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人物分析
顧誌佳來到審訊室的時候張漢斌正在和寇磊僵持不下,寇磊就是不承認人是自己殺的,而張漢斌一口咬定寇磊就是兇手,但是卻拿不出什麽確鑿的證據。
“張警官。來一下。”顧誌佳沒有走進去,而是站在門口對著張漢斌擺了擺手讓張漢斌出來。
“什麽事情,沒看我正忙著呢麽?”張漢斌正在氣頭上,語氣也很不好的說道。
顧誌佳皺了一下眉頭,顯然是對張漢斌的態度不滿,但是張漢斌確實是他的上司,他隻能忍著。顧誌佳小聲說:“特別行動組的人來了,張誌國就在外麵。”
“這麽快?”張漢斌皺眉說道,現在自己這裏還沒有突破,特別行動組的人來了主動權就要交給他們了,張漢斌很怕張誌國會偏袒寇磊。
“跟我去看看。”張漢斌不情不願的說道,但是人已經到了,還是自己給打的電話,總不能把人晾在外麵更何況特別行動組的級別要高於他這個警官。
“張漢斌,小鎮的案件都是由我來負責的。”張漢斌走到大廳就見到幾個人正站在那裏四處打量,其中一個人站在最前麵,其他人都隱隱以他為首。張漢斌斷定這個人就是特別行動組的張誌國,他身上有種讓人信服的氣質。
“張警官,特別行動組張誌國。”張誌國看張漢斌直接就奔自己來,自我介紹的時候還主動伸出手。張誌國也就迴應了一下,雖然張誌國對這個人一點好印象都沒有。
“你認為,特別行動組的探員會是一起兇殺案的兇手麽?”張誌國直接質問他。
“事實上,至少是三起,曆時13年。”張漢斌對張誌國的質問對答如流,顯然之前是有所準備的。
“什麽?你……你說他是連環殺手?”嚴彬在一邊不可置信的說道,這也是其他人的想法,這種推斷真是天方夜譚。
“這真是荒謬。”張超在旁邊大吼。
“你要起訴他什麽罪名?”張誌國不管組員怎麽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知道還有多久要對寇磊進行起訴,一定要在起訴之前找到能證明寇磊清白的證據。
“我有72個小時的時間準備。”張漢斌也知道張誌國想問的是什麽,直接就說了自己起訴的時間,也在告訴他們,你們最多還有72小時的時間。
“我要見他。”張誌國不再和張漢斌廢話,見到寇磊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
“可以,顧誌佳,你帶張探員去審訊室。”張漢斌也沒有故意為難張誌國,直接就讓顧誌佳帶人過去。
“張組長,請跟我來。”說著,顧誌佳就引著張誌國往審訊室的方向走去。
留在大廳的眾人都在等著張漢斌給安排地方,沒有地方怎麽辦公呢。誰知道,張漢斌根本就沒有理留下的眾人,直接走到凱瑞麵前。
“你就凱瑞教授吧。”張漢斌熱情的和凱瑞打招唿,剛才見到張誌國的時候都沒有這麽友好。
“我是凱瑞,直接叫我的名字就好。”凱瑞客氣的說道。
“我要好好的謝謝你,謝謝你給我的分析。在你研究我的案子,送來人物分析之前,我一直找不到嫌犯。現在所有的證據都指向那個小混蛋,寇磊。”張漢斌走到自己的座位前,打開抽屜拿出了一份報告,然後又迴到凱瑞麵前,把報告給凱瑞看。
幾人麵麵相覷,都不知道這是怎麽迴事,就連凱瑞都是一頭霧水。迷惑的接過張漢斌遞過來的報告,凱瑞翻看起來。
“我描述的是他?”凱瑞不確定的問道。
“就是他。”張漢斌非常肯定的說道,仿佛看見寇磊行兇了一般的確定。
“張警官,人物分析隻具有導向作用。”凱瑞試圖解釋什麽,讓張漢斌不要鑽牛角尖。
“是的,導向,我就是靠著這個導向找到他的。”張漢斌非常認同凱瑞的說法,不住的點頭。
“……”凱瑞無奈了,隻得看向emily,希望emily能打消張漢斌的念頭。
“比起尋找,人物分析更有利於排除嫌犯。”emily接收到了凱瑞求助的目光說道。
