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等旺財幾個帶著侍衛都緩緩退出院門後,李瑁才獨自一臉謙恭的跑到蕭崇的麵前彎腰把他給攙扶起來,而他這突如其來的操作也著實把在場的這些老頑固們給嚇了一大跳。


    蕭崇被李瑁扶著顫顫微微坐到李隆基的身邊後依然還是目不轉睛的扭頭盯著他看“蕭愛卿,朕又不是那什麽風華絕代的美人,您老不必如此一直看吧,快些坐下吧!剛剛他們是魯莽了一些,可您老這張嘴也的確罵的狠了點……就算朕不是皇帝那好歹也是李唐皇子吧?”


    “這……這……”蕭崇被李瑁按到座位上後是支支吾吾了半天才急忙雙手抱拳衝著李瑁重新作揖行禮,繼而開口道“老臣失態了,失態了……還望……”“好了好了,現在也沒什麽外人在了,諸位都是我大唐的肱股之臣,無需這許多理解了,朕把你們帶到這裏來也並不是想要什麽興師問罪,隻是希望大家都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談一談,正好我父皇他老人家也在,你們有什麽不滿,不舒心的事,盡可與他一吐為快……”


    “逆子,你當是做的老好人了,什麽叫和朕一吐為快啊!他們吐了苦水你便能知錯改錯嗎?修要多說這些場麵話了,你到底想讓他們這麽做才會安心,就直截了當的說吧!如此遮遮掩掩不是君子所為!”


    “父皇您教訓的是,那孩兒便先一吐為快了,三哥他在隴西太原等地原本也是攪的有聲有色,可到頭來還是灰溜溜的往江南逃跑了,孩兒實在不忍心這大好河山再次陷入戰爭的泥潭裏,另外北地連年來遭遇水情旱災,當地百姓流離失所,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地,孩兒的意思是希望在座的各位能高抬一下手配合朝廷的土地改革策略,把家族中過多的田畝全部拿出來平分給當地的百姓!如此也正好解了當前的燃眉之急……”


    李瑁兜兜轉轉一大圈還是把問題拋到了土地的上來,而在場的這些老家夥一聽李瑁果然還是想著掏他們的心肝,於是頓時又像炸鍋一般慌亂的下跪匍匐到了李隆基的跟前,苦苦哀求著他要為自己做主。


    還一再的表示這些土地都是祖祖輩輩苦心經營換來的,絕無這樣隨意丟棄的理由,不過他們這麽一起哄後,李瑁就算是再好的脾氣也立刻按捺不住心胸中的怒火來。


    “你們這些家夥當真是不知死活啊!圈買了那麽多的土地你們耕種的過來嗎?仗著祖輩的福陰,你們何曾給朝廷上繳過一文銀子的稅收嗎?長此以往是不是正個大唐的都要被你們瓜分完啊!你們坐那吃香喝辣的朝廷難道喝西北風去嗎?就說你蕭老大人吧,京師周遭便有上萬畝對不?還有你的老家少說也有山林土地五萬多吧!整個縣的百姓都快成了你家的長工了,你覺得這般下去合理嗎?”


    李隆基聽見這些貼心老夥計的訴苦原本也是表示讚同的,甚至在內心也對李瑁的做法有點看不過眼,畢竟大唐開國之初他們這些人的祖輩也還是立下了不小的汗馬功勞的,李瑁現在這樣張口便要他們交出土地,說實話吃相真的有點太難看了。


    但是等李瑁說出蕭崇一家便圈占了一縣之田地後,他這位老人家才有點後知後覺的發現事情若真的長此以往的話,別說自己李家皇室成了擺設,恐怕介時就連天下的百姓心中也隻有他們這些土地主而無大唐了。


    另外蕭崇在被李瑁這樣指名道姓的點出來後,雖然臉麵上有些掛不住,可還是硬挺著進行了反擊。“逍遙……聖人,老臣姑且稱你一句聖人吧,你這話說的未免有點強詞奪理了吧,我們蕭家的天土即使多了些,可那也是本本分分賺來的家業啊!不曾偷,不曾搶,為何到了聖人您的嘴裏便成了禍國害民的罪事了啊?老臣不服!”


