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你們是...”
短發女孩,疑惑地看著王啟明父子。
“我叫王萬健,是...算是你的四叔,他是王啟明,算是你的堂哥吧!”
父親就卑微地點頭哈腰。
“哦...您...您就是老家的四叔啊!”
女孩卻驚喜地打量著王啟明父子,笑道:“我爸老就說起您呢!”
“是嗎?難為他...還記得我!”父親不好意思地笑道。
“快請進吧!”
那個叫巧兒的女孩,趕緊把王啟明父子讓進了院子,就朝房裏叫道:“爸!你老說的那個老家的四叔來了!”
王啟明父子有些不自在地走進院子,就見當中的一間房門裏,走出了一個穿著白襯衣的中年男人。
他梳著背頭,露出了寬闊的額頭,和王啟明父親王萬健長得極像。
“四哥?!啊呀!真的是我的四哥來了!”
中年男人愣了一秒,就快步上前,驚喜地握住了父親的手,熱淚盈眶。
“老五...”
父親握緊了中年男人的手,也是唏噓不已。
兄弟二人,不由得抱頭痛哭。
原來,這個中年男人,就是王啟明的堂叔王萬康。
“老王,是誰來了?”
這時候,房裏又走出來了一個中年婦女。
她燙著大波浪發,穿著時髦的高領線衣,腰裏就圍著一個圍裙。
“石麗,這就是我經常給你們說的,老家的四哥啊,我們結婚的時候他還來過呢!”
王萬康拉著父親的手,給妻子石麗介紹:“小的時候,四哥對我最好了,我逃荒的那年,他把自己僅有的兩個沙棗饃給了我,我才跑出騰格裏大沙漠,得了活命啊!”
“這...”
石麗的臉色,卻忽然冷了下來,沒好氣的說道:“都什麽年代了,還講你那兩個沙棗饃的故事,我和巧兒的耳朵都聽出老繭來了!”
“你說什麽呢?趕緊去整幾個菜,把那箱金皇台也拿來,今天我要和四哥不醉不休!”
王萬康拉著父親,興奮不已,似乎沒有發現妻子石麗的不悅。
石麗白了一眼王萬康,卻還是順從地轉身去了一邊的廚房。
“四哥,這就是你上次信裏說的王啟明吧?”
王萬康這才打量著門口的王啟明。
“是的,大名叫王啟明,小名叫狗娃..”
父親不好意思地笑道。
“他都上了半年班了,怎麽不來找我啊?”
“額...”
父親尷尬地摸了摸鼻子:“鄉下孩子沒見過世麵,不敢到人麵前來走動,沒出息的很...”
“嗨!咱們是至親骨肉,可不能見外!”
王萬康看著王啟明笑道:“啟明,你一定是怕我把你當成打秋風的窮親戚,才心高氣傲不來的吧?”
“我...不是心高氣傲...”王啟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不心高氣傲,就不是王三爺的後!”
王萬康走過來,拍了拍王啟明的肩膀笑道:“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你又是我們王三爺家的一條好漢呢!”
“爸,趕緊讓他們進屋坐吧,哪有在院子裏待客的道理?”巧兒在一邊笑道。
“對!對!我都高興得糊塗了,四哥,啟明,趕緊進屋坐!”
於是,大家都進了屋,巧兒就給王啟明父子沏茶。
王啟明就把買來的點心水果,放在茶幾上。
房間裏的擺設很樸素,似乎是單位配發的家具。
不過,桌子上的一台電腦,卻顯示了主人的不一般。
在那個人人還在用傳唿機的年代,電腦絕對是奢侈品,不是一般人家能買得起的。
石麗雖然不情不願,可還是炒了一盤雞蛋和一盤青椒肉絲,又拌了兩個涼菜,擺在了房間的茶幾上。
“他五嬸,你就別忙了,我們吃過飯了!”
父親趕緊從鬆軟的彈簧沙發上,半欠著身子笑道。
“沒事,我們還沒有吃呢,王萬康整天加班,剛才才進門,我們娘倆天天跟著他,每天吃飯都到八點了!”
石麗看似在埋怨王萬康,語氣的不悅,卻顯然是對著王啟明父子的。
“爸,你的金皇台!”
巧兒打開了一瓶酒笑道:“這箱酒,您可是珍藏了好幾年啊!”
“金皇台”是涼州西酒廠出產的一種烈酒,濃烈程度,絲毫不亞於東酒廠的“涼都老窖”。
涼州自古文物昌盛,西酒廠的廠址邊有一座“皇娘娘台”古跡,便把出產的酒命名為“皇台”。
“皇娘娘台“又稱“竇融台”,“尹夫人台”,是“齊家文化”的重要遺址之一,關於它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再好的酒,也比不上當年你四叔送我的那兩個沙棗饃啊!”
王萬康歎道:“那兩個沙棗饃,我愣是省著吃了七天七夜,才跑出了騰格裏沙漠,得了活命...”
“行了,吃飯吧,老說這個也不怕晦氣!”
石麗白了一眼王萬康。
“來!四哥,咱們兄弟今天不醉不休!”
