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楊達猛說到崗亭,曾小嵐興奮的問:“什麽崗亭?”
楊達猛說道:“在羌州通往井大縣的這條道路上,位於梁河鎮那一段,有一處三岔路口,在這個三岔路口處建有一座由彩鋼板搭建而成的簡易崗亭。據說這座崗亭是梁河煤礦所設立的,其目的是用來監督和管理那些進進出出運輸煤炭的車輛。
我想,既然這裏設有崗亭,而且還有專人負責值班,那麽這些值班人員想必平時會對過往的車輛或多或少地加以留意。如此一來,或許可以從他們那裏獲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於是,我就前往崗亭一探究竟。
當我抵達崗亭時,隻見裏麵有兩個人在值勤。我趕忙走上前去,禮貌的向二人詢問是否曾經看到過一輛後麵車鬥上裝有黑色水管的黑色皮卡車。
他們聽到這話時,先是上下仔細地對打量了我一番,隨後才不緊不慢地迴答道沒有。
為了能夠討好這兩位值班人員,讓他們日後能幫我幫忙多加留意這輛皮卡車,我還特意給他們發香煙,並刻意與他們閑聊,試圖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
就在這時,一輛深綠色的皮卡車徑直朝著崗亭的方向馳過來,並麵朝崗亭方向停在了三岔路口。盡管它的車身顏色不是黑色的,但是,但凡遇到皮卡車,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多留個心眼兒。
這輛皮卡車並未熄滅引擎,隻是在三岔路口稍作停頓,時間大約也就短短的兩三分鍾而已。隨後,它突然如同離弦之箭一般,向著井大縣的方向風馳電掣而去。
就在這輛皮卡車的車身轉個方向並漸行漸遠之時,我猛然瞥見了車尾部分。刹那間,一股震驚之情如潮水般湧上心頭——隻見這輛皮卡車的後鬥竟然裝載著一根黑色的水管,而這根水管就是與固定在後鬥車架上的鍍鋅水管相連的,與我在監控畫麵中截屏並經王富康確認的那輛嫌疑車輛一模一樣。
一時間,我的身體仿佛被點燃了一般,灼熱感迅速蔓延至全身每一處角落。我沒有絲毫猶豫,當即飛奔出崗亭,跨上摩托車,竭盡全力追了上去。
顯然,對方已然察覺到了我的追蹤舉動。於是,他駕駛的皮卡車速度愈發迅猛起來,如同一道閃電劃過路麵。而我則緊緊咬住不放,在其身後窮追不舍。整個追逐過程可謂是險象環生、驚心動魄,道路兩旁的景物飛速後退,耳邊唿嘯而過的風聲猶如陣陣怒吼。
我從來沒有這麽快開過車,也從來不敢這麽快開過車。兩車之間的距離時而拉近,時而又被拉開……
由於羌州通往井大縣的這條路年久失修,其路況可以說是非常差,道路上布滿了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坑洞和窪陷,就如同月球表麵一般崎嶇不平。尤其是在那些彎道處,更是堆積著厚厚的一層沙石。
就這樣一路顛簸前行,大約追出了兩三公裏後,當我的摩托車行駛到一個急轉彎的路段時,車輪突然滑入了那層厚厚的沙石之中,瞬間失去了抓地力,摩托車就像是脫韁的野馬不受控製地朝著公路的邊坡直衝而上,緊接著便是一陣天旋地轉,我整個人連同摩托車一起狠狠地摔倒在地,人仰馬翻。"
楊達猛用手指了指額頭的傷疤說道:\"這個傷疤就是當時摔的。\"
然後,楊達猛繼續說道:“我敢斷定這輛皮卡車有著重大的嫌疑。不然的話,它為何要倉皇逃竄,而且還跑得如此之快。
我摸了一下自己受傷的臉頰,鮮血染紅了我的手指,身上也是陣陣劇痛。但我還是咬緊牙關,艱難地扶起了倒在地上的摩托車,搖搖晃晃地跨上車座。盡管身體因疼痛而顫抖不已,但我依然毫不猶豫地扭動油門,向著井大的方向疾馳而去。結果可想而知,我沒有找到這輛車的半點蹤跡,徒勞而返。
這時,一旁的李輝新焦急地問道:“那你當時有沒有看清那個車的車牌號?”
