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學不反對血親複仇,但更主張君父之仇必報。


    王叡誌大才疏,無治州之能。


    從公羊學沉淪,自陳國起公羊學宮。


    他是牧天子一朝,第一個踐行大複仇之論的先行者。


    荊州七郡一百一十七城,必定為王叡自戕付出血的代價。


    王叡之死。


    無關乎多麽偉大,無關乎君臣之意。


    他們犯下類冀州士人一般的罪,荊州內變,使牧天子之臣,大唿君臣之義,自戕府前,行忠君之事。


    一人之死。


    荊州染上血色。


    當日,監州尉急報發往洛陽。


    與此同時,洛陽的城建還在繼續。


    大業宮。


    鎮國府議事地。


    四司所有文武齊聚。


    殿壁上垂掛一張巨大的輿圖。


    上麵寫著坤輿萬國,囊括大漢所有疆域,還有一些邦外之景。


    宗員,段煨,華雄神情有些不安。


    鎮國府軍製,王師,府軍,邊軍,為大漢三軍。


    他們一部分為舊王師,一部分為獨鎮中牟的存在,不知會並入何處為將。


    “誌才。”


    “代為擬令。”


    劉牧望著輿圖,沉聲道:“設萬勝營,擇華雄為將,統轄一萬王師;設登封營,擇宗員為將,趙辭為中郎將,統轄一萬王師。”


    “臣遵詔。”


    戲誌才恭敬道。


    “設西府軍。”


    劉牧轉身道:“荀公達代領鎮西將軍,裴巨光遷軍谘祭酒,段忠明,徐公明,陳槐,設三大軍團,統轄一萬五千軍!”


    “臣遵詔。”


    荀攸,裴茂,段煨,徐晃,陳槐起身恭敬道。


    “蹇碩。”


    “擇為介士中郎。”


    “調祝公道為萬勝中郎。”


    “從潁川征李肅,遷建武中郎。”


    劉牧行至眾將之前,沉聲道:“洛陽建設耗資巨大,兵事暫時擱置,整飭大軍為重,萬勝營常駐中牟!”


    “陛下。”


    張遼起身道:“臣請鎮國府發兵三輔,涼州不可斷。”


    “不急。”


    劉牧敲了敲桌案,淡淡道:“護商軍並入王師,削減至一萬軍,剩下的護商軍全部歸入西府軍之中,公達假節鉞,與其他人從並州轉入涼州!”


    “臣遵詔。”


    荀攸眸子大亮。


    如此布軍,便是為了三輔,克製益州。


    如今,他們要做的是維穩,收迴三輔,打通與涼州的道路。


    “文和。”


    劉牧再度道:“兗州要收迴,軍谘司與監州尉對接情報,兵部驛傳司也要動起來,既然你們推測青州百萬黃巾南下,便讓他們南下,先衝擊張邈,橋瑁等人所治之地。”


    “臣遵詔。”


    賈詡起身恭敬道。


    劉牧再度道:“郭奉孝發往中府軍駐地,輔佐曹孟德暫決兵事,見機收迴廣陵!”


    “臣遵詔。”


    郭嘉起身恭敬道。


    “伯寧。”


    劉牧轉身說道:“監州尉時刻關注徐州泊港,旦有商艦返迴,即刻讓入海之人入京,朕還需去六部議事,你們隨意。”


    “諾。”


    眾文武作揖,目送劉牧遠去。


    趙雲撓了撓頭,疑惑陳槐被調離。


    為何今日不擇龍驤中郎,難道是陛下忘了?


    “西府軍。”


    “中府軍。”


    “北府軍。”


    荀攸在輿圖上一陣勾勒,神情凝重道:“若複三輔舊土,某懷疑陛下要切割司隸,並轄隴西,武都,漢陽,涼州太過廣袤,政令不達,軍卒難治,必須要重新規劃才是。”


    “嗯。”


    賈詡,戲誌才,沮授等人附和。


    趙雲,張遼等人則是羨慕的看向徐晃,陳槐,段煨三人,入涼州必定有戰事,封侯之功在望啊。


    這可是天子臨朝之後首戰,必定被載入史冊。


    六部理政,占地極為廣袤。


    處於大業宮之內,被典韋戲稱為六部院。


    “陛下。”


    羊衜神情有些憔悴,說道:“從涼州被隔斷,加上重建洛陽,以及兵事度支,財政已經不足,臣以為當得暫緩兵事,尤其是軍械鍛造更是如此。”


    “不可。”


    衛覬起身駁斥道:“你這是讓鍛兵工坊停業,所有勞工的百姓不參與軍械鍛造,一旦湧入其他工坊,會衝垮所有工坊。”


    “財政無非兩件事。”


    “一為開源,一為節流。”


    劉牧坐在大椅上端起茶盞,問道:“公與,你剛從鎮國府迴來,認為鍛兵工坊可以停下嗎?”


    “不可。”


    “反而要加量。”


    沮授淡笑道:“羊侍郎,兵事是大漢的脊梁,不可斷。”


    “沒錢。”


    “真的沒錢了。”


    羊衜甩下公文,惱怒道:“幽州的互市,涼州的互市,盡皆與我們不接壤,洛陽重建僅小半年就花出去十萬萬錢,後續可能達至百萬萬錢,各州賦稅已經收不上來了,某束手無策,除非複征役之政,削減開支。”


    “不可。”


    田豐起身駁斥道:“新製初設,仁政安黎庶,若陛下朝令夕改,便是讓天下百姓以為於陳國新政,是收割名望,為天子而暴戾,有失人君之儀。”


    “如此。”


    程昱進言道:“某聽說胡商販賣甕奴,我們買個幾萬,十幾萬,一次性解決用工度支過大的問題,這些人建完洛陽,可以浚通黃河,死了隨便找個地方一燒就行了,反正不是大漢的子民,要是活下來能幫我們養馬。”


    “噗。”


    劉牧神情古怪。


    口中茶水瞬間噴了出來。


    顧雍,田豐,衛覬,羊衜,劉洪等人悚然不已。


    沮授嘴角一抽,看著這位兵部廄牧司丞,不由說道:“若不某請陛下予你千騎,你去西域直接捕捉甕奴,能省一大筆度支。”


    “哦?”


    “侍郎妙策。”


    程昱眼眸發亮,整衣肅容道:“臣請使西域,隻需要龍驤千騎,必定為陛下收複三十六國,帶甕奴迴朝修建洛陽。”


    劉洪搖頭晃腦的反駁道:“不可,賊類入境,汙害我漢民血脈。”


    “這倒不用擔心。”


    羊衜捏著胡須,笑道:“西域胡商還是會做生意,為了防止我們豢養甕奴,賣的時候已經進行閹割,某在陳國時專門問過。”


    “不用。”


    “真的不用。”


    劉牧用絲帛擦了擦衣襟,意味深長道:“大漢是天之上國,不能參與這種無道之事,但商律不禁,商賈怎麽做我們管不著,敕令徐州造船工坊多造商船,行商海上應該比陸地更快,我們要雙管齊下,可明白。”


    “陛下仁義。”


    羊衜,程昱等人紛紛恭維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煙火並收藏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