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嶺關,這座橫亙在新興郡與晉陽郡之間的雄關,宛如一道天塹,將楚國的疆土與北匈狄的鐵騎分隔開來。它靜靜地矗立在那裏,見證了無數戰火的洗禮,也承載著無數楚人的血與淚。


    北匈狄的營寨如長蛇般蜿蜒,連綿不絕,一眼望去,仿佛沒有盡頭。那密密麻麻的帳篷,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金屬光澤,讓人不寒而栗。少說也有十萬人馬,這龐大的數字,如同一座無形的山,壓得人心頭沉甸甸的。


    北匈狄的軍隊,與楚國的軍隊截然不同。他們是遊牧民族,崇尚自由與力量,他們的軍隊中沒有後勤,沒有民夫,每個人都是戰士,每個人都是獵人。


    他們出征時,每人攜帶五六匹馬,還帶著大量的牛羊,走到哪裏,就吃到哪裏,走到哪裏,就搶到哪裏。這種生活方式,讓他們成為了草原上的霸主,也讓楚國的將領們頭疼不已。


    而楚國的軍隊,雖然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卻需要大量的輔兵和民夫來運送物資。這種龐大的後勤體係,雖然保證了軍隊的持久作戰能力,但也讓楚國的軍隊在機動性上大打折扣。


    北匈狄對石嶺關發動了突襲,不過陳若海卻是個合格的將軍,他的晉北軍擋住了第一波出其不意的突襲。


    他們穩穩地守住了關隘。


    石嶺關是晉陽的門戶,一旦失守,晉陽將無險可守,整個楚國也將陷入危機之中。


    然而,北匈狄並沒有放棄。他們調集了更多的兵力,發動了更加兇猛的攻城戰。


    那些騎著高頭大馬的北匈狄戰士,如同潮水般湧向城牆,他們的弓箭如雨點般落下,讓楚國的守軍應接不暇。


    但陳若海卻毫不畏懼,他指揮著晉北軍,用弓箭、滾木、礌石,一次次地將北匈狄的攻勢擊退。


    北匈狄的騎兵雖然勇猛,但卻不善攻城。他們沒有足夠的攻城器械,也沒有足夠的耐心去挖掘地道、搭建雲梯。


    但幸運的是,他們得到了新興郡投降的豪族的幫助。這些豪族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財富,他們無法帶走這些固定資產,所以無論是楚國還是北匈狄,他們都不在乎。他們隻在乎自己的利益,隻在乎誰能保護他們的財產。於是,他們為北匈狄提供了攻城器械和攻城方法,讓北匈狄的攻勢變得更加猛烈。


    當然,反抗北匈狄的人不少,但當楚奸的人更多。


    這就是善財難舍,豪強心中無國。


    石嶺關前的道路卻十分狹窄,寬度不夠,所以即便北匈狄有十萬人馬,能擺開的也不過幾千人。


    而陳若海雖然隻有三千人,但他卻憑借著地利,穩穩地守住了關隘。他指揮著晉北軍用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北匈狄的攻勢如同疾風驟雨般猛烈,但陳若海卻如同磐石般穩固。他指揮著守軍一次次地將北匈狄的攻勢擊退,讓北匈狄韃子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五天的攻城戰下來,北匈狄丟下了上萬的屍體,卻毫無進展。而陳若海手下的晉北軍也損失過半,死傷過千,重傷數百。現在,算上輕傷的,所有能戰之兵隻不過千餘人。


    陳若海不得不從被征調過來的各地團練中抽調人馬上城協助防禦。


    文淵自然也在其中。


    文淵知道,一旦需要民團上戰場,他,必然是第一個被征調的,他毫不意外。


    不過,當看到關上的場景時,心中也不禁湧起一股豪情。他知道,若是石嶺關破了,他們的家人將無處可逃,將淪為北匈狄的奴隸。所以,他們必須死戰到底!他的文家莊那麽多人,能往哪裏逃,當官的可以逃,但他們這些底層人,卻走不了。


    此時陳若海站在點將台上,望著台下的團練兵們,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多餘的話,也不用我多說。身後就是晉陽城,你們也都是晉陽人。若是石嶺關破了,我還可以退入晉陽城,但你們呢?你們的家人呢?他們都在城外,到時候,十萬北匈狄鐵蹄衝進來,你們還有沒有活路?你們的家人還有沒有活路?”


    他的話語如同一把銳利的刀,刺進了每個人的心中。那些團練兵們紛紛低下了頭,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決絕。他們知道陳若海說的不錯,為了家人,為了晉陽,他們必須死戰!


    沒有什麽熱血激昂,有的,隻是事實的陳述。


    “你們都是楚國人,我也不說什麽國家大義,我也不說什麽報效朝廷,但我要你們記住,關破,首先遭殃的就是你們的家人,父母兄弟,姐妹還有妻子。”


    陳若海緩緩舉起佩刀,遙指天空:“死戰!”他的聲音如同雷鳴般震撼人心。


    “死戰!”台下的團練兵們紛紛舉起手中的長矛,他們的聲音如同潮水般洶湧澎湃。


    “死戰!”


    “死戰!”


    ……


    陳若海將城牆分成了五段,除了中央的城門樓部分由晉北軍防守外,左右各兩段都是由團練兵防守。


    每段城牆分兩個民團輪流登城防守。


    百多米的城牆,每段也不過二十多米長,自然是展開不了數百人的。


    所以每個團也分成數個組進行防守,剩下的輪流休息和搬運防守物資。


    文淵抽簽抽到了最東頭一段。


    這一段城牆與一段山嶺相鄰,山嶺雖然難登,但上麵卻有茂密的叢林。若是不派人防守,很有被偷襲的風險。所以文淵不得不分出一旗五十人去山林中防備。


    山林中的灌木已經被砍伐了不少,顯然是之前陳若海做的準備。


    山嶺下已經有一片開闊地了,但文淵還是讓人不停地砍伐灌木和樹木,從而擴大開闊地的範圍。


    他深知,越是開闊的地方,越能提早發現敵人。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把整個山嶺的樹木草叢全都砍掉,但目前的戰場形勢卻不允許他們這麽做。


    文淵站在城牆上,遙望著遠處那片茂密的叢林,他的心中充滿了擔憂。那裏不利於進攻,但也不利於防守。


    這天不知道為什麽,北匈狄人沒有再攻城,而是在城下紮起了木寨,一副防備被偷襲的姿態,但在寨內卻能看到大量的攻城器械正在不緊不慢的建造。


    就在文淵站在城頭觀察的時候,一個團練兵急匆匆地跑來報告:“稟告團總,東麵有動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北伐,大楚第一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輕舟夢中逐浪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輕舟夢中逐浪行並收藏我要北伐,大楚第一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