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寧這段時間經常來人藝看排練,他和人藝的導演和演員基本上也都混熟了。


    像夏導這樣的,60歲左右的,他一般要喊老爺子,而像英叔、於叔,還有像朱旭這樣的50歲左右的,50年代初進院的這些人,他得喊一聲叔。


    再往後,像人藝第1屆培訓班的任寶賢、修宗迪、韓善旭他們這樣40歲左右的,他一般是喊一聲老師。


    而他們後麵的演員,像第2屆培訓班的李光複,乃至第4屆培訓班的楊立新這些人,季宇寧就是直接稱兄道弟了。


    他感覺人藝整個劇團的氛圍非常不錯,這一點比北影廠要強,而且人藝的演員的素質也更高。


    還有就是,編劇在京城人藝的地位更加尊崇。這也和北影廠也是不太一樣。


    人藝的編劇,對於確定演員是有不小的發言權的,另外在排練過程中,他也可以建議換掉演員,所以像楊立新他們這些年輕的演員也要巴結他這個編劇。


    他在北影廠跟的4個劇組中,作為編劇的話語權都是非常大,但這僅限於他本人,這算是一個特例了,廠子裏其他劇組的編劇可沒有這麽高的地位。


    朱琳在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裏,在排練中和劇組以及團裏的關係也不錯,這其中很大程度,還是因為他這個老公是這出戲的編劇的關係。


    所以他相信他老婆在這個劇組排練演出過程中,不會受到什麽排擠,相反,還會受到很多的照顧。


    像晚上排練和演出結束後,安排人送一送,那都是小事兒了。


    7月10日,周一。


    下午,季宇寧在自己家接到了北影廠謝老爺子的電話。


    謝老爺子在電話裏告訴他,劇組的選景團隊已經確定黃山風景區以及附近的屯溪老街作為拍攝地點了。


    提前出發的選景團隊第1站就到的黃山地區。之後謝老爺子也趕去實地踏勘確認了一下。


    另外,幾個主要演員,像趙永生,還有兩個小花的扮演者,已經在北影廠報到和準備了。


    老爺子是剛剛迴到京城,他已經決定,劇組在這個月的中旬左右,就要出發去外景地拍攝了。


    季宇寧沒想到他現在跟的兩個劇組,人藝的劇組是在這個月明顯加快了排練的節奏,而北影廠的這個劇組也是開始加緊拍攝的進度了。


    謝老爺子主要考慮的,是要趕在這個季節裏進行拍攝。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季宇寧正好是暑期放假。


    他在劇組裏已經是副導演了。此前他跟的北影廠的三個劇組,他都是導演助理。


    之所以升了一格,是因為這部電影中很多拍攝的理念和手法,都是季宇寧提出來的。


    謝老爺子在電話裏甚至提出,有些戲季宇寧可以自己掌導筒,他在旁邊看著就行。


    季宇寧在電話裏聽了心裏頗為感動,他這個師傅對他還真是不錯。


    這樣他在這部電影裏麵,除了是編劇,還是副導演,甚至是執掌導筒的實際執行導演,他的話語權在劇組裏麵是非常大的。


    7月13日,周四。


    今天是京城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複試的第1天,今天是進行筆試考試。


    季宇寧一大早就從家裏趕到京城大學。


    複試的筆試,仍然是在京城大學圖書館進行的。


    這個考試地點,和上個月的初試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今天參加複試的人數就少多了,隻有40多人。


    進入考場,季宇寧放眼望去,他發現在這40多人中,他是最年輕的。


    好像隻有他是20歲出頭的,其他人基本上都是30多歲的考生。有些考生看起來已經像是中年人了。


    拿到考題紙,他先瀏覽一通,心裏不由一緊,這個難度已經明顯上來了。


    英語專業研究生隻取十多人,為了把考分拉開,西語係不得不大大增加了複試題的難度。


    複試題不僅涉及範圍廣泛的英美文學和英語語言學的專業知識,而且考生依據自己知識的深淺,也可以作不同層次的迴答。


    例如有一道題問:在莎士比亞戲劇裏,有哪個人物在兩出劇裏都出現過?為什麽?


    答案是著名的喜劇人物福斯塔夫(sir john falstaff)。他分別出現在《亨利四世》(henry iv)和《溫莎的風流娘們》(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兩出劇裏。


    而究其原因,則據說是莎士比亞劇團在演出《亨利四世》的時候相當成功,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看了以後非常高興,說想要在別的劇目裏,再看見福斯塔夫。


    於是莎士比亞在寫《溫莎的風流娘們》時,讓滑稽可笑的福斯塔夫再度登場。


    類似這樣的問題很多,這類題目不僅考一般的英文程度,還考有關英國文學史的常識,靈活而有趣,可以使考生發揮自己的能力。


    考題不僅範圍廣,難度大,而且考題量也大。


    不過,考試題目的範圍廣泛,倒是很適合季宇寧這種重活一世的人。


    他前世的經曆,使他的閱讀量很大,他的見識也廣,很多考題涉及的範圍,同一考場的其他人,未必知道。因為這個時代的人接觸的外麵世界的東西還是少。


    但對於他來講,幾乎所有考題涉及到的內容,他都是有所涉獵,畢竟他可是經曆過前世那個知識爆炸的時代。


    季宇寧在答題中是盡量把題目往多裏答,盡量把題目往深入裏闡述,這可是考驗他的真正實力的時候。


    他一共寫了五大張答題紙。


    他還是提前答完了所有的考題,但沒有提前交卷,而是一直堅持到了最後收卷子的時候。


    當他離開考場的時候,他自己都感覺到有些累了。而同一考場的其他大齡考生,他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是疲憊不堪,好像一上午的時間下,就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抽空了一般。


    他們這40多位參加複試的考生,幾乎有一半都是來自外地的,他們趕到京城以後,是住在京城大學校園裏,據說是在未名湖北岸的那兩個什麽園,全是以前的那種老房子裏,條件很差。


    中午,季宇寧是在學校小南門外的長征食堂吃的飯。他又累又餓的,也不想迴家吃了。


    第2天,7月14日,周五。


    這一天是複試的口試。


    口試是在西語係的俄文樓進行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宇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宇寧並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