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而洛陽到山西太原的這段路上也沒李瑁想像的那樣太平無事,由於年前山東大旱的緣故,一行人剛走出去沒多遠便零零散散的遇見了好多難民拖家帶口的往關內洛陽奔逃,不過這些可憐人在看到壽王府的車馬隊,竟然並未似餓狼遇到羊群一樣圍撲上來搶劫,反倒一個個被驚嚇的四處躲藏。


    於是李瑁在看到這個奇怪的現象後,又忍不住好奇的趴在車窗口朝著追命他們詢問起來“追命,這些百姓為何不向我等乞食,看他們的模樣應該許久未吃上一頓飽飯了!何故還要跟看見鬼似的避閃不及呢?”


    “殿下您有所不知,每遇災荒年景,百姓脫籍逃離故土是長有的事情,而當地官府為了能留住百姓口數,常常會派遣駐軍沿路堵截,一旦抓獲輕則服役,重則發配,此時他們看起來雖人多勢眾,但早已是驚弓之鳥……”


    李瑁聽見追命如此說後,也表示理解的點了點頭,畢竟百姓人口一旦流失,那麽對於所在地來年的耕種必定會遭受巨大的影響,不過話說迴來百姓若不棄籍逃跑,在原地等候就古代這種動不動要行路幾個月的交通狀況來講其實和等死也沒什麽區別了,再加上中間的一些救災官員又很可能中飽私囊。所以說這個兩難的問題在開元前期的唐朝開來至少還是無解的。


    “朝廷不是早已命太子殿下親自坐鎮督查賑災事宜了嗎?怎麽還會出現這般淒慘的場景!就算賑災糧晚到了些時候,也不該是如此境況啊!”


    “這個?屬下便不知道原因了,不過從一路所見的難民數量來看,已經比往年好上許多了,這其中的原因大概正是地方官府迫於太子殿下的威懾……殿下您小心坐穩了,太原府方向的駐軍好像來驅趕災民了……”


    追命突然的一聲叫喊後,人群遠處立刻就有大隊騎兵在塵土飛揚的迷霧中奔馳穿行而來,那壯觀的場麵不等李瑁探頭看清,幾千流民就瞬間好似炸窩了一般朝又一次向四處饋散。


    眼見那些官軍個個要搭弓上箭,揮舞著長槍趕人,李瑁情急之下也沒多想就大聲對著追命等人命令道“追命,快,帶人拿上本王的令牌,叫他們不必驅趕災民,就說本王要帶著流民一起進太原府安頓,一切後果都由本王來承擔!”“喏!”


    追命鐵手等功夫強些的好手在得到李瑁的王命後,立馬抽出強弩射出一道箭牆瞬間便把太原府軍和災民兩倆相隔開來,而隨著其他壽王府的護衛不斷介入,太原府兵的襲擾行為很快就被終止了下來,而原先四處躲藏的災民也隨即漸漸站到了管道附近觀望不再遠離。


    “所有鄉民們聽好了,壽王殿下王命,令爾等過會可以有序尾隨跟從壽王殿下進入太原府躲避災荒,一切吃住事宜皆有殿下安頓,另外爾等務必恪守大唐律法,更不得擅自襲擾當地居民,違者當場格殺……”


    追命的聲音好似大喇叭擴容一般在頃刻間便響徹了隊伍的前後,而當災民們互相把李瑁的這道王命都一一傳達完時,幾千人馬是頓時變的鴉雀無聲,過了好一會中間才有些人後知後覺的跪地嚎啕大哭起來。


    不過看見這個驚醒後,那幾百太原府兵反倒是騎在戰馬上一個個驚恐萬分的交頭接耳起來。“王參將,此事怕是不妥吧!太原府已然接納了數萬之眾,此刻若是再按壽王殿下的王命執行,那府衙內事先預存的救濟糧再怎麽節省也是熬不到秋收的啊!!”


    “你說的不錯!本將也覺得此事蹊蹺,他壽王殿下明明是來太原府協助大理寺辦案的,怎麽會突然又管起這閑事來了!讓將士們先候著靜觀其變,等本將軍去向殿下當麵講明,要不然介時太原府因缺糧釀出民變,那你我等人怕是項上人頭都難保了……”


    幾個人在馬車這麽輕聲的議論完後,那位王參將立刻調轉馬頭跑到了追命的身邊與他碰頭,之後更是在追命的指引下一路來到了李瑁的車駕前,而此刻李瑁也早已帶著大小雙走下馬車站那駐足觀望起災民的情況。


    “殿下,太原府邊防軍王參將要見您麵湊相關事宜!”“又是一個姓王的嗎?狗日的太原府還真成了他王家的小地盤了,叫他進來吧,另外你帶著護衛去給把隨身攜帶的幹糧分發下,要先緊著老人孩子還有體弱的發!”“喏!”


