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重生之我在大清當爹寶 作者:柚子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十八年上半年因為各地雪災的原因,康熙這邊無論是私庫還是國庫那都可謂是窮的叮當爛響,之前定好的南巡計劃都因為沒錢不得已擱淺了,但是這種狀況到了三十八年底就有了迴環的餘地了,油坊的利潤一入賬康熙這不立馬又美滋滋了,有錢了,著南巡的計劃自然是要提上來了,於是康熙很快下旨宣布明年二月啟程去江南。
作為康熙的好大兒胤祚自然是不會被他落下,去江南好啊,他上輩子就是一社畜,大多時候也隻能在網上雲旅行,唯一一次去到江南還是跟團去的一個很有名的古鎮,那裏當時早已經眼中商業化,雖然有小橋流水人家,可是卻無半分江南水鄉韻味,此次能去見見這原汁原味的江南,的確是很難讓人不興奮啊。
“汗阿瑪,兒子還沒去過江南呢?那邊有什麽好玩的?好吃的有沒有?你現在得不得閑,再給兒子講講您去江南的趣事唄,比如您會不會和戲文裏演的那樣,微服私巡然後救美豔女子於危難之際,然後和人家不清不楚……”
胤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話還真的不是說說而已,他這張嘴是真敢說啊,當然他這打也是真的得挨,這不他這話音剛落,他爹那巴掌就到了。
“胡說八道些什麽?朕去江南那可是有正事去辦的,即便會去微服私訪,那也是去體察民情,絕不會去和什麽美豔女子不清不楚,以後你這戲文還是少聽一點吧?看看這把腦子都聽壞了。”
胤祚顯然是不信他爹這話,要不是挨了他爹一巴掌腦袋還在隱隱作疼,他怎麽也得和他爹較上幾句,還我胡說八道呢,康熙微服私訪記我可是看過的,在那裏麵你可是最喜歡和人家漂亮姑娘不清不楚,可謂是見一個愛一個,就這還敢說是去體察民情呢?咋滴。打入人民內部是吧?再說了就算是我剛才是在胡說八道,那人家電視還能冤枉了你不成。
康熙也就不知道胤祚這會兒如何埋汰他呢,不然指定再賞賜他倆大鍋貼餅子,作為疼愛兒子的老父親,雖然兒子之前那話的確不中聽,但是孩子好奇有什麽錯呢?於是老父親還是應胤祚要求給他講了講之前去江南時候遇到的趣事。
滿足了一把好奇的心的胤祚這下對那煙雨江南更加心向往之了,每天數著手指過日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過年,年一過他就開始為了為去江南最準備了,江南那是哪,全國赫赫有名的富饒之地,他去那其實也不需要做什麽別的準備,隻要讓德喜把他小金庫裏的銀子盤算明白就可以了。
“春香,夏荷,爺離開之後你倆可千萬要替爺把咱這一畝三分地守住了,十四要是跑來找你要銀子可千萬不要給他,他要是敢耍橫,你們就去永和宮找我額娘……”
春香,夏荷之前到出宮嫁人年紀的時候,胤祚本想著放她倆出去,沒想到人家倆人竟然約好的一樣誰都不想出宮,胤祚雖自身也不覺得女子一定非要嫁人才是她們人生的唯一出路,可考慮到這畢竟是在封建的大清,他還是給了兩人一個反悔的機會。
但是人家兩人那真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腸,硬是求到了德妃那,了解到春香夏荷是真的不願意出宮,胤祚自然也不會逼他們,大不了將來他分府把人帶出去就是了,正好他未來的福晉滿語,漢語不都不太好嗎?有春香,夏河在她身邊照顧,那她與人溝通也方便一點不是。
