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潁川荀氏,碩儒為士族而鳴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作者:不吃煙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議事結束。
大堂中寂靜片刻。
文武相顧無言,不過諸多武將眼中閃爍興奮之色。
他們不管這場戰爭的對手是誰,但隻要有戰爭,便有封侯的希望,尤其是還未動過的陷陣,建武兩軍,以及遠在徐州的神武營。
“人禍。”
“天子都止不住。”
“不,應該說驃騎殲敵數十萬都止不住。”
戲誌才神情有些複雜,歎道:“不過,這次連陳國之臣都被告誡,莫不是在暗喻我等?”
“或許吧。”
荀彧眉頭緊蹙。
不由迴頭看了眼驃騎將軍府。
對陳國內部的告誡,似乎與潁川荀氏有關係。
不久,戶籍司丞府。
荀彧從桌案上抽出一封密信。
這是族兄荀爽所寫,關乎族侄女荀采的婚事。
陳國嗣子納妾,年初之時鬧得沸沸揚揚,未曾定正妻,便納妾,是大宗少有之事,且納妾還不少,自然引得人風傳。
故此,下聘隊伍被世人所關注。
五路使節,隻帶迴兩人,驃騎從徐州而返帶迴一人。
總計納妾四人,陳留士族之女吳莧,商賈之家的麋貞,良家女甘梅,還有貂蟬官並州任家女。
餘下未曾迴應,便是無極甄氏的甄薑,以及潁川荀氏的荀采。
“備馬。”
“某要迴潁川一趟。”
荀彧攥著書信,朝堂外喊了一聲。
“諾。”
府中老仆迴應。
一場大漢宗室與士族的戰爭。
納荀采為妾,便是驃騎給予荀氏的暗喻,遏止士族是未來。
潁川荀氏作為豫州僅次於袁氏的存在,必須要擇定一方,決不能左右押注,圖謀家族延續,去爭所謂的從龍之功。
陳國距離潁川不遠。
荀彧披星戴月,僅兩日便迴到潁陰縣。
荀氏是郡望。
府宅規格建製極為奢華。
正堂之內,簡牘堆積成山,線裝書籍更是壘摞成牆。
荀爽正在著《春秋條例》,見荀彧匆匆入堂,不由驚詫道:“文若,怎麽迴潁川了?”
“兄長。”
荀彧神情凝重,作揖長拜。
他們二人年歲相差極大,但確實是族兄弟。
且荀爽還被人讚為碩儒,寓意學富五車,有不菲才學的大儒。
“迴來何事?”
荀爽合上書籍,喚來侍從奉茶。
“荀采之事。”
荀彧捏起米糕塞入口中,咀嚼好一會才咽下,又飲了口茶水,問道:“某聞陳王為驃騎納妾,兄長為何不應下?”
“不想。”
“故而沒有應下。”
荀爽神情平淡,抬眸道:“她與新野陰氏早有婚約,若非去年滿伯寧徹查南陽,二人早已完婚,所以某未曾迴應陳王。”
“兄長。”
“這是在怨恨驃騎嗎?”
荀彧目光鋒利,冷聲道:“弟不敬,敢問兄長可是在埋怨驃騎在並州大開殺戒,屠盡九郡勳貴望族,連當初征召你的王子師都被殺了?”
“是又如何。”
“不是又如何?”
荀爽眉頭緊蹙,告誡道:“莫要忘了,潁川荀氏還輪不到你來做主,族內有人看好你,亦有人看好公達,但現在荀氏還是某在當家。”
“袁基死了。”
“荀氏能逃得脫嗎?”
“公達與某皆在陳國,一人主政,一人主軍。”
“公達去年在並州代掌刺史,現在連代刺史都沒了。”
“月前,天子擬詔,表泰山丁建陽為並州刺史,驃騎從徐州迴來召開議事,告誡陳國之臣,並言大漢來去自如,兄長不明白何意嗎?”
荀彧失了禮儀,拍著案幾怒問道。
“警告嗎?”
荀爽眉頭緊蹙。
僅僅是他沒有迴應陳王劉寵的下聘。
大漢宗室反應竟如此強烈,連代刺史都不準掌,還言大漢來去自如,難道不接下聘禮,就不是大漢人了?
“為何不是警告?”
“潁川荀氏比宗王要高貴嗎?”
