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昭昭與蕭墨塵一同並肩走出禦書房,蕭墨塵雙唇緊閉,一言不發,周身散發著陣陣冷意,宋昭昭敏銳地察覺到了。


    禦書房外,昭陽郡主正心急如焚地來迴踱步,宛如熱鍋上的螞蟻。


    她不經意間一轉身,便瞧見了並肩走來的兩人,立刻疾步迎了上去。


    “二嫂!你沒事吧?”昭陽郡主緊緊抓住宋昭昭的手,上上下下仔細打量著,語氣中滿是關切與擔憂。


    宋昭昭微笑著反握住她的手,給了她一個讓其安心的笑容,輕聲說道:“我沒事,別擔心。”


    隨後,眾人一路無言,迴到了靖王府。


    蕭瀾風手捧著茶杯,目光如炬地看著蕭墨塵,直言道:“二弟,今日的你可不像往常的你呀!”


    蕭墨塵隻是沉默著,沒有迴應。昭陽郡主則來迴打量著兩人,眼中寫滿了疑惑。


    曾幾何時,向來運籌帷幄、鎮定自若的靖王,如今竟也會這般自亂陣腳?


    蕭墨塵緩緩抬眼,看向身旁那氣定神閑的宋昭昭。四目相對之時,宋昭昭的嘴角微微上揚,一抹狡黠的笑意瞬間在眼底一閃而過。不知為何,蕭墨塵的心竟莫名地安定了下來。


    與此同時,驛館內的西戎特使在院子裏焦躁地來迴踱步,當他聽聞外麵傳來的消息後,頓感一切都完了。


    他猛地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的光芒。事到如今,也隻能盡快將求娶公主的事宜敲定,然後早日返迴西戎。


    想到此處,他毫不猶豫地徑直朝著皇宮走去。


    禦書房內,皇帝麵無表情地看著麵前的西戎特使,“不知特使今日前來麵見朕,所為何事呀?”


    特使恭敬地遞上一個長盒,洪公公趕忙上前接過,小心翼翼地呈到皇帝麵前。


    皇帝輕輕打開長盒,隻見裏麵放置著一個卷軸。他隨手將卷軸遞給洪公公,吩咐道:“打開看看。”


    洪公公接過卷軸,仔細地檢查了一番,在確認無誤後,才緩緩將其展開。卷軸之上,赫然寫著西戎求娶大梁公主的國書,並且還承諾在百年之內兩國和平相處,永不再犯。


    看到“公主”二字,皇帝不禁微微皺眉。如今大梁適齡的公主唯有和寧公主一人,難道真的要將和寧公主遠嫁西戎嗎?


    皇帝的眉頭越皺越緊,陷入了兩難的困境之中。


    皇帝的手指有節奏地輕輕敲擊著桌麵,目光落在西戎特使身上,緩緩開口道:“這兩國聯姻,如此大事,你們西戎太子怎地不來?”


    “迴皇上,臨行之前,西戎王已明確告知微臣,微臣可全權負責此次兩國聯姻相關事宜,太子對此並無任何異議。”


    好一個無異議啊!皇帝心中暗自冷笑,麵上卻不動聲色。


    那要娶靖王妃做太子妃的謠言才剛剛傳出來,西戎這邊便如此著急地要促成兩國聯姻。


    “不知特使對於外麵所流傳的拓拔太子要娶我大梁靖王妃為太子妃這等傳言,是作何看法呀?”皇帝微微眯起雙眼,審視著特使問道。


    “純屬謠言!”特使迴答得幹脆利落,斬釘截鐵,還一臉誠懇地補充道,“還望皇上切莫輕信那些流言蜚語。”


    而此時,拓拔軼正與蕭澤昱在宸王府中悠然自得地喝酒。


    突然,一個身著黑衣的暗衛悄無聲息地推開門,快步走到蕭澤昱身旁,俯下身去,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密語。


    蕭澤昱原本還算平和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他眉頭緊皺,隨即擺了擺手,示意暗衛退下。


    蕭澤昱抬眸看向還在自顧自倒酒的拓拔軼,緩緩開口道:“拓拔太子,與你一同前來的特使進宮去了。”


    拓拔軼正欲往杯中倒酒的手頓時停在了半空,一臉詫異,急切地問道:“他進宮做什麽?”


    “去商量兩國聯姻之事了。”蕭澤昱不緊不慢地迴答道。


    “那老東西!”拓拔軼聽聞,猛地站起身來,作勢就要往宮外趕去。


    蕭澤昱見狀,趕忙伸手攔住了他,勸說道:“拓拔太子,你這會兒即便進宮去,那也是改變不了什麽的呀。”


    拓拔軼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在原地不停地來迴踱步,焦急地問道:“那可如何是好啊?”