王萬康拿過了三個茶杯,直接把一瓶酒,倒在了三個茶杯裏。
“老五,倒兩杯就行了,啟明還是娃娃,他可喝不了這麽多!”父親趕緊阻攔。
“王三爺的後,哪有不喝酒的囊包慫?”
王萬康卻說道:“巧兒,再去拿一瓶來!”
巧兒就又去拿了一瓶“金皇台”打開。
“你可悠著點,明天還要上班呢,哪裏能和沒事的閑人一樣?”石麗又白了一眼王萬康。
“沒事,四哥是我的親哥,還救過我的命,今天我必須和他好好喝一場!”
王萬康舉起了酒杯:“四哥,啟明,來,幹了!”
“老五,一晃我們可都上了年紀,不敢再這麽猛的喝酒了!”
父親笑著舉起了酒杯,和王萬康碰了一下,就抿了半口。
“四哥,您說的沒錯,我們一別這幾十年裏,也就我結婚的時候咱們見了一麵,這一晃又是二十年,我們都不年輕了!”王萬康喝了一大口酒。
“是啊,你們結婚的時候帶信來,我坐了火車坐汽車,又騎了半天的駱駝,兩天兩夜才趕到你們內蒙的旗上...”
父親也是唏噓不已:“那時候,你還隻是個旗裏的文書幹事,沒想到,你現在居然調到了涼州市,成了我們的父母官!”
“唉...肩上的擔子越重,責任就越大啊!”
王萬康歎了一口氣說道:“以前在內蒙的旗裏,不過管些草場牧民,現在調迴了老家,管的可是一百多萬張嘴吃飯的問題啊!”
“現在國家政策這麽好,我們老家鄉下的人,都吃得肚子溜圓,你們城裏人還愁個啥?”父親笑道。
“城裏人也有難腸事呢!這不...馬上要企業改製,工人下崗,這十幾萬工人的再就業,可是大問題啊!”王萬康歎道。
“這...”
父親頓了頓,端起了酒杯說道:“老五,不瞞你說,其實我今天...就是專門為啟明下崗的事情來的!”
“怎麽?啟明不是主動要求下崗的嗎?”
王萬康端著酒杯愣住了。
“什麽?主動下崗?”
父親吃驚得瞪大了眼睛。
“是啊,早上他們廠長給我報下崗工人花名冊的時候,我看頭一個就是王啟明的名字,就問了一嘴,他們廠長說,王啟明是主動要求下崗的!”
“這...”
父親不可置信的看著王啟明,猛地一巴掌,“啪”的就抽在了他的臉上。
王啟明的鼻子裏,頓時血流如注。
</p>
“你們是...”
短發女孩,疑惑地看著王啟明父子。
“我叫王萬健,是...算是你的四叔,他是王啟明,算是你的堂哥吧!”
父親就卑微地點頭哈腰。
“哦...您...您就是老家的四叔啊!”
女孩卻驚喜地打量著王啟明父子,笑道:“我爸老就說起您呢!”
“是嗎?難為他...還記得我!”父親不好意思地笑道。
“快請進吧!”
那個叫巧兒的女孩,趕緊把王啟明父子讓進了院子,就朝房裏叫道:“爸!你老說的那個老家的四叔來了!”
王啟明父子有些不自在地走進院子,就見當中的一間房門裏,走出了一個穿著白襯衣的中年男人。
他梳著背頭,露出了寬闊的額頭,和王啟明父親王萬健長得極像。
“四哥?!啊呀!真的是我的四哥來了!”
中年男人愣了一秒,就快步上前,驚喜地握住了父親的手,熱淚盈眶。
“老五...”
父親握緊了中年男人的手,也是唏噓不已。
兄弟二人,不由得抱頭痛哭。
原來,這個中年男人,就是王啟明的堂叔王萬康。
“老王,是誰來了?”
這時候,房裏又走出來了一個中年婦女。
她燙著大波浪發,穿著時髦的高領線衣,腰裏就圍著一個圍裙。
“石麗,這就是我經常給你們說的,老家的四哥啊,我們結婚的時候他還來過呢!”
王萬康拉著父親的手,給妻子石麗介紹:“小的時候,四哥對我最好了,我逃荒的那年,他把自己僅有的兩個沙棗饃給了我,我才跑出騰格裏大沙漠,得了活命啊!”
“這...”
石麗的臉色,卻忽然冷了下來,沒好氣的說道:“都什麽年代了,還講你那兩個沙棗饃的故事,我和巧兒的耳朵都聽出老繭來了!”
“你說什麽呢?趕緊去整幾個菜,把那箱金皇台也拿來,今天我要和四哥不醉不休!”
王萬康拉著父親,興奮不已,似乎沒有發現妻子石麗的不悅。
石麗白了一眼王萬康,卻還是順從地轉身去了一邊的廚房。
“四哥,這就是你上次信裏說的王啟明吧?”
王萬康這才打量著門口的王啟明。
“是的,大名叫王啟明,小名叫狗娃..”
父親不好意思地笑道。
“他都上了半年班了,怎麽不來找我啊?”
“額...”
父親尷尬地摸了摸鼻子:“鄉下孩子沒見過世麵,不敢到人麵前來走動,沒出息的很...”
