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個世界,真的不需要真相了嗎?”老王的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悲哀,像潮水一樣,將他淹沒,沉重得幾乎喘不過氣來。
“老王,你說我們這是何苦呢?”林雲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疲憊,一絲茫然。他的眼神空洞,像兩個深不見底的黑洞,曾經閃爍著的熱情和希望,此刻都已熄滅,隻剩下無盡的灰燼。
“林雲,你還記得我們當初為什麽要寫這本書嗎?”老王沒有直接迴答林雲的問題,而是反問道。他的聲音雖然沙啞,卻透著一股堅定,像沙漠中頑強生長的胡楊,即使幹旱缺水,也依然挺立。
“記得,為了揭露‘黑蛇’的罪行,為了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為了……為了我們的良心。”林雲喃喃自語,像是在迴答老王,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對啊,就是為了這些!”老王的聲音提高了些許,像一記重錘,敲打在林雲的心上,“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可是,老王,我們現在就像是……就像是兩個傻子,拿著雞蛋往石頭上撞,除了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還能有什麽用呢?”林雲苦笑,那笑容裏充滿了無奈和自嘲。
“雞蛋也許撞不碎石頭,但至少能讓石頭髒一點!”老王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我們就是要讓‘黑蛇’知道,他們做的事情,有人在看,有人在寫,有人在反抗!”
“老王……”林雲的眼中,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的火苗,雖然微弱,但卻足以照亮他心中的黑暗。
“林雲,我們不能隻靠我們兩個人,我們需要更多人的幫助。”老王那雙飽經風霜的眼睛裏,閃爍著睿智的光芒,“我們去找找那些專業的環保組織,他們應該會有辦法。”
“對啊!我怎麽沒想到呢!”林雲一拍大腿,像是突然醒悟過來,“那些環保組織,他們有專業的知識,有豐富的經驗,一定能幫到我們!”
希望如同破土而出的嫩芽,在兩人心中悄然生長。他們決定尋求專業環保組織的支持,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重新燃起了鬥誌。
他們首先聯係了一家知名的環保基金會,名叫“綠盾基金會”。林雲撥通了電話,接電話的是一位聲音甜美的女士。
“您好,請問是綠盾基金會嗎?”林雲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而有禮貌,但微微顫抖的尾音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緊張。
“是的,請問您有什麽事?”女士的聲音依舊甜美,但帶著一絲職業的疏離。
“我是林雲,我和一位朋友,老王,我們寫了一本書,是關於‘黑蛇’汙染事件的……”林雲深吸一口氣,努力組織著語言,“我們希望能得到你們的支持和幫助。”
“哦?關於‘黑蛇’汙染事件?”女士的聲音中多了一絲興趣,“能簡單介紹一下你們的書嗎?”
“我們的書名叫《光明行者》,詳細記錄了‘黑蛇’的罪行,以及當地百姓的苦難,還有我們調查取證的過程……”林雲盡量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書的內容,他感覺自己的心跳越來越快,像擂鼓一樣,咚咚作響。
“聽起來很有意義,你們把書稿發到我們的郵箱吧,我們會進行評估的。”女士說道。
“好的,謝謝您!”林雲連忙道謝,掛斷電話後,他長舒了一口氣,感覺像是打了一場勝仗。
“怎麽樣?”老王一直在旁邊緊張地看著,見林雲掛斷電話,連忙問道。
“他們說會評估我們的書稿!”林雲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像撥開雲霧見到了陽光。
“太好了!”老王也興奮地說道,“咱們趕緊把書稿整理一下,發過去!”
