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昂撒帝國的特使帶著滿滿的誠意來到長安麵見李聖君。


    至此,昂撒帝國與靖難軍之間那驚心動魄的戰鬥暫且畫上了句號。


    隨後,他們各自有序地退兵三十裏,並宣布進入休戰狀態。


    而另一邊,立下赫赫戰功的劉顯宗接到了李聖君從長安發來的緊急召迴令。


    原來,李聖君要為這位凱旋而歸的大將舉辦一場盛大的慶功宴,以表彰他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和卓越功績。


    與此同時,李聖君還下達了一項重要的人事任免命令:由王剛接替劉顯宗統領第七軍,繼續擔負起保家衛國的重任。


    不僅如此,李聖君深知未雨綢繆的道理。


    為了應對來自高盧帝國可能發起的攻擊,他果斷任命林威前往桂地著手組建第九軍。


    要知道,桂地此前一直處於當地軍閥的掌控之下,但自從滇省百姓投靠靖難軍並過上安穩日子後,桂地的民眾親眼目睹了那裏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特別是滇省的老百姓如今不但能夠吃飽穿暖,而且出門不再擔驚受怕,甚至連生命安全都得到了充分保障。


    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深深地觸動了桂地人民的心弦,使得他們紛紛渴望能夠像滇省百姓一樣投入靖難軍的懷抱。


    且說這靖難軍,不僅深受普通百姓的擁護與愛戴,就連那些平日裏飛揚跋扈的軍閥兵們,都深知其待遇優厚,更知曉他們在抗擊洋人的戰場上屢立戰功。


    於是乎,這些軍閥兵們紛紛心生向往,也強烈要求所屬的軍閥能夠主動將桂地交予靖難軍之手。


    那一日,麵對著眾多指向自己的槍支,桂地軍閥縱然心中萬般不情願,但迫於形勢壓力,隻得乖乖地自願發表通電,表示願意率眾加入靖難軍。


    如此一來,靖難軍竟然未發一槍一彈,便輕而易舉地將桂地收入囊中。


    隨後,靖難軍立即著手對桂地展開一係列大規模的建設工作。


    他們積極修建道路橋梁,興辦工廠學校,大力推動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邊境地區的老百姓與內地之間的聯係變得愈發緊密而深厚起來。


    正因如此,當林威打出招兵大旗時,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瞬間吸引了大批優秀的獵人前來報名參軍。


    沒過多久,一支嶄新的軍隊——第九軍便成功組建完成。


    眼見著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林威毫不猶豫地率領這支剛剛組建完畢的第九軍,氣勢洶洶地朝著高盧帝國的安南殖民地進發。


    畢竟大戰在即,時間緊迫,又豈能坐以待斃,等待敵人的主力大軍到來後再被動出手呢?


    實際上,即便不存在昂撒帝國於其中煽風點火、搬弄是非,李聖君亦會毅然決然地下令靖難軍朝著安南等地域發動攻勢。


    畢竟此地蘊藏著他們夢寐以求的橡膠與石油資源,如果不能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良機將其一舉攻克。


    待到高盧帝國進一步強化安南地區的軍事部署之後,想要再行攻打可就要困難重重了!


    與此同時,這恰恰也是高盧帝國以及雄鷹帝國甘願插手介入的緣由所在。


    隻因他們已然洞悉了靖難軍那勃勃的野心——倘若放任靖難軍在身毒穩穩紮根立足。


    那麽接下來,安南等地必將成為靖難軍的首要攻略目標,而周邊的眾多島嶼恐怕亦是難以幸免!


    要知道,那些島嶼向來都被視為雄鷹帝國的禁臠之物,又怎會容忍靖難軍對其存有覬覦之心呢?


    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林威親率靖難軍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地攻下了安南北部山區。


    然而,正當他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來自遙遠萬裏之外的高盧軍隊卻突然殺至。


    這批遠道而來的高盧士兵可謂是士氣如虹,鬥誌昂揚。


    盡管此時他們既無製空權保駕護航,亦缺少炮兵火力支援,但他們依舊毫不畏懼地向著靖難軍精心構築的防禦陣地發起了悍不畏死的猛烈衝擊。


    依照他們最初的設想,隻需己方一聲令下,全軍發起衝鋒,靖難軍定然會被嚇得屁滾尿流,乖乖舉手投降。


    這可是他們自幼時起便耳熟能詳、倒背如流的傳奇故事啊!


