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娘和老婆的麵子肯定要給,皇帝大筆一揮,太後和皇後的族人給了個正七品的寶林,其餘人全部是采女。
皇帝確實有錢了,但想白拿他的銀子,做夢。
真的和皇帝有肌膚之親,肯定要提升位份,但那也是發生之後,而不是現在。
這些剛入宮的秀女,大概率會在宮裏待幾年,然後因為某件事被驅逐出宮,換個身份過自己的生活。
比如某座宮殿失火,燒死幾個人,這就是很好的理由。
不是皇帝有綠帽癖好,而是節省開支。
大乾之前的皇朝,就是因為皇帝廣開後宮,一對有情人被迫分開。
要是女子在宮裏過的好也就算了,可偏偏那個女子隻被皇帝寵幸了一次,然後就成了透明人,最後甚至被寵妃的婢女欺負。
然後,前朝的第一次造反活動就開始了,也給了大乾開國皇帝造反的機會。
這可是前車之鑒。
大乾建國之後,隔幾年就有宮殿失火,或者因為左腳先進門,被驅逐出宮的主子。
當然了,這都是皇帝的暗衛做完背景調查之後才會出現的狀況。
不是怕,而是皇帝真的寵幸不過來,留在宮裏還白吃俸祿,那還留著幹啥。
……
又到了給皇帝送錢的日子,這次依舊是十萬兩黃金。
黃金入庫之後,皇帝示意影子給葉小飛看看最近的情報匯總。
世家開始發力了,這次不是製裁,葉小飛不在乎名聲,世家的製裁計劃沒有效果。
但李家不得不行動,因為他們的根基已經被破壞了。
為了能繼續生存,李家派人常駐葉小飛的鋪子,每天鋪子剛開始營業,他們就來買紙,然後利用自己的渠道運走出售。
他們也想過做其他生意,可這等於搶其他世家的飯碗,其他世家不會答應。
他們可不想步陳家的後塵,隻能繼續賣紙,同時打壓其他販賣紙張的二道販子。
李家的根基雖然被斷了,可也隻是生意場上的根基,官場的根基依舊穩固。
打壓一些普通商人沒有絲毫問題。
有了李家做榜樣,靖州劉家也參與了進來,他們主營鹽,可隨著二道販子的增加,京城周邊區域的客戶流失很多。
雖然這些二道販子的出售價要比劉家高,但頓頓吃得起鹽的都是有錢人,不在乎這三瓜兩棗。
普通百姓吃不起,始終吃不起,隻能少量購買,一天一頓放點兒而已。
大客戶還得是有錢人,起碼是地主。
靖州劉家的根基也被動搖了,所以隻能學李家,一邊從葉小飛這裏批量購買,一邊打壓二道販子。
同時也在優化自己的工藝,隻有這樣,劉家的生存空間才不會被壓縮。
海州李家,靖州劉家,雲州呂家。
葉小飛的鋪子最大的苦主就是他們三個。
最急切的也是他們三家,三家主事人湊在一起商量過,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不止要打壓二道販子,還要優化自家工藝。
李家和劉家還可以通過打壓二道販子,販賣葉小飛鋪子裏的東西維持生意,同時也有時間優化自家工藝。
李家隻需要找到替代品就行,劉家需要在出產更多鹽的同時,做出更好的鹽。
這兩家還有辦法,呂家就難了,六大世家都有自己的基本盤,說白了,六大世家都在做糧食生意。
隻是呂家控製的範圍土地最肥沃,產出的糧食最多,所以才能做到最強。
可現在葉小飛這裏的糧食不限量,呂家就難做了,他們沒辦法讓土地產出更多糧食,再說糧食越多,價格越低。
呂家以往通過囤積糧食,控製出售數量賣高價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
李家這一招瞬間讓自己脫離危險區,把呂家送上了絕路。
做法確實不地道,但這種情況不可避免,葉小飛這裏一天不斷貨,他們三家早晚都會這樣。
現在死道友不死貧道。
與此同時,製裁聯盟也宣告破裂。
呂家的生意被搞垮,其他五家的糧食生意可以上一個台階。
六大世家對皇室的威脅確實很大,可如果隻有三個世家呢?威脅是不是小了很多,皇帝也不會死盯著不放。
這是鈍刀子割肉,六大世家都很清楚,但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減少世家數量是最好的選擇。
安全性,就看皇帝敢不敢頂著朝堂混亂的風險舉起屠刀了。
六大世家隱隱分成三,一派是呂家,他們幾乎陷入了必死的局麵。
李家,劉家,這兩家都在尋求新出路。
最後一派也是剩下的王家,趙家,高家,他們屬於穩坐釣魚台。
王家在培育戰馬這方麵摸索了幾百年,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趙家一直在鼓搗絲綢,客戶本就是有錢人。
高家的族地盛產鐵礦,有自己提煉礦石的核心機密。
但別以為他們已經放棄現在的格局,呂家是底線,隻要李家和劉家能找到自救的路子,他們不介意幫一把。
看完情報匯總,葉小飛看向皇帝問道:
“陛下的意思是???”