兩人立刻行動起來,將書稿仔細地檢查了一遍,又附上了一封信,詳細介紹了他們的創作初衷和希望得到的幫助。
幾天後,他們收到了“綠盾基金會”的迴複,對方表示對他們的作品很感興趣,但還需要進一步評估,希望他們能參加一個環保研討會,向與會的專家和學者介紹一下他們的書。
林雲和老王興奮不已,他們精心準備了發言稿,打印了書稿的簡要版本,還特意製作了一些宣傳頁,上麵印著“黑蛇”汙染的照片,觸目驚心。
研討會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舉行,會場設在一個大學的階梯教室裏。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灑在木質的桌椅上,泛著金色的光澤。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油墨香氣,那是新書和資料的味道。與會者們陸續到來,有的穿著正式的西裝,有的穿著休閑的襯衫,他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低聲交談著,氣氛熱烈而莊重。
林雲和老王坐在會場的一個角落裏,緊張地等待著。林雲不停地搓著手,手心裏全是汗。老王則不停地喝水,似乎想用這種方式來緩解緊張的情緒。
輪到他們發言了,林雲深吸一口氣,走上講台。他環顧四周,看到了許多陌生的麵孔,有頭發花白的學者,有目光銳利的記者,還有一些年輕的學生。他們都看著林雲,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大家好,我叫林雲,這位是我的朋友,老王。我們今天來,是想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書,《光明行者》……”林雲的聲音有些顫抖,但他還是努力地講述著書的內容,講述著“黑蛇”的罪行,講述著百姓的苦難,講述著他們的希望。
他的聲音越來越洪亮,越來越堅定,像一把利劍,劃破了會場的沉寂。
老王則站在一旁,將書稿的簡要版本和宣傳頁分發給與會者。
發言結束後,會場裏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你們的書很有價值,揭露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環境問題。”一位頭發花白的學者說道,“但是,你們的證據是否充分?有沒有經過專業的檢測和認證?”
“我們有照片,有錄音,有村民的證詞……”林雲連忙解釋道。
“這些證據還不夠。”一位年輕的記者說道,“你們需要更權威的證據,比如,環保部門的檢測報告,或者,專家的鑒定意見。”
“我們會繼續收集證據的。”林雲說道,“我們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幫助。”
研討會結束後,林雲和老王的心情有些沉重。他們雖然得到了一些寶貴的建議,但並沒有獲得實質性的幫助。
“看來,我們還得繼續努力啊。”老王歎了口氣,說道。
“是啊,路還長著呢。”林雲苦笑道。
他們決定主動出擊,拜訪一位環保領域的權威人士,希望能得到他的推薦。這位權威人士名叫周正,是國內著名的環境科學專家,也是“綠盾基金會”的顧問。
他們通過各種關係,終於聯係到了周正,並約好了見麵的時間。
見麵地點在周正的辦公室,那是一間寬敞明亮的房間,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照在書架上那些厚厚的書籍上。周正坐在辦公桌後麵,正在翻閱著一份文件。他抬起頭,看到林雲和老王,便示意他們坐下。
“你們就是林雲和老王吧?我聽綠盾基金會的人提起過你們。”周正的聲音溫和而有力。
“是的,周教授,我們是來向您請教的。”林雲恭敬地說道。
“你們的書,我大致看了一下,寫得不錯,很有勇氣。”周正說道,“但是,現在還不是出版的最佳時機。”
“為什麽?”林雲和老王異口同聲地問道。
“‘黑蛇’的問題,牽扯太廣,現在還不是時候。”周正說道,“你們需要等待時機。”
“可是,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他們能等得起嗎?”林雲激動地說道。
“我知道你們的心情,但是,有些事情,急不得。”周正耐心地說道,“你們要相信,正義終將到來。”
林雲和老王沉默了。他們知道,周正說的是實話。但是,他們真的能等嗎?那些被汙染的土地,那些生病的村民,那些絕望的眼神,像一塊塊沉重的石頭,壓在他們的心頭。
告別了周正,林雲和老王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他們感到一陣陣的無力,像被困在了一個巨大的牢籠裏,找不到出路。
“老王,你說我們該怎麽辦?”林雲的聲音裏充滿了迷茫和沮喪。
“我們不能放棄。”老王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卻充滿了力量,“我們再想想辦法,一定會有辦法的。”
他們又嚐試與其他作家和記者合作,希望能擴大影響。
他們找到了一位擅長寫紀實文學的作家,名叫張強。張強對他們的故事很感興趣,但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參與共同創作。
