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華等人又來到了南開縣。南開縣的情況和南陵縣差不多,受災情況與南山縣差不多,但百姓的狀態卻與南陵縣差不多,沒有多大的擔心。有屬下打聽後,同南陵縣一樣,百姓都要年年交保險。


    劉中華很納悶,這交保險是地球的專利,在這個世界這兩個縣的發展有些超時代了。


    劉中華半個月又隨機走訪了二十幾個村落,發現這相鄰的兩個縣的百姓雖然不是多富有,但卻是吃喝不愁。


    劉中華對於南開縣和南陵縣百姓的生活狀態感到十分好奇,這種普遍的“保險”製度讓他感到意外。在這個時代,這樣的製度無疑是非常先進的,他決定深入了解這背後的原因。


    “這保險製度是怎麽迴事?”劉中華向一位看起來頗有見識的老者詢問道,“我走過不少地方,卻從未聽說過這樣的做法。”


    老者捋了捋胡須,微笑著迴答:“這是我們縣裏幾位有遠見的老爺們推行的。他們說,這叫‘風險共擔’,每家每戶出一點錢,存入一個公共的庫房,若是哪家遭了災,就能從庫房裏得到幫助,這樣大家的日子都能過得安穩些。”


    劉中華點了點頭,這種類似於現代保險的概念讓他感到驚訝,這在古代絕對是一項創舉。他繼續問道:“那這庫房由誰來管理?如何保證公平公正?”


    老者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座建築:“那裏就是保險庫房,由縣主派人監管,每年都會有賬目公開,大家都能看得明明白白。我們縣主每十個村建立一座糧倉,而四個糧倉建在一起不遠的地方,中間地帶有縣主駐紮的軍隊看管,這糧倉的外圍就是我們的村莊,每年交公糧就是那裏最熱鬧的地方,沒想到,今年旱災,那裏也成了熱鬧的地方。”


    劉中華很納悶,朝廷為防止有人造反,對地方駐軍都有嚴格的製度,每個縣的駐軍不得超過1000人,每個府的駐軍不得超過5000人,一個省的駐軍也不得超過萬人,並且每個縣、府,省的駐軍總兵隻歸各縣的縣主調遣,意思就是一個府主或者府主總兵是調不動縣裏的駐軍的,省長同樣也隻能調動省裏駐軍而調不動縣裏的駐軍,因為所有的駐軍除了由他們的縣主、府主、省長調遣外,就隻能由聖旨或者八大巡查使的巡查令才可以調動,所以劉中華就很納悶,這看糧倉庫房的駐軍有多少人,有沒有超出朝廷編製。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裏,劉中華再次隨機走訪了二十幾個村落,他發現這些村落的百姓雖然不是非常富有,但生活穩定,吃喝不愁。這種保險製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們的基本生活,減少了因災因病返貧的風險。


    劉中華很想知道糧倉庫房那裏有多少士兵,到底有沒有超出朝廷編製。


    於是決定親自去查看糧倉庫房的駐軍情況。他帶著隨從,裝扮成普通商販,來到了老者所說的糧倉區域。


    糧庫區域是一塊高地,如果大雨大水的根本不用擔心糧庫會淹。上下的路也修的很平整,並且都是用磚鋪的路,雨天路滑的這樣的路也不會有多少泥,大多的泥都是從其他的路上帶過來的。他們遠遠地觀察著,隻見糧倉周圍戒備森嚴,士兵們巡邏有序,但數量似乎並不多。


    為了更準確地了解情況,劉中華決定接近一些。他們找到了當地的村民,以購買糧食為由,與村民攀談起來。在談話中,劉中華巧妙地將話題引向了糧倉的守衛情況。


    “這些糧倉真是壯觀啊,”劉中華讚歎道,“看起來守衛也很嚴密,不知道這裏有多少士兵在守護呢?”