    蕭老頭這話一出口,現場的氣氛又一下子激烈了起來,迎合這不絕於耳,而李瑁似乎早就知道他們會有這麽一個說辭,當即笑了笑便在蕭崇的身邊也坐了下來,而蕭崇看到李瑁坐下當即便又想起身。可是李瑁卻急忙揮手示意他重新坐下,還迴頭和其他人也一樣擺了擺手。


    “大家都坐下,朕剛剛依然說過了,今日這裏不再有外人,咱們說的事情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說的完的,所以都坐下慢慢聊,老高饒煩你再去給各位大人也都弄些吃食來!咱們今日就這樣坐著邊吃邊聊,把該說的不該說的都通講出來聊個通透……言者無罪!”


    “喏!老奴這就去,這就去,諸位大人且慢候著啊!”高力士走出去後不想正好迎頭撞上了正在往裏麵偷瞄的旺財和張小敬,於是這個老太監炸的一下就像被狗咬了一般原地蹦了三尺高。


    “誒唷味,你們幾個小崽子,可咱家的心都快給嚇跳出來,你們當真好大的膽子啊!竟然敢偷聽聖人談話……”“高總管,您老可不許瞎咧咧啊,誰偷聽了,不過就是站的近了些,俺們這是擔心聖人他安全來著呢?那幫老炸毛萬一要對聖人不利怎麽辦?俺們不靠近些衝進去都來不及,對了裏麵在聊什麽呢?都吵吵起來了,俺看聖人他也真是仁義和這幫老炸毛說個什麽勁……全殺不就得了嗎?”


    “旺財大人,咱家看你真的是不想活了,這些話也可以隨便亂說的嗎?千萬不要仗著聖人以前寵信就不知天高地厚了,聖人的心思豈是你們可以揣摩的,聽咱家一句,離遠些省的招來是非……”高力士冷不丁的放下這麽一句話便急急忙忙的一路小跑起來。而旺財和張小敬幾人是被他那話說的有點不知所雲,可楞了好一會後,還是都不約而同的後退了好幾十步,才重新慢慢的貼在院牆上站直了身體。


    而院子裏麵李瑁發完火後轉瞬還是強壓住心中的憤慨再次心平氣候的和這幫老家夥繼續解釋起來“蕭老愛卿,你家的產業是祖祖輩輩辛苦掙下來的不假,可是朕今日為何要這般做您諸位難道都還不明白嗎?上次在大殿之外朕甚至還掏心窩子似的和眾人也都解釋過一遍了的,咱大唐國內的土地原本就那麽多,今日您買十畝,明日他買百畝,您說買的多久啊!而諸位都是有爵位功名在身的人,無需繳納全數說銀,這些嗎說來也無關痛癢,可偏偏咱大唐國富民壯,這人口是越來越多,你讓這多出來的許多人沒土地耕種吃什麽喝什麽?或者你們可以說讓他們來當佃戶,可農業之事本就靠天吃飯,一不小心遇到個天災荒年,他們便要餓的賣兒賣女方可果腹,諸位見此慘狀,於心何忍啊!”


    “聖人!您此言差矣,依老臣看您說出這些冠冕堂皇的話無非是為了那些剛剛興辦起的作坊,鋼鐵廠,水泥廠等與有地之主搶奪青壯勞力罷了,他們這些工廠遍地的招收民夫,甚至連那些婦人也通通吸納,老臣以為此舉乃大大的不妥,古人雲士農工商,這工廠之事豈能重過農業,民以食為天,縱使偶遇大災之年,但我大唐疆域廣闊,完全可以東西南北的調運拉解燃眉之急,況且老臣以為聖人您此舉大謬也,千畝萬畝良田集合一處便於日常澆灌,除蟲不說,大戶之家常常有錢購買耕牛農具之物,而若像聖人您這般把土地均分與貧困之家,零星分割,他們有何能力保證田土肥沃,產量豐收……”