“你們的故事,真的很震撼,我很想參與,但是,我最近正在趕一個項目,實在抽不出時間。”張強抱歉地說道,“等我忙完了這個項目,我們再聯係。”
“好的,張老師,您先忙。”林雲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表示理解。
他們又聯係了幾位同樣關注環保問題的記者,打算聯合報道,但因資源分配問題未能達成一致。
“你們的故事,我們也很關注,但是,我們人手有限,資源有限,無法投入太多。”一位記者說道,“我們可以單獨報道,但聯合報道,恐怕不行。”
“好吧,謝謝你們。”林雲無奈地說道。
他們還邀請了一位攝影師合作,希望能為書中添加更具衝擊力的圖片,但攝影師的檔期衝突,無法及時參與。
“對不起,我最近要去國外拍攝一個項目,至少要一個月才能迴來。”攝影師說道,“你們的書,恐怕等不及了。”
“沒關係,您先忙。”林雲說道。
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望,林雲和老王的心,像被一雙無形的大手,反複揉捏,疼痛難忍。
他們決定向當地政府部門反映情況,希望得到支持。
他們提交了詳細的報告和作品樣本,卻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迴複。等待的滋味像螞蟻啃噬骨頭,一點一點侵蝕著他們的耐心和希望。
他們多次前往相關部門辦公室,試圖當麵溝通,但總是被各種理由推脫。
“負責人不在。”
“這個事情,我們需要研究研究。”
“你們先迴去等消息吧。”
……
林雲和老王像兩個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始終得不到一個明確的答複。
他們參加了政府組織的環保座談會,發言後得到的隻是形式上的肯定,沒有實際的行動承諾。
“你們反映的問題,我們很重視,我們會認真調查,嚴肅處理。”一位官員在會上說道,“但是,具體怎麽處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我們需要的是行動,不是空話!”林雲忍不住說道。
“這位同誌,請你注意你的態度!”官員的臉色沉了下來,“我們有我們的工作流程,不是你們想怎麽樣就怎麽樣的!”
林雲還想說什麽,卻被老王拉住了。
“算了,林雲,別說了。”老王低聲說道,“我們走吧。”
走出會議室,林雲感到一陣陣的絕望,像被拋棄在了荒野之中,孤獨無助。難道他們的努力,真的要白費了嗎?難道這個世界,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老王,我們該怎麽辦?”林雲的聲音,帶著一絲哭腔。
“我們……我們繼續寫!”老王的聲音,雖然顫抖,但卻充滿了力量,“我們把這一切都寫下來,讓更多的人看到,讓更多的人知道!”
“可是,還有人願意看嗎?”林雲的眼中,噙滿了淚水。
“會的,一定會的!”老王緊緊地握住林雲的手,“隻要我們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希望的!”
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格外落寞,卻又格外堅定。像兩棵孤獨的樹,在風雨中搖曳,卻始終不肯倒下。
“老王,你說我們這是何苦呢?”林雲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疲憊,一絲茫然。他的眼神空洞,像兩個深不見底的黑洞,曾經閃爍著的熱情和希望,此刻都已熄滅,隻剩下無盡的灰燼。
“林雲,你還記得我們當初為什麽要寫這本書嗎?”老王沒有直接迴答林雲的問題,而是反問道。他的聲音雖然沙啞,卻透著一股堅定,像沙漠中頑強生長的胡楊,即使幹旱缺水,也依然挺立。
“記得,為了揭露‘黑蛇’的罪行,為了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為了……為了我們的良心。”林雲喃喃自語,像是在迴答老王,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對啊,就是為了這些!”老王的聲音提高了些許,像一記重錘,敲打在林雲的心上,“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可是,老王,我們現在就像是……就像是兩個傻子,拿著雞蛋往石頭上撞,除了把自己撞得頭破血流,還能有什麽用呢?”林雲苦笑,那笑容裏充滿了無奈和自嘲。
“雞蛋也許撞不碎石頭,但至少能讓石頭髒一點!”老王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我們就是要讓‘黑蛇’知道,他們做的事情,有人在看,有人在寫,有人在反抗!”
“老王……”林雲的眼中,重新燃起了一絲希望的火苗,雖然微弱,但卻足以照亮他心中的黑暗。
“林雲,我們不能隻靠我們兩個人,我們需要更多人的幫助。”老王那雙飽經風霜的眼睛裏,閃爍著睿智的光芒,“我們去找找那些專業的環保組織,他們應該會有辦法。”
“對啊!我怎麽沒想到呢!”林雲一拍大腿,像是突然醒悟過來,“那些環保組織,他們有專業的知識,有豐富的經驗,一定能幫到我們!”
