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一天下午,父親帶著生病的後媽迴來了。說是農村空氣清新風景優美,能讓病人心情愉悅。趁放假帶她迴來散散心。剛剛從學校放假迴來的誌剛翻翻白眼,衝哥哥癟癟嘴,大步走進自己房間砰地關上門。對這個家從沒付出過感情的人卻在病了的時候想到這個家裏來尋求慰藉,誌剛用無視來表達不滿。他主要是為奶奶鳴不平。
誌軍衝他們笑笑,沒有停下手上的活兒。深秋了,他要趁空閑時間多劈點柴火備著冬天用。冬天工作不太忙,地裏活也不多,他還要順帶跑摩的,掙一點是一點。奶奶忙著端茶倒水招待兒子兒媳。無論以前後媽對奶奶多麽冷淡疏離,從沒把這個家的祖孫三人當她的家人看待過,奶奶對她都一如既往的好。奶奶似乎從不在乎別人對她怎樣,她反正對任何人都是笑眯眯和藹可親真心誠意的相待。一輩子不會耍心眼子,對別人的小奸小滑也從不放心上。奶奶骨子裏的善良是一杆標尺,對兩個孫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誌軍誌剛在沒有父愛母愛的歲月裏能明辨是非,分清對錯,成長為和奶奶一樣正直善良的人。“你隻管善良,上天自有安排,”《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後媽臉色蒼白氣色很差,嘴唇都沒有什麽血色。深秋的太陽照著這個農家小院,枇杷樹的葉子依然泛著濃厚的墨綠。陽光給院裏鍍了一層金色,讓人感覺從裏到外的融融暖意,心情也溫暖敞亮起來。讓人不忍把外麵不好的情緒不好的東西帶進來,在院門口就把塵世的煩惱抖落在外麵。有奶奶和誌軍誌剛的小院溫暖如春。
父親給後媽搬了把躺椅,又墊了棉衣在上麵不至於受涼,身上蓋了床毯子,讓她躺著閉目養神曬曬太陽。然後他走到誌軍旁邊幫他把劈好堆在一邊的木柴搬到牆根碼得整整齊齊。父親彎腰的時候誌軍看著他頭上黑發夾雜的白發,聽著他不時的咳嗽一聲,聞著他身上濃濃的香煙味,忍不住說他,“少抽點煙!最好戒了!”
父親笑笑,“戒不了了,不抽更難受。”
“想戒哪有戒不了的?”誌軍覺得近五十歲的父親卻像個小孩一樣任性了。他哪裏是戒不了,抽煙也許是他唯一排解煩惱的方式了。自從家裏有個病人後,他要上班,下班匆匆買菜做飯操持家務。後媽自從生病後就什麽家務都不做了,靠父親照顧。她明白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她最希望的是她的兒子能自立。
小剛遊手好閑了幾個月後,終於在他媽恨鐵不成鋼的眼淚裏去一個汽車美容店做學徒。不得不說後媽很有眼光,她嫁父親有眼光,她給兒子選的職業也有眼光,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先富起來的人首先就是買車,而圍繞汽車的職業肯定吃香。小剛不能吃苦,嫌汽車維修又髒又累,所以選擇了相對輕鬆幹淨一點的汽車美容。這同樣是需要技術的工作。後媽要他好好學,無論打工還是自己做,至少不愁飯碗。
父親說小剛就是在店裏處了個對象,女孩農村的在城裏打工,跟小剛來家裏後就不走了,倆人同居了。語氣似有無奈和怨言。誌軍嚇一跳,小剛才多大點?就同居!父親說女孩家裏要彩禮,後媽要治病,他在食堂工作的工資沒有下井的工資高,所以經濟捉襟見肘,家裏奶奶和弟弟他就顧不到了,辛苦誌軍了。
誌軍抬頭認真看看父親,才驚覺他的麵容蒼老了許多。還不到五十歲呀!他又扭頭瞟一眼後媽,她就那麽安安靜靜的躺著,像一片秋風中枝頭枯黃的樹葉。誌軍腦海裏浮現父親第一次帶後媽母子來家裏的情形,那時候她多光鮮亮麗啊!真是人生無常。他想起了媽媽,心很痛很痛。
