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迴京城
穿到汴唐,她養成了未來奸相! 作者:七月遇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我還是覺得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唐懷柔皺著眉頭,憂心忡忡。
“別管怎麽樣,咱倆都要做好準備。”
“如果許褚真敢動手,以你現在的能力,是該給他點顏色瞧瞧了!”
每次一提到許褚,唐懷柔和謝奉之的心情都不太好。
謝奉之不用說,他大仇未報,眼看仇人在京城過得那麽瀟灑滋潤,他心裏能好受就怪了。
至於唐懷柔,她和許褚沒有直接仇恨,但唐懷柔總認為自己被騙了。
史書上記載的許褚那叫一個完美,簡直沒有任何缺點。
不管是政治生涯中,還是個人人品,又或是私生活,都挑不出許褚一絲一毫的差錯,他也絕不落人話柄。
這麽完美的男人,就像是話本裏的走出來似的,一點都不真實。
也正因如此,唐懷柔在來到汴唐之前,一直把許褚當成自己第二個偶像。
可是誰能想到,真正曆史上的許褚,和史書上記載的大相徑庭,完完全全是兩個人。
有時候唐懷柔都在想,是不是兩個重名的人搞錯了?
雖然這個可能性很低,但排除掉所有的可能性後,剩下的再不可能,也會成為可能。
不過話說迴來,她這個念頭也隻是在腦子裏轉了轉而已,一閃而過,並未深想。
二人簡單的聊了兩句,立刻加快速度。
唐懷柔以前是不會騎馬的,但她在軍營裏待了一段時間。
再加上她天資聰穎,一點就通,很快就學會了騎馬。
為了照顧唐懷柔這個初學者,謝奉之速度並不快,生怕她會摔著。
但讓他驚訝的是,唐懷柔從一開始的不熟練,到掌握所有要領,肆意馳騁,隻用了短短半天時間,可謂是進步神速。
“懷柔,你若是男兒就好了!”謝奉之笑道。
“你若是男子便能上陣殺敵,以你的本事完全可以殺他個七進七出!”
“七進七出的那是趙子龍!”唐懷柔撇撇嘴。
“謝奉之,你這話什麽意思?我要是男人你娶誰去?”
“哎呀!瞧我說錯話了!”
謝奉之朝自己頭上拍了一下,“該打該打,我真是胡言亂語。”
“但話說迴來,你若真是男子,隻怕我也不會再娶別人了。”
“你還要一輩子孤獨終老不成?”
唐懷柔才不信這種鬼話呢。
當然了,這都是假設出來的問題,他們兩太過糾結也沒什麽意義。
經過一整天的長途跋涉,到了傍晚時分,二人都累得不輕。
幸好這座不知名的小城裏有客棧,眾人進去洗漱了一番。
唐懷柔躺在的柔軟的大床上,很是舒適。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夏天了,洗完澡後,唐懷柔把窗戶打開。
傍晚時分的風最是涼爽,吹動窗簾一鼓鼓的飄進來,隱約有一絲涼意。
唐懷柔隻穿著一身輕薄的紗衣趴在床上,翹著小腿,十分愜意。
但這份愜意很快就被人打破了。
因為謝奉之來了,還帶了不少飯菜。
他帶來的那六人小隊住進了兩個房間裏。
有兩個人輪流守夜,他們兩兩一組,因此不需要開三個房間。
“來,懷柔,一起吃!”
謝奉之在唐懷柔麵前沒什麽架子,就像是鄰家大哥哥一樣,十分隨和親切。
唐懷柔走過來,給謝奉之遞了個饅頭。
“奉之,我還有很多話要跟你聊呢,主要是關於京城的。”
“自從咱們被流放之後,就再也沒迴過京城,也不知道那邊情況如何。”
“你說,萬一這次迴去,咱倆被皇帝抓了怎麽辦?”
唐懷柔也是剛剛才想到這個問題。
當初皇帝把謝家流放這事就算完了。
可誰能想到,唐懷柔和謝奉之在流放路上,悄悄聯絡朝中大臣為沈暮林所用。
後來這件事卻被皇帝給知道了,因此皇帝便下了全國追殺令。
不管是哪裏的地方官,隻要見到謝奉之,一律格殺勿論!
若有包庇以罪犯,知情不報,那就不是免官那麽簡單的了,皇帝直接將其砍頭都是應該的!
