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不過就在眾人被嚇的噤若寒蟬絲毫不敢出聲時,李瑁卻坐在上首依然笑嗬嗬的要搖著頭甚至於還朝著大殿門口的那些黑衣武士擺擺手示意他們退下。
“老叔啊!這些話想必您老已經在心底藏了許久了吧?說,今日把您心中想要說的話全部說出來,正所謂不吐不快嗎?我大唐立國百餘年向來不會有因言獲罪者,今日朕也學那太祖遺風來一迴納臣子之諫,諸位臣工若也有什麽話想說不妨眼下都一起講了,省的憋在肚子裏生出心病來……”
李瑁一邊說一邊又習慣性的從龍椅上走下台階,繼而度步到了李禕的麵前然後輕輕推開高力士自己卻替代著把李禕重新攙扶到了座位上坐下。
“老叔,朕的脾性想必您老也是深知一二,其實您老要是有什麽不滿意的大可早些時候進宮來講嗎?不過現在也不算晚,咱們爺倆拋開這血親不也還有同袍之義嗎?哪裏還有甚話需要藏著掩著的呢?”
“瑁兒,您既然喊本王一聲老叔,那麽叔也不與你外道了,上皇他之前處事不公委屈了你,而你手段高明取而代之,這些老叔我也沒什麽話好講,總不能讓你為了忠孝舍了性命吧,不過你眼下都已經奪得大寶,為何還要對太子苦苦相逼呢?你們兄弟倆就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嗎?”
李瑁聽見李禕居然會說出這樣一番幼稚的話語來,頓時也覺得苦笑不已,於是輕輕拍了拍了李禕的肩膀開口道“老叔啊!現在可不是朕要和我三哥打啊!而是他不依不饒的打算占據浙東朝廷對著幹了,您老知道他現在糾結起了多少兵馬嗎?聽說足足五十來萬人了,就連福建也被他牢牢把控在手,您老認為朕能允許咱大唐出現這國中之國嗎?”
“這……這他也是為了自保,帽兒你做事還是有點太不計後果了,上皇便算有錯在先,你……你也不能將他圈禁在宮中吧,另外太子的妻兒……誒不說這些了,老叔此刻就想問你一句,難道真就要非打的你死我活才罷休嗎?能否給老數一個麵子,讓老叔去和太子麵談這雙方若是能因此罷兵言和不也是我大唐萬民之福?”
李瑁聽完這些話繼而若有所思的抬頭環視了一下左右,見百餘個大臣全部閉口不言語,好些人甚至還有點情不自禁的站那默默的點著頭,於是他也當即明白了李禕的話不僅代表了他一個人而且還是當下的民心所向,或者說朝廷上下對於李隆基和李亨的執念還是相當的根深蒂固,畢竟自己這個皇帝當的還是有些不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啊。
李瑁心裏這樣一想轉身便也對著李禕點了點頭開口道“既然安信王您老有這份心,那麽朕便不能佛了您的臉麵不是?其實朕對著於這自家兄弟間的戰爭也甚是厭煩,這打來打去的損傷還不是我大唐的國力,剩下這些錢財和士卒去打國外的他不香甜嗎?隻是老叔你一人過去的話,朕還是有點不放心啊,萬一介時三哥他腦子轉不過彎來,把您老給就地扣留了如何是好啊!”
李瑁說話間又扭頭看了看站在最前麵的李林甫同誌,此刻他正猶如老僧入定一般站那一動不動,就連眼睛也是緊緊的閉在那裏生怕和別人對視似的。“李相,都這個節骨眼了,您老怎麽還如此的氣定神閑啊!怎麽現在大唐的國政與你這位當朝宰相沒有任何瓜葛了嗎?”等被李瑁這樣指名道姓的叫了一聲後,李林甫這才有點驚慌失措的原地拜倒在朝堂之下。“聖人……微臣昨夜偶感風寒,所以……所以適才有些失態了,還望聖人贖罪!”“哦!既然是身體抱恙,那跪什麽啊!起來說話,朕是想問問你,這安信王要去與我三哥和談?你說朕這派遣何人與之同行比較妥當啊?”