    蕭澤昱嘴角微微上揚,勾起一抹陰冷的笑意,慢悠悠地說道:“本王倒是有個法子,咱們可以……”


    說著,他湊近拓拔軼,壓低聲音,在其耳邊悄悄耳語了一番。


    拓拔軼聽著聽著,眼睛越發亮了起來,待到蕭澤昱說完,他興奮地一拍大腿,大聲讚道:“妙啊!就依王爺所言,這麽辦!”


    ……


    禦書房


    “特使,此事幹係重大,稍等上幾日,容朕再細細思量一番。”


    隨後,西戎特使便在宮人的引領之下,緩緩退了出去。


    翌日清晨,陽光灑落在金鑾殿的殿頂與階前,透著幾分莊嚴肅穆。


    此時,金鑾殿上,文武百官早已按品級分列兩旁,個個神情肅穆,朝堂之上一片寂靜。


    皇帝端坐在那高高的龍椅之上,目光緩緩掃過殿下眾人。


    “眾愛卿,西戎求娶和寧公主,和親可保我大梁百年和平,此事,諸位有何看法?”


    吏部尚書率先邁出一步,出列站定後,拱手行禮,“臣以為,和親乃是上上之策!百年和平,乃是我大梁百姓之福!”


    “臣附議!”緊接著,便有幾個官員也跟著站了出來,齊聲附和道。


    “臣反對!”


    就在一片附和聲中,兵部尚書卻麵色凝重地站了出來,滿臉皆是不讚同之色


    “如今西戎太子求娶靖王妃的謠言尚未查清,貿然答應和親,豈非顯得我大梁軟弱可欺?”


    “就是!若是不明不白就答應和親,豈非讓天下人恥笑?”


    禦史大夫也緊接站了出來。


    “況且,和寧公主乃金枝玉葉,怎可遠嫁和親?”兵部尚書又補充了一句,言辭懇切。


    “可若不答應和親,西戎興兵來犯,又該如何應對?”


    吏部尚書眉頭一皺,反駁道。


    “依臣看呐,直接聯姻便是了,無需過多顧慮。”一位官員抬高了聲調說道。


    “沒錯,謠言止於智者嘛,隻要咱們行得正坐得端,那謠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呀。”另一位官員趕忙附和著,振振有詞。


    “就是啊,隻要和寧公主順利嫁過去,那外麵的謠言自然也就沒了滋生的土壤,不攻自破了呀。”又有官員跟著說道。


    一時間,金鑾殿上眾人各執一詞,你一言我一語,吵得不可開交,整個朝堂仿佛變成了嘈雜的鬧市一般。


    皇帝聽著這不絕於耳的爭吵聲,隻覺得頭疼欲裂,他眉頭緊皺,伸手揉著太陽穴,心中暗自思忖:這群人,這般吵來吵去,也沒個定論,著實讓人頭疼。


    他的目光在群臣之中逡巡了一圈,最後落在了站在群臣之中一直未曾開口的鎮國公薑焱身上,眼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


    “鎮國公,你以為如何?”


    薑焱心中明白,這皇帝怕是故意為之啊,昨日自己持尚方寶劍闖進禦書房,皇帝心裏定然是懷恨在心的,今日又故意問自己關於宋昭昭的這檔子事,這擺明了是想給自己難堪,讓自己下不來台呀。


    薑焱不動聲色地掃視了一圈周圍那些吵得麵紅耳赤的朝臣,心中暗歎,這些人為了各自的利益,爭得那叫一個熱火朝天,可這和寧公主畢竟是皇帝的親生女兒,嫁與不嫁,說到底還不就是皇帝的一句話的事兒嘛。


    想到此處,薑焱微微拱手,不卑不亢地迴答道:“迴皇上,此事關乎兩國邦交,茲事體大,老臣實在不敢妄加言論呀。隻是,和寧公主身份尊貴,乃是金枝玉葉,這婚姻大事,終究還得仰仗皇上聖裁,老臣唯皇上馬首是瞻呐。”


    薑焱這一番話說得那叫一個滴水不漏,既沒有得罪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沒有拂了一眾朝臣的麵子,更為巧妙的是,又把這棘手的難題悄無聲息地拋迴給了皇帝。


    皇帝一聽,臉色頓時一沉,心中暗恨:這老狐狸,倒是會推脫!他無奈地揉了揉眉心,隻得說道:“此事,朕再斟酌斟酌,退朝吧!”


    說罷,皇帝一甩衣袖,徑直起身,快步向後殿走去,留下群臣站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麵麵相覷,一時之間,偌大的金鑾殿內,氣氛顯得頗為尷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王妃,不敢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汐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汐星並收藏重生王妃,不敢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