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戰場出現了變化,朱靈史渙在退卻中逐漸擠壓身後曹仁等軍,曹仁軍受到擠壓後自發向兩側散開,使得陣型變得越來越薄。
麵對曹軍退卻郭援始終保持冷靜,沒有派重甲戟士也是保留後手,軍陣追出快三十步果斷下令脫離返迴。
曹軍像被堵住頭部的長蛇,混亂成一團不成隊列,無法前進頭部越發臃腫,看情形曹軍沒有接到展開隊列的命令,現在正是擊破對手的打好機會。
目睹郭援退卻,袁譚急的直接跳腳:“即刻傳令不準退!”
明擺著應該展開軍陣卻始終硬挺,曹操就跟個戰場新手一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徐勳總覺得事情不對:“主公!現在撤離正是時候!”
“徐君呐。。。。。。”袁譚狠狠搓臉,仰頭重重歎出一口氣。
恨鐵不成鋼,真真是恨鐵不成鋼,不錯,曹操的行為很反常,可那又怎樣,張繡的宣威侯大旗就在河對岸,他沒動就不用擔心曹軍騎兵繞後。
當前步兵連戰連勝眼看壓著曹軍打,戰況擺在那,我軍士氣高昂敵人沮喪疲憊,長眼睛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大好的形勢卻要撤離,高級將領知道內情,可中下級軍吏不了解,眾多軍士們也會醞釀不滿情緒,此外河北境內的士族與百姓會怎樣想?
堂堂汝南袁氏後裔,明明可以取得更大戰果,卻因為擔憂對方有陰謀詭計而放棄戰鬥,或者猜測得更直接一些,就因為兵力劣勢所以才畏首畏尾。
有人會講你可以耐心解釋,我就笑了,本來一眼就看穿的事情卻需要解釋,除了證明心虛沒有任何意義。
再者說,那麽多人需要解釋你怎樣去做?到處找穿越者發明報紙?還是悶頭不管不顧,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這倒瀟灑了,結果就是四個字:離心離德!現在是亂世,都指望背靠強者出人頭地,沒人願意跟著膽小鬼混吃等死。
我袁譚不是劉備,人家信義人設傍身,秉承不屈本色,衣帶詔光環璀璨閃耀,手底下一幫能人打不垮敗不散,悲情大英雄越是窮途末路投奔的人反而越多。
恰在此時,曹軍爆發連聲呐喊,攆著後退的郭援就追,剛踏上河岸泥地,郭援投入大戟士一個反衝鋒馬上頂迴了河裏。
剛才真嚇了袁譚一跳,還以為出了變故,結果曹軍這次退的更狼狽,河中曹仁軍剛剛列好密集陣型,又像剛才那樣給擠薄了。
袁譚一手指著戰場,另一手狠狠敲打車緣:“你告訴我,徐君你告訴我,有什麽理由不打!”
徐勳垂著頭半響才開口:“曹營還有萬餘生力軍,我軍前鋒交戰許久,怕是體力有虧。。。。。。”
“所以!”袁譚不等他繼續講直接下令:“所以,辛君何在!”
辛評不搭話披掛甲胄親自衝上去指揮戰鬥,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徐勳咬著牙拱手請戰。
袁譚微微點頭:“拜托諸君。”
陶升不知什麽時候開始,隨著郭援指揮攻一陣退一陣,兩人心裏對曹軍的反常也犯嘀咕,對方一陣接著一陣如魚鱗一般,過於深入可不是好事。
借著前鋒返迴河岸,辛評和徐勳趁勢輪換上前,他倆不似郭援那般猶疑,攻勢從一開始就極為猛烈,全軍隻管向前一路壓過去。
朱靈和史渙明顯沒有預料到對手不留餘地,經過短暫的驚愕逐漸適應過來,以部曲為核心展開數次反擊,雙方陣線在清水河中央來迴拉扯。
戰局被迅速上報,曹操扔掉吃了一半的煮雞蛋,緩緩站起眺望戰場:“這麽說這小子隻剩三千後備軍了?”
