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陵遲,淩遲
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作者:皮卡丘夢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廷尉府外,嬴成蟜指著呂不韋對嬴政道:
“阿兄,先生說會解決此事,我們迴宮,我帶你去挑你的宮室。”
呂不韋對嬴政露出善意的微笑。
“長公子放心,此事交給不韋來做便是,定要無人再敢刺殺長公子也。”
嬴政強行擠出一絲笑容,跟著弟弟叫法,勉強道:
“麻煩先生了。”
母親最恨的人,就是呂不韋。
在趙國,他沒有一日不聽到母親痛罵呂不韋。
每隔一段時日,母親就會跟他講呂不韋帶著秦異人逃跑求活,丟下他們孤兒寡母替死的事。
呂不韋心下長歎。
[修複關係,路漫漫其修遠兮……]
“長公子客氣。”
兄弟乘車離去。
呂不韋看著兩人背影,臉上笑容漸漸斂去,轉身踏入廷尉府。
傍晚夜色下,門兩側還未點火的廷尉府大門幽暗深邃,就像是一張深淵巨口。
廷尉獄口,廷尉右監一臉愁悶地等著。
聽到腳步聲,抬頭一看是呂不韋,立刻緊跑兩步迎了上去。
“呂公,這真不是我辦事不利啊。
“我不知道公子看過,聽過什麽酷刑。為保萬無一失,才用了去年出現的淩遲刑。
“這刑知道的人極少……”
說著說著,聲音越來越小。
他不是沒底氣,而是沒話說。
無語。
誰告訴公子的淩遲刑啊!
“自作聰明!”
呂不韋張嘴就是一聲訓斥,毫不留情。
雖然他知道,不管動用什麽刑,嬴成蟜都能看出來,此事賴不得廷尉右監。
但出逃邯鄲,留下趙姬母子這件事也不賴他啊,他不也要給主君替罪?
廷尉右監最多被罵兩句,而他日後卻可能有生命之憂。
真是越想越氣。
“讓你剝皮你不剝,選淩遲,你知道淩遲的由來嗎?”
廷尉右監一臉賠笑。
“小人不知。”
呂不韋冷哼一聲。
“先王曾經問公子:‘如果一個人的罪,窮盡天下竹簡也寫不完,那這個人應該受到什麽樣的刑罰?’
“先王前日才與公子說過商紂王發明的種種酷刑,本以為公子會說出炮烙、滴水刑這些。
“然而,公子說的卻是淩遲。
“先王從來沒有聽過這個刑罰,不解其意,問之。
“公子說:‘三千六百刀加身,數不夠不能死也。’
“先王拍案叫好,問為何叫淩遲,而不叫三千六百刀。
“公子答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
“上百丈的高山,有負荷的車也能登上去,為什麽呢?是因為坡度平緩的緣故。
“取之大義,變‘陵’為‘淩’,添‘淩厲’之意。
“淩遲,殺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
廷尉右監張大嘴巴,一臉錯愕震驚之色。完全沒有想到賢名在外,發明了無數享受物件的公子成蟜,竟也是秦國最新酷刑的發明者。
呂不韋罵也罵了,看見廷尉右監表情,心下暗爽。
好為人師和為弟子驕傲兩種情緒揉捏在一起,讓他傾訴欲大生。
[廷尉右監已是朝堂中流砥柱,值得拉攏,便與他多說幾句話吧。]
[他對公子了解越深,越忠心我主。]
“先王也如你一般驚訝莫名,然後就誇公子有鐵血之風。
“隨後很是遺憾地感慨道:‘寡人若早知淩遲,便用於白起之身。’
“公子驚愕,反問先王:‘武安君?你之前說犯下的罪窮天下竹簡也寫不完的人,是武安君?’
“先王點頭。
“公子怒意勃發,質問先王:‘武安君何罪之有?’
“先王答曰:‘坑陷四十五萬投降趙軍,四十五活人被活生生埋葬,這樣的罪過還不大嗎?做出這樣傷天害理之事的白起還算是人嗎?’
“公子大怒,對曰:‘你是秦國的王,還是趙國的王?羞於與你說話!和你沒有共同語言。’就要離去。”
廷尉右監光是聽,臉色就被嚇得煞白煞白,滿腦子都在想。
[公子怎麽活下來的?先王這都能饒恕嗎?]
先王,秦昭襄王。
不但六國害怕,秦國自己人也害怕。
罷黜太後,驅逐兄親,自立西帝,扣押楚王,殺武安君……
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大事。
隨便挑出來一件,常人別說不能為之,連想都不敢想。
但秦昭襄王不但想,還做了,還都做成了。
秦國沒有人敢忤逆先王。
功勞再大,還能大的過武安君嗎?