“這……這……聖人您自有決斷,微臣不敢妄加揣測啊!另外微臣覺得這和談之事還需慎之又慎,安信王爺此舉自是為我大唐江山社稷著想,可廢太子和催家一行人早已處心積慮的要與我朝廷決裂,若能何談又何須等到今日呢?如今他們盤踞在浙東區區一隅,說是招兵買馬其實要老臣看也不過是在虛張聲勢而已……另外安信王要去和談,可這談的結果又該如何去商定呢?難道廢太子還能隨著王爺您來長安負荊請罪不成?”
“哦!那按照李相你的意思是說這和談,談不攏,也談不得是不是?”“這……老臣也並非是這個意思,要是安信王有十足的把握能令廢太子迷途知返迴京請罪的話,那麽此事也算兩全其美的,但老臣深知如今局麵和戰事絕非李亨一人可以左右的了的,即使他答應了,那麽那位催家的小輩能答應,浙東道幾百氏族和那幾萬被崔家裹挾的北方逆賊敢答應……”李林甫說完這些話也是不忘朝著安信王李禕屈身抱拳行了一個大禮。
而李禕在聽見他這般說後,是氣的差點從椅上上原地暴起,要不是李瑁就站在他身邊看著,或許咱們這位馳騁沙場半生的老王爺此刻早已經把李林甫俺在大殿上毆打了。
“你……你這是強詞奪理,談都未談怎便知談不得呢?難道你非要看著大唐半壁江山在戰火裏煎熬才會滿意嗎?此外你說的那些本王能不知嗎?他們之所以跟著李亨胡鬧,為的不也是那點家族利益嗎?隻要聖人能稍稍妥協一些,這事豈有不可談之理,都是自家兄弟,何來的血海深仇……”
“妥協?老臣我勸安信王爺您慎言啊!聖人堂堂天子豈有與人妥協之理,難道今日他廢太子舉兵造反,聖人妥協了,那明日又有其他人揭竿而起呢?老臣以為此風斷不可長,就算妥協,那也是亂臣賊子向聖人向我大唐朝廷妥協……國之尊嚴豈容宵小之輩踐踏……”李林甫的詞鋒字字誅心,說完之後更是五體投地的朝著李瑁跪拜下去。
而他這樣一個舉動後,滿朝文武見狀是無一不敢不從,甚至與李禕也是頓時嚇的再次想要從椅子上起身叩拜。不過李瑁也還是相當給麵子將他挨迴到了座位微微一笑的開口道“好了,好了,諸位愛卿不必行此大禮,今日本就朝堂議論,李相您老有些小題大做了,朕想安信王他不過是一時口誤而已,用不著當真,至於這何談一事嗎?依朕看還是再思量思量吧,若隻是朕一人那麽妥協也便妥協了,可此事關乎國體,容不得絲毫馬虎啊,老叔您說是不是啊!”
“老臣……老臣謹遵聖喻,但老臣最後還想懇請聖人您看在骨肉兄弟的情義上給李亨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哪怕不和談,也得發一道招降的詔書吧!如此也好叫天下人知道聖人您的仁義寬容……”
李禕之所以會了李亨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當麵頂撞李瑁,其實李瑁自己心裏也多少明白一些,因為眼前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唐悍將安信王從上位起便受到李隆基的萬般禮遇,甚至於後麵他在朝堂上遭到李林甫的嫉妒繼而上書彈劾他有可能傭兵自重,被李隆基從戰場上調迴中樞實行了明升暗降的壓製,他也不曾說過半句怨言。
可當李瑁逼宮篡位成功後,他卻又是第一個站出來以抱病在身不出息朝會的第一批官員,這般忠誠與李隆基的死黨就算李瑁自己看了也常常為之動容,要知道在大唐這樣一個封建皇朝裏不是誰都有勇氣去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抗爭的,畢竟這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可不是鬧著玩的啊!
