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子君懷著忐忑的心情全身濕漉漉的走進誌軍家,出現在奶奶麵前的時候,奶奶驚呆了。“這是。。。子君!你咋來啦?”“奶奶!”子君底氣不足的叫了一聲。
“哎”,奶奶高興地應了聲,拉著子君的手上下打量她。“瘦了!比上次來瘦太多了!”看子君這一身都濕透了,心疼不已,“你看你又買東西,上次來也買。這是跟奶奶見外不是!你走路來的多累啊!下雨天路也不好走”。
奶奶接過子君手上的東西和背包放下後就趕快拿了幹毛巾來給子君擦頭發。誌剛和父親與後媽聞聲出來一看,也愣住了。父親和後媽沒見過子君,但是已經猜到了幾分。子君眼睛一亮,這應該是誌軍的父親和後媽了,她大大方方喊了聲“伯父伯母好!”父親溫和的笑笑,“好!好!”笑容滿麵的扶著後媽進裏屋休息。下雨了,後媽怕冷怕吹風。
誌剛見到子君的第一眼驚喜地喊了聲“子君姐”,然後就尷尬得訕訕地笑。急忙心虛地縮迴自己房間去了。他嚇得小心髒撲通撲通亂跳,這是什麽情況?自從春節她父母來與哥哥談過話後就是自己寫信忽悠她說哥哥去廣東了,明明哥哥也拒絕她了呀,咋的又像沒事人一樣跑家裏來了呢?如果讓子君姐知道哥哥沒去廣東她會怎麽樣呢?又沒和奶奶通氣,可千萬別說漏嘴啊!
誌剛靠在門後麵心驚肉跳,擔心著哥哥迴來怎樣圓謊。
奶奶心疼地擦幹子君的頭發,趕快拉著她進了自己房間,說要去找誌軍的幹淨衣服來給她換上。子君急忙說,“奶奶我有帶的”,去外屋拿了背包來拿出自己的換洗衣服。奶奶往外走,“等著,我去給你煮點熱茶喝暖和暖和身體哈”,並帶上了門。
奶奶敲開誌剛的房門拉著他到廚房要他燒灶,邊忙邊小聲問他知不知道是咋迴事?
“你哥沒和她寫信講清楚嗎?上次她父母哥嫂來就看出來人家大人不同意,你們不是說這小姑娘在浙江嘛咋就突然跑家裏來了呢?”
誌剛也是一頭霧水,撓撓頭,“我們開始是騙她說哥哥去廣東了,最後一封信是哥他自己寫的,我不知道寫的啥?但敢肯定絕對是分手信,絕不是喊子君姐迴來。”誌剛似乎被子君感動了,看出來了她是真心喜歡哥,讓她做嫂子巴不得呢!這麽癡心的女孩少有。
“奶奶,人家喜歡您大孫兒您應該高興才是,大人不同意不重要,現在是新時代,自由戀愛。人家都幾次跑家裏來了您就成全唄!生米煮成熟飯。嗯哼?”說完還衝奶奶扮個鬼臉眨眨眼。
奶奶走過去一記巴掌拍在誌剛頭上,“臭小子,想啥哩?不地道的事兒咱們可不能做。你以後談朋友也不許幹壞事啊!不然奶奶饒不了你!”