希望如同破土而出的嫩芽,在兩人心中悄然生長。他們決定尋求專業環保組織的支持,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重新燃起了鬥誌。
他們首先聯係了一家知名的環保基金會,名叫“綠盾基金會”。林雲撥通了電話,接電話的是一位聲音甜美的女士。
“您好,請問是綠盾基金會嗎?”林雲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而有禮貌,但微微顫抖的尾音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緊張。
“是的,請問您有什麽事?”女士的聲音依舊甜美,但帶著一絲職業的疏離。
“我是林雲,我和一位朋友,老王,我們寫了一本書,是關於‘黑蛇’汙染事件的……”林雲深吸一口氣,努力組織著語言,“我們希望能得到你們的支持和幫助。”
“哦?關於‘黑蛇’汙染事件?”女士的聲音中多了一絲興趣,“能簡單介紹一下你們的書嗎?”
“我們的書名叫《光明行者》,詳細記錄了‘黑蛇’的罪行,以及當地百姓的苦難,還有我們調查取證的過程……”林雲盡量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書的內容,他感覺自己的心跳越來越快,像擂鼓一樣,咚咚作響。
“聽起來很有意義,你們把書稿發到我們的郵箱吧,我們會進行評估的。”女士說道。
“好的,謝謝您!”林雲連忙道謝,掛斷電話後,他長舒了一口氣,感覺像是打了一場勝仗。
“怎麽樣?”老王一直在旁邊緊張地看著,見林雲掛斷電話,連忙問道。
“他們說會評估我們的書稿!”林雲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像撥開雲霧見到了陽光。
“太好了!”老王也興奮地說道,“咱們趕緊把書稿整理一下,發過去!”
兩人立刻行動起來,將書稿仔細地檢查了一遍,又附上了一封信,詳細介紹了他們的創作初衷和希望得到的幫助。
幾天後,他們收到了“綠盾基金會”的迴複,對方表示對他們的作品很感興趣,但還需要進一步評估,希望他們能參加一個環保研討會,向與會的專家和學者介紹一下他們的書。
林雲和老王興奮不已,他們精心準備了發言稿,打印了書稿的簡要版本,還特意製作了一些宣傳頁,上麵印著“黑蛇”汙染的照片,觸目驚心。
研討會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舉行,會場設在一個大學的階梯教室裏。陽光透過高大的窗戶,灑在木質的桌椅上,泛著金色的光澤。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油墨香氣,那是新書和資料的味道。與會者們陸續到來,有的穿著正式的西裝,有的穿著休閑的襯衫,他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低聲交談著,氣氛熱烈而莊重。
林雲和老王坐在會場的一個角落裏,緊張地等待著。林雲不停地搓著手,手心裏全是汗。老王則不停地喝水,似乎想用這種方式來緩解緊張的情緒。
輪到他們發言了,林雲深吸一口氣,走上講台。他環顧四周,看到了許多陌生的麵孔,有頭發花白的學者,有目光銳利的記者,還有一些年輕的學生。他們都看著林雲,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大家好,我叫林雲,這位是我的朋友,老王。我們今天來,是想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書,《光明行者》……”林雲的聲音有些顫抖,但他還是努力地講述著書的內容,講述著“黑蛇”的罪行,講述著百姓的苦難,講述著他們的希望。
他的聲音越來越洪亮,越來越堅定,像一把利劍,劃破了會場的沉寂。
老王則站在一旁,將書稿的簡要版本和宣傳頁分發給與會者。
發言結束後,會場裏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你們的書很有價值,揭露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環境問題。”一位頭發花白的學者說道,“但是,你們的證據是否充分?有沒有經過專業的檢測和認證?”
