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府軍。


    大漢水師,為海域而設。


    同樣,是用來平定不臣,為征伐江東,青州而設。


    相較於劉牧的東巡。


    江東,已經驚聞九江之變。


    他們都來不及援軍,整個九江郡淪陷,並且兵勢朝著廬江擴散。


    秣陵。


    大都督府中。


    荊揚文武士人死氣沉沉。


    孫堅徘徊在上位,臉色一變再變。


    張昭膽寒道:“沒有天子,僅一個曹孟德,帶著一萬軍卒,便攻破淮水營寨,數日收複九江,這是天方夜譚嗎?”


    “非也。”


    孫策眉頭緊鎖道:“會稽的太末長賀齊被俘了。”


    “蹭。”


    韓當起身道:“主公,某願領軍奪迴兩郡。”


    “拿什麽奪?”


    孫堅側目道:“建武軍旗飄揚在曆陽渡口,沿岸設下恐怖的弓弩,有軍卒乘舟試探,至少有五百步射程,我們連渡口都靠近不了!”


    “父親。”


    孫策肅然道:“某願把解煩營托付於劉子初,親自領軍坐鎮橫江。”


    “對。”


    “橫江。”


    張昭眸子一亮,說道:“隻要守住橫江渡口,大漢王師便打不過來,同樣要在彭澤設下重兵,與江夏巡遊軍,江陵水師唿應,荊揚固不可失。”


    “橫江!”


    堂下,一眾將領眸子大亮。


    長江是天險。


    九江有曆陽渡。


    江東,則是橫江渡口,亦可稱橫江防線。


    大江之上,磯頭橫陳,扼秣陵之咽喉,是江東必爭的戰略要地。


    其中牛渚磯地勢險要,藏於橫江津,當利口背後,內江迴轉蜿蜒。


    他們可以牛渚為核心,不斷對大江中心的橫江津,當利口補充輜重兵源。


    而橫江津,當利口又互為犄角保護牛渚,形成三位一體的防禦體係,遏製大漢王師登陸江東。


    某種意義而言,橫江津是一片天然的伏兵之地。


    且沿江戰爭,自古都是以艦船為承載重器,戰馬輔之。


    隻要他們依托地利,便可組建不可破的防線,攖鋒王師之銳。


    “策兒。”


    孫堅神情凝重,問道:“你可知兵事兇險。”


    “孩兒知。”


    “江東有虎士,焉能懼大漢王師!”


    孫策目光堅毅道:“天子舞象之年便可衝營破陣,四箭懾宛城,更能主使蕭關之戰;孩兒舞象之年,亦可披甲陷陣。”


    “虎士。”


    “好一個虎士。”


    孫堅眸子大燦,鏗鏘道:“為父予你三萬軍,組建車下虎士,另外祖茂,韓當,你們即刻隨行軍前,聽候策兒軍令!”


    “諾。”


    孫策,祖茂,韓當肅然道。


    劉先起身進言道:“主公,當輔以文士,處理軍務!”


    “可。”


    孫堅眸子一冷,沉聲道:“那你與虞翻,還有秦鬆一起去。”


    “諾。”


    劉先,虞翻,秦鬆起身作揖應允。


    一個荊南人,一個淮泗人,一個江東人。


    他們代表著各自的利益同盟體,是匡扶孫策,同樣也是督戰。


    “廣陵呢?”


    “不守了嗎?”


    孫堅目光掃過眾人。


    大漢,三互法使得州郡主官,皆為流官。


    可是,地方的衣冠子弟,卻壟斷州郡掾屬。


    這是慣例,吳郡尤為突出。


    吳郡臨靠廣陵,顧陸朱張四姓,除卻顧姓因顧雍而外遷,其他人可都是分裂大漢的叛逆之人,所以他不相信吳郡士人不擔憂。


    況且,吳郡太守許貢,可是能與宗賊梟雄合謀掠奪百姓的人。


    難道真的能容忍臥榻之側,有他人鼾睡?


    “防守吧。”


    許貢臉色鐵青道:“張繡,閻行,可都是大漢封侯的中郎將,若非需要他們撐起中府軍,早已是封號將軍,但某會調集艦船去橫江津,支援大公子。”


    “可以。”


    孫堅頷首應下。


    大都督府內,各方勢力駁雜。


    他更像是一個傀儡,做什麽都需要平衡幾方勢力。


    荊揚士族的利益有衝突,江東內部各郡也一樣,就像是強行捏著一把散沙,當做石頭丟出去便潰散不存,根本傷不了人。


    若非內部的紛爭不斷,去年他便應該進入廣陵了,何至於如此被動。


    議事結束。


    荊揚士人各自分成團體離開。


    孫策眼中滿是戾氣,按劍走入自己的府門。


    “議事如何?”


    劉巴整飭著密報問道。


    孫策搖了搖頭,失望道:“還是那般,隻有刀架在脖子上,他們才知道心急!”


    “利益啊。”


    “本就是如此。”


    劉巴抬頭輕笑一聲,說道:“你們以為的雄主,揮手便可號令麾下文武,實則內裏全都是利益的分配,若是沒分配好,連出兵都做不到!”


    “漢天子呢?”


    “比父親更難嗎?”


    孫策啃著侍從端上的肉食問道:“他可是統禦涼,雍,並,司,豫,徐,幽,還有大半個兗州!”


    “天子不同。”


    “他是以兵事統禦天下。”


    劉巴揚起一封密報,沉聲道:“大漢朝中沒有人可以撼動天子的意誌;莫要忘記你們父子,隻是被荊揚士族推舉的雄主,更像是傀儡!”


    孫策黑著臉道:“話語如刀,你還真不留情。”


    “留情無用。”


    劉巴說道:“解煩營出問題了,內部必有細作,且是來自不同的勢力!”


    “嗯?”


    孫策眉頭緊鎖道:“某可是征的良家子,且還有不少軍中驍勇之卒!”


    “良家子。”


    “才更容易出問題。”


    劉巴說道:“這事你得著重處理。”


    孫策用布帛擦拭著手上的油汙,鄭重道:“解煩營,某便托付你了!”


    “何意?”


    劉巴微微一怔。


    “領軍。”


    孫策斟酌了下言辭,說道:“族兄死了,某要領車下虎士駐守橫江津,父親以韓當,祖茂兩位將軍為輔,還有劉先,虞翻,秦鬆處理軍務,行參軍事!”


    “還真是雜。”


    劉巴眉頭緊鎖,勸道:“你當招攬自己的門客,並安插在軍中執掌軍卒!”


    “某明白。”


    孫策心中猛然一沉。


    以門客統籌軍事,便是為了保證不被荊揚士人幹擾用兵。


    由此可見,劉巴對橫江津的防禦,以及他父親的點將有多麽的不信任。


    “董襲可用。”


    “九江人蔣欽,周泰可用。”


    “畢竟,九江被曹孟德收複,他們不臣之罪已定,沒有別的選擇了!”


    劉巴舉薦三人,又歎道:“可惜賀齊竟然被捕,此人有驍勇,大都督府是誰會讓一個太末長去護送輜重,此事恐怕有內情。”


    “虞翻。”


    “會稽人要奪功。”


    “他們自請護送輜重,父親拒絕不了!”


    孫策眼中滿是對大都督府內部明爭暗鬥的厭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煙火並收藏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