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侯。


    三千戶的都鄉侯。


    這是天子一朝,最為極致之封。


    哪怕是荀攸,沮授,趙雲,陳槐都遠遠不及。


    尤為重要,便是一戰功封兩鄉侯,但屬於北府軍的戰爭還未結束,若是能複土遼東,張遼就算不是萬戶侯,也是縣侯之尊了。


    按照大漢的封侯之製,父死子繼而降一爵,張遼之功,可封蔭數代。


    這便是大漢的封侯軍製,在劉牧這一朝成為極致。


    僅鄉侯便有六人,亭侯九人,關內侯四人,還有被追封的王叡,而這隻是劉牧披甲開始,不到十年的戰果。


    這些封侯之功,都是用一座座京觀,一顆顆首級而堆砌。


    幽州的捷報。


    打亂了大漢的廷議。


    當劉洪接到捷報,準備擬寫詔書之時,禮部湧入不少文武。


    荀彧望著捷報,呢喃道:“赤山王庭踏滅,烏桓諸王,部落之主俱亡,丘力居,蹋頓,閻柔被俘,還有鮮卑的苴羅侯,僅赤山一戰便殲敵十萬餘,俘虜烏桓,鮮卑之眾三十餘萬,牛羊馬匹二百餘萬!”


    “鮮卑呢?”


    衛覬探頭擠入人群問道。


    沮授眸子緊縮,駭然道:“鮮卑祖庭一戰,殲敵超過十萬,鮮卑極貴盡亡,隻餘下一個軻比能,還被寧毅打碎雙臂,他們與幽州斷去聯係之後,活著帶迴鮮卑之眾二十餘萬,牛羊馬匹六十餘萬。”


    “不對啊。”


    衛覬急的跳腳道:“怎麽這麽少?”


    “沒辦法。”


    “他們的情況,比張遼更險峻。”


    沮授歎了口氣,說道:“他們在草原上沒有補給,隻能效仿陳槐,對鮮卑俘虜極限施壓,死了不少人,還整飭仆從軍消耗鮮卑控弦的箭矢,為雲中輕騎的衝鋒爭取時間,饒是如此,幾方大軍會合之後,率善兩衛,都戰死超過一萬五千軍,雲中輕騎,亦有數百人陣亡,餘者皆負傷。”


    程昱頷首道:“最重要一點,便是鮮卑苴羅侯,帶著一部分族人遷往烏桓王庭避禍,正好被文遠將軍捕獲了。”


    “諸位。”


    “諸位!”


    劉洪推開擁簇的人群,喘了口粗氣道:“某寫完詔書,還需要送往宮廷封印,這捷報到時候由鎮國府刊印在大漢朝報之上,自然可以慢慢細看。”


    “大勝。”


    “大捷。”


    羊衜負手走出人群,淡笑道:“隻是王庭之戰的統計,若是算算未曾與幽州斷聯的勝果,我們夷滅兩族,俘獲牛羊,馬匹等牲畜總計超過六百餘萬頭,俘眾近百萬。”


    “盡力了。”


    “畢竟是以戰養戰。”


    “不錯,他們在關外沒有補給,況且,俘虜也要吃飯!”


    “是啊,怪不得,寧毅,馬騰盡皆封侯,不知道機要司怎麽核定率善兩衛,難道要給雷定封侯?”


    “關內侯?也不是不可。”


    一眾文武,笑談著離開禮部大堂。


    “呸。”


    “得了便宜還賣乖。”


    劉洪望著桌案上的捷報,對著鎮國府和兵部之人唾棄不已,又不禁想起自己的學生出使羌胡各部,如今可還安好?


    “三千戶啊。”


    “比荀司丞還要多。”


    鎮戍司內,華雄雙手抓著頭發,目光掃過眾將,不由問道:“子龍,你可是龍驤將軍,天子親軍統帥,難道不急嗎?”


    “不急。”


    “急有什麽用。”


    趙雲抿了口茶,翻看著兵書說道:“八營王師,若無大型戰役,封侯之功的數量定然比不上府軍!”


    “是啊。”


    高順附和道:“若想謀功,可請調府軍。”


    “這。”


    華雄臉色一變再變。


    五府之軍,在鎮國府內早有定製。


    譬如征北將軍張遼,鎮中將軍曹操,安西將軍陳槐,安東將軍宗員,餘下盡皆是領軍之將。


    以他的領軍能力,若是請調府軍,恐怕隻能平調為一軍之將。


    “你看。”


    “某都不急。”


    徐榮聳了聳肩,淡笑道。


    張濟,高順連連點頭,他們都還未曾封侯呢。


    華雄低下頭,握著茶盞歎了口氣,說道:“某要去稷下武殿修學,某要效法陳槐,日後可以做一個排兵布陣的將領。”


    “華將軍。”


    “陳君侯,有天分。”


    趙雲合上兵書,極為真誠的看著華雄。


    陳槐是因為被家世所困,年少時隻能做一個獵戶,從蕭關之戰趁風而起。


    可華雄呢?關西的猛將,這些年沒少讀兵書,鎮戍司中討論兵法之道的時候,莫說追逐各軍主將,就連中郎將都夠不上。


    或許,華雄真的適合做一個衝鋒陷陣之將,不適合單獨領軍。


    “行吧。”


    “行吧。”


    華雄黑著臉起身,走向鎮戍司外。


    太氣人了,同為王師之將,這些人竟然沒有一點點進取之心。


    這一年,大漢注定令天下顫栗。


    因為,大漢朝報因北伐之戰事,一月兩刊,於天下廣而告知。


    七萬五千軍,夷滅東部鮮卑,烏桓,僅初擬便功封兩鄉侯,一亭侯,餘下還在籌算,其戰果放在曆朝曆代都足以載入史冊。


    河內,神武軍營壘之內。


    呂布捏著朝報,滿是羨慕道:“三千戶的都鄉侯啊。”


    “少見。”


    陳到附和道:“文遠將軍,已經超過荀司丞的封邑了。”


    “不過,食邑都換成祿秩了。”


    呂布按下朝報,說道:“新政治下,所有封侯的食邑都是戶部在打理,按照一年的收成來進行核算,我們並沒有對封地的掌控權。”


    陳到笑了笑說道:“將軍,這也不少了。”


    “荀司丞呢?”


    呂布突兀問道:“某今天好似還未見到他。”


    陳到肅然道:“荀司丞帶著甘寧乘舟,去熟悉蕩陰的水係,畢竟我們的側翼還有黎陽駐軍!”


    “黎陽。”


    呂布按刀走向帳外,沉聲道:“黎陽是張合與高柔在駐軍,二人統率大戟士與強弩軍,且多有鐵騎,你可有增派親卒?”


    “王卒尉相隨。”


    陳到緊隨其後走出軍帳。


    呂布眸子一閃,沉聲道:“某懷疑司丞要借黎陽誘使不臣之人,借機為張燕清除異己,你說是何策?”


    “圍城打援。”


    陳到腳步一頓道:“此為陛下所書的兵略,其中以大迂迴與大縱深作戰為主,輔以奇襲戰,其中圍城打援的篇幅很少,但末將可以篤定,定然是此策。”


    “不錯。”


    呂布躍上卷毛赤兔,沉聲道:“你先練兵,某要去張燕營外叫陣,若是司丞迴來,可遣人來傳訊。”


    “諾。”


    陳到肅然拱手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煙火並收藏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