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這日,集市上張娘子開的這間麵攤前又是站了好些人,那張矮桌與人群一比,根本不值一提。大部分來吃麵的人都是熟門熟路的接過麵條,在一旁端著碗兩兩三三站著邊吃邊聊。


    秀晴每日隻賣一百份左右的麵,一個是自己忙不過來,另一個多了小車也裝不下。一大早是她最忙的時候,好多人擔心來得晚了買不到,於是算著她擺攤的時間便過來了。


    今天來得最早的一批食客發現張娘子的麵攤裏似乎與往日有些不太一樣。多了好些瓶瓶罐罐還有些白布蓋好的蔬菜。秀晴揭開平日裝湯的一個瓦罐,一股芝麻香飄散出來,眾人一看竟是隻有大飯館才會用來佐菜的芝麻醬。


    秀晴看食客議論紛紛,介紹道”最近天熱,湯便少煮了些。新做了這素拌麵,和素湯麵一樣,都是十文一碗。“


    ”素拌麵?隻聽說過蔥油拌麵,你這倒是新鮮。“


    ”前頭的不買廢什麽話,張娘子給我拌一碗嚐嚐。“


    ”我還是老樣子,三鮮麵吧。“


    眾人各點各的,秀晴依次下麵。當第一碗素拌麵端上來的時候,就見煮好的麵條上,切好的菜絲兒紅的綠的黃的煞是好看,一大勺香濃的芝麻醬淋在上頭,還有蔥末花生碎。看得人口舌生津,恨不得立刻上去嚐一嚐那馥鬱的味道。


    有人看手裏的湯麵不香了,一邊吸溜著一邊盯著別人的碗。”這麻醬拌麵真是味道十足,配料也豐富,一口下去,香得不得了。“有人一邊吃著麵一邊炫耀到。


    後來的人聽到紛紛都點了素拌麵,芝麻醬的香味傳得越來越遠。


    袁老丈過來的時候,已經過了人最多的那個時辰。本想跟往常一樣吃一碗三鮮麵,卻意外發現張娘子今日換了菜單。


    ”隔著老遠就聞見了芝麻的香氣,原來是打你這兒來的。“袁老丈打趣到。


    ”老丈人今日卻是來晚了,這麻醬拌麵呀,這會都已經賣完了。“老丈是個和善人,秀晴見到話裏也不免有幾分戲謔。


    ”哎呀!怎麽之前沒聽你說過,這頭一日賣就賣光了,明日!明日一定要給老夫留一碗。“說著還是點了碗三鮮麵。


    ”好嘞,明日來一定讓您老吃上。“秀晴笑著應了。


    第二日,還是這個時辰,袁老丈又來了。


    ”今日可要好好嚐嚐你那麻醬拌麵。“說著便自己坐了下來。


    等到端來了麵,老丈一邊拌著一邊說道“這芝麻醬配上香醋真是不錯,還是好久以前這麽吃過。”


    秀晴見老丈頗懂得吃,便隨口聊著“若是有辣椒,就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辣椒?張娘子也識得此物?這可是不多見的東西。”老丈沒曾想一個普普通通開麵攤的小娘子也能知道辣椒這東西。


    “確實不多見,所以我這麵裏啊,始終差股滋味。”秀晴並不言明自己是怎麽知道的,說著些旁的話。


    袁老丈也不追究,反而說道“舊日我曾在一位南方來的同僚家中吃酒,他家娘子做得一手很好的家鄉菜,據他娘子說,他們那裏就愛吃辣椒。他也曾贈與我一些,可是我家廚子卻不會料理此物,所以之後一直也沒吃到過那樣的飯菜。”


    說罷,兩眼閃著精光看向秀晴“張娘子,可是會用辣椒做菜?”


    “辣椒做菜不難,可是這東西卻難得。”秀晴會做的那可多著呢。


    袁老丈一聽有門,立即來了精神。“我家便有,卻不知張娘子會做些什麽菜?”


    “老丈家的辣椒可是新鮮的?能否種得?”秀晴問道。


    “那倒不是。”


    “可惜了,若是幹辣椒,吃幾頓就沒了,再想吃也沒有。而且這辣味,是越吃越想吃,倒不如一開始就吃不著。”秀晴其實也饞辣菜,但是這種東西不吃便罷,吃了就容易上癮。


    袁老丈撚了撚胡須,過了半晌說道“我若能尋得新鮮辣椒,張娘子可願做些菜與我嚐嚐?”