“於所預想稍有不同,不過,結局不會變,對了,劉琰還有六百騎兵。”程昱總是對仇家念念不忘。
曹操眼角餘光瞥了眼程仲德,等了好一會兒才從地上撿迴半個煮雞蛋,仔細吹去灰塵塞進嘴裏:“開始吧。”
辛評身披鎧甲手持環首刀,站在軍陣中央不斷鼓舞士氣,麾下軍士一波一波攻擊,對麵朱靈的軍旗隱隱在移動,這是崩潰的前兆。
不僅辛評所有人都異常興奮,收割再多雜兵也趕不上擊潰一支部隊榮耀,嗓子喊啞了仍舊大張著嘴嘶吼。
一把推開郭援派來警告的傳令兵,為了主公袁譚雄圖偉業,再加把勁,隻要再前進一點點破陣之功就到手了。
辛評確實性格衝動可他不傻,早就和徐勳通過氣,兩人手裏始終留著上百重甲兵沒動,就是時刻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果然朱靈的軍旗動了,在一聲號響過後,史渙朱靈兩軍霎時散開,曹仁曹洪重甲步兵赫然出現,踏著河水大步衝出,猛的貫入袁軍陣勢。
李典趙儼緊跟殺入,三將麾下重甲部曲當前,此戰沒用他們鋪路,體力充沛盡是坦途,與袁紹前軍糾纏混戰在一起分不出敵我。
曹操的長蛇陣固然不利進攻,然而,層層疊疊的人群很好的掩藏了真正實力,當辛評發覺情況有變調動後備軍上前,根本擋不住對麵幾乎全員重甲的驟然衝鋒。
辛評與徐勳合在一起不過六千,對麵過萬曹隊壓上來本就難以擋住,重甲後備軍也沒起多大作用,曹仁曹洪依仗重甲,衝鋒毫不停留,撕開口子迎麵撞上袁軍後續方陣。
他倆的目的是撕開輕步兵陣列,隻管突破不做停留,身後交給李典和趙儼,向前突破,一直向前,淌過清水河踏過河岸泥地,一刻不停直衝袁譚軍旗。
反轉說來就來太過突然,一轉眼曹軍就衝上硬地,郭援軍奮力死戰才堪堪頂住,現在要迫使曹軍退迴河中,不然辛評和徐勳兩人就算折了。
袁譚緩了好一陣才穩下心神:“頂迴去!給我頂迴去!”
說的容易做起來難,清水河中袁曹兩軍混在一起亂戰,曹仁曹洪沒有後顧之憂,刀盾在前長柄在後六千重甲六個矩形方陣,一列列一層層交替攻擊穩步推進。
人數雖說大致相等,然而裝備差距過大,曹軍一方滿是重甲,黑漆漆的鐵甲,紅彤彤的絆繩,一眼看不到邊,對比下來郭援指揮六千步兵之中,重甲陣線顯得異常單薄。
兩軍緊緊貼在一起,弓手視線被遮擋隻能朝對方後路拋射,曹軍盾兵比例超過一半又幾乎全員重甲,弓箭殺傷效果極為有限。
開始還能抵擋,無奈五校營重甲兵很快消耗殆盡,後排輕步兵完全不是對麵重甲對手,幾刻鍾後郭援中央被突破。
曹軍一部軍陣軍猶如一個楔子,頂部尖頭突破結合部,幾名曹軍盾兵分開兩廂,借著缺口大批曹軍魚貫而出,眼瞅口子越開越大。
“你親爹韓猛來也!”