春香,夏荷都是跟了他十幾年的老人了,這些年來春香夏荷連同德喜三人管著他這小院從沒出過差錯 把家交給他們胤祚自然沒有什麽不放心,唯一需讓他有點不放心的也就是小十四那邊,最近那小子出宮出的勤,手裏銀子不夠花,沒少來他這邊打秋風,他在家的時候小十四好歹還知道收斂一點,他怕他離開之後這小子沒人管了直接扶搖直上九萬裏,把他這好不容易積攢出來的這點家當全給他敗光了。
“主子爺您放心,您之前不是叮囑過我們了嗎?十四爺那邊最多一個月給他二百兩銀子,超了這個數他就是跪下來哭也不能給他,省的把他慣壞了,這話奴婢記的。”
春香夏荷對於胤祚的吩咐執行起來從來都是不打折扣,胤祚不放心倒的不是她倆,他剛才不放心的也隻是他倆壓不住胡攪蠻纏的小十四,此時見他們心中有了成算,自然也不會再多言。
期盼著,期盼著,春天的腳步……哦不對,是南巡的日子總算到了,此次南巡照舊是太子監國,隻不過他爹這次稍微良心發現了一點,給他配了個胤禛,胤禩輔助而已。
胤祚坐在禦駕之中,看著送行隊伍裏身形筆直正在目送隊伍遠去的胤礽不由替他二哥拘了一把心酸淚,唉,你說這當太子有什麽好的,監國這活幹好了那是理所應當,幹的不好那就是你無能,看看他多好,從小勵誌做個他爹的腿部掛件,吃香的喝辣的從來少不了他,吃苦受罪的活他爹第一個就把他排除了,當個眾人眼裏的鹹魚寵兒,這日子簡直不要過的太舒坦……
於是此時日子過得相當舒坦的昭郡王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十分宏大的小目標——此次南巡爭取不受傷。一說到這胤祚就覺得奇了怪了,你說平時都好好的,為什麽隻要和他爹出一次門就非的受點傷才行,再這樣下去,他估計都快要不敢和他爹出門了。
胤祚他們去江南這一路自然不可能全程坐馬車,畢竟放著這平穩的水路不走一路坐那晃晃悠悠的馬車那簡直就是傻子一般的行為,康熙顯然不傻,所以從京城出來沒走多久,隊伍就在天津的皇船塢碼頭等船了。
康熙南巡要帶的人自然是不會少,除了他的這些兒子,還有內閣學士、翰林院、各部尚書、各司郎中、監督、禦醫,當然也包括記錄起居注官員,這就有九十餘人,這九十個人還有雜役輪流服侍,加起來那就得往上千人去了,這還不包括護衛安全的侍衛,八旗各部調出來的士兵,隊伍浩浩蕩蕩,那豈是一句熱鬧了得。
作為康熙的好大兒胤祚自然是不會被他落下,去江南好啊,他上輩子就是一社畜,大多時候也隻能在網上雲旅行,唯一一次去到江南還是跟團去的一個很有名的古鎮,那裏當時早已經眼中商業化,雖然有小橋流水人家,可是卻無半分江南水鄉韻味,此次能去見見這原汁原味的江南,的確是很難讓人不興奮啊。
“汗阿瑪,兒子還沒去過江南呢?那邊有什麽好玩的?好吃的有沒有?你現在得不得閑,再給兒子講講您去江南的趣事唄,比如您會不會和戲文裏演的那樣,微服私巡然後救美豔女子於危難之際,然後和人家不清不楚……”
胤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話還真的不是說說而已,他這張嘴是真敢說啊,當然他這打也是真的得挨,這不他這話音剛落,他爹那巴掌就到了。
“胡說八道些什麽?朕去江南那可是有正事去辦的,即便會去微服私訪,那也是去體察民情,絕不會去和什麽美豔女子不清不楚,以後你這戲文還是少聽一點吧?看看這把腦子都聽壞了。”
胤祚顯然是不信他爹這話,要不是挨了他爹一巴掌腦袋還在隱隱作疼,他怎麽也得和他爹較上幾句,還我胡說八道呢,康熙微服私訪記我可是看過的,在那裏麵你可是最喜歡和人家漂亮姑娘不清不楚,可謂是見一個愛一個,就這還敢說是去體察民情呢?咋滴。打入人民內部是吧?再說了就算是我剛才是在胡說八道,那人家電視還能冤枉了你不成。
康熙也就不知道胤祚這會兒如何埋汰他呢,不然指定再賞賜他倆大鍋貼餅子,作為疼愛兒子的老父親,雖然兒子之前那話的確不中聽,但是孩子好奇有什麽錯呢?於是老父親還是應胤祚要求給他講了講之前去江南時候遇到的趣事。