“我們有照片,有錄音,有村民的證詞……”林雲連忙解釋道。
“這些證據還不夠。”一位年輕的記者說道,“你們需要更權威的證據,比如,環保部門的檢測報告,或者,專家的鑒定意見。”
“我們會繼續收集證據的。”林雲說道,“我們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幫助。”
研討會結束後,林雲和老王的心情有些沉重。他們雖然得到了一些寶貴的建議,但並沒有獲得實質性的幫助。
“看來,我們還得繼續努力啊。”老王歎了口氣,說道。
“是啊,路還長著呢。”林雲苦笑道。
他們決定主動出擊,拜訪一位環保領域的權威人士,希望能得到他的推薦。這位權威人士名叫周正,是國內著名的環境科學專家,也是“綠盾基金會”的顧問。
他們通過各種關係,終於聯係到了周正,並約好了見麵的時間。
見麵地點在周正的辦公室,那是一間寬敞明亮的房間,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照在書架上那些厚厚的書籍上。周正坐在辦公桌後麵,正在翻閱著一份文件。他抬起頭,看到林雲和老王,便示意他們坐下。
“你們就是林雲和老王吧?我聽綠盾基金會的人提起過你們。”周正的聲音溫和而有力。
“是的,周教授,我們是來向您請教的。”林雲恭敬地說道。
“你們的書,我大致看了一下,寫得不錯,很有勇氣。”周正說道,“但是,現在還不是出版的最佳時機。”
“為什麽?”林雲和老王異口同聲地問道。
“‘黑蛇’的問題,牽扯太廣,現在還不是時候。”周正說道,“你們需要等待時機。”
“可是,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他們能等得起嗎?”林雲激動地說道。
“我知道你們的心情,但是,有些事情,急不得。”周正耐心地說道,“你們要相信,正義終將到來。”
林雲和老王沉默了。他們知道,周正說的是實話。但是,他們真的能等嗎?那些被汙染的土地,那些生病的村民,那些絕望的眼神,像一塊塊沉重的石頭,壓在他們的心頭。
告別了周正,林雲和老王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他們感到一陣陣的無力,像被困在了一個巨大的牢籠裏,找不到出路。
“老王,你說我們該怎麽辦?”林雲的聲音裏充滿了迷茫和沮喪。
“我們不能放棄。”老王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卻充滿了力量,“我們再想想辦法,一定會有辦法的。”
他們又嚐試與其他作家和記者合作,希望能擴大影響。
他們找到了一位擅長寫紀實文學的作家,名叫張強。張強對他們的故事很感興趣,但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參與共同創作。
“你們的故事,真的很震撼,我很想參與,但是,我最近正在趕一個項目,實在抽不出時間。”張強抱歉地說道,“等我忙完了這個項目,我們再聯係。”
“好的,張老師,您先忙。”林雲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表示理解。
他們又聯係了幾位同樣關注環保問題的記者,打算聯合報道,但因資源分配問題未能達成一致。
“你們的故事,我們也很關注,但是,我們人手有限,資源有限,無法投入太多。”一位記者說道,“我們可以單獨報道,但聯合報道,恐怕不行。”
“好吧,謝謝你們。”林雲無奈地說道。
他們還邀請了一位攝影師合作,希望能為書中添加更具衝擊力的圖片,但攝影師的檔期衝突,無法及時參與。
“對不起,我最近要去國外拍攝一個項目,至少要一個月才能迴來。”攝影師說道,“你們的書,恐怕等不及了。”
“沒關係,您先忙。”林雲說道。
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失望,林雲和老王的心,像被一雙無形的大手,反複揉捏,疼痛難忍。
他們決定向當地政府部門反映情況,希望得到支持。
他們提交了詳細的報告和作品樣本,卻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迴複。等待的滋味像螞蟻啃噬骨頭,一點一點侵蝕著他們的耐心和希望。
他們多次前往相關部門辦公室,試圖當麵溝通,但總是被各種理由推脫。
“負責人不在。”
“這個事情,我們需要研究研究。”
“你們先迴去等消息吧。”
……
林雲和老王像兩個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始終得不到一個明確的答複。
他們參加了政府組織的環保座談會,發言後得到的隻是形式上的肯定,沒有實際的行動承諾。
“你們反映的問題,我們很重視,我們會認真調查,嚴肅處理。”一位官員在會上說道,“但是,具體怎麽處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我們需要的是行動,不是空話!”林雲忍不住說道。
“這位同誌,請你注意你的態度!”官員的臉色沉了下來,“我們有我們的工作流程,不是你們想怎麽樣就怎麽樣的!”
林雲還想說什麽,卻被老王拉住了。
“算了,林雲,別說了。”老王低聲說道,“我們走吧。”
走出會議室,林雲感到一陣陣的絕望,像被拋棄在了荒野之中,孤獨無助。難道他們的努力,真的要白費了嗎?難道這個世界,真的沒有希望了嗎?
“老王,我們該怎麽辦?”林雲的聲音,帶著一絲哭腔。
“我們……我們繼續寫!”老王的聲音,雖然顫抖,但卻充滿了力量,“我們把這一切都寫下來,讓更多的人看到,讓更多的人知道!”
“可是,還有人願意看嗎?”林雲的眼中,噙滿了淚水。
“會的,一定會的!”老王緊緊地握住林雲的手,“隻要我們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希望的!”
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格外落寞,卻又格外堅定。像兩棵孤獨的樹,在風雨中搖曳,卻始終不肯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