    想當年,己方兵力不過區區一兩萬之眾,卻能將那坐擁廣袤疆土、人口眾多的龐大國度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隻能屈辱地割讓土地並賠償巨額款項。


    而每一名參戰歸來的士兵皆搖身一變成為腰纏萬貫之人,從此過上令人豔羨的富足生活。


    如今,他們也要效仿昔日英勇無畏的父輩們那般,再次從眼前這個龐然大物般的國家身上狠狠地撕下一大塊肥肉!


    隨著指揮官聲嘶力竭地怒吼出那句“射擊!”


    刹那間,靖難軍部署於此的各個火力據點瞬間噴吐出熊熊烈焰,無數顆熾熱無比的子彈猶如疾風驟雨一般唿嘯著射向那些膽敢入侵的敵人。


    這些奪命的彈丸無情地穿透侵略者的身軀,以最直接且殘酷的方式從肉體上徹底抹除他們存在於世間的痕跡!


    與此同時,天空之上亦是硝煙彌漫、戰火紛飛。


    一架架戰機如同矯健的雄鷹般俯衝而下,機炮口噴射出的火舌不斷舔舐著地麵上的高盧士兵。


    眾多高盧兵甚至直到生命終結前的最後一刻,腦海之中仍沉浸在那黃粱美夢中無法自拔——幻想著自己能夠滿載而歸、榮華富貴加身。


    然而,當冰冷的現實如重錘般狠狠砸醒他們時,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快,快跑啊!”


    終於有一些尚存一絲理智與求生欲望的高盧兵如夢初醒般歇斯底裏地狂唿亂叫起來,但此時想要逃脫已然為時過晚。


    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一天當中,林威將軍親自統率大軍一路窮追猛打,整整追殺敵軍長達三十餘裏。


    首批登上岸灘企圖侵略的高盧兵幾乎被殲滅得所剩無幾。


    緊接著,靖難軍勢如破竹般迅速挺進至紅河一帶,並馬不停蹄地開始構築堅不可摧的防禦工事。


    畢竟,那高盧帝國的陸軍向來有著“世界第一強軍”的赫赫威名,靖難軍自然不敢對其掉以輕心,必須全力以赴做好充足的應對準備工作!


    實際上情況正是這樣,當高盧統帥獲知了其前鋒部隊因為輕敵而貿然挺進並最終慘遭殲滅的消息時。


    他迅速做出反應,立即著手調整麾下軍隊的戰略部署,以一種穩健紮實、步步為營的方式向著紅河南岸推進。


    緊接著,一場激烈的空中角逐拉開帷幕——雙方的飛機奮力爭奪著製空權;


    地麵上,炮兵們則展開了兇猛的對轟,震耳欲聾的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與此同時,步兵們老老實實地躲藏在專門構築的防炮洞中,靜靜地等待著上級下達進攻或防守的命令。


    在這種雙方實力旗鼓相當的局麵下,任何精妙的計謀似乎都難以奏效。


    此時,戰爭已經演變成純粹依靠硬實力來相互消耗的殘酷較量:


    比拚誰能夠更長時間地堅守住防線,以及哪一方擁有更為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來持續支撐這場持久戰。


    值得一提的是,靖難軍占據著主場作戰的優勢,他們能夠源源不斷地從後方調遣大批飛機趕赴安南上空參戰。


    相比之下,遠道而來的高盧軍所攜帶的飛機數量有限,在經過一番慘烈廝殺之後,這些飛機幾乎全部被靖難軍擊落。


    掌握了製空權這一關鍵因素後,林威將軍信心倍增,毫不猶豫地下達了主動向高盧軍發動攻擊的指令。


    他心中暗自思忖道:“我倒要瞧瞧,這個向來被譽為陸軍世界第一的列強究竟有多大能耐?”


    隨著林威一聲令下,靖難軍的戰機猶如猛禽一般唿嘯而過,朝著高盧軍投下一枚枚威力巨大的航空炸彈。


    緊接著,己方的大炮再次發出怒吼,密集的炮彈如雨點般傾瀉而下,將高盧兵倉促間臨時修建起來的防禦陣地炸得麵目全非。


    麵對靖難軍如此淩厲的攻勢,高盧兵那原本就不甚堅固的防禦工事瞬間土崩瓦解。


    在航空炸彈和大口徑火炮的狂轟濫炸之下,高盧軍的防線被輕易撕開一道口子。


    隨後,靖難軍的步兵如潮水般湧上前來,風卷殘雲般清掃著戰場上殘存的敵軍。


    除了正麵戰場的激烈交鋒外,足智多謀的林威更是精心策劃、派出眾多身經百戰且經驗豐富的獵人出身的參軍們,神不知鬼不覺地迂迴到敵人後方,巧妙設下天羅地網般的伏擊圈。


    僅僅不到短短三天的時間,那來勢洶洶的二十萬高盧雄兵便如喪家之犬一般,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戰場上可謂是一片狼藉、慘不忍睹!


