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大漢長公主,劉望舒,扶樂公主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作者:不吃煙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嗬。”
劉牧望著記事錄笑了笑。
這曹洪真是有幾分意思,當日記寫了嗎?
:三月二十一,兩艦覆,千人俱亡,哀哉,人難勝天,再祀陛下生祠,望庇佑。
:三月二十四,似有島嶼,艦船臨靠,其國鬼語難通,人矮體弱,少禮儀,衣不蔽體,無羞恥,可稱東夷,非王化之地。
:三月二十六,其王獻女,醜,如羅刹,遂不納。
:三月二十八,其王請宿宮圍,似狎妓,頗有一番風味。
:四月初一,天譴之地,多大地動,屋傾妓亡,陛下眷佑,曹子廉敬上。
:四月初八,旁國犯境,其臣竟斥王師不護,言辱陛下,欲罷互商之事;孟德兄長有言,欲去心頭恨,斬草要除根。
:五月初六,狗奴國滅,甄家人有言,揮師北上,行王化之政,為大漢開疆拓土,可開山取礦,免於互商之財,妙哉。
……………
………
:十二月二十八,滅國有九,遂霸東夷?撮爾小國,羞於入史。
…………
……
劉牧翻過一頁又一頁的記事。
顯然,曹洪當做玩樂,並未如麋芳一般慎重記事,倒是挺樂人。
“記了什麽?”
郭嘉見劉牧喜笑顏開,不由低聲朝著甄儼問道。
“羞於開口。”
甄儼黑著臉搖了搖頭。
“啪。”
劉牧合上行海記事公文。
戲誌才,郭嘉,甄儼猛的一個哆嗦。
甄儼忐忑道:“甄家商賈濫言有罪,請陛下責罰。”
“何罪之有?”
“些許不毛之地的小國而已。”
劉牧抿了口茶,抬眸道:“入海東進的行商人員名單可還在?切記殞命海域之人要多分發撫恤!”
“臣遵詔。”
甄儼恭敬道。
劉牧隨手將記事公文遞給典韋,沉聲道:“誌才,詔書盡快分發,東府軍要加快建設,先送兩千軍前往曹洪所在,封其為東府中郎,暫領第四水師。”
“諾。”
戲誌才恭敬道。
劉牧再度道:“即日起,奉孝擢為北閣祭酒,仲德擢為南閣祭酒。”
“謝陛下天恩。”
郭嘉起身恭拜道。
“諸事暫如此。”
劉牧起身道:“甄儼,你與衛覬,誌才對接一下邪馬台國之事。”
“諾。”
甄儼連忙躬身而拜。
大漢商行入海東進曹洪記事錄。
這份另類的日記,日後必將被載入史冊。
一個商賈,率領隨行的幾百王師,數月滅九國,都嫌棄如此戰果,必將使後人為之發笑。
兩日之後,巨野澤。
劉牧,曹操,臨澤垂釣。
許褚,典韋,猶如門神般杵在二人身後。
“孟德。”
“朕要迴洛陽了。”
劉牧將魚鉤甩入湖澤之中,淡淡道:“兗州歸治,河內戰事將起,若是朕還在兗州,加上中府軍北上,會對袁紹造成越河討伐的錯覺,所以朕與王師需要迴遷洛陽。”
“臣明白。”
“還望陛下放心。”
曹操恭敬道:“臣定守兗州不失。”
“你啊。”
劉牧搖了搖頭,說道:“曹洪在海外過得還挺愜意,路上有胡姬相伴,去了狗奴國還夜宿宮廷,你可以放心了。”
“夜宿宮廷?”
曹操臉色微變,心中滿是恐懼。
逾製禍亂,哪怕是他國之宮闈,也不能貿入啊。
大漢建國立朝以來,隻有漢使安國少季淫亂南越宮,造成樛氏母子擱置進京朝見漢天子之事。
“怕什麽。”
“撮爾小國而已。”
劉牧淡然道:“他何止夜宿宮廷,數月滅了東夷九國,切記大漢之民,不拜下國之王,更別提這種不值得被記錄的小國,滅就滅了。”
“臣謹記。”
曹操咽了口唾沫。
劉牧沉聲道:“張繡朕調走了,會把曹仁給你調過來,代為執掌中府軍第二軍團,勿要逼迫袁紹太甚,大漢需要休養生息!”
“臣謹記。”
“謝陛下天恩。”
曹操連忙起身,作揖大拜道。
中府軍收複廬江,九江,廣陵三郡。
各營功勳皆有核算,唯獨他沒有任何賞賜,便是應在曹仁身上。
畢竟,他從一個徐州刺史,遷為鎮中將軍,已經是驚世駭俗,若是還擢升,免不了被人非議,正好借此壓一壓,又能為曹仁鋪路。
若不然,一個天人將軍,一直待在龍驤軍中為士官,實在有些浪費。
翌日,劉牧從濟陰啟程。
途經之地,草野蔥蘢,莊稼長勢喜人。
不過,還未走出三十裏,便有監州尉急傳洛陽密信。
劉牧望著監州尉身上帶著的紅綾,邁出車輿問道:“可是太微宮密信?”