“你們當時講課的時候可不是這樣說的。”張漢斌不滿意了。
“如果這份分析迷惑了你,我很抱歉。”凱瑞真誠的道歉。
“我一點都不迷惑。”
“張警官,無論你是怎麽根據上麵的分析認為寇磊就是嫌犯的那一定是巧合而不是事實。你不能單憑這一點就認定寇磊是兇手”emily堅決的說道。
“你說的沒錯,我不隻是憑借這一點。”張漢斌驕傲說著,並環顧了幾人,自信的一笑,看了他對寇磊是勢在必得了。
“13年前我還不是警官,隻是一名普通的警員。那時候發生了一起案件,一個男孩被扼死在一個垃圾場,大約15、6歲。”張漢斌又拿出了一些照片給眾人看。
“沒有身份麽?”emily看著照片問道。
“是的,至今沒有確認。”張漢斌不無遺憾的說道,要是能確認身份也許案件早就破了,自己也不用在呆在這個偏僻小鎮了。
“等等,一直沒有人報案麽,一個15、6歲的孩子失蹤都沒有人找麽?”胡雪在一旁發問。
“從來沒有。”張漢斌肯定的說。
“10年前,另一具屍體,同樣的作案手法。當時什麽線索都沒有找到,太多的未知情況,案件非常的棘手。這個小鎮的人都沒有見過這個孩子。”張漢斌又拿出另一組照片給眾人看,這個也是一個15、6歲的男孩。
“從來都沒有人找過麽?”emily覺得這件事非常的蹊蹺。
“沒有。幾個月前,我托一個朋友找到你,聽說你是專門研究犯罪心理的。你讓我把案卷傳真給你研究。這是你給我的人物分析。”張漢斌對著凱瑞說。
“你說,要找的人是一個男性,大約25--35之間,熟悉這裏的環境。對孩子沒有威脅,不是互相認識就是長得普通不會嚇到他們。而且很有可能有犯罪記錄。”
“你還說,屍體被卷在廢舊紙殼中而不是隨便拋在路邊,說明他懷有罪惡感,尤其是第一個死者。嫌犯很有可能會再去探望犯罪地點或者是受害者本人。有興趣猜猜是誰經常去探望那個沒有名字的孩子麽?”張漢斌合上人物分析麵帶笑意的說著。
顧誌佳來到審訊室的時候張漢斌正在和寇磊僵持不下,寇磊就是不承認人是自己殺的,而張漢斌一口咬定寇磊就是兇手,但是卻拿不出什麽確鑿的證據。
“張警官。來一下。”顧誌佳沒有走進去,而是站在門口對著張漢斌擺了擺手讓張漢斌出來。
“什麽事情,沒看我正忙著呢麽?”張漢斌正在氣頭上,語氣也很不好的說道。
顧誌佳皺了一下眉頭,顯然是對張漢斌的態度不滿,但是張漢斌確實是他的上司,他隻能忍著。顧誌佳小聲說:“特別行動組的人來了,張誌國就在外麵。”
“這麽快?”張漢斌皺眉說道,現在自己這裏還沒有突破,特別行動組的人來了主動權就要交給他們了,張漢斌很怕張誌國會偏袒寇磊。
“跟我去看看。”張漢斌不情不願的說道,但是人已經到了,還是自己給打的電話,總不能把人晾在外麵更何況特別行動組的級別要高於他這個警官。
“張漢斌,小鎮的案件都是由我來負責的。”張漢斌走到大廳就見到幾個人正站在那裏四處打量,其中一個人站在最前麵,其他人都隱隱以他為首。張漢斌斷定這個人就是特別行動組的張誌國,他身上有種讓人信服的氣質。
“張警官,特別行動組張誌國。”張誌國看張漢斌直接就奔自己來,自我介紹的時候還主動伸出手。張誌國也就迴應了一下,雖然張誌國對這個人一點好印象都沒有。
“你認為,特別行動組的探員會是一起兇殺案的兇手麽?”張誌國直接質問他。
“事實上,至少是三起,曆時13年。”張漢斌對張誌國的質問對答如流,顯然之前是有所準備的。
“什麽?你……你說他是連環殺手?”嚴彬在一邊不可置信的說道,這也是其他人的想法,這種推斷真是天方夜譚。
“這真是荒謬。”張超在旁邊大吼。
“你要起訴他什麽罪名?”張誌國不管組員怎麽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知道還有多久要對寇磊進行起訴,一定要在起訴之前找到能證明寇磊清白的證據。