一聲暴喝,韓猛親率重甲大戟士反突擊,重甲大戟士以韓猛為尖排成三角陣,大戟亂擺堵住缺口瞬間反插迴去。
韓猛跟頭蠻牛一樣,身邊緊緊簇擁著大戟士,完全不考慮防守心思全在眼前,手持雙戟橫掃當麵,管你是盾是甲掄圓了手戟照死裏砸。
曹軍重甲是整合的優質老兵,大戟士也是百裏挑一的河北良家子,雙方都是重甲強兵,肉搏亂戰比的就是誰更兇猛。
所謂將領什麽個性帶出的兵就什麽特色,韓猛這個愣頭青帶出來的兵,平時少言寡語,悶著股子勁就等戰場上發泄。大戟士這次突擊打的曹軍措手不及,一層一層突破曹仁軍陣,不多時殺了個對穿。
韓猛不是不會動腦子,他隻是不用而已,他始終秉承的人生信條就是:沒有什麽事情是用刀子無法解決的,如果有,那就換鐵錘。
這次估計多重的鐵錘也難辦,所以韓猛將腦子叫醒幫了一次忙,在反擊前先盤算好了,大戟士人數不多隻能作局部反擊,對麵全員重甲精兵不會輕易潰敗。
因此韓猛的目的很直接,其餘軍隊留給郭援,隻帶大戟士衝鋒打亂對手節奏,突過去掩護辛評兩軍繞側翼撤迴,能撈迴來多少算多少,至於戰局,韓猛犯起懶不願意去琢磨。
事實果然如此,韓猛身後殺出一條血胡同,前腳剛離開就被曹軍填滿,微小的變化沒有影響全局,曹仁竟然沒察覺,等得到匯報韓猛已經穿過陣勢處在身後了。
韓猛兩千人參戰穩定了形勢,也意味著袁譚除了護衛軍和劉琰騎兵外,全部加入戰場。曹操徹底不裝了,隨著曹軍方向鼓聲大作,曹軍第一梯隊整體展開。
徐晃滿寵,樂進於禁,朱靈史渙呈一字橫隊徐徐推進,這一次不用抱柴草了,前方軍隊都糾纏在一起亂戰,泥濘中走的再慢也不打緊。
與此同時,張繡的宣威侯大旗朝清水河移動,大旗下曹軍騎兵牽馬在泥地中穿越木樁,一旦騎兵順利過河封堵後路,袁譚軍就算被困在這片灘塗泥地中了。
李典趙儼攻勢很猛,辛評兩人也不弱,反正前後都有敵人幹脆拚命了,小兵跟著拚命也有自己的打算,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願意投降。
現在不是過去小軍閥混戰,大軍閥之間生死鬥不在乎兵員問題,為了最大限度削弱和震懾敵方,屠殺戰俘成了家常便飯。
韓猛衝到近前看到兩軍你來我往,氣勢如虹的狀態,恍然間有種此戰還能打下去的錯覺,長久以來的臨陣經驗迫使人冷靜下來,荒唐的念頭很快被拋之腦後。
曹軍第一梯隊距離不遠了,於禁的大弓手拋射第一輪測距箭雨,竟然造成不小的傷亡,韓猛好容易找到辛評,第一句話就是我來殿後趕緊撤退。
看到前方無邊無際的曹軍橫隊,辛評知道不能再打了,隻有反身殺迴去,找機會點燃淺坑中的柴草,或許大軍還有希望保留。
是哪個人沒盡力嗎?是指揮有失誤嗎?還是說袁家將領技不如人?都不是,是這一仗就不該打,袁譚實力不足以在野戰中單獨對抗曹操。
就算殺迴去成功點火,保住大軍撤離又如何?今後就得認清現實仰仗冀州鼻息,袁譚何等英雄豈能屈居人下!主辱臣死說出來容易,你要辛評如何接受?不甘心,死也不甘心。
“你帶我的人殺迴去。”辛評撂下一句狠話,他決心已然下定,堅決擋在這裏,由韓猛迴去配合郭援吃掉曹仁,哪怕打垮也好,就算打垮一個方陣也成。
“認清現實吧!”徐勳幾步跑過來大聲怒吼。
他沒了一隻手,經過簡單包紮還是流血不止,現在用那隻好手指向遠處,樂進隻帶麾下重甲穿陣來到交戰處,彌補了李典趙儼重甲不多的弱項,不少袁軍已經朝無人處潰散。
一旦其餘曹軍全麵壓上,袁軍崩潰隻在瞬間,韓猛率大戟士硬碰硬衝過來,損失已經很巨大了,僅憑一腔悍勇吃不掉曹仁幾千重甲精兵,不管不顧絞殺在一起隻能是全軍覆沒。
“大漢冀州從事,大將軍主薄徐勳在此!”徐勳搖動殘肢,迎著曹軍撞了過去,他的目的很單純,盡最大可能將曹軍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
徐勳發動此生最後一次突擊,讓辛評徹底冷靜下來,戰事緊急容不得半點猶豫,韓猛與剩餘大戟士排頭,辛評收攏殘兵一起朝身後撤了迴去。
曹仁一眼就看穿了對方意圖,內心毫無波瀾,命令後軍兩個方陣轉向,隨意防一防別幹擾本軍攻擊就成,當務之急是全力衝破郭援,不想在殘兵敗將身上浪費精力。
韓猛剛要衝陣就被辛評扯住,你突然襲擊才能透陣過來,現在可不一樣了,重要的任務是會合郭援,趁有空檔咱倆還是繞吧。
兩人繞路撤退,後麵曹軍也沒搭理,橫陣平行推進直接漫卷壓向郭援,袁軍擋不住將對麵近兩萬人輪番衝擊,加之曹軍橫陣兩端順勢攻擊側翼,遭到兩麵夾擊之下,抵擋一陣陶升先崩潰了。
曹軍沒了阻礙一股腦朝袁譚方向壓過去,郭援在重甲戟士保護下沿河奔西撤退,迴頭遠遠看見袁譚軍旗還杵在原地,急的大喊:“通知使君速退!”