但追殺令是下了,卻沒人照做。
所以謝奉之才能安穩的活到現在,並聯絡了更多的官員,一個個全挖了過來。
唐懷柔這大半年沒待在謝奉之身邊,對他身上所發生的事知道的並不清楚。
絕大多數都是謝奉之主動說,她才知曉的。
唐懷柔撕著饅頭,一口一口的往嘴裏送。
她一邊吃著,一邊含糊不清的說道:“其實就算你不造反,這個王朝也快要完了。”
“我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一個國家衰敗的跡象,就是從皇帝問臣民要錢開始。”
“首先皇帝會把手伸向商人,眾所周知,商人是最有錢的。”
“雖然他們也要交稅,但除了交稅外,其餘的錢就全歸自己,不像官員那樣,每個月隻能領定量的俸祿。”
“商人生意做得好,領的錢可就多了去了。”
謝奉之點點頭,很讚同。
唐懷柔繼續道:“但如果商人也沒錢的話,皇帝就會把手伸向自己的臣子,也就是臣子貪汙受賄搞來的錢。”
說到這時,唐懷柔想到了一個人。
她也不管謝奉之能不能聽懂,直接就說道:“乾隆皇帝在世時,和珅貪汙現象很嚴重,乾隆心知肚明,但卻從未聲張過。”
“一有什麽事他就交給和珅去辦,你說乾隆能不知道和珅貪汙嗎?”
“他肯定是知道的,否則怎麽會把那麽多棘手的事,全都交給和珅去辦呢?”
“在我看來,和珅是官員,乾隆沒把手伸向商人而是伸向了官員,就已經有問題了。”
“這說明那時的大清王朝,已經開始有衰敗跡象了,隻是並不明顯罷了。”
“後來乾隆駕崩,輪到嘉慶皇帝繼位,他倒好,直接把和珅給殺了,所有貪汙受賄得來的銀兩全部充公。”
“站在百姓視角來看,嘉慶皇帝殺了一個大貪官,所得銀兩放在國庫中,這是為了造福百姓,是做的好事。”
“但若站在政治角度上來說,嘉慶皇帝大錯特錯,他這樣做分明就是殺雞取卵,加快國家滅亡的速度。”
唐懷柔皺著眉頭,憂心忡忡。
“別管怎麽樣,咱倆都要做好準備。”
“如果許褚真敢動手,以你現在的能力,是該給他點顏色瞧瞧了!”
每次一提到許褚,唐懷柔和謝奉之的心情都不太好。
謝奉之不用說,他大仇未報,眼看仇人在京城過得那麽瀟灑滋潤,他心裏能好受就怪了。
至於唐懷柔,她和許褚沒有直接仇恨,但唐懷柔總認為自己被騙了。
史書上記載的許褚那叫一個完美,簡直沒有任何缺點。
不管是政治生涯中,還是個人人品,又或是私生活,都挑不出許褚一絲一毫的差錯,他也絕不落人話柄。
這麽完美的男人,就像是話本裏的走出來似的,一點都不真實。
也正因如此,唐懷柔在來到汴唐之前,一直把許褚當成自己第二個偶像。
可是誰能想到,真正曆史上的許褚,和史書上記載的大相徑庭,完完全全是兩個人。
有時候唐懷柔都在想,是不是兩個重名的人搞錯了?
雖然這個可能性很低,但排除掉所有的可能性後,剩下的再不可能,也會成為可能。
不過話說迴來,她這個念頭也隻是在腦子裏轉了轉而已,一閃而過,並未深想。
二人簡單的聊了兩句,立刻加快速度。
唐懷柔以前是不會騎馬的,但她在軍營裏待了一段時間。
再加上她天資聰穎,一點就通,很快就學會了騎馬。
為了照顧唐懷柔這個初學者,謝奉之速度並不快,生怕她會摔著。
但讓他驚訝的是,唐懷柔從一開始的不熟練,到掌握所有要領,肆意馳騁,隻用了短短半天時間,可謂是進步神速。
“懷柔,你若是男兒就好了!”謝奉之笑道。
“你若是男子便能上陣殺敵,以你的本事完全可以殺他個七進七出!”
“七進七出的那是趙子龍!”唐懷柔撇撇嘴。
“謝奉之,你這話什麽意思?我要是男人你娶誰去?”
“哎呀!瞧我說錯話了!”