此刻李瑁看著李禕蒼老的麵孔和那幾乎哀求的神色更不禁再次迴想起當日自己在與吐蕃作戰時,李禕這位王叔對自己的百般照顧,於是他一方麵是念及舊情,一方麵也是站在李禕的角度換位思考了一番,他對李亨如何,對自己如何其實都是對李唐皇室的一番赤子之心,想來也是沒有什麽其他複雜的想法……或許有一天自己走上絕路後,他李禕也同樣會不惜自身挺身而出的……
於是李瑁在聯想完這些後,眼眶漸漸也有些濕潤起來,當即便半蹲著撲進李禕的懷抱中輕聲安慰道“老叔啊!朕答應您便是了,您的難處朕心裏也都明白,可事已至此實難兩全啊!這許多年來您也都親眼看見過朕在做些什麽了?與大唐幾千萬的百姓比起來,別說他小小的一個李亨,便算要朕的這條命,又何足道哉呢?您以後就在家好好將養著,睜大了眼睛看看這個即將到來的新世界,介時天下百姓將不會有饑餓,不會有貧苦,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平等的走進學堂,也不會有人再因為他們的出身而看不起……丫鬟,販夫走卒……乃至大牢裏的囚犯他們的命將與我們同等啊!”
“這……好好,老叔一定要親眼看看這樣的一個世界,其實這幾年光長安城的變化,老叔就已經看到過許多往日聞所未聞的光景了,老叔也相信你能做好的……老叔不知道你心中藏著這許許多多萬難之事,是老叔錯了,不過你們兄弟間要是能化幹戈為與玉帛,老叔倒也得清閑……”
李禕說著就慢慢從椅子上掙紮著起身,而李瑁不經意的抬手擦去眼角的淚水後當即也是攙扶著一步步的往大殿外走。-->
</p>
不過就在眾人被嚇的噤若寒蟬絲毫不敢出聲時,李瑁卻坐在上首依然笑嗬嗬的要搖著頭甚至於還朝著大殿門口的那些黑衣武士擺擺手示意他們退下。
“老叔啊!這些話想必您老已經在心底藏了許久了吧?說,今日把您心中想要說的話全部說出來,正所謂不吐不快嗎?我大唐立國百餘年向來不會有因言獲罪者,今日朕也學那太祖遺風來一迴納臣子之諫,諸位臣工若也有什麽話想說不妨眼下都一起講了,省的憋在肚子裏生出心病來……”
李瑁一邊說一邊又習慣性的從龍椅上走下台階,繼而度步到了李禕的麵前然後輕輕推開高力士自己卻替代著把李禕重新攙扶到了座位上坐下。
“老叔,朕的脾性想必您老也是深知一二,其實您老要是有什麽不滿意的大可早些時候進宮來講嗎?不過現在也不算晚,咱們爺倆拋開這血親不也還有同袍之義嗎?哪裏還有甚話需要藏著掩著的呢?”
“瑁兒,您既然喊本王一聲老叔,那麽叔也不與你外道了,上皇他之前處事不公委屈了你,而你手段高明取而代之,這些老叔我也沒什麽話好講,總不能讓你為了忠孝舍了性命吧,不過你眼下都已經奪得大寶,為何還要對太子苦苦相逼呢?你們兄弟倆就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嗎?”
李瑁聽見李禕居然會說出這樣一番幼稚的話語來,頓時也覺得苦笑不已,於是輕輕拍了拍了李禕的肩膀開口道“老叔啊!現在可不是朕要和我三哥打啊!而是他不依不饒的打算占據浙東朝廷對著幹了,您老知道他現在糾結起了多少兵馬嗎?聽說足足五十來萬人了,就連福建也被他牢牢把控在手,您老認為朕能允許咱大唐出現這國中之國嗎?”