誌剛聳聳肩,“略略略,”悄悄說了句“老古董。”不過奶奶沒聽見,不然又要挨巴掌。
父親進來打探情況,奶奶簡明扼要說了一下。
他不置可否,對於他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對年輕時候的衝動與感情已經有不一樣的心境和看法了吧?也許心如止水,一切以生活質量為準繩。愛情是什麽?鏡中花水中月,不能飽肚慰饑腸,不能禦寒暖身體。可是他年輕時候的那些因追求所謂的“愛情”幹的荒唐事和對家人的傷害卻影響了兒子的愛情和婚姻。他的罪與罰,錯與過卻要兒子來承擔。殘酷的一幕幕終是在他眼皮子底下上演。讓他的心一遍遍的為當年的一意孤行造成的後果而愧悔不已。
可是愛情又是多麽的美好!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有嚐過愛情的滋味。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父親為了追求愛情背叛了婚姻傷害了妻兒,媽媽對父親一往情深為了愛情瘋了,子君為了愛情千裏奔赴,誌軍為了愛情忍痛放下。。。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站立的角度不同,對愛情的看法和闡釋也不同。
子君換好幹淨衣服,呆呆的在裏屋坐了會。她沒想到誌軍的父親和後媽也在。她不知道要不要直接問奶奶誌軍訂婚是真的嗎?可是她又沒勇氣問。還是等誌軍迴來吧!好想他啊!自己又來了他的家,離他那麽近了,他卻不在。想起上次來倆人的卿卿我我,甜甜蜜蜜,鼻子一酸,眼淚又漫上了眼眶。
無論如何,已經孤注一擲走到這一步了,隻等他見麵了,不管結果如何,子君不後悔。
子君擦幹眼淚,來到了廚房,又一一打招唿,“奶奶、伯父好,”又衝誌剛笑笑。對這個第二次來的家她無比熟悉和親切,就像在自己家一樣的感覺。
奶奶煮好了茶,熱氣騰騰的紅糖水裏臥著三個白花花圓嘟嘟的荷包蛋。“子君啊,冷著了吧?快來吃了暖和一點,”奶奶又盛了一碗示意誌剛給後媽端去。誌剛不動,朝父親努努嘴。
子君沒有和奶奶客氣,她是真的餓了,中午在鎮上下車就沒有吃東西,路上又淋了雨。“謝謝奶奶!”雙手捧著碗,連喝了幾口糖水,咬一口香甜的荷包蛋,身體瞬間暖和起來,心裏也暖融融的。真甜啊!
子君從摩的師傅口中知道誌軍還沒下班,她不急,她先好好感受這個家庭的溫暖奶奶的關愛,她甚至心裏有點竊喜。子君是個聰明女孩,從進門見到奶奶那一刻起她就在捕捉奶奶的眼神和神情。奶奶除了意外和驚喜沒有別的,她心裏納悶,如果誌軍訂婚了那奶奶見到自己應該是尷尬和難堪的。而奶奶似乎很高興自己來。誌剛倒是有點尷尬不敢看自己眼睛,似乎有什麽事瞞著自己。到底是為什麽呢?
奶奶在子君對麵坐下,笑眯眯的問,“子君啊,你是從外麵迴來還是從老家過來的啊?你爸爸媽媽知道你來嗎?”
子君愣了一下,老老實實迴答,“從溫州迴來,國慶節放假呢,我半路上有打電話的,爸爸媽媽知道我迴來了,”後麵聲音低了下去,明顯心虛。
誌剛支棱著耳朵聽得心驚肉跳,心裏想,“這明顯是偷跑來找哥哥的嘛!哎喲俺老哥的麻煩來了。騙她訂婚了都騙不了,還能編什麽理由?不如就娶了唄!”
奶奶聽說子君有給父母打電話,心裏明白了,和上次一樣,是偷跑來的。這可不行啊!人家父母不知有多擔心呢!“子君啊,慢點吃啊,等會奶奶就做飯啊。”
奶奶起身對誌剛使了個眼色出去了,誌剛乖乖的跟在奶奶後麵。“你去村頭等你哥,告訴他子君瞞著爹媽偷跑迴來了。叫他今晚別迴來了,去一起幹活的孬蛋家住一晚。子君見不到他自己就走了。記得給他帶身換洗衣服去。”誌剛大吃一驚,捂著嘴巴小聲吼,“奶奶,您這是棒打鴛鴦!太無情了吧嗚嗚!”
