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好大
我要北伐,大楚第一將 作者:輕舟夢中逐浪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您吃點什麽?”梁會長身體微微前傾,目光溫和地注視著文淵,輕聲詢問,仿佛在為他精心策劃一場盛宴。
盡管身處青樓,這裏的飲食服務卻是一條龍的,講究得很。包間的空間寬敞明亮,四周的牆壁上掛著精美的畫作,四角則擺放著幾盞古樸的燈具,散發著柔和的光線。下麵幾位妓女輕盈地坐著,正撫弄著琵琶,悠揚的樂聲在空氣中迴蕩,似乎將人帶入了一個夢幻般的境地。
“隨意吧,既然是梁會長請客,那您點什麽,我就吃什麽。”文淵微微一笑,心中明白作為客人,尊重主人的選擇是最為重要的。
“好,那既然到了潞州,那就嚐嚐這裏的特色美食。”梁會長臉上掛著溫暖的笑容,雙眼閃爍著期待的光芒,“文東家,有什麽忌口的嗎?”
“沒有忌口,您隨意安排。”文淵坦然地迴答。
梁會長轉過身,目光在身邊的丫鬟身上打量了一番,似乎對她的身份產生了好奇:“咦?這位小姑娘是新來的吧?”
青樓中,服務人員往往都是年輕貌美的小姑娘,丫鬟恭敬地迴應:“爺,婢子今天是第一天侍候。”
梁會長微微點頭,隨即問道:“今天的灶上的是梁師傅嗎?”
“是的,爺,今個兒是輪到梁師傅掌灶。”丫鬟禮貌地迴答。
文淵靜靜傾聽著兩人的對話,心中明白,梁會長是在向自己展示他對整個青樓的熟悉程度,其實就是側麵展示實力。
隨即,梁會長便開始點菜:“上黨臘驢肉、壺關羊肉湯、長子豬頭肉、糊肘子、豆腐菜、水豬肝、涼粉、甩餅、琪炒、燒肝、燒豆腐、黑圪條,再來一個……”
“哎哎哎,梁會長,夠了,夠了,家常菜就成了,太破費了!”見梁會長還在繼續點菜,文淵立刻出聲製止,生怕他再繼續點下去。
“這哪兒成啊,第一次請您,怎麽能點點而已!馬虎不得。”梁會長堅持著,轉身又對小丫鬟說道,“還有那個長平十大碗兒都要整上來。還有,再上兩壇汾清酒。”
小丫鬟應了一聲,迅速重複了一遍菜單,確認無誤之後,這才轉身朝外走去。
不過剛走出幾步,梁會長又叫住了她:“汾清酒要上年份的。”
“哎,好的爺。”丫鬟應聲而去,步伐輕快。
梁會長迴過頭來,滿臉自豪地向文淵介紹:“這汾州,別的地方或許不敢恭維,但這酒可是一等一的好。色澤清澈,口感醇厚,喝了不會上頭。”
文淵對此也是深有體會,在他的時代,奪命汾不是白叫的。
在楚國的時期,雖然已經有了一些蒸餾技術,但受限於設備,酒的度數大多隻能達到二十多度,再高就難以實現。
而“汾清酒”之所以得名,正是因為其酒液清透如水。
“汾州有三大名酒,甘露堂、梨花春和汾清,不過要論品質,汾清無疑是最上乘的。”梁會長如數家珍地說道,臉上滿是得意。
不久,一群丫鬟魚貫而入,每人手中端著一個托盤,上麵擺放著色香味俱佳的菜品。每上一道菜,丫鬟們都會簡要介紹一番,讓人垂涎欲滴。
等菜品上齊後,梁會長示意丫鬟們為眾人倒酒,隨著酒杯的相互碰撞,氣氛愈發熱烈。觥光交錯間,歡聲笑語不斷,整個包間彌漫著熱烈而愉悅的氛圍。
文淵端起酒杯,環視四周,心中對眼前的一切感到由衷的滿足。此時的他,仿佛與世無爭,所有的煩惱與憂慮都被這溫暖的氛圍所驅散。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宴會的氣氛逐漸達到了高潮。在這個時刻,自然少不了節目的助興。梁會長微笑著拍了拍手,示意侍候的小姑娘們開始撤去桌上的殘羹冷炙,換上香茶,並點上了幾炷檀香,讓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香氣。
隨著香氣四溢,幾位身著華麗服飾的歌姬款款步入包間。她們身姿曼妙,麵容姣好,宛如從畫中走出的仙子。歌姬們輕盈地走到房間中央,開始悠揚地唱起了一曲古老的民謠:
“酒是穿腸的毒藥,色是刮骨的鋼刀,
財是下山的猛虎,氣是惹禍的根苗,
看來四字皆是害,倒不如一筆勾銷。
可無酒它不成儀,無色路斷人又稀,
無財世路難行走,無氣反到被人欺,
看來四字皆有用。”
歌聲悠揚,曲調婉轉,卻似乎與文淵心中的節拍不太合拍。
他早已喝得九分醉意,眼中布滿了血絲,眼前的景色在他眼中變得模糊不清。
他覺得這曲調太過靡靡,缺乏現代音樂的激情與活力。
“這調子不好,我不喜歡。”文淵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險些失去平衡。趙福安見狀,慌忙想要起身去扶,還不等他起身,一幫伺候的丫鬟就已經一左一右的架住了文淵的雙臂。
“來來來,讓哥哥教你們點新花樣。”
“文東家也會唱這小調兒?”梁會長也在丫鬟的攙扶下搖搖晃晃的站起身來,滿臉好奇地問道。
“會,是會一些滴!”文淵頭也不迴地答道,徑直走到了歌姬們的台子前。他不管不顧地往地上一坐,對最前頭一位身著紅衫、滿頭珠翠的歌姬說道:“姑娘,琵琶可否借我一用?”
