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二下江南
朕為女子,可為帝乎! 作者:愛吃桂花杏仁露的雷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且說那章六本以為投靠了東洋鬼子後,便能一如既往地安享榮華富貴,從此高枕無憂。
然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東洋鬼子在靖難軍淩厲無比的強大攻勢之下,竟然連區區十來天都未能撐住,便已如土雞瓦狗般被徹底消滅得幹幹淨淨。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東洋帝國竟也未曾派出一兵一卒前來增援。
如今,靖難軍已然開始著手清算那些賣國求榮的叛徒們。
章六深知大難臨頭,為了能保住這條小命,隻得趁著夜色匆匆逃離,如喪家之犬一般躲進了荒郊野外的僻靜之處。
想那章六平日裏過慣了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生活,何曾受過這般苦楚?
僅僅隻是餓了那麽一小會兒,便覺得難以忍受。
無奈之下,他隻好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來到一條小河邊,顧不得河水是否幹淨。
便趴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喝起汙水來,以求能夠稍稍緩解一下腹中難耐的饑餓感。
可就在這時,章六的毒癮卻毫無征兆地猛然發作起來。
隻見他全身不停地抽搐著,仿佛有千萬隻毒蟲正在啃噬他的骨髓一般。
由於身體不受控製,一個不小心,他整個人便直直地墜入了河中。
說來也是巧,此時恰好有一個年輕小夥子正在這河裏捕魚。
他眼尖瞧見有人落水,心中一驚,連忙扔下手中漁具,奮力遊向章六所在之處,並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其從水中成功救了出來。
或許是因為受到河水的強烈刺激,章六一嗆水,那原本肆虐橫行的毒癮竟然奇跡般地暫且被壓製了下去。
待稍稍恢複些許神智後,章六趕忙抓住救命恩人,急切地向其詢問起外麵的局勢變化。
那年輕人正欲開口作答,突然間似是意識到了什麽,目光緊緊盯著章六,麵露遲疑之色,猶豫片刻後方才小心翼翼地問道:
“敢問公子……您莫非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章大帥之子?”
章六見那年輕人一臉崇敬地望著自己,心中不禁得意起來,他忙不迭地點頭應道:
“哈哈,沒錯,在下正是章大帥之子,章六!今日得遇閣下,實乃緣分呐!想必閣下也是聽聞我的威名,特地前來投靠,欲為我效力的吧?”
說罷,還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等著對方阿諛奉承。
然而,那年輕人卻突然臉色一變,怒目圓睜,大聲吼道:
“什麽?你竟然是那個不忠不孝的章六!真是晦氣至極!虧我剛才還出手相救,沒想到救的竟是你這等無恥之徒!”
話音未落,隻見他猛地伸出雙手,一把將毫無防備的章六狠狠地摁進了水中。
章六猝不及防,隻覺得一股巨大的力量襲來,瞬間便被淹沒在了水下。
他拚命掙紮著想要浮出水麵,但那年輕人的力氣極大,死死地按住他,讓他根本無法動彈。
不一會兒,章六就漸漸失去了反抗的能力,水麵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動靜。
待到確認章六已經不再掙紮後,年輕人才緩緩鬆開了手,站起身來。
冷冷地看了一眼平靜的水麵,然後轉身離去,仿佛剛剛所發生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一般。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東方,東洋帝國得知其精銳部隊關東軍已被徹底消滅,頓時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他們深知,如果繼續與對手交戰下去,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因此,東洋帝國高層經過緊急商議後,決定立即派遣使者前往長安,尋求與李聖君和談。
當東洋使者抵達長安時,見到李聖君後,先是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滿臉堆笑地說道:
“尊敬的李將軍,此次衝突實屬一場誤會。我們東洋帝國一直以來都是秉持著和平友好的原則,絕無侵犯貴國之意啊!”