他站著不動,哀求奶奶,“您至少讓人家兩個見一麵啊!這麽遠迴來,哎喲一對苦命的鴛鴦!”誌剛一臉誇張的表情,實在不想去。
奶奶一臉嚴肅,“快去,別貧嘴。你忘了她爸媽那次的態度了嗎?人家有車,沒準跟女兒前後腳,說不定已經快到了。”
誌剛又驚訝了,這他倒是沒想到。嚇得吐吐舌頭。奶奶臉色變得陰鬱,“人家條件那麽好,要我也舍不得女兒吃苦啊!我們配不上人家。”奶奶黯然神傷,歎了口氣。
誌剛飛快地去按奶奶說的照辦,拿了哥哥的換洗衣服打了把傘就往外衝。
奶奶返迴廚房,子君已經吃完了洗了碗收拾好了坐在桌旁等奶奶。奶奶在子君對麵坐下,慈祥的看著子君說,“乖孫女啊,你家裏安有電話沒?”
“我嫂子家有!”
“我們去給你嫂子家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好不好?”奶奶心細,她怕子君父母擔心她安全,既然人已經平安到自己家了應該給她家裏說一下。
子君本不想跟家裏通電話的,但奶奶表情和藹但語氣堅決,她隻好點頭。其實有一句話她很想問但問不出口,她隻想知道誌軍到底訂婚沒有?如果訂了,馬上走,那就不用馬上跟家打電話,她迴自家老房子再打,家裏有座機。如果沒訂婚。。。
可是她又想親自問誌軍,所以欲言又止,話到嘴邊又咽下去了。隻好點點頭,起身隨奶奶出門到村裏小賣部打電話。
“嘟嘟嘟。。。”半天都沒人接。其實子君知道哥哥的唿機號。
“奶奶,他們肯定出去玩了,國慶節都放假了。沒事的,明天再打哈!”奶奶無奈帶著子君迴來了。小賣部和一路上遇到的村裏人都打招唿問奶奶這是誰家的閨女,奶奶迴一句“親戚家”就不理他們了。子君多想說“我是誌軍媳婦啊!”農村人不喜歡像城裏人一樣文縐縐的說“女朋友”,一律說“媳婦”。子君喜歡這個稱謂,“誌軍的媳婦”,更喜歡這個身份。可是。。。
當別人問奶奶時她也希望奶奶說是誌軍的媳婦,這樣子君就可以從村裏人的反應判斷出誌軍到底訂沒訂婚。
子君聰明奶奶也精明。
隻是可惜子君第一次來包裹得嚴嚴實實村裏人沒見到子君的長相,所以沒人認出她來。
“哎”,奶奶高興地應了聲,拉著子君的手上下打量她。“瘦了!比上次來瘦太多了!”看子君這一身都濕透了,心疼不已,“你看你又買東西,上次來也買。這是跟奶奶見外不是!你走路來的多累啊!下雨天路也不好走”。
奶奶接過子君手上的東西和背包放下後就趕快拿了幹毛巾來給子君擦頭發。誌剛和父親與後媽聞聲出來一看,也愣住了。父親和後媽沒見過子君,但是已經猜到了幾分。子君眼睛一亮,這應該是誌軍的父親和後媽了,她大大方方喊了聲“伯父伯母好!”父親溫和的笑笑,“好!好!”笑容滿麵的扶著後媽進裏屋休息。下雨了,後媽怕冷怕吹風。
誌剛見到子君的第一眼驚喜地喊了聲“子君姐”,然後就尷尬得訕訕地笑。急忙心虛地縮迴自己房間去了。他嚇得小心髒撲通撲通亂跳,這是什麽情況?自從春節她父母來與哥哥談過話後就是自己寫信忽悠她說哥哥去廣東了,明明哥哥也拒絕她了呀,咋的又像沒事人一樣跑家裏來了呢?如果讓子君姐知道哥哥沒去廣東她會怎麽樣呢?又沒和奶奶通氣,可千萬別說漏嘴啊!
誌剛靠在門後麵心驚肉跳,擔心著哥哥迴來怎樣圓謊。
奶奶心疼地擦幹子君的頭發,趕快拉著她進了自己房間,說要去找誌軍的幹淨衣服來給她換上。子君急忙說,“奶奶我有帶的”,去外屋拿了背包來拿出自己的換洗衣服。奶奶往外走,“等著,我去給你煮點熱茶喝暖和暖和身體哈”,並帶上了門。
奶奶敲開誌剛的房門拉著他到廚房要他燒灶,邊忙邊小聲問他知不知道是咋迴事?