“我有72個小時的時間準備。”張漢斌也知道張誌國想問的是什麽,直接就說了自己起訴的時間,也在告訴他們,你們最多還有72小時的時間。
“我要見他。”張誌國不再和張漢斌廢話,見到寇磊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麽。
“可以,顧誌佳,你帶張探員去審訊室。”張漢斌也沒有故意為難張誌國,直接就讓顧誌佳帶人過去。
“張組長,請跟我來。”說著,顧誌佳就引著張誌國往審訊室的方向走去。
留在大廳的眾人都在等著張漢斌給安排地方,沒有地方怎麽辦公呢。誰知道,張漢斌根本就沒有理留下的眾人,直接走到凱瑞麵前。
“你就凱瑞教授吧。”張漢斌熱情的和凱瑞打招唿,剛才見到張誌國的時候都沒有這麽友好。
“我是凱瑞,直接叫我的名字就好。”凱瑞客氣的說道。
“我要好好的謝謝你,謝謝你給我的分析。在你研究我的案子,送來人物分析之前,我一直找不到嫌犯。現在所有的證據都指向那個小混蛋,寇磊。”張漢斌走到自己的座位前,打開抽屜拿出了一份報告,然後又迴到凱瑞麵前,把報告給凱瑞看。
幾人麵麵相覷,都不知道這是怎麽迴事,就連凱瑞都是一頭霧水。迷惑的接過張漢斌遞過來的報告,凱瑞翻看起來。
“我描述的是他?”凱瑞不確定的問道。
“就是他。”張漢斌非常肯定的說道,仿佛看見寇磊行兇了一般的確定。
“張警官,人物分析隻具有導向作用。”凱瑞試圖解釋什麽,讓張漢斌不要鑽牛角尖。
“是的,導向,我就是靠著這個導向找到他的。”張漢斌非常認同凱瑞的說法,不住的點頭。
“……”凱瑞無奈了,隻得看向emily,希望emily能打消張漢斌的念頭。
“比起尋找,人物分析更有利於排除嫌犯。”emily接收到了凱瑞求助的目光說道。
“你們當時講課的時候可不是這樣說的。”張漢斌不滿意了。
“如果這份分析迷惑了你,我很抱歉。”凱瑞真誠的道歉。
“我一點都不迷惑。”
“張警官,無論你是怎麽根據上麵的分析認為寇磊就是嫌犯的那一定是巧合而不是事實。你不能單憑這一點就認定寇磊是兇手”emily堅決的說道。
“你說的沒錯,我不隻是憑借這一點。”張漢斌驕傲說著,並環顧了幾人,自信的一笑,看了他對寇磊是勢在必得了。
“13年前我還不是警官,隻是一名普通的警員。那時候發生了一起案件,一個男孩被扼死在一個垃圾場,大約15、6歲。”張漢斌又拿出了一些照片給眾人看。
“沒有身份麽?”emily看著照片問道。
“是的,至今沒有確認。”張漢斌不無遺憾的說道,要是能確認身份也許案件早就破了,自己也不用在呆在這個偏僻小鎮了。
“等等,一直沒有人報案麽,一個15、6歲的孩子失蹤都沒有人找麽?”胡雪在一旁發問。
“從來沒有。”張漢斌肯定的說。
“10年前,另一具屍體,同樣的作案手法。當時什麽線索都沒有找到,太多的未知情況,案件非常的棘手。這個小鎮的人都沒有見過這個孩子。”張漢斌又拿出另一組照片給眾人看,這個也是一個15、6歲的男孩。
“從來都沒有人找過麽?”emily覺得這件事非常的蹊蹺。
“沒有。幾個月前,我托一個朋友找到你,聽說你是專門研究犯罪心理的。你讓我把案卷傳真給你研究。這是你給我的人物分析。”張漢斌對著凱瑞說。
“你說,要找的人是一個男性,大約25--35之間,熟悉這裏的環境。對孩子沒有威脅,不是互相認識就是長得普通不會嚇到他們。而且很有可能有犯罪記錄。”
“你還說,屍體被卷在廢舊紙殼中而不是隨便拋在路邊,說明他懷有罪惡感,尤其是第一個死者。嫌犯很有可能會再去探望犯罪地點或者是受害者本人。有興趣猜猜是誰經常去探望那個沒有名字的孩子麽?”張漢斌合上人物分析麵帶笑意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