“希望您能高抬貴手,停止這場無謂的爭鬥,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
李聖君自然清楚這些東洋鬼子的真實意圖,他們之所以主動求和,無非是因為尚未做好全麵發動戰爭的準備。
而事實上,李聖君這邊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
雖然她成功擊潰了關東軍,但自身的實力也有所損耗,若此時貿然挑起全麵戰爭,恐怕也難以取得最終的勝利。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李聖君決定暫時接受東洋帝國的和談提議。
畢竟,雙方都需要時間來休整軍隊、積蓄力量,以待日後再戰。
就這樣,在表麵的和平氛圍下,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暫時告一段落……
然而,所有人心裏都跟明鏡似的,這不過是一種臨時性的策略罷了。
一旦雙方都完成了充分的戰前準備工作,那麽一場足以撼動整個世界格局的驚天大戰便會轟然打響。
而在這場慘烈的角逐之中,神龍帝國與東洋帝國之間注定隻有一方能夠繼續存留於世,另一方則會被毫不留情地從曆史長河中徹底抹去。
甚至連其曾經存在過的痕跡都會消散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出現在史書之上一般!
就在此時,英明睿智的李聖君果斷下達命令,要求全力強化關東地區的鐵路以及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因為這些設施對於日後大規模運輸各類戰爭所需物資而言,無疑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
不僅如此,飛機場的建設更是此次計劃中的核心要點,畢竟在空中戰場上,既要憑借強大的戰機編隊來抵禦東洋鬼子那來勢洶洶的空軍力量。
同時還要利用空中優勢對東洋鬼子的海軍予以沉重打擊。
無獨有偶,東洋鬼子方麵自然也不甘示弱。
他們同樣意識到了交通建設與物資儲備的關鍵作用,於是迅速展開行動,積極加強高麗地區的相關布局。
時間來到共和九年五月,曆經長達一年多之久的外部列強源源不斷的支持援助之後,江南聯合政府成功地重新組建並武裝起一支規模超過兩百萬人之眾的龐大軍隊。
這支新軍不但配備了數量驚人的先進飛機、堅不可摧的坦克、威力巨大的火炮,就連內河炮艇也是一應俱全。
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當擁有了如此精良的武器裝備之後,江南聯合政府的膽量頓時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壯大起來。
於是乎,他們開始主動出擊,氣勢洶洶地朝著靖難軍發動猛烈攻勢,妄圖一舉奪迴失去已久的中原大地。
李聖君深知局勢嚴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她心裏清楚得很,僅僅依靠那些江南軍閥自身的膽量與實力,絕不可能如此肆意妄為地行事。
這背後必定有著列強暗中撐腰支持,況且經曆過上迴的教訓之後,此次列強必然已經做好了萬全之策。
果不其然,正如李聖君所預料的那樣,由於靖難軍近來發展迅速、擴張迅猛,不少心懷叵測的奸佞小人和投機分子趁機混入其中。
這些人被洋人的威脅恫嚇以及利益誘惑所打動,最終選擇背叛自己的陣營,投靠到洋人那邊去了。
就在江南聯合政府對靖難軍發起猛攻之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些叛徒竟然臨陣倒戈,毫不猶豫地向敵人投降了!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絕大多數靖難軍的戰士都對組織忠心不二、堅定不移。
他們並未跟隨那些叛徒一同投降,反而在發現情況有變之後,當機立斷發出警報,並立即朝著江南軍閥的部隊奮勇反擊過去。
得知這一緊急軍情後,李聖君怒不可遏,當即下達命令要對此事展開全麵深入的調查。
她誓言一定要將所有涉及此案的相關人員一網打盡,一個也不放過。不僅如此,對於這些涉案人員及其家族還要嚴懲不貸,統統處以極刑並抄沒家產。
而從這些被抄沒的財物當中獲取的資金,則將用於支付征南大軍所需的龐大軍費開支。
與此同時,第四集團軍丁湟部與第六集團軍白雲部接到指令,再度集結兵力,氣勢洶洶地向著江南地區猛撲而去……
廣袤無垠的天空中,戰機唿嘯而過,一場激烈的空戰爭奪著至關重要的製空權。
雙方飛行員駕駛著先進的戰鬥機,在空中展開驚心動魄的追逐與纏鬥。
與此同時,蜿蜒流淌的內河中,艦隊嚴陣以待,彼此之間炮火連天,硝煙彌漫,隻為爭奪那寶貴的水域控製權。
