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有決意。


    不管是支持董卓進入青州,還是令其南下。


    亦或者圖謀並州,揮兵太行八陘,以及幽州之謀,都是為了掙脫圍困,想要將轄地擴大,隻是失敗了而已。


    所以,他恨孫堅與荊揚之人無能。


    先被人拔除南陽,隻能退守江陵,後被曹操收複三郡,更是收縮防線。


    這樣的人,還不如找個歪脖子樹直接吊死,圖謀什麽不臣之事,隻是為了等死嗎?


    江東丹陽郡。


    秣陵,大都督府中。


    自從朝報分發販賣之後。


    孫策便從橫江津防線趕迴來,參與府中議事。


    堂中匯聚之人,神情陰晴不定,更有甚者已經放棄掙紮,等待王師征討。


    “諸位。”


    “大漢朝報都看過了。”


    孫堅神情凝重道:“一個商賈,滅國有九,何謂東夷,東海之夷,可對?”


    “倭奴國。”


    張昭複雜道:“他們是從徐州的泊港出發,前往倭奴國嗎?”


    “不止東去。”


    許貢眉頭緊蹙道:“吳郡,會稽等地,皆有百姓見到海域有艦隊南下,本來還以為是蜃景,如今看來就是大漢的艦船南下行商了。”


    “嘶。”


    眾文武倒吸了口涼氣。


    南下行商?


    不是來揚州,便是去了南域各國!


    若是這些艦船臨靠吳郡,會稽,使大漢王師登陸江東,長江還是天險嗎?


    “諸位。”


    孫堅沉聲道:“你們怎麽看待此事?”


    “父親。”


    孫策起身拱手道:“某等也應該組建橫海水師,至少我們的樓船可以先入海進行試驗,若是可成便大肆建造,論水戰江東男兒不懼天下任何人,隻要有艦船能夠入海,隨時可以整飭成軍!”


    “不錯。”


    徐琨附和道:“我們要摸清楚海域的礁石,尋找可以觸礁擱淺之地,若是鎮國府真的準備讓人從海上登陸,便可誘使其水師觸礁沉船!”


    “妙策。”


    孫策眸子頓時一亮。


    這才是水師,更是兵書中所言的地利之勝。


    張昭搖了搖頭,進言道:“某以為當揮兵南下,吞交州之地,這樣我們可守,可退,而非是耗費錢財去建造可以入海的水師。”


    “張子布。”


    孫策猝然起身,嗬斥道:“不攻隻守,還圖謀退路,你這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傳出去將卒還有戰心嗎?”


    “我們怎麽攻?”


    張昭眸子一瞪,質問道:“江東,荊州合計數十萬兵馬,其中多為水師,如今南陽有一萬建武軍,廬江,九江有一萬登封軍;大公子想要戰可以,但能保證敵得過兩萬王師嗎?”


    話音落下。


    左右文武,臉色變得難看無比。


    是啊,他們麵對的隻有兩萬王師之卒。


    可就是這般,都沒有人提一句越河而擊,收迴南陽,九江,廬江三郡。


    這就是天子劉牧的兵勢,給你以多戰少的機會,你有本事便先手出兵,那時候看誰會敗亡沙場。


    可他們敢嗎?他們不敢,隻敢倚仗地利固守。


    “喀。”


    孫策拳頭緊握。


    他少年意氣,但絕對不是莽夫。


    天子既然止戈,說明想要安穩內政。


    大都督府趁機謀求防禦,籌謀下次交戰時不被攻破。


    如此想法,可恥,可笑,卻又是最為無奈的選擇,因為一旦先手開戰,便要耗費數倍的人力物力,還不一定能勝。


    “罷了。”


    孫堅臉色陰沉,說道:“徐琨,你統籌所有鑄船工匠,打造可以入海的戰艦,某另外遣人出使交州!”


    “諾。”


    徐琨起身恭敬道。


    “散了。”


    孫堅按劍直接離開廳堂。


    眾文武相視一眼,各自離開大都督府。


    “子初。”


    “你為何不進言。”


    孫策在府中攔住準備離開的劉巴。


    “進言什麽?”


    劉巴無奈反問道:“大公子,你既然負責駐守橫江津,就不應該輕易脫離駐地,就算見到大漢朝報,迴來又有什麽用?”


    “造船禦敵。”


    “水師入海,可與大漢角逐。”


    孫策眸子微亮,說道:“我們可以先熟悉海域,然後誘使東府水師觸礁。”


    “大公子。”


    “你是自作聰明,還是真看不清楚?”


    劉巴歎了口氣,邊走邊說道:“鎮國府擴軍,何時對外披露過內情?尤其是軍械,還有將領的過往?很顯然是衝著我們來的!”


    “嗯?”


    孫策微微一震,不由握緊劍柄。


    劉巴側目道:“他們披露曹洪滅東夷九國,我們看到了是什麽反應?是不是想要鑄造大船入海,或者沿著海岸去建設防禦?”


    “不錯。”


    孫策頷首道。


    “我們以直百錢代替五銖錢,搜刮各郡百姓,充盈大都督府庫。”


    “借此打造貨幣防禦壁壘,使荊揚對外的商業販賣,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


    “雖然物價升高,但直百錢我們可以隨便鑄造,不會被大漢商行與銀行控製。”


    “但,莫要忘記,內部的蕭條,令百姓窘迫,財政難繼。”


    “這個時候,他們建設東府軍,並披露曹洪之事。”


    “想來鎮國府隻有一個目的,便是讓我們建造海船入海,或者建設防禦。”


    劉巴腳步一頓,鄭重道:“他們想要繼續壓縮我們的度支,使得內部進一步崩潰,明白了嗎?”


    “這?”


    “某錯了?”


    孫策臉色煞白,大驚失色道。


    劉巴搖了搖頭,自嘲道:“張昭沒錯,公子亦沒錯,打通交州又如何,大漢的艦船就去不了交趾?”


    “某,哎~!”


    孫策頹廢的歎了口氣。


    劉巴迴望了眼大都督府,無奈道:“這就是兵勢,鎮國府操控我們的想法,迫使我們做出不利自身之事;可我們還沒有選擇,打造入海艦船還能求得一絲生機,若是不造艦船,隻能等死;但若是按照張昭所說打通交州,便可讓交州承擔我們的壓力,減緩崩潰的時間。”


    “原來如此。”


    孫策臉色微變道:“某需要給子布先生置宴謝罪。”


    “不必了。”


    “他不在乎這些!”


    劉巴沉聲道:“大公子,你還是早些迴橫江津,某亦要迴去核算度支,入海的艦船可不是易事,投入錢財物資不知幾何,荊揚又不知能撐幾年。”


    “某明白了。”


    孫策肅然拱手一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煙火並收藏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