀公子心直口快,並無其他心思,還請郡守大人息怒。”
賀知秋不願讓吳掌櫃為難,並未多說什麽。
隻是拉著李逸青往迴走,不打算繼續摻和在這些人裏。
沒想到那郡守卻皺眉問道:
“慢著...你姓賀?叫什麽名字?”
賀知秋停下腳步,轉過頭看向他,不卑不亢道:
“不錯,在下賀知秋,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此話一出,三樓大廳裏頓時議論紛紛。
“賀知秋?他就是賀知秋?那首掛在最高處的登白雲樓有感就是他做的。”
“原來是他,難怪把考取功名說的那麽輕鬆。”
“沒想到他竟然是這樣的一個人,荒唐...”
郡守聽說他就叫賀知秋,不由得哈哈笑道:
“哈哈哈哈...我道是誰,原來是開元五年,大周首屆會試中被逐出貢院的揚州考生賀知秋...一個連科舉資格都被取消了的窮書生,竟然敢如此狂妄...”
賀知秋眉頭一跳,沒想到在這裏竟然還能碰到知道他當年事的人,倒也算是新奇。
賀知秋下意識轉頭望去,發現在那座點將台上不知何時多了個人。
一位穿著破破爛爛的劍客。
懷裏抱著一柄長劍,姑且算是劍吧,至少有個劍的模樣。
劍柄隻是木條夾著用麻繩纏上的。
劍鞘也隻是竹片隨便包裹。
更像是一把劍條。
那劍客一臉胡渣,眼神麻木,站在那一動不動。
但賀知秋卻不由得眼前一亮,暗讚了聲:
“好精純的劍意。”
一旁的虛日也忍不住讚道:
“此人修為似乎不高,但想必戰力應該不俗。”
賀知秋點了點頭,收迴目光,看向三樓大廳中央。
此時已經有人開始念出李逸青寫的詩了。
‘仙人謫落白雲涯,雲卷雲舒自一家...’
‘山色茫茫連遠樹,江岸濤濤映落霞...’
‘風拂楊柳千絲亂,月照樓台萬影華...’
‘眾醉此景無人問,卻道人間苦無涯...’
李逸青落筆,仰頭猛灌一口酒,眉宇間卻沒有半點得意。
周邊人讀完這首詩,眼中都帶有一抹驚色。
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不遠處高座上的郡守大人。
這位平日裏極好詩文的郡守,此時卻麵無表情,仿佛沒有聽到剛才那人念李逸青的詩一般。
這首詩好不好?很好,在場沒人能寫出比他更好的。
可是卻沒有人敢稱讚。
為什麽?
因為這首詩說了不該說的話。
如今是什麽世道?
天下太平。
大周九州,一派祥和。
一無匪徒作亂。
二無天災人禍。
吏治清明,國泰民安。
可李逸青的詩裏卻說人間苦無涯...
人間苦不苦?
當然苦。
天下太平得利的並非是老百姓。
官宦氏族,屯田積田,大周開國不過二十多年,便已經有很多的老百姓生活都困難。
聽說朝廷頒布了均田製,限田製。
那又如何?
下麵的人自然有對策。
但是這些話能說嗎?
說不得。
更何況還是當著郡守的麵,更加說不得。
很多人都知道,但大家都不說。
一來是因為不敢說,二來,就算苦一點,但好歹能活下去。
能有安身之所,能苟延殘喘。
比起那幾百年的戰國亂世,好太多了。
既然如此,那就得過且過,又何必揭穿呢?
詩會現場一片寂靜。
但總有人不願同流合汙,站起身高聲道:
“好,好詩,峰迴路轉,從寫景到感念萬民,胸懷天下,好詩...”
(劇情需要,大家就當是好詩吧,作者君也寫不出更好的了...)
所有人猛地轉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隻見是一個素未謀麵的陌生青年,正是坐在窗邊的賀知秋。
他可不會像這些一心求取功名的讀書人一樣,畏手畏腳。
對於賀知秋來說,所謂功名,本來就是他棄之不顧的東西。
而那所謂的夏汭郡守,他更是毫無畏懼。
所以他自然是有什麽說什麽,不願藏著掖著。
正在仰頭喝酒的李逸青也不由得往這邊看了眼。
隨即便有人嗬斥道:
“好詩?這算什麽好詩?如今天下太平,夏汭在郡守大人的治理下,更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百姓各有所養,哪來的苦無涯?
李逸青這完全是嘩眾取寵,無病呻吟,妖言惑眾,妄論天下。”
賀知秋瞥了他一眼,輕哼了一聲。
並沒有理會他。
對於這些裝睡的人,說的再多也是廢話。
隻是一聲輕哼雖然輕微,可三樓在場所有讀書人的心頭都忍不住猛地一震。
感覺自己好像是做了什麽錯事一般,不敢與賀知秋對視。
賀知秋微笑著,自顧自地擠開了人群,走到了李逸青麵前。
笑道:
“詩不錯,但在這做這樣的詩,隻能說你落了下乘。”
李逸青不由得一愣,不禁深思。
不知為何,看到賀知秋後,向來放蕩不羈的他下意識的竟有些拘束。
細細迴想,竟然像是當年在白鹿書院時看到許先生的那種感覺。
李逸青拱了拱手,說道:
“公子所言甚是,是在下一時沒克製住,忍不住吐了句牢騷。”
賀知秋背負雙手,輕輕點頭。
“牢騷話誰都有,吐的再多也無濟於事。
你若真有心,不如考取功名,以一身才華和本事去福澤一方百姓。
或是傳道天下,教化弟子,做一些事實。”
李逸青苦笑著搖了搖頭道:
“科舉...不考也罷...至於傳道授業,說來慚愧,先生留給我的學問,我自己尚未參透,以免誤人子弟,還是罷了...”
賀知秋沒有多說什麽,點了點頭便打算迴到自己的座位上,此時樓下的比劍似乎已經開始了,他還要看熱鬧呢。
就在此時,那高坐上的郡守大人哼了一聲,冷笑道:
“好大的口氣,動輒就是福澤百姓,教化黎民。說到底不過是一個窮酸書生,自身尚且不得周全,豈敢妄論天下。”
就在此時,白雲樓吳掌櫃走上前賠禮道:
“郡守大人還請見諒,賀公子心直口快,並無其他心思,還請郡守大人息怒。”
賀知秋不願讓吳掌櫃為難,並未多說什麽。
隻是拉著李逸青往迴走,不打算繼續摻和在這些人裏。
沒想到那郡守卻皺眉問道:
“慢著...你姓賀?叫什麽名字?”
賀知秋停下腳步,轉過頭看向他,不卑不亢道:
“不錯,在下賀知秋,不知大人有何指教?”
此話一出,三樓大廳裏頓時議論紛紛。
“賀知秋?他就是賀知秋?那首掛在最高處的登白雲樓有感就是他做的。”
“原來是他,難怪把考取功名說的那麽輕鬆。”
“沒想到他竟然是這樣的一個人,荒唐...”
郡守聽說他就叫賀知秋,不由得哈哈笑道:
“哈哈哈哈...我道是誰,原來是開元五年,大周首屆會試中被逐出貢院的揚州考生賀知秋...一個連科舉資格都被取消了的窮書生,竟然敢如此狂妄...”
賀知秋眉頭一跳,沒想到在這裏竟然還能碰到知道他當年事的人,倒也算是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