“你那個鋪子搞的不錯,繼續維持。”
“明白。”
“有需要朕幫忙的地方嗎?”
“不知道啊,他們沒提,我也沒問。”
皇帝也不在意,太爺爺留下的後手如果能搞垮世家最好,實在不行,他就再想其他辦法。
搞垮世家,這是大乾曆代皇帝的目標,可世家存在幾百年,根深蒂固,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搞垮的。
搞垮世家需要時間,這是個慢活兒,急不來。
不過也有個快的辦法,隻是風險太大,容易給他人做嫁衣。
這個辦法就是殺,殺光世家成員。
但也要麵對世家的反抗,一但世家聯合造反,皇帝就算能殺光世家,手裏的軍隊也會拚的一幹二淨。
如果這個時候有其他勢力造反,大乾就無了。
大乾都沒了,殺光世家又有什麽用,還不是給別人做嫁衣。
大乾也有心狠手辣的皇帝,也嚐試過這個辦法,那個時候陳家還在,七大世家一副隨時準備造反的樣子,甚至在京的精英後輩都在秘密離開京城。
為了大乾,屠殺計劃也被放棄。
這才有了現在的格局。
皇帝確實有錢了,但想白拿他的銀子,做夢。
真的和皇帝有肌膚之親,肯定要提升位份,但那也是發生之後,而不是現在。
這些剛入宮的秀女,大概率會在宮裏待幾年,然後因為某件事被驅逐出宮,換個身份過自己的生活。
比如某座宮殿失火,燒死幾個人,這就是很好的理由。
不是皇帝有綠帽癖好,而是節省開支。
大乾之前的皇朝,就是因為皇帝廣開後宮,一對有情人被迫分開。
要是女子在宮裏過的好也就算了,可偏偏那個女子隻被皇帝寵幸了一次,然後就成了透明人,最後甚至被寵妃的婢女欺負。
然後,前朝的第一次造反活動就開始了,也給了大乾開國皇帝造反的機會。
這可是前車之鑒。
大乾建國之後,隔幾年就有宮殿失火,或者因為左腳先進門,被驅逐出宮的主子。
當然了,這都是皇帝的暗衛做完背景調查之後才會出現的狀況。
不是怕,而是皇帝真的寵幸不過來,留在宮裏還白吃俸祿,那還留著幹啥。
……
又到了給皇帝送錢的日子,這次依舊是十萬兩黃金。
黃金入庫之後,皇帝示意影子給葉小飛看看最近的情報匯總。
世家開始發力了,這次不是製裁,葉小飛不在乎名聲,世家的製裁計劃沒有效果。
但李家不得不行動,因為他們的根基已經被破壞了。
為了能繼續生存,李家派人常駐葉小飛的鋪子,每天鋪子剛開始營業,他們就來買紙,然後利用自己的渠道運走出售。
他們也想過做其他生意,可這等於搶其他世家的飯碗,其他世家不會答應。
他們可不想步陳家的後塵,隻能繼續賣紙,同時打壓其他販賣紙張的二道販子。
李家的根基雖然被斷了,可也隻是生意場上的根基,官場的根基依舊穩固。
打壓一些普通商人沒有絲毫問題。
有了李家做榜樣,靖州劉家也參與了進來,他們主營鹽,可隨著二道販子的增加,京城周邊區域的客戶流失很多。
雖然這些二道販子的出售價要比劉家高,但頓頓吃得起鹽的都是有錢人,不在乎這三瓜兩棗。
普通百姓吃不起,始終吃不起,隻能少量購買,一天一頓放點兒而已。
大客戶還得是有錢人,起碼是地主。
靖州劉家的根基也被動搖了,所以隻能學李家,一邊從葉小飛這裏批量購買,一邊打壓二道販子。
同時也在優化自己的工藝,隻有這樣,劉家的生存空間才不會被壓縮。
海州李家,靖州劉家,雲州呂家。
葉小飛的鋪子最大的苦主就是他們三個。