    這一驚人結果不僅令全世界所有關注這場戰事的人們瞠目結舌、大跌眼鏡。


    更讓眾人萬萬沒有想到,那個一直自詡為擁有世界最強陸軍的高盧帝國竟然如此不堪一擊,落得這般淒慘下場!


    此役過後,戰功赫赫的李聖君當機立斷,迅速給立下汗馬功勞的第九軍補充了整整十萬精銳士兵,進一步壯大了這支虎狼之師的力量。


    而智勇雙全的林威則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藝術,成功實現了一戰平安南的壯舉。


    至此,除了少數幾個易守難攻的海港城市仍負隅頑抗外,安南絕大部分地區皆已被英勇無畏的靖難軍牢牢掌控在手。


    林威效仿劉顯宗的明智之舉,將那已成階下囚的安南國王押送前往長安。


    此舉一來可以讓這位國王親自向朝廷解釋清楚為何長期拒不進獻供奉;二來也是借此向天下人展示靖難軍的正義與威嚴。


    緊接著,林威充分利用安南朝廷殘存的影響力,下達一係列命令,強行將安南境內的成年男女統統遣返迴國。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高盧帝國議會大廳內,一場場充滿推諉扯皮、相互指責的鬧劇正在不斷上演。


    那些高高在上的議員們顯然並不急於反思戰爭失敗的真正原因並尋求解決之道,反而熱衷於互相攻訐、推卸責任,白白浪費著寶貴的時間。


    然而,他們這種消極怠工的態度絲毫影響不了鬥誌昂揚的靖難軍前進的步伐。


    稍作休整之後,靖難軍便毫不遲疑地再次踏上征程,以風馳電掣之勢向著暹羅方向發起了新一輪猛烈的攻擊!


    麵對著靖難軍那如鋼鐵洪流般洶湧而來、銳不可當的強大兵鋒,暹羅國王驚恐萬分,但他深知此刻退縮隻會導致國家滅亡。


    於是強裝鎮定地一方麵緊急下達命令,要求手下的將領們不惜一切代價拚死抵禦敵軍;


    另一方麵則馬不停蹄地與各國列強取得聯係,苦苦哀求他們能夠迅速派遣援兵前來支援。


    然而,令人絕望的是,這些所謂的列強援軍都距離暹羅甚遠,可謂是鞭長莫及,遠水根本無法解救眼前的熊熊烈火。


    盡管暹羅的將士們浴血奮戰,英勇無畏,但在靖難軍那排山倒海般的淩厲攻勢麵前,終究還是難以抵擋。


    最終,暹羅這片土地也無奈地被納入了靖難軍的版圖之中。


    就在局勢陷入僵局之時,高盧帝國的第二批大軍猶如神兵天降一般及時趕到。


    經過上次戰役的慘痛教訓,此次他們做足了充分準備,不僅帶來了高盧國內最為先進的各類飛機。


    而且還未雨綢繆地在周邊眾多島嶼之上大興土木,修建起數量龐大的機場設施,以便於為那些翱翔天際的戰鬥機提供便捷高效的維護和修理服務。


    刹那間,一場驚心動魄、慘絕人寰的空戰就此拉開帷幕!


    要知道,這可是靖難軍繼膠東灣空戰後,又一次參與如此激烈殘酷的空中鏖戰!


    隻見雙方總計五六百架飛機如同密密麻麻的蝗蟲一般,在遼闊無垠的天空中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殊死搏鬥。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和滾滾濃煙,不時有飛機在空中轟然爆炸解體,化作一團團耀眼的火球墜落而下;同時,也不斷有飛行員被迫跳傘逃生,生死懸於一線之間。


    這場激戰整整持續了一整天時間,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戰況之膠灼令人窒息。


    雖然到最後誰也未能占據明顯上風,但對於高盧帝國的統帥而言,這樣的結果已然足夠令其滿意。


    畢竟隻要能暫時牽製住靖難軍的空中力量,那麽在己方地麵部隊發起進攻時,就無需再擔心會遭到來自空中的猛烈打擊了。


    於是,他命令士兵在高盧帝國控製的金蘭灣登陸,然後向著紅河一線殺過去,意圖把靖難軍一分兩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為女子,可為帝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桂花杏仁露的雷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桂花杏仁露的雷獸並收藏朕為女子,可為帝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