謝奉之朝自己頭上拍了一下,“該打該打,我真是胡言亂語。”
“但話說迴來,你若真是男子,隻怕我也不會再娶別人了。”
“你還要一輩子孤獨終老不成?”
唐懷柔才不信這種鬼話呢。
當然了,這都是假設出來的問題,他們兩太過糾結也沒什麽意義。
經過一整天的長途跋涉,到了傍晚時分,二人都累得不輕。
幸好這座不知名的小城裏有客棧,眾人進去洗漱了一番。
唐懷柔躺在的柔軟的大床上,很是舒適。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夏天了,洗完澡後,唐懷柔把窗戶打開。
傍晚時分的風最是涼爽,吹動窗簾一鼓鼓的飄進來,隱約有一絲涼意。
唐懷柔隻穿著一身輕薄的紗衣趴在床上,翹著小腿,十分愜意。
但這份愜意很快就被人打破了。
因為謝奉之來了,還帶了不少飯菜。
他帶來的那六人小隊住進了兩個房間裏。
有兩個人輪流守夜,他們兩兩一組,因此不需要開三個房間。
“來,懷柔,一起吃!”
謝奉之在唐懷柔麵前沒什麽架子,就像是鄰家大哥哥一樣,十分隨和親切。
唐懷柔走過來,給謝奉之遞了個饅頭。
“奉之,我還有很多話要跟你聊呢,主要是關於京城的。”
“自從咱們被流放之後,就再也沒迴過京城,也不知道那邊情況如何。”
“你說,萬一這次迴去,咱倆被皇帝抓了怎麽辦?”
唐懷柔也是剛剛才想到這個問題。
當初皇帝把謝家流放這事就算完了。
可誰能想到,唐懷柔和謝奉之在流放路上,悄悄聯絡朝中大臣為沈暮林所用。
後來這件事卻被皇帝給知道了,因此皇帝便下了全國追殺令。
不管是哪裏的地方官,隻要見到謝奉之,一律格殺勿論!
若有包庇以罪犯,知情不報,那就不是免官那麽簡單的了,皇帝直接將其砍頭都是應該的!
但追殺令是下了,卻沒人照做。
所以謝奉之才能安穩的活到現在,並聯絡了更多的官員,一個個全挖了過來。
唐懷柔這大半年沒待在謝奉之身邊,對他身上所發生的事知道的並不清楚。
絕大多數都是謝奉之主動說,她才知曉的。
唐懷柔撕著饅頭,一口一口的往嘴裏送。
她一邊吃著,一邊含糊不清的說道:“其實就算你不造反,這個王朝也快要完了。”
“我不知道你聽說過沒有,一個國家衰敗的跡象,就是從皇帝問臣民要錢開始。”
“首先皇帝會把手伸向商人,眾所周知,商人是最有錢的。”
“雖然他們也要交稅,但除了交稅外,其餘的錢就全歸自己,不像官員那樣,每個月隻能領定量的俸祿。”
“商人生意做得好,領的錢可就多了去了。”
謝奉之點點頭,很讚同。
唐懷柔繼續道:“但如果商人也沒錢的話,皇帝就會把手伸向自己的臣子,也就是臣子貪汙受賄搞來的錢。”
說到這時,唐懷柔想到了一個人。
她也不管謝奉之能不能聽懂,直接就說道:“乾隆皇帝在世時,和珅貪汙現象很嚴重,乾隆心知肚明,但卻從未聲張過。”
“一有什麽事他就交給和珅去辦,你說乾隆能不知道和珅貪汙嗎?”
“他肯定是知道的,否則怎麽會把那麽多棘手的事,全都交給和珅去辦呢?”
“在我看來,和珅是官員,乾隆沒把手伸向商人而是伸向了官員,就已經有問題了。”
“這說明那時的大清王朝,已經開始有衰敗跡象了,隻是並不明顯罷了。”
“後來乾隆駕崩,輪到嘉慶皇帝繼位,他倒好,直接把和珅給殺了,所有貪汙受賄得來的銀兩全部充公。”
“站在百姓視角來看,嘉慶皇帝殺了一個大貪官,所得銀兩放在國庫中,這是為了造福百姓,是做的好事。”
“但若站在政治角度上來說,嘉慶皇帝大錯特錯,他這樣做分明就是殺雞取卵,加快國家滅亡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