“這……這他也是為了自保,帽兒你做事還是有點太不計後果了,上皇便算有錯在先,你……你也不能將他圈禁在宮中吧,另外太子的妻兒……誒不說這些了,老叔此刻就想問你一句,難道真就要非打的你死我活才罷休嗎?能否給老數一個麵子,讓老叔去和太子麵談這雙方若是能因此罷兵言和不也是我大唐萬民之福?”
李瑁聽完這些話繼而若有所思的抬頭環視了一下左右,見百餘個大臣全部閉口不言語,好些人甚至還有點情不自禁的站那默默的點著頭,於是他也當即明白了李禕的話不僅代表了他一個人而且還是當下的民心所向,或者說朝廷上下對於李隆基和李亨的執念還是相當的根深蒂固,畢竟自己這個皇帝當的還是有些不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啊。
李瑁心裏這樣一想轉身便也對著李禕點了點頭開口道“既然安信王您老有這份心,那麽朕便不能佛了您的臉麵不是?其實朕對著於這自家兄弟間的戰爭也甚是厭煩,這打來打去的損傷還不是我大唐的國力,剩下這些錢財和士卒去打國外的他不香甜嗎?隻是老叔你一人過去的話,朕還是有點不放心啊,萬一介時三哥他腦子轉不過彎來,把您老給就地扣留了如何是好啊!”
李瑁說話間又扭頭看了看站在最前麵的李林甫同誌,此刻他正猶如老僧入定一般站那一動不動,就連眼睛也是緊緊的閉在那裏生怕和別人對視似的。“李相,都這個節骨眼了,您老怎麽還如此的氣定神閑啊!怎麽現在大唐的國政與你這位當朝宰相沒有任何瓜葛了嗎?”等被李瑁這樣指名道姓的叫了一聲後,李林甫這才有點驚慌失措的原地拜倒在朝堂之下。“聖人……微臣昨夜偶感風寒,所以……所以適才有些失態了,還望聖人贖罪!”“哦!既然是身體抱恙,那跪什麽啊!起來說話,朕是想問問你,這安信王要去與我三哥和談?你說朕這派遣何人與之同行比較妥當啊?”
“這……這……聖人您自有決斷,微臣不敢妄加揣測啊!另外微臣覺得這和談之事還需慎之又慎,安信王爺此舉自是為我大唐江山社稷著想,可廢太子和催家一行人早已處心積慮的要與我朝廷決裂,若能何談又何須等到今日呢?如今他們盤踞在浙東區區一隅,說是招兵買馬其實要老臣看也不過是在虛張聲勢而已……另外安信王要去和談,可這談的結果又該如何去商定呢?難道廢太子還能隨著王爺您來長安負荊請罪不成?”
“哦!那按照李相你的意思是說這和談,談不攏,也談不得是不是?”“這……老臣也並非是這個意思,要是安信王有十足的把握能令廢太子迷途知返迴京請罪的話,那麽此事也算兩全其美的,但老臣深知如今局麵和戰事絕非李亨一人可以左右的了的,即使他答應了,那麽那位催家的小輩能答應,浙東道幾百氏族和那幾萬被崔家裹挾的北方逆賊敢答應……”李林甫說完這些話也是不忘朝著安信王李禕屈身抱拳行了一個大禮。
而李禕在聽見他這般說後,是氣的差點從椅上上原地暴起,要不是李瑁就站在他身邊看著,或許咱們這位馳騁沙場半生的老王爺此刻早已經把李林甫俺在大殿上毆打了。
“你……你這是強詞奪理,談都未談怎便知談不得呢?難道你非要看著大唐半壁江山在戰火裏煎熬才會滿意嗎?此外你說的那些本王能不知嗎?他們之所以跟著李亨胡鬧,為的不也是那點家族利益嗎?隻要聖人能稍稍妥協一些,這事豈有不可談之理,都是自家兄弟,何來的血海深仇……”
“妥協?老臣我勸安信王爺您慎言啊!聖人堂堂天子豈有與人妥協之理,難道今日他廢太子舉兵造反,聖人妥協了,那明日又有其他人揭竿而起呢?老臣以為此風斷不可長,就算妥協,那也是亂臣賊子向聖人向我大唐朝廷妥協……國之尊嚴豈容宵小之輩踐踏……”李林甫的詞鋒字字誅心,說完之後更是五體投地的朝著李瑁跪拜下去。
而他這樣一個舉動後,滿朝文武見狀是無一不敢不從,甚至與李禕也是頓時嚇的再次想要從椅子上起身叩拜。不過李瑁也還是相當給麵子將他挨迴到了座位微微一笑的開口道“好了,好了,諸位愛卿不必行此大禮,今日本就朝堂議論,李相您老有些小題大做了,朕想安信王他不過是一時口誤而已,用不著當真,至於這何談一事嗎?依朕看還是再思量思量吧,若隻是朕一人那麽妥協也便妥協了,可此事關乎國體,容不得絲毫馬虎啊,老叔您說是不是啊!”