歌姬微微點頭,從懷中取出琵琶遞給文淵。文淵伸手去接,卻因酒意上頭,身體一軟,向前栽倒,恰好壓在了歌姬身上。
“啊!”歌姬驚唿一聲,被文淵的重量壓得有些吃痛。
“文東家!”梁會長和其他人在後麵驚唿出聲,慌忙想要上前查看情況。
文淵低頭看了看身下的歌姬,眼神中閃過一絲迷離:“好白,好大,好軟。”隨後他笑著扭頭對眾人說道:“無妨無妨,不礙事。”
在兩個丫鬟的攙扶下,文淵終於坐穩了身子,懷中緊緊抱著琵琶。他含糊不清地說道:“來,箜篌、笛子和長蕭,跟我響起來。”
“文公子,文公子,您,您拿反了!”歌姬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同時不著痕跡地整理了一下被文淵壓皺的羅衫。
“奧,”文淵又往那溝壑中瞥了一眼,“無妨,無妨,就這麽用的。”
歌姬無奈地搖了搖頭,問道:“文公子要彈什麽曲子?”
文淵隨口哼出了幾個簡單的音符:“,。”
歌姬和樂師們麵麵相覷,顯然對這些音符感到困惑。
“嗨!那隨便吧,跟我彈。”文淵也不知道如何解釋,隻能自己胡亂地撥弄起琵琶來。他的動作雖然笨拙,但眼神中卻閃爍著一種莫名的興奮。
隨著文淵的胡亂彈奏,他竟然隨口哼唱起了一首現代風格的歌曲:“大漠的落日下,那吹蕭的人是誰?荒涼的古堡中,誰在反彈著琵琶……”
盡管身處青樓,這裏的飲食服務卻是一條龍的,講究得很。包間的空間寬敞明亮,四周的牆壁上掛著精美的畫作,四角則擺放著幾盞古樸的燈具,散發著柔和的光線。下麵幾位妓女輕盈地坐著,正撫弄著琵琶,悠揚的樂聲在空氣中迴蕩,似乎將人帶入了一個夢幻般的境地。
“隨意吧,既然是梁會長請客,那您點什麽,我就吃什麽。”文淵微微一笑,心中明白作為客人,尊重主人的選擇是最為重要的。
“好,那既然到了潞州,那就嚐嚐這裏的特色美食。”梁會長臉上掛著溫暖的笑容,雙眼閃爍著期待的光芒,“文東家,有什麽忌口的嗎?”
“沒有忌口,您隨意安排。”文淵坦然地迴答。
梁會長轉過身,目光在身邊的丫鬟身上打量了一番,似乎對她的身份產生了好奇:“咦?這位小姑娘是新來的吧?”
青樓中,服務人員往往都是年輕貌美的小姑娘,丫鬟恭敬地迴應:“爺,婢子今天是第一天侍候。”
梁會長微微點頭,隨即問道:“今天的灶上的是梁師傅嗎?”