    “對,對,蕭大人此言算是說到點子上了,聖人您還是有欠考慮啊!尋常百姓家有個十幾畝地便可果腹養家,貪多何意啊!另外作坊商業之事著實糜爛人心,若今後人人鑽到那錢眼裏,無心農業,田地荒廢,這才是根本之患啊!老祖宗千百年來定下來的規矩怎麽好隨意更改,即使穩步向前也不該如此一蹴而就啊聖人……”


    現場氣氛被老蕭同誌帶的越來越活躍,你一言我一語的簡直把李瑁當成了靶子來圍攻,他們更是越說越膽大,一個個引經據典不說,那聊起土地之事來還不忘時不時的將話頭引入李瑁逼宮李隆基的事情上來。


    而李隆基見他們如此眾口一詞也像是在等著看李瑁笑話一樣,聽的津津有味,雖然神色沒什麽變化,眼睛也是一直在盯著桌山的飯菜看,可他嘴角時不時露出的一抹笑意還是讓李瑁瞧的心裏直癢癢。


    “諸位果然博古通今,見識高遠啊,朕今日也算是開了眼了,你們說的這些朕其實也早早的有想到了,大唐疆域寬廣,地分良莠,有平原,有黑土,當然也有崎嶇的山地,高原,但是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們即使說破天去那些土地也是李唐皇室的吧,朕說給你們才是你們的,明白不?今日朕之所以坐下來和你們商談,並不是怕了你們,而是不忍傷了祖輩的情義……你們一心隻想著家族裏的那點小小利益何曾放開眼光為大唐想上一想啊!”


    李瑁說的情緒激動之處甚至還站起來原來轉起了圈,轉了一會又連連抬手直指蕭崇,宇文融……這幫人的麵門,但是他今日來興慶宮之前便早已想好了無論付出什麽樣的代價都要把長安周圍,乃至整個北方給先安定下來,於是他在轉悠了半天後依然緩緩重新壓製住了自己的火氣。


    “諸位朕今日再作上一首小詩,讓大家來點評一番如何?早些難朕去江南時曾偶入秦淮河南岸,也就原是東吳戍守石頭城的烏衣軍營房所在地,東晉時成為王、謝兩大家族宅第聚集的裏巷。此刻做此詩也算有感而發吧,題為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花香,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各位愛卿聽完這首小詩不知有何感想啊!王謝兩家晉代時也算大家吧,可晉朝完蛋之後他們今日又如何啊!是不是被在做的諸位給取而代之了啊!你們難道也不怕有朝一日重蹈覆轍嗎?”


    李瑁說完這些話,在場之人終於立刻安靜的鴉雀無聲,他們一來是被李瑁能即興叩題作詩的才華給折服,二來也正是這首小詩真正的擊中了他們心中的軟肋,畢竟他們心中也是明白家族興衰,王朝更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此刻本被李瑁這樣直白的說出來後,他們也是既無奈又害怕,所以久久的陷入了沉思。


    而李瑁眼見他們轉變的如此之快,瞬間沉默的沒了話語,於是也是趁熱打鐵一般繼續開口道“諸位,應當都明白朕的苦心了吧,你們眼下就算爭再多的,得再多,若是後世之孫守不住又如何呢?或者說似晉朝那般陷入亂世,你們這些小小的家族又何意自保呢?難道也是想著在亂世崛起成為一方諸侯霸主嗎?要真把希望寄與此,未免也真是太可笑了吧!”