“劉琰呢?騎兵在哪裏!”袁譚左顧右盼看不到騎兵影子,現在曹軍大部分站在硬地上,劉琰騎兵好歹突一下也成啊。
“曹軍騎兵過河,劉孝陽在狙擊。”太學明經劉弘一瘸一拐走過來,離老遠就招手高喊。
袁譚緊忙跳下車扶起老人家:“先生,您家公子呐?”
劉弘出身彭城綏輿裏,是楚王劉交的後代,五十多歲了還跟著袁家出生入死,身邊隻有一個親兒子劉悝,沒及弱冠也帶到戰場上來。
袁譚感動之餘也憂心忡忡,先生老來得子不容易,劉悝萬一有什麽閃失,怎麽對得起人家滿門忠烈?
“曹操使詐,留下張繡迷惑我等,遣曹純繞河暗渡,使君快走!快走!”劉弘推開袁譚,提著佩刀招唿左右護衛軍,看架勢要帶著他們反身衝迴去。
袁譚怎麽可能讓老人家掩護殿後?環顧當下這個形勢長歎一聲,撤吧。
麵對曹軍退卻郭援始終保持冷靜,沒有派重甲戟士也是保留後手,軍陣追出快三十步果斷下令脫離返迴。
曹軍像被堵住頭部的長蛇,混亂成一團不成隊列,無法前進頭部越發臃腫,看情形曹軍沒有接到展開隊列的命令,現在正是擊破對手的打好機會。
目睹郭援退卻,袁譚急的直接跳腳:“即刻傳令不準退!”
明擺著應該展開軍陣卻始終硬挺,曹操就跟個戰場新手一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徐勳總覺得事情不對:“主公!現在撤離正是時候!”
“徐君呐。。。。。。”袁譚狠狠搓臉,仰頭重重歎出一口氣。
恨鐵不成鋼,真真是恨鐵不成鋼,不錯,曹操的行為很反常,可那又怎樣,張繡的宣威侯大旗就在河對岸,他沒動就不用擔心曹軍騎兵繞後。
當前步兵連戰連勝眼看壓著曹軍打,戰況擺在那,我軍士氣高昂敵人沮喪疲憊,長眼睛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大好的形勢卻要撤離,高級將領知道內情,可中下級軍吏不了解,眾多軍士們也會醞釀不滿情緒,此外河北境內的士族與百姓會怎樣想?
堂堂汝南袁氏後裔,明明可以取得更大戰果,卻因為擔憂對方有陰謀詭計而放棄戰鬥,或者猜測得更直接一些,就因為兵力劣勢所以才畏首畏尾。
有人會講你可以耐心解釋,我就笑了,本來一眼就看穿的事情卻需要解釋,除了證明心虛沒有任何意義。
再者說,那麽多人需要解釋你怎樣去做?到處找穿越者發明報紙?還是悶頭不管不顧,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這倒瀟灑了,結果就是四個字:離心離德!現在是亂世,都指望背靠強者出人頭地,沒人願意跟著膽小鬼混吃等死。
我袁譚不是劉備,人家信義人設傍身,秉承不屈本色,衣帶詔光環璀璨閃耀,手底下一幫能人打不垮敗不散,悲情大英雄越是窮途末路投奔的人反而越多。
恰在此時,曹軍爆發連聲呐喊,攆著後退的郭援就追,剛踏上河岸泥地,郭援投入大戟士一個反衝鋒馬上頂迴了河裏。
剛才真嚇了袁譚一跳,還以為出了變故,結果曹軍這次退的更狼狽,河中曹仁軍剛剛列好密集陣型,又像剛才那樣給擠薄了。
袁譚一手指著戰場,另一手狠狠敲打車緣:“你告訴我,徐君你告訴我,有什麽理由不打!”