“嗨!咱們是至親骨肉,可不能見外!”
王萬康看著王啟明笑道:“啟明,你一定是怕我把你當成打秋風的窮親戚,才心高氣傲不來的吧?”
“我...不是心高氣傲...”王啟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不心高氣傲,就不是王三爺的後!”
王萬康走過來,拍了拍王啟明的肩膀笑道:“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你又是我們王三爺家的一條好漢呢!”
“爸,趕緊讓他們進屋坐吧,哪有在院子裏待客的道理?”巧兒在一邊笑道。
“對!對!我都高興得糊塗了,四哥,啟明,趕緊進屋坐!”
於是,大家都進了屋,巧兒就給王啟明父子沏茶。
王啟明就把買來的點心水果,放在茶幾上。
房間裏的擺設很樸素,似乎是單位配發的家具。
不過,桌子上的一台電腦,卻顯示了主人的不一般。
在那個人人還在用傳唿機的年代,電腦絕對是奢侈品,不是一般人家能買得起的。
石麗雖然不情不願,可還是炒了一盤雞蛋和一盤青椒肉絲,又拌了兩個涼菜,擺在了房間的茶幾上。
“他五嬸,你就別忙了,我們吃過飯了!”
父親趕緊從鬆軟的彈簧沙發上,半欠著身子笑道。
“沒事,我們還沒有吃呢,王萬康整天加班,剛才才進門,我們娘倆天天跟著他,每天吃飯都到八點了!”
石麗看似在埋怨王萬康,語氣的不悅,卻顯然是對著王啟明父子的。
“爸,你的金皇台!”
巧兒打開了一瓶酒笑道:“這箱酒,您可是珍藏了好幾年啊!”
“金皇台”是涼州西酒廠出產的一種烈酒,濃烈程度,絲毫不亞於東酒廠的“涼都老窖”。
涼州自古文物昌盛,西酒廠的廠址邊有一座“皇娘娘台”古跡,便把出產的酒命名為“皇台”。
“皇娘娘台“又稱“竇融台”,“尹夫人台”,是“齊家文化”的重要遺址之一,關於它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再好的酒,也比不上當年你四叔送我的那兩個沙棗饃啊!”
王萬康歎道:“那兩個沙棗饃,我愣是省著吃了七天七夜,才跑出了騰格裏沙漠,得了活命...”
“行了,吃飯吧,老說這個也不怕晦氣!”
石麗白了一眼王萬康。
“來!四哥,咱們兄弟今天不醉不休!”
王萬康拿過了三個茶杯,直接把一瓶酒,倒在了三個茶杯裏。
“老五,倒兩杯就行了,啟明還是娃娃,他可喝不了這麽多!”父親趕緊阻攔。
“王三爺的後,哪有不喝酒的囊包慫?”
王萬康卻說道:“巧兒,再去拿一瓶來!”
巧兒就又去拿了一瓶“金皇台”打開。
“你可悠著點,明天還要上班呢,哪裏能和沒事的閑人一樣?”石麗又白了一眼王萬康。
“沒事,四哥是我的親哥,還救過我的命,今天我必須和他好好喝一場!”
王萬康舉起了酒杯:“四哥,啟明,來,幹了!”
“老五,一晃我們可都上了年紀,不敢再這麽猛的喝酒了!”
父親笑著舉起了酒杯,和王萬康碰了一下,就抿了半口。
“四哥,您說的沒錯,我們一別這幾十年裏,也就我結婚的時候咱們見了一麵,這一晃又是二十年,我們都不年輕了!”王萬康喝了一大口酒。
“是啊,你們結婚的時候帶信來,我坐了火車坐汽車,又騎了半天的駱駝,兩天兩夜才趕到你們內蒙的旗上...”
父親也是唏噓不已:“那時候,你還隻是個旗裏的文書幹事,沒想到,你現在居然調到了涼州市,成了我們的父母官!”
“唉...肩上的擔子越重,責任就越大啊!”
王萬康歎了一口氣說道:“以前在內蒙的旗裏,不過管些草場牧民,現在調迴了老家,管的可是一百多萬張嘴吃飯的問題啊!”
“現在國家政策這麽好,我們老家鄉下的人,都吃得肚子溜圓,你們城裏人還愁個啥?”父親笑道。
“城裏人也有難腸事呢!這不...馬上要企業改製,工人下崗,這十幾萬工人的再就業,可是大問題啊!”王萬康歎道。
“這...”
父親頓了頓,端起了酒杯說道:“老五,不瞞你說,其實我今天...就是專門為啟明下崗的事情來的!”
“怎麽?啟明不是主動要求下崗的嗎?”
王萬康端著酒杯愣住了。
“什麽?主動下崗?”
父親吃驚得瞪大了眼睛。
“是啊,早上他們廠長給我報下崗工人花名冊的時候,我看頭一個就是王啟明的名字,就問了一嘴,他們廠長說,王啟明是主動要求下崗的!”
“這...”
父親不可置信的看著王啟明,猛地一巴掌,“啪”的就抽在了他的臉上。
王啟明的鼻子裏,頓時血流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