最急切的也是他們三家,三家主事人湊在一起商量過,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不止要打壓二道販子,還要優化自家工藝。
李家和劉家還可以通過打壓二道販子,販賣葉小飛鋪子裏的東西維持生意,同時也有時間優化自家工藝。
李家隻需要找到替代品就行,劉家需要在出產更多鹽的同時,做出更好的鹽。
這兩家還有辦法,呂家就難了,六大世家都有自己的基本盤,說白了,六大世家都在做糧食生意。
隻是呂家控製的範圍土地最肥沃,產出的糧食最多,所以才能做到最強。
可現在葉小飛這裏的糧食不限量,呂家就難做了,他們沒辦法讓土地產出更多糧食,再說糧食越多,價格越低。
呂家以往通過囤積糧食,控製出售數量賣高價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了。
李家這一招瞬間讓自己脫離危險區,把呂家送上了絕路。
做法確實不地道,但這種情況不可避免,葉小飛這裏一天不斷貨,他們三家早晚都會這樣。
現在死道友不死貧道。
與此同時,製裁聯盟也宣告破裂。
呂家的生意被搞垮,其他五家的糧食生意可以上一個台階。
六大世家對皇室的威脅確實很大,可如果隻有三個世家呢?威脅是不是小了很多,皇帝也不會死盯著不放。
這是鈍刀子割肉,六大世家都很清楚,但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減少世家數量是最好的選擇。
安全性,就看皇帝敢不敢頂著朝堂混亂的風險舉起屠刀了。
六大世家隱隱分成三,一派是呂家,他們幾乎陷入了必死的局麵。
李家,劉家,這兩家都在尋求新出路。
最後一派也是剩下的王家,趙家,高家,他們屬於穩坐釣魚台。
王家在培育戰馬這方麵摸索了幾百年,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趙家一直在鼓搗絲綢,客戶本就是有錢人。
高家的族地盛產鐵礦,有自己提煉礦石的核心機密。
但別以為他們已經放棄現在的格局,呂家是底線,隻要李家和劉家能找到自救的路子,他們不介意幫一把。
看完情報匯總,葉小飛看向皇帝問道:
“陛下的意思是???”
“你那個鋪子搞的不錯,繼續維持。”
“明白。”
“有需要朕幫忙的地方嗎?”
“不知道啊,他們沒提,我也沒問。”
皇帝也不在意,太爺爺留下的後手如果能搞垮世家最好,實在不行,他就再想其他辦法。
搞垮世家,這是大乾曆代皇帝的目標,可世家存在幾百年,根深蒂固,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搞垮的。
搞垮世家需要時間,這是個慢活兒,急不來。
不過也有個快的辦法,隻是風險太大,容易給他人做嫁衣。
這個辦法就是殺,殺光世家成員。
但也要麵對世家的反抗,一但世家聯合造反,皇帝就算能殺光世家,手裏的軍隊也會拚的一幹二淨。
如果這個時候有其他勢力造反,大乾就無了。
大乾都沒了,殺光世家又有什麽用,還不是給別人做嫁衣。
大乾也有心狠手辣的皇帝,也嚐試過這個辦法,那個時候陳家還在,七大世家一副隨時準備造反的樣子,甚至在京的精英後輩都在秘密離開京城。
為了大乾,屠殺計劃也被放棄。
這才有了現在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