“是。”
“請陛下親閱。”
監州尉卒喘著氣,連忙呈上監州尉密報。
“母女平安。”
“甚好,平安甚好。”
劉牧翻看著密報,朗笑道:“典韋,賜十金。”
“諾。”
典韋憨笑著應道。
許褚眸子錚亮,不過心裏還是有些失望。
母女平安,證明吳貴人誕下子嗣,不過並非是皇子,而是公主,看來陛下興宗室之路任重而道遠,還需多納一些宮人才對。
八月初。
劉牧還未歸朝,封賜詔書便入了太微宮。
大漢長公主,賜名劉望舒,封扶樂公主,另外賞賜吳莧諸多珍寶,貴物,還有一匹白色的小馬駒,是白曦之後。
“妾無能。”
“沒有為陛下誕下龍子。”
吳莧捧著詔書,紅了眼眶。
劉牧的第一個子嗣,莫說是她自己,太微宮各殿都在關注。
太上皇劉寵還時不時讓宮侍送來安胎之藥,就為了給大漢誕下龍子。
可最終,隻生下一個女兒……
“陛下不在乎。”
“望舒,可是月之雅稱。”
“還有,莫要忘了封的可是扶樂公主。”
麋貞一陣安撫,說道:“況且,你誕下望舒尚好,若真的是一個男兒,未來還有難處,莫要強求什麽。”
“是啊。”
“姐姐安心吧。”
甄薑附和道:“你看,陛下對望舒可上心呢,並無男女之偏見。”
“我……!”
吳莧抽泣著,不知作何迴答。
荀采將一杯紅棗粥推過去,淡笑道:“你就是想的太多,生男生女焉能由人決定,陛下在路上便遣典君先行傳詔,可見並未薄待,宮曰太微,女曰望舒,寵溺之意昭昭,還有何憂!”
大漢天子。
南北鬥中天之帝王。
居於天之正中,太微垣,天市垣陪設兩旁。
以望舒賜名,為天河月之神名,恩寵如此,豈不令人羨慕?
劉牧望著記事錄笑了笑。
這曹洪真是有幾分意思,當日記寫了嗎?
:三月二十一,兩艦覆,千人俱亡,哀哉,人難勝天,再祀陛下生祠,望庇佑。
:三月二十四,似有島嶼,艦船臨靠,其國鬼語難通,人矮體弱,少禮儀,衣不蔽體,無羞恥,可稱東夷,非王化之地。
:三月二十六,其王獻女,醜,如羅刹,遂不納。
:三月二十八,其王請宿宮圍,似狎妓,頗有一番風味。
:四月初一,天譴之地,多大地動,屋傾妓亡,陛下眷佑,曹子廉敬上。
:四月初八,旁國犯境,其臣竟斥王師不護,言辱陛下,欲罷互商之事;孟德兄長有言,欲去心頭恨,斬草要除根。
:五月初六,狗奴國滅,甄家人有言,揮師北上,行王化之政,為大漢開疆拓土,可開山取礦,免於互商之財,妙哉。
……………
………
:十二月二十八,滅國有九,遂霸東夷?撮爾小國,羞於入史。
…………
……
劉牧翻過一頁又一頁的記事。
顯然,曹洪當做玩樂,並未如麋芳一般慎重記事,倒是挺樂人。
“記了什麽?”
郭嘉見劉牧喜笑顏開,不由低聲朝著甄儼問道。
“羞於開口。”
甄儼黑著臉搖了搖頭。
“啪。”
劉牧合上行海記事公文。
戲誌才,郭嘉,甄儼猛的一個哆嗦。
甄儼忐忑道:“甄家商賈濫言有罪,請陛下責罰。”
“何罪之有?”
“些許不毛之地的小國而已。”
劉牧抿了口茶,抬眸道:“入海東進的行商人員名單可還在?切記殞命海域之人要多分發撫恤!”