滿足了一把好奇的心的胤祚這下對那煙雨江南更加心向往之了,每天數著手指過日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過年,年一過他就開始為了為去江南最準備了,江南那是哪,全國赫赫有名的富饒之地,他去那其實也不需要做什麽別的準備,隻要讓德喜把他小金庫裏的銀子盤算明白就可以了。
“春香,夏荷,爺離開之後你倆可千萬要替爺把咱這一畝三分地守住了,十四要是跑來找你要銀子可千萬不要給他,他要是敢耍橫,你們就去永和宮找我額娘……”
春香,夏荷之前到出宮嫁人年紀的時候,胤祚本想著放她倆出去,沒想到人家倆人竟然約好的一樣誰都不想出宮,胤祚雖自身也不覺得女子一定非要嫁人才是她們人生的唯一出路,可考慮到這畢竟是在封建的大清,他還是給了兩人一個反悔的機會。
但是人家兩人那真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腸,硬是求到了德妃那,了解到春香夏荷是真的不願意出宮,胤祚自然也不會逼他們,大不了將來他分府把人帶出去就是了,正好他未來的福晉滿語,漢語不都不太好嗎?有春香,夏河在她身邊照顧,那她與人溝通也方便一點不是。
春香,夏荷都是跟了他十幾年的老人了,這些年來春香夏荷連同德喜三人管著他這小院從沒出過差錯 把家交給他們胤祚自然沒有什麽不放心,唯一需讓他有點不放心的也就是小十四那邊,最近那小子出宮出的勤,手裏銀子不夠花,沒少來他這邊打秋風,他在家的時候小十四好歹還知道收斂一點,他怕他離開之後這小子沒人管了直接扶搖直上九萬裏,把他這好不容易積攢出來的這點家當全給他敗光了。
“主子爺您放心,您之前不是叮囑過我們了嗎?十四爺那邊最多一個月給他二百兩銀子,超了這個數他就是跪下來哭也不能給他,省的把他慣壞了,這話奴婢記的。”
春香夏荷對於胤祚的吩咐執行起來從來都是不打折扣,胤祚不放心倒的不是她倆,他剛才不放心的也隻是他倆壓不住胡攪蠻纏的小十四,此時見他們心中有了成算,自然也不會再多言。
期盼著,期盼著,春天的腳步……哦不對,是南巡的日子總算到了,此次南巡照舊是太子監國,隻不過他爹這次稍微良心發現了一點,給他配了個胤禛,胤禩輔助而已。
胤祚坐在禦駕之中,看著送行隊伍裏身形筆直正在目送隊伍遠去的胤礽不由替他二哥拘了一把心酸淚,唉,你說這當太子有什麽好的,監國這活幹好了那是理所應當,幹的不好那就是你無能,看看他多好,從小勵誌做個他爹的腿部掛件,吃香的喝辣的從來少不了他,吃苦受罪的活他爹第一個就把他排除了,當個眾人眼裏的鹹魚寵兒,這日子簡直不要過的太舒坦……
於是此時日子過得相當舒坦的昭郡王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十分宏大的小目標——此次南巡爭取不受傷。一說到這胤祚就覺得奇了怪了,你說平時都好好的,為什麽隻要和他爹出一次門就非的受點傷才行,再這樣下去,他估計都快要不敢和他爹出門了。
胤祚他們去江南這一路自然不可能全程坐馬車,畢竟放著這平穩的水路不走一路坐那晃晃悠悠的馬車那簡直就是傻子一般的行為,康熙顯然不傻,所以從京城出來沒走多久,隊伍就在天津的皇船塢碼頭等船了。
康熙南巡要帶的人自然是不會少,除了他的這些兒子,還有內閣學士、翰林院、各部尚書、各司郎中、監督、禦醫,當然也包括記錄起居注官員,這就有九十餘人,這九十個人還有雜役輪流服侍,加起來那就得往上千人去了,這還不包括護衛安全的侍衛,八旗各部調出來的士兵,隊伍浩浩蕩蕩,那豈是一句熱鬧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