徐勳垂著頭半響才開口:“曹營還有萬餘生力軍,我軍前鋒交戰許久,怕是體力有虧。。。。。。”
“所以!”袁譚不等他繼續講直接下令:“所以,辛君何在!”
辛評不搭話披掛甲胄親自衝上去指揮戰鬥,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徐勳咬著牙拱手請戰。
袁譚微微點頭:“拜托諸君。”
陶升不知什麽時候開始,隨著郭援指揮攻一陣退一陣,兩人心裏對曹軍的反常也犯嘀咕,對方一陣接著一陣如魚鱗一般,過於深入可不是好事。
借著前鋒返迴河岸,辛評和徐勳趁勢輪換上前,他倆不似郭援那般猶疑,攻勢從一開始就極為猛烈,全軍隻管向前一路壓過去。
朱靈和史渙明顯沒有預料到對手不留餘地,經過短暫的驚愕逐漸適應過來,以部曲為核心展開數次反擊,雙方陣線在清水河中央來迴拉扯。
戰局被迅速上報,曹操扔掉吃了一半的煮雞蛋,緩緩站起眺望戰場:“這麽說這小子隻剩三千後備軍了?”
“於所預想稍有不同,不過,結局不會變,對了,劉琰還有六百騎兵。”程昱總是對仇家念念不忘。
曹操眼角餘光瞥了眼程仲德,等了好一會兒才從地上撿迴半個煮雞蛋,仔細吹去灰塵塞進嘴裏:“開始吧。”
辛評身披鎧甲手持環首刀,站在軍陣中央不斷鼓舞士氣,麾下軍士一波一波攻擊,對麵朱靈的軍旗隱隱在移動,這是崩潰的前兆。
不僅辛評所有人都異常興奮,收割再多雜兵也趕不上擊潰一支部隊榮耀,嗓子喊啞了仍舊大張著嘴嘶吼。
一把推開郭援派來警告的傳令兵,為了主公袁譚雄圖偉業,再加把勁,隻要再前進一點點破陣之功就到手了。
辛評確實性格衝動可他不傻,早就和徐勳通過氣,兩人手裏始終留著上百重甲兵沒動,就是時刻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果然朱靈的軍旗動了,在一聲號響過後,史渙朱靈兩軍霎時散開,曹仁曹洪重甲步兵赫然出現,踏著河水大步衝出,猛的貫入袁軍陣勢。
李典趙儼緊跟殺入,三將麾下重甲部曲當前,此戰沒用他們鋪路,體力充沛盡是坦途,與袁紹前軍糾纏混戰在一起分不出敵我。
曹操的長蛇陣固然不利進攻,然而,層層疊疊的人群很好的掩藏了真正實力,當辛評發覺情況有變調動後備軍上前,根本擋不住對麵幾乎全員重甲的驟然衝鋒。
辛評與徐勳合在一起不過六千,對麵過萬曹隊壓上來本就難以擋住,重甲後備軍也沒起多大作用,曹仁曹洪依仗重甲,衝鋒毫不停留,撕開口子迎麵撞上袁軍後續方陣。
他倆的目的是撕開輕步兵陣列,隻管突破不做停留,身後交給李典和趙儼,向前突破,一直向前,淌過清水河踏過河岸泥地,一刻不停直衝袁譚軍旗。
反轉說來就來太過突然,一轉眼曹軍就衝上硬地,郭援軍奮力死戰才堪堪頂住,現在要迫使曹軍退迴河中,不然辛評和徐勳兩人就算折了。
袁譚緩了好一陣才穩下心神:“頂迴去!給我頂迴去!”