“臣遵詔。”
甄儼恭敬道。
劉牧隨手將記事公文遞給典韋,沉聲道:“誌才,詔書盡快分發,東府軍要加快建設,先送兩千軍前往曹洪所在,封其為東府中郎,暫領第四水師。”
“諾。”
戲誌才恭敬道。
劉牧再度道:“即日起,奉孝擢為北閣祭酒,仲德擢為南閣祭酒。”
“謝陛下天恩。”
郭嘉起身恭拜道。
“諸事暫如此。”
劉牧起身道:“甄儼,你與衛覬,誌才對接一下邪馬台國之事。”
“諾。”
甄儼連忙躬身而拜。
大漢商行入海東進曹洪記事錄。
這份另類的日記,日後必將被載入史冊。
一個商賈,率領隨行的幾百王師,數月滅九國,都嫌棄如此戰果,必將使後人為之發笑。
兩日之後,巨野澤。
劉牧,曹操,臨澤垂釣。
許褚,典韋,猶如門神般杵在二人身後。
“孟德。”
“朕要迴洛陽了。”
劉牧將魚鉤甩入湖澤之中,淡淡道:“兗州歸治,河內戰事將起,若是朕還在兗州,加上中府軍北上,會對袁紹造成越河討伐的錯覺,所以朕與王師需要迴遷洛陽。”
“臣明白。”
“還望陛下放心。”
曹操恭敬道:“臣定守兗州不失。”
“你啊。”
劉牧搖了搖頭,說道:“曹洪在海外過得還挺愜意,路上有胡姬相伴,去了狗奴國還夜宿宮廷,你可以放心了。”
“夜宿宮廷?”
曹操臉色微變,心中滿是恐懼。
逾製禍亂,哪怕是他國之宮闈,也不能貿入啊。
大漢建國立朝以來,隻有漢使安國少季淫亂南越宮,造成樛氏母子擱置進京朝見漢天子之事。
“怕什麽。”
“撮爾小國而已。”
劉牧淡然道:“他何止夜宿宮廷,數月滅了東夷九國,切記大漢之民,不拜下國之王,更別提這種不值得被記錄的小國,滅就滅了。”
“臣謹記。”
曹操咽了口唾沫。
劉牧沉聲道:“張繡朕調走了,會把曹仁給你調過來,代為執掌中府軍第二軍團,勿要逼迫袁紹太甚,大漢需要休養生息!”
“臣謹記。”
“謝陛下天恩。”
曹操連忙起身,作揖大拜道。
中府軍收複廬江,九江,廣陵三郡。
各營功勳皆有核算,唯獨他沒有任何賞賜,便是應在曹仁身上。
畢竟,他從一個徐州刺史,遷為鎮中將軍,已經是驚世駭俗,若是還擢升,免不了被人非議,正好借此壓一壓,又能為曹仁鋪路。
若不然,一個天人將軍,一直待在龍驤軍中為士官,實在有些浪費。
翌日,劉牧從濟陰啟程。
途經之地,草野蔥蘢,莊稼長勢喜人。
不過,還未走出三十裏,便有監州尉急傳洛陽密信。
劉牧望著監州尉身上帶著的紅綾,邁出車輿問道:“可是太微宮密信?”
“是。”
“請陛下親閱。”
監州尉卒喘著氣,連忙呈上監州尉密報。
“母女平安。”
“甚好,平安甚好。”
劉牧翻看著密報,朗笑道:“典韋,賜十金。”
“諾。”
典韋憨笑著應道。
許褚眸子錚亮,不過心裏還是有些失望。
母女平安,證明吳貴人誕下子嗣,不過並非是皇子,而是公主,看來陛下興宗室之路任重而道遠,還需多納一些宮人才對。
八月初。
劉牧還未歸朝,封賜詔書便入了太微宮。
大漢長公主,賜名劉望舒,封扶樂公主,另外賞賜吳莧諸多珍寶,貴物,還有一匹白色的小馬駒,是白曦之後。
“妾無能。”
“沒有為陛下誕下龍子。”
吳莧捧著詔書,紅了眼眶。
劉牧的第一個子嗣,莫說是她自己,太微宮各殿都在關注。
太上皇劉寵還時不時讓宮侍送來安胎之藥,就為了給大漢誕下龍子。
可最終,隻生下一個女兒……
“陛下不在乎。”
“望舒,可是月之雅稱。”
“還有,莫要忘了封的可是扶樂公主。”
麋貞一陣安撫,說道:“況且,你誕下望舒尚好,若真的是一個男兒,未來還有難處,莫要強求什麽。”
“是啊。”
“姐姐安心吧。”
甄薑附和道:“你看,陛下對望舒可上心呢,並無男女之偏見。”
“我……!”
吳莧抽泣著,不知作何迴答。
荀采將一杯紅棗粥推過去,淡笑道:“你就是想的太多,生男生女焉能由人決定,陛下在路上便遣典君先行傳詔,可見並未薄待,宮曰太微,女曰望舒,寵溺之意昭昭,還有何憂!”
大漢天子。
南北鬥中天之帝王。
居於天之正中,太微垣,天市垣陪設兩旁。
以望舒賜名,為天河月之神名,恩寵如此,豈不令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