而在陸地之上,炮兵陣地亦是一片繁忙景象,震耳欲聾的炮聲此起彼伏,炮彈如雨點般傾瀉而出,相互攻擊著對方的防線。
在這混亂不堪、戰火紛飛的戰場上,靖難軍的對地攻擊機猶如戰神降臨一般大顯神威。
它們靈活地穿梭於雲層之中,時而俯衝而下,精準地將一枚枚重磅炸彈投向聯合艦隊的內河炮艇;
時而盤旋升空,巧妙地避開敵人防空火力的攔截,並迅速調整姿態,對聯合政府的炮兵部隊發起一輪又一輪猛烈的轟炸。
聯合政府指揮部內,那位負責督戰的洋人正眉頭緊鎖地盯著手中的軍報,臉上露出難以掩飾的焦慮之色。
無論是空戰中的激烈交鋒,還是炮戰中的兇猛對射,亦或是內河炮艇之間的生死對決,聯合政府一方似乎都無法抵擋靖難軍強大的攻勢,處處處於下風。
麵對如此嚴峻的局勢,這位洋人深知,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等待他們的隻有失敗一途,根本毫無勝算可言。
果不其然,隨著重火力對決以聯合政府的失利告終,恐慌情緒開始在聯合政府的軍隊中蔓延開來。
越來越多的士兵失去了抵抗的勇氣,紛紛選擇逃離戰場,成為可恥的逃兵。
更有甚者,一些原本隸屬於聯合政府的部隊竟然直接在戰場上發動起義,毅然決然地向靖難軍投誠。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個名叫劉大麻子的家夥。
此人多年來一直在與靖難軍暗中勾結,表麵上裝出一副與靖難軍敵對的模樣。
實際上卻通過這種演“雙簧”的手段,源源不斷地從洋人那裏獲取大量的武器物資援助。
憑借著這些資源,他成功地將自己從一個小小的土匪頭子逐步發展壯大,最終搖身一變,成為了割據一方的大軍閥。
然而,當戰局明顯不利於聯合政府時,這個見風使舵的家夥毫不猶豫地拋棄了曾經的盟友,率領手下部隊投靠了靖難軍。
兵敗如山倒之勢瞬間蔓延開來,那原本浩浩蕩蕩多達兩百萬之眾的聯合政府軍此刻已然分崩離析。
士兵們或是選擇舉手投降,或是不顧一切地四散奔逃。
就如同上次那般場景重現,無數精良的武器裝備就這樣被遺棄在路邊,無人問津。
麵對如此混亂不堪的局麵,聯合政府中的官員以及世家地主、財閥們毫不猶豫地迅速行動起來。
他們急於將自己的家人與巨額財富轉移至海外,因為他們深知,隻要手中握有足夠的金錢,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夠繼續過上高高在上、養尊處優的人上人生活。
而當士兵們眼睜睜地看著那些當官的紛紛棄陣而逃時,心中最後一絲堅守的信念也隨之土崩瓦解。
於是乎,更多的士兵紛紛效仿,加入了逃亡的大軍之中。
就在這一片混亂之際,靖難軍則如秋風掃落葉般一路高歌猛進。
他們勢如破竹,所過之處皆望風披靡。
不出意外地,除了華亭縣、錢塘縣以及番禺城這幾座城池尚在負隅頑抗之外,廣袤無垠的江南大地已盡數落入靖難軍之手。
待局勢穩定之後,靖難軍立即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清洗運動。
大批罪大惡極之人被繩之以法,慘遭處決;而眾多善良無辜的百姓則得以幸存下來,在此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與此同時,靖難軍政府毫不吝嗇地對江南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建設。
一時間,一座座現代化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機器轟鳴聲響徹雲霄;一處處蘊藏著無盡寶藏的礦山被轟然炸開,源源不斷的礦產資源被開采出來;
大量先進的機械設備從四麵八方運來,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不僅如此,道路交通得到了全麵改善,寬闊平坦的公路縱橫交錯;大大小小的河流、水渠經過精心整治,水流潺潺,灌溉著肥沃的農田;
嶄新的機場也應運而生,為地區的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種種舉措使得江南地區煥發出勃勃生機,展現出一幅繁榮昌盛的美好畫卷。
然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東洋鬼子在靖難軍淩厲無比的強大攻勢之下,竟然連區區十來天都未能撐住,便已如土雞瓦狗般被徹底消滅得幹幹淨淨。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東洋帝國竟也未曾派出一兵一卒前來增援。
如今,靖難軍已然開始著手清算那些賣國求榮的叛徒們。
章六深知大難臨頭,為了能保住這條小命,隻得趁著夜色匆匆逃離,如喪家之犬一般躲進了荒郊野外的僻靜之處。
想那章六平日裏過慣了錦衣玉食、養尊處優的生活,何曾受過這般苦楚?