說的容易做起來難,清水河中袁曹兩軍混在一起亂戰,曹仁曹洪沒有後顧之憂,刀盾在前長柄在後六千重甲六個矩形方陣,一列列一層層交替攻擊穩步推進。
人數雖說大致相等,然而裝備差距過大,曹軍一方滿是重甲,黑漆漆的鐵甲,紅彤彤的絆繩,一眼看不到邊,對比下來郭援指揮六千步兵之中,重甲陣線顯得異常單薄。
兩軍緊緊貼在一起,弓手視線被遮擋隻能朝對方後路拋射,曹軍盾兵比例超過一半又幾乎全員重甲,弓箭殺傷效果極為有限。
開始還能抵擋,無奈五校營重甲兵很快消耗殆盡,後排輕步兵完全不是對麵重甲對手,幾刻鍾後郭援中央被突破。
曹軍一部軍陣軍猶如一個楔子,頂部尖頭突破結合部,幾名曹軍盾兵分開兩廂,借著缺口大批曹軍魚貫而出,眼瞅口子越開越大。
“你親爹韓猛來也!”
一聲暴喝,韓猛親率重甲大戟士反突擊,重甲大戟士以韓猛為尖排成三角陣,大戟亂擺堵住缺口瞬間反插迴去。
韓猛跟頭蠻牛一樣,身邊緊緊簇擁著大戟士,完全不考慮防守心思全在眼前,手持雙戟橫掃當麵,管你是盾是甲掄圓了手戟照死裏砸。
曹軍重甲是整合的優質老兵,大戟士也是百裏挑一的河北良家子,雙方都是重甲強兵,肉搏亂戰比的就是誰更兇猛。
所謂將領什麽個性帶出的兵就什麽特色,韓猛這個愣頭青帶出來的兵,平時少言寡語,悶著股子勁就等戰場上發泄。大戟士這次突擊打的曹軍措手不及,一層一層突破曹仁軍陣,不多時殺了個對穿。
韓猛不是不會動腦子,他隻是不用而已,他始終秉承的人生信條就是:沒有什麽事情是用刀子無法解決的,如果有,那就換鐵錘。
這次估計多重的鐵錘也難辦,所以韓猛將腦子叫醒幫了一次忙,在反擊前先盤算好了,大戟士人數不多隻能作局部反擊,對麵全員重甲精兵不會輕易潰敗。
因此韓猛的目的很直接,其餘軍隊留給郭援,隻帶大戟士衝鋒打亂對手節奏,突過去掩護辛評兩軍繞側翼撤迴,能撈迴來多少算多少,至於戰局,韓猛犯起懶不願意去琢磨。
事實果然如此,韓猛身後殺出一條血胡同,前腳剛離開就被曹軍填滿,微小的變化沒有影響全局,曹仁竟然沒察覺,等得到匯報韓猛已經穿過陣勢處在身後了。
韓猛兩千人參戰穩定了形勢,也意味著袁譚除了護衛軍和劉琰騎兵外,全部加入戰場。曹操徹底不裝了,隨著曹軍方向鼓聲大作,曹軍第一梯隊整體展開。
徐晃滿寵,樂進於禁,朱靈史渙呈一字橫隊徐徐推進,這一次不用抱柴草了,前方軍隊都糾纏在一起亂戰,泥濘中走的再慢也不打緊。
與此同時,張繡的宣威侯大旗朝清水河移動,大旗下曹軍騎兵牽馬在泥地中穿越木樁,一旦騎兵順利過河封堵後路,袁譚軍就算被困在這片灘塗泥地中了。
李典趙儼攻勢很猛,辛評兩人也不弱,反正前後都有敵人幹脆拚命了,小兵跟著拚命也有自己的打算,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願意投降。
現在不是過去小軍閥混戰,大軍閥之間生死鬥不在乎兵員問題,為了最大限度削弱和震懾敵方,屠殺戰俘成了家常便飯。
韓猛衝到近前看到兩軍你來我往,氣勢如虹的狀態,恍然間有種此戰還能打下去的錯覺,長久以來的臨陣經驗迫使人冷靜下來,荒唐的念頭很快被拋之腦後。