    追命說完很快就帶著三十多壽王府護衛,抬著一些麵餅清水走進了人群,而災民們麵對車駕四周擺著的強弓箭弩也是非常自覺的排起了長龍等待,絲毫不敢哄搶吵鬧。


    早在一邊等候的那位王參將眼見李瑁度步返迴到自家隊伍,便立刻上前抱拳行禮道“末將太原府邊防軍參將王思深叩見壽王殿下!”


    “王將軍,不必多禮!聽聞你有事要向本王麵程,不知何事啊?”“殿下,方才聽您說要災民尾隨王駕進太原府安置,卑職認為此事有諸多不妥!”


    “哦,那你說說有何不妥!”


    “這……這事不妥之處有三,卑職知殿下您宅心仁厚不忍眼見災民被驅趕,但其中三處緣由是我等無法逾越的,其一唐律有戶籍製度,任何大唐子民在沒有府衙的關碟之下,不可擅自脫離戶籍地違者當重罪論處,其二朝廷已然在受災地盡力救災安撫,他們此時倘若離去,那麽必會造成大量人力流散來年田地荒蕪……這第三便是太原府城中糧少人多,如若貿貿然增加這許多災民入城,卑職害怕介時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說的有理,到是本王先前略欠考慮了,不過現在本王話已出口,難道又能自食其言不成!太原府再難也還是我大唐州府不是!災民再多可也是聖人的子民,耶有遇點小小難處便將他們拒之門外的道理!有困難就想想法子解決嗎?沒地安置就出銀錢買,無糧可吃那便向你們太原府望族先借支一些也未嚐不可的?你不是正好是太原王氏子弟嗎?此事就麻煩你先行去聯絡安排一下吧!”


    李瑁說完這些甚至連看都沒看王思深幾眼,那說話的口氣更是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態度,於是弄的眼前這位王思深參將一時之間是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不過他在猶豫了一小會依然再次開口道“這……這……壽王殿下,末將官微言輕,怕是有負重托啊!而且如此行事有違朝廷法度末將鬥膽肯定殿下您三思……”


    “律法有定,本王認罰便是了,不過眼前災情如火,你我就不要如此拘泥了,你先行一步進太原府召集各望族大家來州衙商議吧,本王隨後就會到,另外你再與他們言語一聲,本王此次借糧絕不會強行索要,而是要送上一份大禮給他們這些世家大族予以交換,若這般還不肯賣本王麵子,那你讓他們把糧食都藏好了免得本王用強來搶!”


    “這……”“無需多言,本王這令你接還是不接?”“喏,屬下領命!”


    李瑁說完眼神似笑非笑的停留在了王深的臉頰之上,而王深此刻雖說還低眉哈腰的不敢與李瑁對視,但在無形中他也是感受到了眼前這位小王爺的強大的氣場,心中更是明白接下來這事自己不管答應與否,那麽對於太原王氏一族來說都將是一場和李家皇族前所未有的較量開始。


    於是他來不及多想就一口答應了下來。“王參將,你既然應允下了,那趕緊去太原報信吧,本王所在車隊原本就人員眾多馬速緩慢,現在加之又帶了這許多災民,恐怕要到明日天明才能進太原府城了,而城內的糧食物資卻片刻耽誤不得,許提前準備準備才行啊?”


    “那末將鬥膽再詢問殿下一句,這城內的糧食要提前預備多少才算足夠,畢竟糧食非府庫支出,即使王氏還有各族願意暫時的供應些,那卑職此去也要有個具體章程來遊說他們的……”


    “也對!小雙把車上石炭爐子提下來送與王參將,另外再拿幾個石炭餅子也一同讓他帶去!至於糧食數量就先準備五萬石吧!不夠以後再借!”


    李瑁說完,小雙和大雙倆人不一會便提著一個現代樣子的煤餅爐子還有四五個蜂窩煤送到了王思深的眼前,而王深在看到這兩樣奇怪的東西後,是急忙一臉茫然的轉身望向了李瑁仿佛又在無聲的詢問他這是何意!


    “王參將不必多想,此物乃本王送與你們太原王氏的一樁大富貴,你們族中若有聰慧之人定會參透其中的關鍵……”


    “那……那……卑職就現行告退了,幾百府兵就先留與殿下您路上驅使把!殿下萬金之軀可不容有絲毫差池!”


    看到李瑁不以為意的點頭,王思深當即就提著煤餅爐子一人一馬快速的奔向了太原城,而隨後李瑁等人在整合好災民的隊伍後,也加速追趕了上去,等他們連夜趕路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太原府城下已然是第二日的淩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逍遙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亂寫李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亂寫李四並收藏大唐逍遙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