“是的,爺,今個兒是輪到梁師傅掌灶。”丫鬟禮貌地迴答。
文淵靜靜傾聽著兩人的對話,心中明白,梁會長是在向自己展示他對整個青樓的熟悉程度,其實就是側麵展示實力。
隨即,梁會長便開始點菜:“上黨臘驢肉、壺關羊肉湯、長子豬頭肉、糊肘子、豆腐菜、水豬肝、涼粉、甩餅、琪炒、燒肝、燒豆腐、黑圪條,再來一個……”
“哎哎哎,梁會長,夠了,夠了,家常菜就成了,太破費了!”見梁會長還在繼續點菜,文淵立刻出聲製止,生怕他再繼續點下去。
“這哪兒成啊,第一次請您,怎麽能點點而已!馬虎不得。”梁會長堅持著,轉身又對小丫鬟說道,“還有那個長平十大碗兒都要整上來。還有,再上兩壇汾清酒。”
小丫鬟應了一聲,迅速重複了一遍菜單,確認無誤之後,這才轉身朝外走去。
不過剛走出幾步,梁會長又叫住了她:“汾清酒要上年份的。”
“哎,好的爺。”丫鬟應聲而去,步伐輕快。
梁會長迴過頭來,滿臉自豪地向文淵介紹:“這汾州,別的地方或許不敢恭維,但這酒可是一等一的好。色澤清澈,口感醇厚,喝了不會上頭。”
文淵對此也是深有體會,在他的時代,奪命汾不是白叫的。
在楚國的時期,雖然已經有了一些蒸餾技術,但受限於設備,酒的度數大多隻能達到二十多度,再高就難以實現。
而“汾清酒”之所以得名,正是因為其酒液清透如水。
“汾州有三大名酒,甘露堂、梨花春和汾清,不過要論品質,汾清無疑是最上乘的。”梁會長如數家珍地說道,臉上滿是得意。
不久,一群丫鬟魚貫而入,每人手中端著一個托盤,上麵擺放著色香味俱佳的菜品。每上一道菜,丫鬟們都會簡要介紹一番,讓人垂涎欲滴。
等菜品上齊後,梁會長示意丫鬟們為眾人倒酒,隨著酒杯的相互碰撞,氣氛愈發熱烈。觥光交錯間,歡聲笑語不斷,整個包間彌漫著熱烈而愉悅的氛圍。
文淵端起酒杯,環視四周,心中對眼前的一切感到由衷的滿足。此時的他,仿佛與世無爭,所有的煩惱與憂慮都被這溫暖的氛圍所驅散。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宴會的氣氛逐漸達到了高潮。在這個時刻,自然少不了節目的助興。梁會長微笑著拍了拍手,示意侍候的小姑娘們開始撤去桌上的殘羹冷炙,換上香茶,並點上了幾炷檀香,讓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香氣。
隨著香氣四溢,幾位身著華麗服飾的歌姬款款步入包間。她們身姿曼妙,麵容姣好,宛如從畫中走出的仙子。歌姬們輕盈地走到房間中央,開始悠揚地唱起了一曲古老的民謠:
“酒是穿腸的毒藥,色是刮骨的鋼刀,
財是下山的猛虎,氣是惹禍的根苗,
看來四字皆是害,倒不如一筆勾銷。
可無酒它不成儀,無色路斷人又稀,
無財世路難行走,無氣反到被人欺,
看來四字皆有用。”
歌聲悠揚,曲調婉轉,卻似乎與文淵心中的節拍不太合拍。
他早已喝得九分醉意,眼中布滿了血絲,眼前的景色在他眼中變得模糊不清。
他覺得這曲調太過靡靡,缺乏現代音樂的激情與活力。
“這調子不好,我不喜歡。”文淵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險些失去平衡。趙福安見狀,慌忙想要起身去扶,還不等他起身,一幫伺候的丫鬟就已經一左一右的架住了文淵的雙臂。
“來來來,讓哥哥教你們點新花樣。”
“文東家也會唱這小調兒?”梁會長也在丫鬟的攙扶下搖搖晃晃的站起身來,滿臉好奇地問道。
“會,是會一些滴!”文淵頭也不迴地答道,徑直走到了歌姬們的台子前。他不管不顧地往地上一坐,對最前頭一位身著紅衫、滿頭珠翠的歌姬說道:“姑娘,琵琶可否借我一用?”
歌姬微微點頭,從懷中取出琵琶遞給文淵。文淵伸手去接,卻因酒意上頭,身體一軟,向前栽倒,恰好壓在了歌姬身上。
“啊!”歌姬驚唿一聲,被文淵的重量壓得有些吃痛。
“文東家!”梁會長和其他人在後麵驚唿出聲,慌忙想要上前查看情況。
文淵低頭看了看身下的歌姬,眼神中閃過一絲迷離:“好白,好大,好軟。”隨後他笑著扭頭對眾人說道:“無妨無妨,不礙事。”
在兩個丫鬟的攙扶下,文淵終於坐穩了身子,懷中緊緊抱著琵琶。他含糊不清地說道:“來,箜篌、笛子和長蕭,跟我響起來。”
“文公子,文公子,您,您拿反了!”歌姬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同時不著痕跡地整理了一下被文淵壓皺的羅衫。
“奧,”文淵又往那溝壑中瞥了一眼,“無妨,無妨,就這麽用的。”
歌姬無奈地搖了搖頭,問道:“文公子要彈什麽曲子?”
文淵隨口哼出了幾個簡單的音符:“,。”
歌姬和樂師們麵麵相覷,顯然對這些音符感到困惑。
“嗨!那隨便吧,跟我彈。”文淵也不知道如何解釋,隻能自己胡亂地撥弄起琵琶來。他的動作雖然笨拙,但眼神中卻閃爍著一種莫名的興奮。
隨著文淵的胡亂彈奏,他竟然隨口哼唱起了一首現代風格的歌曲:“大漠的落日下,那吹蕭的人是誰?荒涼的古堡中,誰在反彈著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