    “老丈若真能尋到,我給您治一桌好宴。”秀晴俏皮地一眨眼睛,心裏卻並不十分相信,畢竟來縣城這麽久了都沒見到過。


    “嗬嗬嗬......”袁老丈笑彎了眼“好說,好說。”


    拌了拌碗裏的麻醬麵,心想小女娘做菜的手藝應該也不錯吧。


    山川書院的學舍中。


    院中煮茶的男子探了探水溫,見還差些火候,索性起身走動走動。一身鴉青色的襴衫隨著動作抖落開,展露出一具頎長的背影,肩膀寬厚,身形挺拔。


    袁甫手裏拿著書信,在院子一角的樹底下慢慢走著。頭頂的陽光偷過葉子間的空隙投在他俊逸的臉上,高眉深目,挺鼻薄唇。


    信是家中祖父寄來的,竟是要他托人去尋南方的一種叫辣椒的東西。袁甫很無奈,自己的祖父袁廂禮在仕時位居翰林學士,現下迴鄉榮養。老人家除了喜歡找人下棋,最愛的就是一口美食。


    自己現在雖不在朝中,但關係交厚的同窗同僚倒也有幾個,而且祖父把位置交代得很清楚,所以這件事並不難辦。


    隻是怎麽突然想起要尋這辣椒?父親遠在京中任職,自己則在書院,唯獨祖父一人獨居在老家縣城。袁甫有一段時日沒見祖父,擔心他這想法不知是打哪冒出來的。但既然答應了好友來這書院任職教書,便不好隨意離開,隻能等下次休沐再迴去了。


    袁家的宅子在城北的長青巷裏,宅子內幾處院落蜿蜒相連,高樹矮木擁擁疊疊,平整的青石板路從各院子裏伸出,繞過花叢又隱入遠處。


    袁廂禮做官多年,迴鄉之後並不愛排場,內心斥之為腐朽而不自知。家中多是些老仆,打理宅中瑣事。身邊也僅有一個陪伴多年的老長隨,穿衣吃飯都是自己動手。


    唯獨供著位大廚,非但不合自己胃口,還不好將人辭退。這廚子是自己兒子從京中給找來的,得過大人的囑咐,務必將老爺的飲食調理得當。


    那每日的吃食確實看著花團錦簇的模樣,精雕細琢,種類繁多。但吃起來沒滋沒味的,又不想拂了兒子一番心意,一到吃飯的時候,對著滿桌佳肴舉著筷子無處下箸,隻能自己唉聲歎氣。


    便常常整日的不著家,不是去找好友閑聊順便蹭飯,就是尋人對弈再找處館子好吃好喝一頓。


    今年年初,集市開了家麵攤。幾次三番聽人說她家麵條好吃,忍不住好奇有一天早上就去嚐了嚐。果然如眾人所說,鮮香無比,此後隔個兩三日早上就會溜達到集市去。前些日子,那張娘子心思巧妙,竟又用芝麻醬做了素拌麵,每次一碗下肚,都是唇齒留香,心滿意足。


    袁老爺現在恨不得日日往集市跑了。給孫子袁甫寫過信之後,迴想起張娘子巧笑著說給自己治宴的模樣,心裏倒有幾分迫不及待。


    秀晴這段日子賣素拌麵賣得極好,收攤的時辰也越來越早了,有時往往不過擺了一個多時辰的麵攤,便賣的空空如也。


    生意好,秀晴便想著攢些銀錢。張節在蒙學學得很好,夫子都誇他悟性高,認字也非常快。隱隱約約透露出他現在蒙學的內容已經學得差不多,是時候開始正經讀四書五經了。


    但是縣裏的私塾教開蒙的小孩子可以,正經學問卻是教得不深,想要學問好,便得去更好的書院上學。


    夫子跟她說,在清榆縣城外往東大約行車一個時辰,有處小桃山,山中便有一間山川書院。書院山長是趙郡名門範氏之後,多結交一些有誌博學之士,並邀來書院講書。教出的子弟就算未經科舉入官,也都有禮有節,談吐不俗。


    隻是書院雖好,但除了束脩銀子,每月還得供應數兩銀子的食宿開支,書院地處城外山中,來往不便,學子先生都是住在書院裏。


    除此之外,這山川書院也不是想進就能進的,所有的學子想入學一並都得經過考試篩選,考校的不止基本的學識,還有學子的心性。十人中往往最後不過取二三人罷了。


    秀晴並不希求張節以後聞達於世,隻想他能做個知情明理,心胸開闊的人。這書院雖難進,可教出的學子很是符合秀晴心中對張節的期待,便躍躍欲試。想著先去考一考,考不過便罷了,再去其他書院讀書也是一樣的。


    無論如何,阿節如今開蒙完,總要去更高等的書院念書,這銀錢是要攢起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寡婦:開店帶娃靠美食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螢火森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螢火森林並收藏農家小寡婦:開店帶娃靠美食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