和先王再親,還能親的過生先王養先王,親手扶先王坐上王位的宣太後嗎?
武安君不聽先王命令,死了,先王親自下的令。
宣太後與先王爭權,也死了,死因為謎,隻知道是被先王罷黜的第二年。
呂不韋的言語,不因廷尉右監思想波動而停止。
“誰都以為公子必死,可先王卻哈哈大笑,不但不追究公子的罪,反而一把抱起公子。
“誇公子敢想敢說,不為權勢低頭,真乃大丈夫也。”
廷尉右監半天合不上口,震驚莫名。
[若呂不韋說的是真的,那公子成蟜絕對不是嬌公子啊!]
[嗐!哪個嬌公子能在廷尉獄裏邊吐邊吃……]
等他迴過神來,發現呂不韋已不在眼前,急忙追進廷尉獄。
“呂公,等等我!”
刑訊室,依舊是那根木樁,隻是換了個刺客。
“哈哈!來啊!上刑啊!乃公皮正癢!”
呂不韋瞅都不瞅,什麽也不問,直接道:
“淩遲。”
廷尉右監拿著一把刀麵血鏽斑斑,刀鋒有崩口的一尺鈍刀,獰笑著湊了上去。
慘叫聲響徹牢獄。
二十三刀,刺客開始叫罵。
一百七十八刀,刺客開始求饒,要一個痛快。
三百六十四刀,刺客哭著喊著要招供,說大人問什麽答什麽。
呂不韋手一揮,廷尉右監停刀。
這位生意遍布六國的大商人笑著道:
“我也有主君,完全能理解你的想法。若是我被抓到了,也隻求速死耳,絕不願供出主君。
“所以我不問你的主君是誰,誰派你來的。保全你的名節,讓你不失忠義。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你如實迴答我的問題。”
處於極度痛苦下的刺客依舊愣了一下,反應過來後,一臉感激地道: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呂不韋擺擺手,在案台上鋪開竹簡,提起毛筆。
“先說說,你的主君給了你什麽,讓你如此賣命。”
……
【ps:弱弱的求個票,有月票的,推薦票的,啥都行,投一點吧!】
“阿兄,先生說會解決此事,我們迴宮,我帶你去挑你的宮室。”
呂不韋對嬴政露出善意的微笑。
“長公子放心,此事交給不韋來做便是,定要無人再敢刺殺長公子也。”
嬴政強行擠出一絲笑容,跟著弟弟叫法,勉強道:
“麻煩先生了。”
母親最恨的人,就是呂不韋。
在趙國,他沒有一日不聽到母親痛罵呂不韋。
每隔一段時日,母親就會跟他講呂不韋帶著秦異人逃跑求活,丟下他們孤兒寡母替死的事。
呂不韋心下長歎。
[修複關係,路漫漫其修遠兮……]
“長公子客氣。”
兄弟乘車離去。
呂不韋看著兩人背影,臉上笑容漸漸斂去,轉身踏入廷尉府。
傍晚夜色下,門兩側還未點火的廷尉府大門幽暗深邃,就像是一張深淵巨口。
廷尉獄口,廷尉右監一臉愁悶地等著。
聽到腳步聲,抬頭一看是呂不韋,立刻緊跑兩步迎了上去。
“呂公,這真不是我辦事不利啊。
“我不知道公子看過,聽過什麽酷刑。為保萬無一失,才用了去年出現的淩遲刑。
“這刑知道的人極少……”
說著說著,聲音越來越小。
他不是沒底氣,而是沒話說。
無語。
誰告訴公子的淩遲刑啊!
“自作聰明!”
呂不韋張嘴就是一聲訓斥,毫不留情。
雖然他知道,不管動用什麽刑,嬴成蟜都能看出來,此事賴不得廷尉右監。
但出逃邯鄲,留下趙姬母子這件事也不賴他啊,他不也要給主君替罪?
廷尉右監最多被罵兩句,而他日後卻可能有生命之憂。
真是越想越氣。
“讓你剝皮你不剝,選淩遲,你知道淩遲的由來嗎?”
廷尉右監一臉賠笑。
“小人不知。”
呂不韋冷哼一聲。
“先王曾經問公子:‘如果一個人的罪,窮盡天下竹簡也寫不完,那這個人應該受到什麽樣的刑罰?’