曹軍第一梯隊距離不遠了,於禁的大弓手拋射第一輪測距箭雨,竟然造成不小的傷亡,韓猛好容易找到辛評,第一句話就是我來殿後趕緊撤退。
看到前方無邊無際的曹軍橫隊,辛評知道不能再打了,隻有反身殺迴去,找機會點燃淺坑中的柴草,或許大軍還有希望保留。
是哪個人沒盡力嗎?是指揮有失誤嗎?還是說袁家將領技不如人?都不是,是這一仗就不該打,袁譚實力不足以在野戰中單獨對抗曹操。
就算殺迴去成功點火,保住大軍撤離又如何?今後就得認清現實仰仗冀州鼻息,袁譚何等英雄豈能屈居人下!主辱臣死說出來容易,你要辛評如何接受?不甘心,死也不甘心。
“你帶我的人殺迴去。”辛評撂下一句狠話,他決心已然下定,堅決擋在這裏,由韓猛迴去配合郭援吃掉曹仁,哪怕打垮也好,就算打垮一個方陣也成。
“認清現實吧!”徐勳幾步跑過來大聲怒吼。
他沒了一隻手,經過簡單包紮還是流血不止,現在用那隻好手指向遠處,樂進隻帶麾下重甲穿陣來到交戰處,彌補了李典趙儼重甲不多的弱項,不少袁軍已經朝無人處潰散。
一旦其餘曹軍全麵壓上,袁軍崩潰隻在瞬間,韓猛率大戟士硬碰硬衝過來,損失已經很巨大了,僅憑一腔悍勇吃不掉曹仁幾千重甲精兵,不管不顧絞殺在一起隻能是全軍覆沒。
“大漢冀州從事,大將軍主薄徐勳在此!”徐勳搖動殘肢,迎著曹軍撞了過去,他的目的很單純,盡最大可能將曹軍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
徐勳發動此生最後一次突擊,讓辛評徹底冷靜下來,戰事緊急容不得半點猶豫,韓猛與剩餘大戟士排頭,辛評收攏殘兵一起朝身後撤了迴去。
曹仁一眼就看穿了對方意圖,內心毫無波瀾,命令後軍兩個方陣轉向,隨意防一防別幹擾本軍攻擊就成,當務之急是全力衝破郭援,不想在殘兵敗將身上浪費精力。
韓猛剛要衝陣就被辛評扯住,你突然襲擊才能透陣過來,現在可不一樣了,重要的任務是會合郭援,趁有空檔咱倆還是繞吧。
兩人繞路撤退,後麵曹軍也沒搭理,橫陣平行推進直接漫卷壓向郭援,袁軍擋不住將對麵近兩萬人輪番衝擊,加之曹軍橫陣兩端順勢攻擊側翼,遭到兩麵夾擊之下,抵擋一陣陶升先崩潰了。
曹軍沒了阻礙一股腦朝袁譚方向壓過去,郭援在重甲戟士保護下沿河奔西撤退,迴頭遠遠看見袁譚軍旗還杵在原地,急的大喊:“通知使君速退!”
“劉琰呢?騎兵在哪裏!”袁譚左顧右盼看不到騎兵影子,現在曹軍大部分站在硬地上,劉琰騎兵好歹突一下也成啊。
“曹軍騎兵過河,劉孝陽在狙擊。”太學明經劉弘一瘸一拐走過來,離老遠就招手高喊。
袁譚緊忙跳下車扶起老人家:“先生,您家公子呐?”
劉弘出身彭城綏輿裏,是楚王劉交的後代,五十多歲了還跟著袁家出生入死,身邊隻有一個親兒子劉悝,沒及弱冠也帶到戰場上來。
袁譚感動之餘也憂心忡忡,先生老來得子不容易,劉悝萬一有什麽閃失,怎麽對得起人家滿門忠烈?
“曹操使詐,留下張繡迷惑我等,遣曹純繞河暗渡,使君快走!快走!”劉弘推開袁譚,提著佩刀招唿左右護衛軍,看架勢要帶著他們反身衝迴去。
袁譚怎麽可能讓老人家掩護殿後?環顧當下這個形勢長歎一聲,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