“你哥沒和她寫信講清楚嗎?上次她父母哥嫂來就看出來人家大人不同意,你們不是說這小姑娘在浙江嘛咋就突然跑家裏來了呢?”
誌剛也是一頭霧水,撓撓頭,“我們開始是騙她說哥哥去廣東了,最後一封信是哥他自己寫的,我不知道寫的啥?但敢肯定絕對是分手信,絕不是喊子君姐迴來。”誌剛似乎被子君感動了,看出來了她是真心喜歡哥,讓她做嫂子巴不得呢!這麽癡心的女孩少有。
“奶奶,人家喜歡您大孫兒您應該高興才是,大人不同意不重要,現在是新時代,自由戀愛。人家都幾次跑家裏來了您就成全唄!生米煮成熟飯。嗯哼?”說完還衝奶奶扮個鬼臉眨眨眼。
奶奶走過去一記巴掌拍在誌剛頭上,“臭小子,想啥哩?不地道的事兒咱們可不能做。你以後談朋友也不許幹壞事啊!不然奶奶饒不了你!”
誌剛聳聳肩,“略略略,”悄悄說了句“老古董。”不過奶奶沒聽見,不然又要挨巴掌。
父親進來打探情況,奶奶簡明扼要說了一下。
他不置可否,對於他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對年輕時候的衝動與感情已經有不一樣的心境和看法了吧?也許心如止水,一切以生活質量為準繩。愛情是什麽?鏡中花水中月,不能飽肚慰饑腸,不能禦寒暖身體。可是他年輕時候的那些因追求所謂的“愛情”幹的荒唐事和對家人的傷害卻影響了兒子的愛情和婚姻。他的罪與罰,錯與過卻要兒子來承擔。殘酷的一幕幕終是在他眼皮子底下上演。讓他的心一遍遍的為當年的一意孤行造成的後果而愧悔不已。
可是愛情又是多麽的美好!有的人終其一生都沒有嚐過愛情的滋味。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父親為了追求愛情背叛了婚姻傷害了妻兒,媽媽對父親一往情深為了愛情瘋了,子君為了愛情千裏奔赴,誌軍為了愛情忍痛放下。。。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站立的角度不同,對愛情的看法和闡釋也不同。
子君換好幹淨衣服,呆呆的在裏屋坐了會。她沒想到誌軍的父親和後媽也在。她不知道要不要直接問奶奶誌軍訂婚是真的嗎?可是她又沒勇氣問。還是等誌軍迴來吧!好想他啊!自己又來了他的家,離他那麽近了,他卻不在。想起上次來倆人的卿卿我我,甜甜蜜蜜,鼻子一酸,眼淚又漫上了眼眶。
無論如何,已經孤注一擲走到這一步了,隻等他見麵了,不管結果如何,子君不後悔。
子君擦幹眼淚,來到了廚房,又一一打招唿,“奶奶、伯父好,”又衝誌剛笑笑。對這個第二次來的家她無比熟悉和親切,就像在自己家一樣的感覺。
奶奶煮好了茶,熱氣騰騰的紅糖水裏臥著三個白花花圓嘟嘟的荷包蛋。“子君啊,冷著了吧?快來吃了暖和一點,”奶奶又盛了一碗示意誌剛給後媽端去。誌剛不動,朝父親努努嘴。
子君沒有和奶奶客氣,她是真的餓了,中午在鎮上下車就沒有吃東西,路上又淋了雨。“謝謝奶奶!”雙手捧著碗,連喝了幾口糖水,咬一口香甜的荷包蛋,身體瞬間暖和起來,心裏也暖融融的。真甜啊!
子君從摩的師傅口中知道誌軍還沒下班,她不急,她先好好感受這個家庭的溫暖奶奶的關愛,她甚至心裏有點竊喜。子君是個聰明女孩,從進門見到奶奶那一刻起她就在捕捉奶奶的眼神和神情。奶奶除了意外和驚喜沒有別的,她心裏納悶,如果誌軍訂婚了那奶奶見到自己應該是尷尬和難堪的。而奶奶似乎很高興自己來。誌剛倒是有點尷尬不敢看自己眼睛,似乎有什麽事瞞著自己。到底是為什麽呢?
