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我們和他們不一樣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朝銀催稿的這些話,就說得很委婉,也很誠懇,這讓季宇寧很難拒絕。
他隻得點頭答應。
其實現在人民文學雜誌社編輯部有一些他的詩,還沒有刊登呢,他前一段也寫過一些散文,但那屬於詩歌散文組的作品。
對於許以他們小說組的約稿,他就得寫小說了,至少也是短篇小說才行。
“還有啊,季宇寧,我覺得你這篇小說那山那人那狗,湘省鄉土的味道很濃鬱。
我當時看了這篇小說,總想找個機會跟你聊一聊。
這種鄉土小說,我覺得你未來可以多寫。”
前世王朝銀就是對湘省的作家,以及寫湘省的小說非常關注的
“王朝銀,實際上,我這幾個月來都一直在構思一個發生在湘西南地區一個小鎮上的故事。時間的跨度比較長。
我現在想把它寫成一個長篇,至少是一個短長篇。
不過,現在有想法,但是能不能寫,有沒有時間寫,這都是問題。”
季宇寧說的實際上就是前世80年開始創作的那部芙蓉鎮了。
這篇小說將是明年他的大量作品中的一部,他現在是在做一些鋪墊。
中午吃飯,王老鄉一個人就喝了兩紮半啤酒,季宇寧也陪著他喝了一紮半啤酒。
現在的啤酒都是放在一個壓力罐裏,氣兒很足,味道還挺不錯。
現在這時候,飯館裏賣的啤酒,都是用的塑料大杯子,上麵還有刻度,一紮就相當於一升啤酒。
王朝銀這兩紮半啤酒,就相當於後世的5瓶啤酒。
他們倆人喝了四升啤酒,在飯館裏屬於比較顯眼的。
這時候一升啤酒是4毛錢,但是最低可以賣四分之一升,也就是一杯啤酒。
很多人買的就是一毛錢一杯的啤酒,他們倆人居然喝了四升。
吃完飯,他把王朝銀送到京城大學西門的332路汽車的車站,又陪著王老鄉聊了一會兒,直到王朝銀上車離開他才走。
騎車迴宿舍樓。
老遠的,就看見32樓門口,聚集了一大群人,而且還傳來很激烈的爭吵聲。
近前觀看,發現爭吵的雙方主要都是中文係的,一方是77級中文係的,那些人他都認識,還有一邊,主要是76級中文係的,好像還有75級的,這些人他就不怎麽熟了。
他們這屆77級一入校,就是曆屆學生中最驕傲的,在校園裏常常有傲然四顧的感覺。其他各屆學生,心裏也都有一些芥蒂,尤其是76級和75級的學生,對他們七七級經常是側目而視。
一開始還好,大家還能相安無事,但過了一兩個月以後,77級和76級的學生就開始經常有爭吵了。
一方是推薦入學的工農兵大學生,另一方則是恢複高考以來憑自己本事,從千軍萬馬中考進來的的首屆大學生。
所以一旦有爭執,往往就是沒完沒了。
“戰端”一開,大飯廳旁邊的三角地宣傳欄就儼然成了交鋒的沙場。
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鬧得是不亦樂乎。
今天,沒想到雙方已經從宣傳欄上的筆戰,升級到了在宿舍門口的麵對麵的對噴。
爭吵的雙方,同住一棟宿舍樓,卻是無法安生。
季宇寧聽了一會兒,好像是什麽講座的事兒,但具體為什麽爭吵,他沒大聽明白。
轉過頭,看見人群外側,站著梁小胖。
小胖子站在人群的外側,聽的是津津有味兒的。圓圓的臉上,全是幸災樂禍式的興奮。
“梁佐,今天是怎麽迴事兒?怎麽都堵在宿舍大門口吵啊。”
“唉,季宇寧,你不知道。這幫子76級中文係的人,實在是太特麽過分了。
以前,咱們中文係的老師給他們開講座,結果這些人在底下挑錯,然後背地裏打小報告,後來陳老師聽了特別生氣,他再也不給76級的人開講座了。
咱們七七級進校以後,中文係的老師不斷的給咱們77級中文係開講座,76級這幫人就不幹了。他們非說係裏偏心。