    “那聖人您的意思是有避免此事發生的完全之策嗎?”幾百人中強忍的安靜了許久後,終於還是有人首先打破了平靜開口朝李瑁詢問起來,而李瑁苦口婆心的說了那麽多廢話等的也便是這個時候。


    “有!與其坐等衰亡,還不如自我改變,曆朝曆代的敗亡無非兩種,一是外族侵略,二是自己內部治理無能,可如今大唐周邊的隱患早就被朕一掃而空,所以這第一種可能幾乎不存在了諸位應該認同吧!!”“這個?聖人您類似之功,臣等讚同,而盡吐蕃滅亡,突厥遠盾,就連東北諸小國也劃入我大唐版圖之內,可謂真正的四海升平……”


    “好,你們認同便好啊?那麽咱們接下來就來說說這第二條吧,這內部的問題往往出現在哪裏呢?百姓活不下去了,繼而將按而起對不對,或者說有不臣之心的將軍反叛,除了這些各位還能想出一條能使得整個國家動蕩的原因來嗎?至於這天災咱今日便先不聊了……”


    李瑁說到這裏後瞬間環顧起四周,眼見所有人都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搖頭表示讚同時,他便擺了擺手因為此時高力士已經帶著大批小內侍匆忙的搬運來酒席。於是在李瑁的首肯下,所有人又都慌慌張張的起身讓出了位置,因為在他們在聽了李瑁半天白話後也是個個早就餓的前胸貼後背。


    特別是在看到高力士拿來的所有美食都是皇宮大內中一等一的美味佳肴後,一幫人的眼睛便仿佛要立刻紮進飯桌裏一樣,就在所有人陸續入席後李瑁看到李隆基一個人坐在那裏研究著象棋不言語,於是便再次快速的做到了他的對麵。


    “父皇您聽了老半天也不說一句話,是不是覺得孩兒講的那些不切實際啊!要是另有想法不妨也說出來讓大家夥商議一番嗎?”李隆基看到李瑁坐到自己對麵時,也不言語,而是李瑁重新把棋子擺放好,言外之意不說自明。


    而李瑁見他如此做後,也不再多說抬手就搶先走了起來。可不想他手中的棋子剛剛落下,李隆基就低聲的言語了起來“逆子,你的嘴皮子厲害啊!如此多的朝臣聚在一起都說不過你,而你的眼見也的確看的比其他人都遠,不過令朕好奇的是你到底想用什麽辦法來解決這個千百年來無數奇人異士都無法根治的難題啊!難道像你先前說去征伐他國把氏族豪強禍水外引便能一勞永逸了嗎?朕看此舉也絕不是完美之法吧,人性如此……你就不怕他們在外麵做大後反過來攻我大唐嗎?”


    “哈哈……這根治之法,其實孩兒也不敢保證,不過今後咱們李家這皇帝不做也罷!讓天下真正有本事的人來輪流當家作主吧!孩兒想要學習那堯舜啊!要不是大禹私心作祟傳位給自家兒子,或許這千百年來的戰火便可以少了很多啊!”


    李瑁這話一出口不光李隆基手中的棋子掉落在地上,就連那幾百正在用餐的大小官員也全部被震驚的像個木頭人一樣拿著筷子一動也不動彈。“逆子,你說什麽?學那堯舜禪讓皇位嗎?你難道真的瘋魔了不成!你要是真敢如此做,那麽朕就算到了九泉之下也不會放過你的……”


    “誒呀……父皇看您急的,稍安勿躁,孩兒也就那麽隨口一提嗎?這都是幾十年後的事情啦,您看不到,在座諸位愛卿怕是也看不到的,將來之事將來再說吧,眼下為了防止剛剛說的第二條原因發生,那麽唯一能解決的辦法也就是讓大唐百姓的生活越過越好,如此方可萬世太平,可這話說迴來,總要有人吃苦,有人享福的吧,於是咱們討論的結果又迴到原地土地人口……自己家不夠了,那就先從別人家拿吧……”


    李瑁說到這裏李隆基才算是真正的恍然大悟,於是瞪大了眼睛看著李瑁很是嚴肅的開口道“你小子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怪不得,怪不得,之前你要扶桑國每年進供十萬青壯男女,你這是想用他們的勞動力來養活我大唐百姓是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逍遙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亂寫李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亂寫李四並收藏大唐逍遙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