楊達猛說:“哪有什麽車牌號,雖然這一輛車的車身都沾滿了泥灰,但我還是很清晰地看見這輛車掛車牌的位置掛的根本就不是車牌,而是一種跟車牌差不多一樣大小的廣告牌,也就是跟很多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一樣掛著車行的牌子那樣。”
李輝新問:“那你有沒有留意開車的人長什麽模樣?"
楊達猛說:“因為我的思維被固化在皮卡車是黑色的,所以,我當時也就沒有去特別留意那個司機是什麽模樣的,感覺是一個中等體型的年輕人。"
李輝新問:\"那你後來有沒有再去找這一輛車?“
楊達猛迴答:\"沒有,因為此後兩天大隊裏有公路治亂專項活動,我想等過了專項活動後叫田水軍一起去找,可是,第三天便發生了我值勤時打人的事件,我也沒有機會告訴田水軍實際情況,我很遺憾沒有把這個情況及時告訴田水軍,直到法庭開庭的那一天,在我被強製離開法庭的時候,我才大聲向田水軍喊叫說這輛車在井大縣。\"
陳金琳最後說道:“楊警官,感謝你給我們提供了這麽多有價值的線索,你迴去以後,再仔細想一想還有哪些遺漏下來的重要線索,到時我們再想辦法與你再見麵。感謝你!"
楊達猛頓了頓,沒有表示感謝,也沒有馬上離開現場。因為他很想知道,在他離開法庭告訴田水軍車子在井大縣後,田水軍那邊有什麽新進展?
於是,楊達猛問道:“你們找田水軍談話了沒有?他那邊現在有什麽新情況,能否告訴我?”
陳金琳說"田水軍那邊我們是另外一個組找他談話的,具體的情況,我們現在還不清楚。我覺得我們如果有機會可以坐在一起分析這個案情,我們來想想辦法吧,你放心。”
楊達猛已經十分相信陳金琳他們是真的來幫助他和田水軍,心情十分的激動,他站起來向陳金琳他們作揖表示感謝,然後,離開了現場。
楊達猛說道:“在羌州通往井大縣的這條道路上,位於梁河鎮那一段,有一處三岔路口,在這個三岔路口處建有一座由彩鋼板搭建而成的簡易崗亭。據說這座崗亭是梁河煤礦所設立的,其目的是用來監督和管理那些進進出出運輸煤炭的車輛。
我想,既然這裏設有崗亭,而且還有專人負責值班,那麽這些值班人員想必平時會對過往的車輛或多或少地加以留意。如此一來,或許可以從他們那裏獲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於是,我就前往崗亭一探究竟。
當我抵達崗亭時,隻見裏麵有兩個人在值勤。我趕忙走上前去,禮貌的向二人詢問是否曾經看到過一輛後麵車鬥上裝有黑色水管的黑色皮卡車。
他們聽到這話時,先是上下仔細地對打量了我一番,隨後才不緊不慢地迴答道沒有。
為了能夠討好這兩位值班人員,讓他們日後能幫我幫忙多加留意這輛皮卡車,我還特意給他們發香煙,並刻意與他們閑聊,試圖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
就在這時,一輛深綠色的皮卡車徑直朝著崗亭的方向馳過來,並麵朝崗亭方向停在了三岔路口。盡管它的車身顏色不是黑色的,但是,但凡遇到皮卡車,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多留個心眼兒。
這輛皮卡車並未熄滅引擎,隻是在三岔路口稍作停頓,時間大約也就短短的兩三分鍾而已。隨後,它突然如同離弦之箭一般,向著井大縣的方向風馳電掣而去。
就在這輛皮卡車的車身轉個方向並漸行漸遠之時,我猛然瞥見了車尾部分。刹那間,一股震驚之情如潮水般湧上心頭——隻見這輛皮卡車的後鬥竟然裝載著一根黑色的水管,而這根水管就是與固定在後鬥車架上的鍍鋅水管相連的,與我在監控畫麵中截屏並經王富康確認的那輛嫌疑車輛一模一樣。