僅僅隻是餓了那麽一小會兒,便覺得難以忍受。
無奈之下,他隻好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來到一條小河邊,顧不得河水是否幹淨。
便趴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喝起汙水來,以求能夠稍稍緩解一下腹中難耐的饑餓感。
可就在這時,章六的毒癮卻毫無征兆地猛然發作起來。
隻見他全身不停地抽搐著,仿佛有千萬隻毒蟲正在啃噬他的骨髓一般。
由於身體不受控製,一個不小心,他整個人便直直地墜入了河中。
說來也是巧,此時恰好有一個年輕小夥子正在這河裏捕魚。
他眼尖瞧見有人落水,心中一驚,連忙扔下手中漁具,奮力遊向章六所在之處,並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其從水中成功救了出來。
或許是因為受到河水的強烈刺激,章六一嗆水,那原本肆虐橫行的毒癮竟然奇跡般地暫且被壓製了下去。
待稍稍恢複些許神智後,章六趕忙抓住救命恩人,急切地向其詢問起外麵的局勢變化。
那年輕人正欲開口作答,突然間似是意識到了什麽,目光緊緊盯著章六,麵露遲疑之色,猶豫片刻後方才小心翼翼地問道:
“敢問公子……您莫非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章大帥之子?”
章六見那年輕人一臉崇敬地望著自己,心中不禁得意起來,他忙不迭地點頭應道:
“哈哈,沒錯,在下正是章大帥之子,章六!今日得遇閣下,實乃緣分呐!想必閣下也是聽聞我的威名,特地前來投靠,欲為我效力的吧?”
說罷,還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等著對方阿諛奉承。
然而,那年輕人卻突然臉色一變,怒目圓睜,大聲吼道:
“什麽?你竟然是那個不忠不孝的章六!真是晦氣至極!虧我剛才還出手相救,沒想到救的竟是你這等無恥之徒!”
話音未落,隻見他猛地伸出雙手,一把將毫無防備的章六狠狠地摁進了水中。
章六猝不及防,隻覺得一股巨大的力量襲來,瞬間便被淹沒在了水下。
他拚命掙紮著想要浮出水麵,但那年輕人的力氣極大,死死地按住他,讓他根本無法動彈。
不一會兒,章六就漸漸失去了反抗的能力,水麵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動靜。
待到確認章六已經不再掙紮後,年輕人才緩緩鬆開了手,站起身來。
冷冷地看了一眼平靜的水麵,然後轉身離去,仿佛剛剛所發生的一切都與他無關一般。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東方,東洋帝國得知其精銳部隊關東軍已被徹底消滅,頓時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他們深知,如果繼續與對手交戰下去,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因此,東洋帝國高層經過緊急商議後,決定立即派遣使者前往長安,尋求與李聖君和談。
當東洋使者抵達長安時,見到李聖君後,先是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滿臉堆笑地說道:
“尊敬的李將軍,此次衝突實屬一場誤會。我們東洋帝國一直以來都是秉持著和平友好的原則,絕無侵犯貴國之意啊!”