誌軍不知道,此時的子君正朝著他家風塵仆仆的趕來。
第二天國慶節,誌軍他們是沒有什麽國假休息的,依然早早上班送貨去了。
誌軍衝他們笑笑,沒有停下手上的活兒。深秋了,他要趁空閑時間多劈點柴火備著冬天用。冬天工作不太忙,地裏活也不多,他還要順帶跑摩的,掙一點是一點。奶奶忙著端茶倒水招待兒子兒媳。無論以前後媽對奶奶多麽冷淡疏離,從沒把這個家的祖孫三人當她的家人看待過,奶奶對她都一如既往的好。奶奶似乎從不在乎別人對她怎樣,她反正對任何人都是笑眯眯和藹可親真心誠意的相待。一輩子不會耍心眼子,對別人的小奸小滑也從不放心上。奶奶骨子裏的善良是一杆標尺,對兩個孫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誌軍誌剛在沒有父愛母愛的歲月裏能明辨是非,分清對錯,成長為和奶奶一樣正直善良的人。“你隻管善良,上天自有安排,”《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後媽臉色蒼白氣色很差,嘴唇都沒有什麽血色。深秋的太陽照著這個農家小院,枇杷樹的葉子依然泛著濃厚的墨綠。陽光給院裏鍍了一層金色,讓人感覺從裏到外的融融暖意,心情也溫暖敞亮起來。讓人不忍把外麵不好的情緒不好的東西帶進來,在院門口就把塵世的煩惱抖落在外麵。有奶奶和誌軍誌剛的小院溫暖如春。
父親給後媽搬了把躺椅,又墊了棉衣在上麵不至於受涼,身上蓋了床毯子,讓她躺著閉目養神曬曬太陽。然後他走到誌軍旁邊幫他把劈好堆在一邊的木柴搬到牆根碼得整整齊齊。父親彎腰的時候誌軍看著他頭上黑發夾雜的白發,聽著他不時的咳嗽一聲,聞著他身上濃濃的香煙味,忍不住說他,“少抽點煙!最好戒了!”
父親笑笑,“戒不了了,不抽更難受。”
“想戒哪有戒不了的?”誌軍覺得近五十歲的父親卻像個小孩一樣任性了。他哪裏是戒不了,抽煙也許是他唯一排解煩惱的方式了。自從家裏有個病人後,他要上班,下班匆匆買菜做飯操持家務。後媽自從生病後就什麽家務都不做了,靠父親照顧。她明白自己的病好不了了,她最希望的是她的兒子能自立。
小剛遊手好閑了幾個月後,終於在他媽恨鐵不成鋼的眼淚裏去一個汽車美容店做學徒。不得不說後媽很有眼光,她嫁父親有眼光,她給兒子選的職業也有眼光,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先富起來的人首先就是買車,而圍繞汽車的職業肯定吃香。小剛不能吃苦,嫌汽車維修又髒又累,所以選擇了相對輕鬆幹淨一點的汽車美容。這同樣是需要技術的工作。後媽要他好好學,無論打工還是自己做,至少不愁飯碗。
父親說小剛就是在店裏處了個對象,女孩農村的在城裏打工,跟小剛來家裏後就不走了,倆人同居了。語氣似有無奈和怨言。誌軍嚇一跳,小剛才多大點?就同居!父親說女孩家裏要彩禮,後媽要治病,他在食堂工作的工資沒有下井的工資高,所以經濟捉襟見肘,家裏奶奶和弟弟他就顧不到了,辛苦誌軍了。
誌軍抬頭認真看看父親,才驚覺他的麵容蒼老了許多。還不到五十歲呀!他又扭頭瞟一眼後媽,她就那麽安安靜靜的躺著,像一片秋風中枝頭枯黃的樹葉。誌軍腦海裏浮現父親第一次帶後媽母子來家裏的情形,那時候她多光鮮亮麗啊!真是人生無常。他想起了媽媽,心很痛很痛。
誌軍不知道,此時的子君正朝著他家風塵仆仆的趕來。
第二天國慶節,誌軍他們是沒有什麽國假休息的,依然早早上班送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