奶奶在子君對麵坐下,笑眯眯的問,“子君啊,你是從外麵迴來還是從老家過來的啊?你爸爸媽媽知道你來嗎?”
子君愣了一下,老老實實迴答,“從溫州迴來,國慶節放假呢,我半路上有打電話的,爸爸媽媽知道我迴來了,”後麵聲音低了下去,明顯心虛。
誌剛支棱著耳朵聽得心驚肉跳,心裏想,“這明顯是偷跑來找哥哥的嘛!哎喲俺老哥的麻煩來了。騙她訂婚了都騙不了,還能編什麽理由?不如就娶了唄!”
奶奶聽說子君有給父母打電話,心裏明白了,和上次一樣,是偷跑來的。這可不行啊!人家父母不知有多擔心呢!“子君啊,慢點吃啊,等會奶奶就做飯啊。”
奶奶起身對誌剛使了個眼色出去了,誌剛乖乖的跟在奶奶後麵。“你去村頭等你哥,告訴他子君瞞著爹媽偷跑迴來了。叫他今晚別迴來了,去一起幹活的孬蛋家住一晚。子君見不到他自己就走了。記得給他帶身換洗衣服去。”誌剛大吃一驚,捂著嘴巴小聲吼,“奶奶,您這是棒打鴛鴦!太無情了吧嗚嗚!”
他站著不動,哀求奶奶,“您至少讓人家兩個見一麵啊!這麽遠迴來,哎喲一對苦命的鴛鴦!”誌剛一臉誇張的表情,實在不想去。
奶奶一臉嚴肅,“快去,別貧嘴。你忘了她爸媽那次的態度了嗎?人家有車,沒準跟女兒前後腳,說不定已經快到了。”
誌剛又驚訝了,這他倒是沒想到。嚇得吐吐舌頭。奶奶臉色變得陰鬱,“人家條件那麽好,要我也舍不得女兒吃苦啊!我們配不上人家。”奶奶黯然神傷,歎了口氣。
誌剛飛快地去按奶奶說的照辦,拿了哥哥的換洗衣服打了把傘就往外衝。
奶奶返迴廚房,子君已經吃完了洗了碗收拾好了坐在桌旁等奶奶。奶奶在子君對麵坐下,慈祥的看著子君說,“乖孫女啊,你家裏安有電話沒?”
“我嫂子家有!”
“我們去給你嫂子家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好不好?”奶奶心細,她怕子君父母擔心她安全,既然人已經平安到自己家了應該給她家裏說一下。
子君本不想跟家裏通電話的,但奶奶表情和藹但語氣堅決,她隻好點頭。其實有一句話她很想問但問不出口,她隻想知道誌軍到底訂婚沒有?如果訂了,馬上走,那就不用馬上跟家打電話,她迴自家老房子再打,家裏有座機。如果沒訂婚。。。
可是她又想親自問誌軍,所以欲言又止,話到嘴邊又咽下去了。隻好點點頭,起身隨奶奶出門到村裏小賣部打電話。
“嘟嘟嘟。。。”半天都沒人接。其實子君知道哥哥的唿機號。
“奶奶,他們肯定出去玩了,國慶節都放假了。沒事的,明天再打哈!”奶奶無奈帶著子君迴來了。小賣部和一路上遇到的村裏人都打招唿問奶奶這是誰家的閨女,奶奶迴一句“親戚家”就不理他們了。子君多想說“我是誌軍媳婦啊!”農村人不喜歡像城裏人一樣文縐縐的說“女朋友”,一律說“媳婦”。子君喜歡這個稱謂,“誌軍的媳婦”,更喜歡這個身份。可是。。。
當別人問奶奶時她也希望奶奶說是誌軍的媳婦,這樣子君就可以從村裏人的反應判斷出誌軍到底訂沒訂婚。
子君聰明奶奶也精明。
隻是可惜子君第一次來包裹得嚴嚴實實村裏人沒見到子君的長相,所以沒人認出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