“朝中之爭愈演愈烈,大漢宗室與士族必有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
“驃騎與天子不阻士族在州郡調動,便是想要借機肅清大漢,他們容不得人騎牆觀望,天下之士隻有兩個選擇,或服於大漢,或隨他人成為叛逆。”
“彧,今借陳王之言,跳梁者必被戮於劍下。”
荀彧扶著案幾起身,肅然道出自己的猜測。
“荀氏沒做什麽。”
荀爽歎了口氣,複雜道:“僅是沒有迴應陳王而已。”
“陳國在豫。”
“大漢宗室焉能不聞荀氏。”
“天子與驃騎,並非需要荀氏沒有做什麽,而是需要我們能做什麽。”
荀彧走到門戶處,怒問道:“驃騎之妾,便是要絕了荀氏倚仗大漢雄踞州郡的念想,讓我們領著部分士人服於大漢治下,陛下不立儲君,驃騎不定正妻,難道兄長真的看不明白?”
“兄終弟及。”
“可你莫要忘了一件事。”
“若是陛下與驃騎真如此,他們的敵人不止是士族。”
“大漢宗室,外戚盡皆俱起,陳王之子可為天子,其他宗子亦可為天子。”
“兄終弟及的前提是天子無嗣,難道你真的要將荀氏壓在陳國,令荀氏與驃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嗎?”
荀爽猛然起身,拖著年邁之軀發出嘶聲力竭的怒吼。
“夠了。”
“他們有幾萬兵馬?”
“十萬,二十萬,還是三十萬。”
荀彧轉身拂袖迫近,厲聲道:“驃騎可以在蕭關殺十萬,能在並州殺十六萬,亦能在平城關外殺二十萬,難道不能在大漢內部殺幾十萬人嗎?”
“社稷倒懸。”
“天下禍亂。”
荀爽身形踉蹌,扶著梁柱問道:“大漢的天子,向來無情對吧!”
“這是他們的大漢。”
“士族俱起,本就是一個錯誤。”
“兄長以為某不想讓荀氏長存,不想成為四世三公之族?”
“可你們都錯了,大漢隻容得下一個天子,容不下成千上萬的君主。”
“士族雄踞地方,與州郡官吏同流合汙,截斷賦稅兵源,藏民納田養其青壯,妄圖將天子困於一牆之院,這與周王朝分封諸侯王有什麽區別?”
“驃騎建設公羊學宮,便是要告訴天下人,大一統才是大漢的路。”
“以前大漢的路走歪了,現在要殺一個山河清肅。”
荀彧眼眸通紅,狠狠跺了兩下地麵,痛心疾首道:“大漢的天子,莫說殺一個士子,殺外戚都從不留情,沒有人能阻攔兩個持鋒的天子,還望兄長三思。”
“所以。”
“你迴來準備做什麽?”
荀爽好似耗盡精氣神,扶著梁柱癱軟在地上。
大堂中寂靜片刻。
文武相顧無言,不過諸多武將眼中閃爍興奮之色。
他們不管這場戰爭的對手是誰,但隻要有戰爭,便有封侯的希望,尤其是還未動過的陷陣,建武兩軍,以及遠在徐州的神武營。
“人禍。”
“天子都止不住。”
“不,應該說驃騎殲敵數十萬都止不住。”
戲誌才神情有些複雜,歎道:“不過,這次連陳國之臣都被告誡,莫不是在暗喻我等?”
“或許吧。”
荀彧眉頭緊蹙。
不由迴頭看了眼驃騎將軍府。
對陳國內部的告誡,似乎與潁川荀氏有關係。
不久,戶籍司丞府。
荀彧從桌案上抽出一封密信。
這是族兄荀爽所寫,關乎族侄女荀采的婚事。
陳國嗣子納妾,年初之時鬧得沸沸揚揚,未曾定正妻,便納妾,是大宗少有之事,且納妾還不少,自然引得人風傳。
故此,下聘隊伍被世人所關注。
五路使節,隻帶迴兩人,驃騎從徐州而返帶迴一人。
總計納妾四人,陳留士族之女吳莧,商賈之家的麋貞,良家女甘梅,還有貂蟬官並州任家女。
餘下未曾迴應,便是無極甄氏的甄薑,以及潁川荀氏的荀采。
“備馬。”
“某要迴潁川一趟。”
荀彧攥著書信,朝堂外喊了一聲。
“諾。”
府中老仆迴應。
一場大漢宗室與士族的戰爭。
納荀采為妾,便是驃騎給予荀氏的暗喻,遏止士族是未來。
潁川荀氏作為豫州僅次於袁氏的存在,必須要擇定一方,決不能左右押注,圖謀家族延續,去爭所謂的從龍之功。
陳國距離潁川不遠。
荀彧披星戴月,僅兩日便迴到潁陰縣。
荀氏是郡望。
府宅規格建製極為奢華。
正堂之內,簡牘堆積成山,線裝書籍更是壘摞成牆。
荀爽正在著《春秋條例》,見荀彧匆匆入堂,不由驚詫道:“文若,怎麽迴潁川了?”
“兄長。”
荀彧神情凝重,作揖長拜。
他們二人年歲相差極大,但確實是族兄弟。
且荀爽還被人讚為碩儒,寓意學富五車,有不菲才學的大儒。
“迴來何事?”
