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紛擾。


    群雄並起的時代將至。


    這次,以劉宏,劉牧的手段,親手推倒四百年大漢,令州郡士族舉雄主攀峰逐鹿,去爭奪所謂的天下共主,藉此聚集不臣者。


    鎮國府前。


    郭嘉垂袖而立,手中捏著《代天勸主進王表》。


    “郭嘉。”


    荀攸從府中走出來,無奈道:“你來遲了,王太子擇士不以舉薦為準,而是以大考取仕,鎮國府亦是如此,大考以吏製,軍製兩門為主。”


    “某知。”


    郭嘉歪著頭淡笑道:“家中無長,入仕求功,某給自己提前取了一個字,奉孝,你覺得如何?”


    “甚好。”


    荀攸瞳孔陡然一縮。


    及冠取字,多為名士,長輩所賜。


    郭嘉未曾及冠,便自己取字,是與潁川郭氏切割嗎?


    “嗯。”


    郭嘉揚起手中的《代天勸主進王表》,淡笑道:“某所求,在軍谘司做個小吏,不舉官職,不知可否?”


    “當然可以。”


    賈詡從旁處走來,意味深長道:“水鏡高徒,潁川郭嘉,某可以定你為軍谘令使,此職不需要參與大考,但某聞你年少便酒色皆染,鎮國府遵循軍律,你可讀過?”


    “讀過。”


    郭嘉頷首道:“若不能克,郭奉孝負荊自去。”


    “可。”


    賈詡點頭道:“某會呈遞公文於王太子,過兩日我們便啟程洛陽,一府,六部,兩尉,包括國子監,兩學宮,欽天監,盡皆遷往洛陽。”


    “還以洛陽為都?”


    郭嘉摸了摸下巴,說道:“某以為王太子會重新擇都。”


    “法統大正。”


    “大行皇帝,還在南宮榻上。”


    賈詡在前方引路,歎道:“某等幾日前便催促王太子起行,為大行皇帝殮屍,沒想到卻被婉拒了。”


    “坐看風雲起。”


    “王太子,學會了帝王之術。”


    郭嘉意有所指道:“為天子者,最忌心急氣躁,顯然王太子這兩年察大行皇帝的手段有所悟,帝骸腐朽,腐朽的何嚐不是宗室之敵,於大亂之中取天下方為中興,大行皇帝,王太子,心術奇高。”


    “或許吧。”


    賈詡眯著眼笑了笑。


    郭嘉的這番話,差點讓他以為見到了同類。


    這一日。


    潁川郭奉孝。


    入鎮國府軍谘司。


    同日,冀州渤海國,南皮縣令府中。


    “兄長。”


    “袁本初大逆。”


    關羽立於堂下,丹鳳眼猶如利刃,問道:“代天勸主進王表,他們將王太子類比狗彘,為何我們不發兵?”


    “不急。”


    “北府軍未動。”


    劉備處理著政務,毛筆被捏的咯吱作響,說道:“青州黃巾複起,某受人所請,準備領軍討伐!”


    “大哥。”


    張飛眼眸瞪的渾圓。


    冀州如此,劉備不討伐不臣,竟然去伐什麽黃巾?


    這還是他認識的兄長嗎?


    “兩位。”


    堂下一側,簡雍拂袖淡笑道:“冀州生事,洛陽還未有新主,大行皇帝更未入葬,我等討伐不正,豎不起大義,救援青州是受人所托,總得分一個先後啊。”


    “兄長。”


    “某問一句。”


    關羽沒有理會簡雍,按劍問道:“王太子擬《祭憲宗孝烈帝文》並遣使各處,召州郡官吏去洛陽吊唁,兄長可去?”


    “不去。”


    “某隻是南皮令。”


    劉備低著頭,有些不耐道:“雲長,政務繁雜,你且去城外軍營練兵吧!”


    “好。”


    “關羽明白了。”


    關羽抱拳轉身,眸子掃過堂中文武。


    涿郡的簡雍,青州的孫乾,還有諸多新入令府之人。


    似乎,從這些人入府,劉備就變得沉默寡言,隻準他和張飛募集鄉勇,操戈練兵。


    “二哥。”


    “大哥怎麽迴事?”


    走出府門,張飛黑著臉問道:“王太子舉大哥為南皮令,還授騎都尉,無極甄家的事情不理會就算了,怎麽連袁本初這個賊子都不管。”


    “某不知。”


    關羽眉宇揚起,轉頭道:“翼德,但某知道兄長變了。”


    “嗯。”


    張飛點了點頭。


    人心思變,經曆的事情不同,做出的抉擇不同。


    關羽,張飛並未忤逆劉備的話,卻將此事記在心中。


    魏郡。


    鄴城,州牧府中。


    袁紹神情平淡,凝視著眼前的董卓,問道:“某以前優柔寡斷,所以次次落後於人,叔父與兄長之死,讓某明白一個道理,做事要果決,所以你來尋死嗎?”


    “袁州牧。”


    “某可以做你藩屬”


    董卓神情有些陰鷙。


    他從袁氏門生,遷為大將軍府之人。


    此次迫不得已逃到冀州,沒想到恰逢冀州大變。


    袁紹成了一州之主,且得到冀州士族的支持,哀哉。


    “嗬。”


    “哈哈。”


    袁紹仰頭笑了笑,譏嘲道:“冀州百姓九十多萬戶,人有六百餘萬,有軍卒十六萬,披甲六萬,設大戟士,先登營,強弩營,還有數千精騎,連當初皇甫嵩請詔免田租,都是袁氏在背後推動,就是為了給冀州積糧,某需要你一個藩屬?”


    “王太子。”


    董卓頭皮發麻,沒想到袁氏謀劃這麽深。


    不過,他依舊吐出三個字。


    劉牧是王太子,是未來大漢的天子,袁氏的死敵,亦是他的敵人。


    “董仲穎。”


    袁紹按劍走下高台,臉色發冷,說道:“某可以留你在冀州做藩屬,但你的家眷要留在鄴城!”


    “沒有。”


    “某沒有家眷。”


    董卓猛的抬頭,猙獰道:“王太子早就預料洛陽兵變,董旻與親眷盡皆扣留在河東,軍中隻有董璜是親侄,你要留嗎?”


    “也可以。”


    “留下董璜,某予你兵甲。”


    袁紹踏前一步,與董卓並肩而對,沉聲道:“你領軍殺了常山太守,還有朱符,某讓你領一軍,並且推你入青州,但你要舉某為共主。”


    “袁本初。”


    “你是瘋魔了嗎?”


    “先有進王表,某以為你是要借推脫來正名。”


    董卓渾身一震,驚駭道:“可王太子臨朝在即,你卻想要做共主,難道想毀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賢名,成為犯上作亂的賊子?”


    “名很重要。”


    “可早就被你們毀了。”


    袁紹眺望堂外天穹的日頭,冷聲道:“李儒獻計,兄長弑叔父,忠君行不孝,可還是沒有保住袁氏,劉牧擬定的祭文看過否,大漢天子隻有七廟,他強行為劉宏加憲宗,又諡孝烈,你可知天下有多少人會反?”


    “但你是第一個。”


    董卓目光銳利道:“你想讓某隨你篡逆嗎?”


    “你有選擇嗎?”


    袁紹抽劍塞入董卓手中,厲喝道:“你的大行皇帝,王太子,從未想讓天下士族存續,你不想留在冀州,可以持劍殺了某,去換迴你被扣押的親眷。”


    “你……!”


    董卓瞳孔緊縮,握劍的手都在發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煙火並收藏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