“希望您能高抬貴手,停止這場無謂的爭鬥,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
李聖君自然清楚這些東洋鬼子的真實意圖,他們之所以主動求和,無非是因為尚未做好全麵發動戰爭的準備。
而事實上,李聖君這邊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
雖然她成功擊潰了關東軍,但自身的實力也有所損耗,若此時貿然挑起全麵戰爭,恐怕也難以取得最終的勝利。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李聖君決定暫時接受東洋帝國的和談提議。
畢竟,雙方都需要時間來休整軍隊、積蓄力量,以待日後再戰。
就這樣,在表麵的和平氛圍下,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暫時告一段落……
然而,所有人心裏都跟明鏡似的,這不過是一種臨時性的策略罷了。
一旦雙方都完成了充分的戰前準備工作,那麽一場足以撼動整個世界格局的驚天大戰便會轟然打響。
而在這場慘烈的角逐之中,神龍帝國與東洋帝國之間注定隻有一方能夠繼續存留於世,另一方則會被毫不留情地從曆史長河中徹底抹去。
甚至連其曾經存在過的痕跡都會消散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出現在史書之上一般!
就在此時,英明睿智的李聖君果斷下達命令,要求全力強化關東地區的鐵路以及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
因為這些設施對於日後大規模運輸各類戰爭所需物資而言,無疑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
不僅如此,飛機場的建設更是此次計劃中的核心要點,畢竟在空中戰場上,既要憑借強大的戰機編隊來抵禦東洋鬼子那來勢洶洶的空軍力量。
同時還要利用空中優勢對東洋鬼子的海軍予以沉重打擊。
無獨有偶,東洋鬼子方麵自然也不甘示弱。
他們同樣意識到了交通建設與物資儲備的關鍵作用,於是迅速展開行動,積極加強高麗地區的相關布局。
時間來到共和九年五月,曆經長達一年多之久的外部列強源源不斷的支持援助之後,江南聯合政府成功地重新組建並武裝起一支規模超過兩百萬人之眾的龐大軍隊。
這支新軍不但配備了數量驚人的先進飛機、堅不可摧的坦克、威力巨大的火炮,就連內河炮艇也是一應俱全。
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當擁有了如此精良的武器裝備之後,江南聯合政府的膽量頓時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壯大起來。
於是乎,他們開始主動出擊,氣勢洶洶地朝著靖難軍發動猛烈攻勢,妄圖一舉奪迴失去已久的中原大地。
李聖君深知局勢嚴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她心裏清楚得很,僅僅依靠那些江南軍閥自身的膽量與實力,絕不可能如此肆意妄為地行事。
這背後必定有著列強暗中撐腰支持,況且經曆過上迴的教訓之後,此次列強必然已經做好了萬全之策。
果不其然,正如李聖君所預料的那樣,由於靖難軍近來發展迅速、擴張迅猛,不少心懷叵測的奸佞小人和投機分子趁機混入其中。
這些人被洋人的威脅恫嚇以及利益誘惑所打動,最終選擇背叛自己的陣營,投靠到洋人那邊去了。
就在江南聯合政府對靖難軍發起猛攻之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這些叛徒竟然臨陣倒戈,毫不猶豫地向敵人投降了!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絕大多數靖難軍的戰士都對組織忠心不二、堅定不移。
他們並未跟隨那些叛徒一同投降,反而在發現情況有變之後,當機立斷發出警報,並立即朝著江南軍閥的部隊奮勇反擊過去。
得知這一緊急軍情後,李聖君怒不可遏,當即下達命令要對此事展開全麵深入的調查。
她誓言一定要將所有涉及此案的相關人員一網打盡,一個也不放過。不僅如此,對於這些涉案人員及其家族還要嚴懲不貸,統統處以極刑並抄沒家產。
而從這些被抄沒的財物當中獲取的資金,則將用於支付征南大軍所需的龐大軍費開支。
與此同時,第四集團軍丁湟部與第六集團軍白雲部接到指令,再度集結兵力,氣勢洶洶地向著江南地區猛撲而去……