    村民很警惕,在這樣的情況這樣的天氣,突然有人套近乎,並且打聽糧倉庫房的守衛人數,所以就沒有什麽好語氣,隻是冷冷的迴答質問“你們是哪裏人,來我們這裏做什麽,你知不知道打聽糧庫的事情我們會報官的,甚至我們可以把你們都抓起來送進官府,你們少不了要挨板子的。”


    村民的警惕並沒有逃過劉中華的眼睛,他立刻意識到自己可能引起了對方的懷疑。為了緩和氣氛,他微笑著補充道:“我們是遠道而來的商人,聽說這裏的糧食質量好,想要采購一些。隻是擔心路途遙遠,路上不安全,所以想了解一下這裏的守衛情況。”村民聽後,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但仍然保持著一定的戒備心。他迴答說:“哦,原來是這樣。那也不可以打聽我們糧倉的事情,買糧應該是你們的借口,你們無論從哪裏過來,一路上應該也看到了,我們這裏遭遇旱災,根本不可能賣糧。我們這裏的糧倉很重要的,守衛自然也是嚴格的。縣主大人也是經常會給我們宣傳糧倉的重要性,是我們老百姓的命,不過具體的士兵數量,我們普通百姓也不太清楚,這些都是縣主安排的。既然你們出口打聽了糧庫的事情,今天你們是走不了了,必須跟我們去縣衙,否則我們是不可能放你們離開的。”


    劉中華聽到村民的話,知道情況不妙,他們已經被懷疑了。他迅速地思考著對策,同時保持鎮定,不希望在這個時候引起更大的衝突。


    “我們確實遠道而來,對這裏的規矩不太了解,如果有什麽冒犯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劉中華盡量用平和的語氣說道,同時從懷裏掏出一些銀兩,遞給村民,“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希望您能諒解我們的無知。”


    村民看到銀兩,眼神中閃過一絲貪婪,但隨即又恢複了警惕,他並沒有接過銀兩,而是說道:“銀兩我們不缺,我們缺的是糧食。而且,你們的行為已經引起了我們的懷疑,我們必須對縣主負責。你們還是跟我們去縣衙說清楚吧。”


    劉中華知道,如果被帶到縣衙,他們的真實身份可能會暴露,這將對他們的任務造成極大的影響。他決定采取更直接的行動。


    “既然如此,我們也隻能隨你們去了。”劉中華表麵上表示同意,然後轉身對隨從使了一個眼色。隨從們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們都是訓練有素的武士,知道如何在不引起太大騷動的情況下控製局麵。


    在村民轉身帶路的瞬間,劉中華和隨從們迅速而悄無聲息地製服了村民,沒有造成任何傷害,隻是讓他們暫時失去了行動能力。


    “對不起,我們真的沒有惡意,隻是有些事情必須調查清楚。”劉中華對被製服的村民說道,然後迅速離開了現場。


    他們知道,這裏不能再待下去了,必須立刻離開。劉中華和隨從們快速地穿過村莊,朝著縣城的方向前進。他們需要找到更多的信息,了解糧倉的守衛情況,同時也要避免引起更大的麻煩。


    在離開的路上,劉中華思考著下一步的計劃。他決定改變策略,不再直接詢問村民,而是通過觀察和收集間接信息來了解糧倉的守衛情況。他們可以在夜間潛入糧倉附近,利用夜色的掩護,悄悄觀察士兵的巡邏路線和人數。


    同時,劉中華也意識到,他們需要更加小心,以免再次引起懷疑。他決定讓隨從們分散行動,各自收集信息,然後在安全的地方匯合,分享各自的發現。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劉中華和他的隨從們小心翼翼地收集著信息,他們發現了糧倉的守衛確實沒有超過朝廷的規定,而且糧倉的管理也相對嚴格和公正。這些發現讓劉中華對南開縣和南陵縣的保險製度更加好奇,他決定繼續深入調查,找出這種製度成功的秘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位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源道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源道友並收藏八位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