荀爽合上書籍,喚來侍從奉茶。
“荀采之事。”
荀彧捏起米糕塞入口中,咀嚼好一會才咽下,又飲了口茶水,問道:“某聞陳王為驃騎納妾,兄長為何不應下?”
“不想。”
“故而沒有應下。”
荀爽神情平淡,抬眸道:“她與新野陰氏早有婚約,若非去年滿伯寧徹查南陽,二人早已完婚,所以某未曾迴應陳王。”
“兄長。”
“這是在怨恨驃騎嗎?”
荀彧目光鋒利,冷聲道:“弟不敬,敢問兄長可是在埋怨驃騎在並州大開殺戒,屠盡九郡勳貴望族,連當初征召你的王子師都被殺了?”
“是又如何。”
“不是又如何?”
荀爽眉頭緊蹙,告誡道:“莫要忘了,潁川荀氏還輪不到你來做主,族內有人看好你,亦有人看好公達,但現在荀氏還是某在當家。”
“袁基死了。”
“荀氏能逃得脫嗎?”
“公達與某皆在陳國,一人主政,一人主軍。”
“公達去年在並州代掌刺史,現在連代刺史都沒了。”
“月前,天子擬詔,表泰山丁建陽為並州刺史,驃騎從徐州迴來召開議事,告誡陳國之臣,並言大漢來去自如,兄長不明白何意嗎?”
荀彧失了禮儀,拍著案幾怒問道。
“警告嗎?”
荀爽眉頭緊蹙。
僅僅是他沒有迴應陳王劉寵的下聘。
大漢宗室反應竟如此強烈,連代刺史都不準掌,還言大漢來去自如,難道不接下聘禮,就不是大漢人了?
“為何不是警告?”
“潁川荀氏比宗王要高貴嗎?”
“朝中之爭愈演愈烈,大漢宗室與士族必有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
“驃騎與天子不阻士族在州郡調動,便是想要借機肅清大漢,他們容不得人騎牆觀望,天下之士隻有兩個選擇,或服於大漢,或隨他人成為叛逆。”
“彧,今借陳王之言,跳梁者必被戮於劍下。”
荀彧扶著案幾起身,肅然道出自己的猜測。
“荀氏沒做什麽。”
荀爽歎了口氣,複雜道:“僅是沒有迴應陳王而已。”
“陳國在豫。”
“大漢宗室焉能不聞荀氏。”
“天子與驃騎,並非需要荀氏沒有做什麽,而是需要我們能做什麽。”
荀彧走到門戶處,怒問道:“驃騎之妾,便是要絕了荀氏倚仗大漢雄踞州郡的念想,讓我們領著部分士人服於大漢治下,陛下不立儲君,驃騎不定正妻,難道兄長真的看不明白?”
“兄終弟及。”
“可你莫要忘了一件事。”
“若是陛下與驃騎真如此,他們的敵人不止是士族。”
“大漢宗室,外戚盡皆俱起,陳王之子可為天子,其他宗子亦可為天子。”
“兄終弟及的前提是天子無嗣,難道你真的要將荀氏壓在陳國,令荀氏與驃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嗎?”
荀爽猛然起身,拖著年邁之軀發出嘶聲力竭的怒吼。
“夠了。”
“他們有幾萬兵馬?”
“十萬,二十萬,還是三十萬。”
荀彧轉身拂袖迫近,厲聲道:“驃騎可以在蕭關殺十萬,能在並州殺十六萬,亦能在平城關外殺二十萬,難道不能在大漢內部殺幾十萬人嗎?”
“社稷倒懸。”
“天下禍亂。”
荀爽身形踉蹌,扶著梁柱問道:“大漢的天子,向來無情對吧!”
“這是他們的大漢。”
“士族俱起,本就是一個錯誤。”
“兄長以為某不想讓荀氏長存,不想成為四世三公之族?”
“可你們都錯了,大漢隻容得下一個天子,容不下成千上萬的君主。”
“士族雄踞地方,與州郡官吏同流合汙,截斷賦稅兵源,藏民納田養其青壯,妄圖將天子困於一牆之院,這與周王朝分封諸侯王有什麽區別?”
“驃騎建設公羊學宮,便是要告訴天下人,大一統才是大漢的路。”
“以前大漢的路走歪了,現在要殺一個山河清肅。”
荀彧眼眸通紅,狠狠跺了兩下地麵,痛心疾首道:“大漢的天子,莫說殺一個士子,殺外戚都從不留情,沒有人能阻攔兩個持鋒的天子,還望兄長三思。”
“所以。”
“你迴來準備做什麽?”
荀爽好似耗盡精氣神,扶著梁柱癱軟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