“老臣……老臣謹遵聖喻,但老臣最後還想懇請聖人您看在骨肉兄弟的情義上給李亨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哪怕不和談,也得發一道招降的詔書吧!如此也好叫天下人知道聖人您的仁義寬容……”
李禕之所以會了李亨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當麵頂撞李瑁,其實李瑁自己心裏也多少明白一些,因為眼前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唐悍將安信王從上位起便受到李隆基的萬般禮遇,甚至於後麵他在朝堂上遭到李林甫的嫉妒繼而上書彈劾他有可能傭兵自重,被李隆基從戰場上調迴中樞實行了明升暗降的壓製,他也不曾說過半句怨言。
可當李瑁逼宮篡位成功後,他卻又是第一個站出來以抱病在身不出息朝會的第一批官員,這般忠誠與李隆基的死黨就算李瑁自己看了也常常為之動容,要知道在大唐這樣一個封建皇朝裏不是誰都有勇氣去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抗爭的,畢竟這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可不是鬧著玩的啊!
此刻李瑁看著李禕蒼老的麵孔和那幾乎哀求的神色更不禁再次迴想起當日自己在與吐蕃作戰時,李禕這位王叔對自己的百般照顧,於是他一方麵是念及舊情,一方麵也是站在李禕的角度換位思考了一番,他對李亨如何,對自己如何其實都是對李唐皇室的一番赤子之心,想來也是沒有什麽其他複雜的想法……或許有一天自己走上絕路後,他李禕也同樣會不惜自身挺身而出的……
於是李瑁在聯想完這些後,眼眶漸漸也有些濕潤起來,當即便半蹲著撲進李禕的懷抱中輕聲安慰道“老叔啊!朕答應您便是了,您的難處朕心裏也都明白,可事已至此實難兩全啊!這許多年來您也都親眼看見過朕在做些什麽了?與大唐幾千萬的百姓比起來,別說他小小的一個李亨,便算要朕的這條命,又何足道哉呢?您以後就在家好好將養著,睜大了眼睛看看這個即將到來的新世界,介時天下百姓將不會有饑餓,不會有貧苦,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平等的走進學堂,也不會有人再因為他們的出身而看不起……丫鬟,販夫走卒……乃至大牢裏的囚犯他們的命將與我們同等啊!”
“這……好好,老叔一定要親眼看看這樣的一個世界,其實這幾年光長安城的變化,老叔就已經看到過許多往日聞所未聞的光景了,老叔也相信你能做好的……老叔不知道你心中藏著這許許多多萬難之事,是老叔錯了,不過你們兄弟間要是能化幹戈為與玉帛,老叔倒也得清閑……”
李禕說著就慢慢從椅子上掙紮著起身,而李瑁不經意的抬手擦去眼角的淚水後當即也是攙扶著一步步的往大殿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