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翟大捷。


    於大漢上下,都是值得大賀之事。


    黃巾之禍,在各州愈演愈烈,隨著黨人解禁,天下風聞。


    漢末亂世,徹底拉開帷幕,名留史書的梟雄一一登場,拜為騎都尉的曹操,討虜校尉孫堅,袁紹受大將軍何進征辟,無奈從命出仕。


    遠在幽州之地,麵對赤地千裏,人吃人的災禍。


    出身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得到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資助,在涿郡大聚義士,與關羽,張飛在桃園結義,踏入煌煌亂世。


    四月初,潁川各縣叛亂均已平定。


    陽翟。


    太守府之中。


    劉牧翻看著陳國傳來的戰報。


    堂下,忝為軍司馬的荀攸,持著戰報說道:“世子,沛縣初平,連刺史王允都大破敵軍,許定與沛相陳珪發兵魯國,陳王詢問我們發往何地?”


    “你以為呢?”


    劉牧胸懷韜略,頗為好奇的問道。


    荀攸若有所思,淡笑道:“若某求功,發兵汝南,再下南陽;若求無錯,自然領軍守在潁川,拱衛洛陽不失!”


    “啪嗒。”


    劉牧將戰報甩在案幾上,目光銳利道:“大亂要平,春耕已經進入末期,陳國,沛縣,潁川等等相繼開始耕田播種,荊揚就算氣候不同,也不能太晚!”


    “諾。”


    荀攸明悟道。


    “公達。”


    劉牧提筆在空白的帛書上書寫,說道:“彭脫是黃巾汝南渠帥,故此汝南非主戰之地,南陽太守褚貢被殺,張曼成領軍占據宛城,揚州廬江郡渠帥戴風於安鳳縣起兵,這才是當前大事。”


    “臣下愚魯。”


    荀攸作揖一拜。


    彭脫,波才,是豫州最為強大的黃巾軍勢力。


    陽翟一戰便潰,當前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平定荊揚之亂,而非是一個汝南。


    “切記。”


    “事有輕重緩急。”


    劉牧卷起帛書,沉聲道:“你遣人將帛書發往陳國,明日大軍先發往南陽郡,隻要宛城被攻破,荊州各郡不必我們發兵,州府,郡府自己就能平定。”


    “諾。”


    荀攸帶著帛書離開大堂。


    直至出了太守府,方才鬆了口氣。


    陽翟之戰結束後,他被征為軍司馬,戲誌才被征為糧草官,負責與遠在陳國的顧雍對接,鍾繇,荀彧則是繼續留在郡府。


    僅十餘日的相處,他便對劉牧下了定論。


    一個身負驍勇,且精通軍略,並野心勃勃的宗王嗣子。


    從支援陽翟來看,軍中並無大將,隻有王越,典韋,許褚三個草莽之人,卻又能輕易擊潰黃巾主力,靠的是對雙方精銳的判斷,以及夜襲之妙。


    這般人,借機廣征卒伍,並且大辟臣屬,真的隻是為了承繼宗王之位?


    “公達。”


    府門前,荀彧走來喚了一聲。


    荀攸迴神笑道:“叔父,來府中有要事?”


    “是啊。”


    荀彧無奈一歎,說道:“城中儲糧不足,州府無能為力,總不能將有主的田畝分發給降軍吧,因此隻能來找世子詢問安民之政。”


    “難。”


    荀攸搖了搖頭。


    各縣平定,降軍超過十萬之眾,皆為豫州各郡流民。


    這些人,本就是活不下去的百姓,以及操戈而起的佃民,發迴原籍幾乎不可能。


    可潁川的田畝,多為士族之田,少部分在百姓手中,誰也不可能將自己的田產送給別人,既無田產,又無糧食,如何能安撫降軍。


    “有時間再敘!”


    荀彧擺了擺手,朝著府門走去。


    進入大堂。


    荀彧沒有遷延,道出安民之事。


    春耕不足,又無良田。


    潁川一郡,可養不起這麽多降軍。


    又不能殺降,所以安民之政,成了當前大事。


    “總計多少人?”


    劉牧敲打著案幾,目光灼灼的問道。


    荀彧不假思索道:“這些天從各縣緝捕的黃巾軍,加上陽翟降軍,超過十二萬之眾,還有一些朝著兗州流竄而去。”


    “郡府何意?”


    劉牧眉頭一揚。


    十二萬人,並非都是青壯,還有不少老弱婦孺啊。


    “世子。”


    荀彧解釋道:“潁川有荒田,但粗略統計隻能安民兩萬,太守與各族協商充為佃戶,但各族礙於人禍,不敢接納降軍。”


    “明白了。”


    劉牧合上眼眸,開始思量。


    戰場殺敵無可厚非,但不能殺降。


    黃巾叛軍也是大漢的子民,一次殺降,會引起各州黃巾軍的強力抵抗,給戰爭帶來無盡的威脅。


    所以,隻能就地安民,並且施下善政,才能更好的討伐黃巾餘孽。


    “世子?”


    荀彧輕聲喚道。


    劉牧睜開眸子,沉聲道:“男女老幼分開統計,年十八之上且孑然一身的男女合婚,十四歲以下孤子並入夫妻之家,以戶來統計,查一下潁川有多少荒田,可以安多少百姓,剩下的百姓我與父王商議。”


    “諾。”


    荀彧恭敬道。


    翌日,大軍主力發往南陽。


    劉牧領著三百王卒尉直奔陳國,僅兩日便迴到陳王府。


    “何事這麽急?”


    劉寵看著風塵仆仆的親子問道。


    劉牧放下盛水的漆碗,急忙道:“本來寫了帛書,但安民之政,還需要來陳國走一趟,不然就算強行落戶安民,恐怕也會造成內亂。”


    “潁川降軍多少人?”


    劉寵無奈道:“這兩個月,陳國廣納各郡流民,僅落戶就超過一萬之數,人口增加了十幾萬,實在沒有多少荒田了。”


    劉牧蹙眉道:“府中有多少耕田?”


    “逆子。”


    “你這是崽賣爺田心不疼啊。”


    劉寵拂袖驚怒道:“府中田畝,多為宗正府賞賜,並非是食邑之戶,況且田畝自有佃戶,你若是分了,佃戶怎麽生活?”


    “咳。”


    “父王,你又急。”


    劉牧臉色漲紅的幹咳一聲。


    劉寵眼睛大瞪,冷哼道:“府中有三百畝田,再多就沒了。”


    “這麽少?”


    劉牧有些難以置信。


    漢末三國,就算兩袖清風的諸葛亮都有桑株八百,薄田十五頃,算下來有一千五百畝田產,這還叫薄田,那陳王府叫什麽……家貧?


    “不少了。”


    劉寵沉著臉說道:“陳國隻有九縣,卻有一百多萬百姓,府中三百畝都可以養活數百人,算是相當富裕。”


    “孩兒知錯。”


    劉牧若有所思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煙火並收藏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