“先王前日才與公子說過商紂王發明的種種酷刑,本以為公子會說出炮烙、滴水刑這些。
“然而,公子說的卻是淩遲。
“先王從來沒有聽過這個刑罰,不解其意,問之。
“公子說:‘三千六百刀加身,數不夠不能死也。’
“先王拍案叫好,問為何叫淩遲,而不叫三千六百刀。
“公子答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
“上百丈的高山,有負荷的車也能登上去,為什麽呢?是因為坡度平緩的緣故。
“取之大義,變‘陵’為‘淩’,添‘淩厲’之意。
“淩遲,殺人者欲其死之徐而不速也。”
廷尉右監張大嘴巴,一臉錯愕震驚之色。完全沒有想到賢名在外,發明了無數享受物件的公子成蟜,竟也是秦國最新酷刑的發明者。
呂不韋罵也罵了,看見廷尉右監表情,心下暗爽。
好為人師和為弟子驕傲兩種情緒揉捏在一起,讓他傾訴欲大生。
[廷尉右監已是朝堂中流砥柱,值得拉攏,便與他多說幾句話吧。]
[他對公子了解越深,越忠心我主。]
“先王也如你一般驚訝莫名,然後就誇公子有鐵血之風。
“隨後很是遺憾地感慨道:‘寡人若早知淩遲,便用於白起之身。’
“公子驚愕,反問先王:‘武安君?你之前說犯下的罪窮天下竹簡也寫不完的人,是武安君?’
“先王點頭。
“公子怒意勃發,質問先王:‘武安君何罪之有?’
“先王答曰:‘坑陷四十五萬投降趙軍,四十五活人被活生生埋葬,這樣的罪過還不大嗎?做出這樣傷天害理之事的白起還算是人嗎?’
“公子大怒,對曰:‘你是秦國的王,還是趙國的王?羞於與你說話!和你沒有共同語言。’就要離去。”
廷尉右監光是聽,臉色就被嚇得煞白煞白,滿腦子都在想。
[公子怎麽活下來的?先王這都能饒恕嗎?]
先王,秦昭襄王。
不但六國害怕,秦國自己人也害怕。
罷黜太後,驅逐兄親,自立西帝,扣押楚王,殺武安君……
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大事。
隨便挑出來一件,常人別說不能為之,連想都不敢想。
但秦昭襄王不但想,還做了,還都做成了。
秦國沒有人敢忤逆先王。
功勞再大,還能大的過武安君嗎?
和先王再親,還能親的過生先王養先王,親手扶先王坐上王位的宣太後嗎?
武安君不聽先王命令,死了,先王親自下的令。
宣太後與先王爭權,也死了,死因為謎,隻知道是被先王罷黜的第二年。
呂不韋的言語,不因廷尉右監思想波動而停止。
“誰都以為公子必死,可先王卻哈哈大笑,不但不追究公子的罪,反而一把抱起公子。
“誇公子敢想敢說,不為權勢低頭,真乃大丈夫也。”
廷尉右監半天合不上口,震驚莫名。
[若呂不韋說的是真的,那公子成蟜絕對不是嬌公子啊!]
[嗐!哪個嬌公子能在廷尉獄裏邊吐邊吃……]
等他迴過神來,發現呂不韋已不在眼前,急忙追進廷尉獄。
“呂公,等等我!”
刑訊室,依舊是那根木樁,隻是換了個刺客。
“哈哈!來啊!上刑啊!乃公皮正癢!”
呂不韋瞅都不瞅,什麽也不問,直接道:
“淩遲。”
廷尉右監拿著一把刀麵血鏽斑斑,刀鋒有崩口的一尺鈍刀,獰笑著湊了上去。
慘叫聲響徹牢獄。
二十三刀,刺客開始叫罵。
一百七十八刀,刺客開始求饒,要一個痛快。
三百六十四刀,刺客哭著喊著要招供,說大人問什麽答什麽。
呂不韋手一揮,廷尉右監停刀。
這位生意遍布六國的大商人笑著道:
“我也有主君,完全能理解你的想法。若是我被抓到了,也隻求速死耳,絕不願供出主君。
“所以我不問你的主君是誰,誰派你來的。保全你的名節,讓你不失忠義。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你如實迴答我的問題。”
處於極度痛苦下的刺客依舊愣了一下,反應過來後,一臉感激地道: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呂不韋擺擺手,在案台上鋪開竹簡,提起毛筆。
“先說說,你的主君給了你什麽,讓你如此賣命。”
……
【ps:弱弱的求個票,有月票的,推薦票的,啥都行,投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