一時間,我的身體仿佛被點燃了一般,灼熱感迅速蔓延至全身每一處角落。我沒有絲毫猶豫,當即飛奔出崗亭,跨上摩托車,竭盡全力追了上去。
顯然,對方已然察覺到了我的追蹤舉動。於是,他駕駛的皮卡車速度愈發迅猛起來,如同一道閃電劃過路麵。而我則緊緊咬住不放,在其身後窮追不舍。整個追逐過程可謂是險象環生、驚心動魄,道路兩旁的景物飛速後退,耳邊唿嘯而過的風聲猶如陣陣怒吼。
我從來沒有這麽快開過車,也從來不敢這麽快開過車。兩車之間的距離時而拉近,時而又被拉開……
由於羌州通往井大縣的這條路年久失修,其路況可以說是非常差,道路上布滿了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坑洞和窪陷,就如同月球表麵一般崎嶇不平。尤其是在那些彎道處,更是堆積著厚厚的一層沙石。
就這樣一路顛簸前行,大約追出了兩三公裏後,當我的摩托車行駛到一個急轉彎的路段時,車輪突然滑入了那層厚厚的沙石之中,瞬間失去了抓地力,摩托車就像是脫韁的野馬不受控製地朝著公路的邊坡直衝而上,緊接著便是一陣天旋地轉,我整個人連同摩托車一起狠狠地摔倒在地,人仰馬翻。"
楊達猛用手指了指額頭的傷疤說道:\"這個傷疤就是當時摔的。\"
然後,楊達猛繼續說道:“我敢斷定這輛皮卡車有著重大的嫌疑。不然的話,它為何要倉皇逃竄,而且還跑得如此之快。
我摸了一下自己受傷的臉頰,鮮血染紅了我的手指,身上也是陣陣劇痛。但我還是咬緊牙關,艱難地扶起了倒在地上的摩托車,搖搖晃晃地跨上車座。盡管身體因疼痛而顫抖不已,但我依然毫不猶豫地扭動油門,向著井大的方向疾馳而去。結果可想而知,我沒有找到這輛車的半點蹤跡,徒勞而返。
這時,一旁的李輝新焦急地問道:“那你當時有沒有看清那個車的車牌號?”
楊達猛說:“哪有什麽車牌號,雖然這一輛車的車身都沾滿了泥灰,但我還是很清晰地看見這輛車掛車牌的位置掛的根本就不是車牌,而是一種跟車牌差不多一樣大小的廣告牌,也就是跟很多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一樣掛著車行的牌子那樣。”
李輝新問:“那你有沒有留意開車的人長什麽模樣?"
楊達猛說:“因為我的思維被固化在皮卡車是黑色的,所以,我當時也就沒有去特別留意那個司機是什麽模樣的,感覺是一個中等體型的年輕人。"
李輝新問:\"那你後來有沒有再去找這一輛車?“
楊達猛迴答:\"沒有,因為此後兩天大隊裏有公路治亂專項活動,我想等過了專項活動後叫田水軍一起去找,可是,第三天便發生了我值勤時打人的事件,我也沒有機會告訴田水軍實際情況,我很遺憾沒有把這個情況及時告訴田水軍,直到法庭開庭的那一天,在我被強製離開法庭的時候,我才大聲向田水軍喊叫說這輛車在井大縣。\"
陳金琳最後說道:“楊警官,感謝你給我們提供了這麽多有價值的線索,你迴去以後,再仔細想一想還有哪些遺漏下來的重要線索,到時我們再想辦法與你再見麵。感謝你!"
楊達猛頓了頓,沒有表示感謝,也沒有馬上離開現場。因為他很想知道,在他離開法庭告訴田水軍車子在井大縣後,田水軍那邊有什麽新進展?
於是,楊達猛問道:“你們找田水軍談話了沒有?他那邊現在有什麽新情況,能否告訴我?”
陳金琳說"田水軍那邊我們是另外一個組找他談話的,具體的情況,我們現在還不清楚。我覺得我們如果有機會可以坐在一起分析這個案情,我們來想想辦法吧,你放心。”
楊達猛已經十分相信陳金琳他們是真的來幫助他和田水軍,心情十分的激動,他站起來向陳金琳他們作揖表示感謝,然後,離開了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