廣袤無垠的天空中,戰機唿嘯而過,一場激烈的空戰爭奪著至關重要的製空權。
雙方飛行員駕駛著先進的戰鬥機,在空中展開驚心動魄的追逐與纏鬥。
與此同時,蜿蜒流淌的內河中,艦隊嚴陣以待,彼此之間炮火連天,硝煙彌漫,隻為爭奪那寶貴的水域控製權。
而在陸地之上,炮兵陣地亦是一片繁忙景象,震耳欲聾的炮聲此起彼伏,炮彈如雨點般傾瀉而出,相互攻擊著對方的防線。
在這混亂不堪、戰火紛飛的戰場上,靖難軍的對地攻擊機猶如戰神降臨一般大顯神威。
它們靈活地穿梭於雲層之中,時而俯衝而下,精準地將一枚枚重磅炸彈投向聯合艦隊的內河炮艇;
時而盤旋升空,巧妙地避開敵人防空火力的攔截,並迅速調整姿態,對聯合政府的炮兵部隊發起一輪又一輪猛烈的轟炸。
聯合政府指揮部內,那位負責督戰的洋人正眉頭緊鎖地盯著手中的軍報,臉上露出難以掩飾的焦慮之色。
無論是空戰中的激烈交鋒,還是炮戰中的兇猛對射,亦或是內河炮艇之間的生死對決,聯合政府一方似乎都無法抵擋靖難軍強大的攻勢,處處處於下風。
麵對如此嚴峻的局勢,這位洋人深知,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等待他們的隻有失敗一途,根本毫無勝算可言。
果不其然,隨著重火力對決以聯合政府的失利告終,恐慌情緒開始在聯合政府的軍隊中蔓延開來。
越來越多的士兵失去了抵抗的勇氣,紛紛選擇逃離戰場,成為可恥的逃兵。
更有甚者,一些原本隸屬於聯合政府的部隊竟然直接在戰場上發動起義,毅然決然地向靖難軍投誠。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個名叫劉大麻子的家夥。
此人多年來一直在與靖難軍暗中勾結,表麵上裝出一副與靖難軍敵對的模樣。
實際上卻通過這種演“雙簧”的手段,源源不斷地從洋人那裏獲取大量的武器物資援助。
憑借著這些資源,他成功地將自己從一個小小的土匪頭子逐步發展壯大,最終搖身一變,成為了割據一方的大軍閥。
然而,當戰局明顯不利於聯合政府時,這個見風使舵的家夥毫不猶豫地拋棄了曾經的盟友,率領手下部隊投靠了靖難軍。
兵敗如山倒之勢瞬間蔓延開來,那原本浩浩蕩蕩多達兩百萬之眾的聯合政府軍此刻已然分崩離析。
士兵們或是選擇舉手投降,或是不顧一切地四散奔逃。
就如同上次那般場景重現,無數精良的武器裝備就這樣被遺棄在路邊,無人問津。
麵對如此混亂不堪的局麵,聯合政府中的官員以及世家地主、財閥們毫不猶豫地迅速行動起來。
他們急於將自己的家人與巨額財富轉移至海外,因為他們深知,隻要手中握有足夠的金錢,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夠繼續過上高高在上、養尊處優的人上人生活。
而當士兵們眼睜睜地看著那些當官的紛紛棄陣而逃時,心中最後一絲堅守的信念也隨之土崩瓦解。
於是乎,更多的士兵紛紛效仿,加入了逃亡的大軍之中。
就在這一片混亂之際,靖難軍則如秋風掃落葉般一路高歌猛進。
他們勢如破竹,所過之處皆望風披靡。
不出意外地,除了華亭縣、錢塘縣以及番禺城這幾座城池尚在負隅頑抗之外,廣袤無垠的江南大地已盡數落入靖難軍之手。
待局勢穩定之後,靖難軍立即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清洗運動。
大批罪大惡極之人被繩之以法,慘遭處決;而眾多善良無辜的百姓則得以幸存下來,在此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與此同時,靖難軍政府毫不吝嗇地對江南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建設。
一時間,一座座現代化的工廠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機器轟鳴聲響徹雲霄;一處處蘊藏著無盡寶藏的礦山被轟然炸開,源源不斷的礦產資源被開采出來;
大量先進的機械設備從四麵八方運來,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不僅如此,道路交通得到了全麵改善,寬闊平坦的公路縱橫交錯;大大小小的河流、水渠經過精心整治,水流潺潺,灌溉著肥沃的農田;
嶄新的機場也應運而生,為地區的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種種舉措使得江南地區煥發出勃勃生機,展現出一幅繁榮昌盛的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