這些人又是到宣傳欄上公開的說不平,又是在底下打小報告。
結果係裏沒辦法,就把單獨給咱們七七級的中文係開的講座也停了。”
季宇寧聽了,這下明白了。
他從入校的第1天開始,就能感覺到校園裏有一絲異樣的氛圍。
其實前世七七級七八級的學生很多人也都有這樣的感覺,主要就是校園裏麵除了他們這些通過高考考進來的學生,還有推薦來的那幾屆學生。
直到1980年,76級的學生全部離校以後,這種異樣的感覺才消失。
他們這些推薦進來的大學生,在校園裏可不是僅僅為了做學生而來的。
所以這些人是很能折騰的。以前的那些做法也都在他們身上或多或少的保留著。
去年8月初那次教育工作座談會上,很多高校的領導老師就說過,現在學校裏已經不再是辦大學,而是辦初中,甚至是辦小學。
那就是受不了這些學生了。
當時在現場的一位老師還有一個比喻,就是不合格的原料,根本生產不出產品來。
這可不是僅僅說說而已,是有具體統計數字的。
推薦入學的大學生中,有超過兩成的人是小學文化程度,六成的人是初中文化程度,剩下的一成多才是高中文化程度。
而這些一成多的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在真正的高考中,很多人也根本考不上。
所以,這些推薦來的大學生普遍素質不行。當然也有極個別的人,也還是不錯的,後來也有不少人迴爐學習,甚至有考上研究生的。
不過季宇寧從入校以來,對他們這些人基本上就是敬而遠之,他從不主動跟這些人打交道。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人有一些做法,他很不習慣。
當然今天這件事,他覺得也很正常,該來的總會來的。
這種心理上的不滿,總會上升到最後雙方麵對麵的吵架。
前世他就在這個學校待過,所以知道這個學校對這種事情,最後估計也沒什麽結果,學校對學生是很寬容的。
到這兒,他也就沒什麽興趣了,正要走,小胖子又叫他。
“哎,季宇寧,你不再看會兒了。”
“梁佐,沒什麽可看的。
其實有什麽可吵的呀。
我們和他們,從根本上就是不一樣的。”
他隻得點頭答應。
其實現在人民文學雜誌社編輯部有一些他的詩,還沒有刊登呢,他前一段也寫過一些散文,但那屬於詩歌散文組的作品。
對於許以他們小說組的約稿,他就得寫小說了,至少也是短篇小說才行。
“還有啊,季宇寧,我覺得你這篇小說那山那人那狗,湘省鄉土的味道很濃鬱。
我當時看了這篇小說,總想找個機會跟你聊一聊。
這種鄉土小說,我覺得你未來可以多寫。”
前世王朝銀就是對湘省的作家,以及寫湘省的小說非常關注的
“王朝銀,實際上,我這幾個月來都一直在構思一個發生在湘西南地區一個小鎮上的故事。時間的跨度比較長。
我現在想把它寫成一個長篇,至少是一個短長篇。
不過,現在有想法,但是能不能寫,有沒有時間寫,這都是問題。”
季宇寧說的實際上就是前世80年開始創作的那部芙蓉鎮了。
這篇小說將是明年他的大量作品中的一部,他現在是在做一些鋪墊。
中午吃飯,王老鄉一個人就喝了兩紮半啤酒,季宇寧也陪著他喝了一紮半啤酒。
現在的啤酒都是放在一個壓力罐裏,氣兒很足,味道還挺不錯。
現在這時候,飯館裏賣的啤酒,都是用的塑料大杯子,上麵還有刻度,一紮就相當於一升啤酒。
王朝銀這兩紮半啤酒,就相當於後世的5瓶啤酒。
他們倆人喝了四升啤酒,在飯館裏屬於比較顯眼的。
這時候一升啤酒是4毛錢,但是最低可以賣四分之一升,也就是一杯啤酒。
很多人買的就是一毛錢一杯的啤酒,他們倆人居然喝了四升。
吃完飯,他把王朝銀送到京城大學西門的332路汽車的車站,又陪著王老鄉聊了一會兒,直到王朝銀上車離開他才走。
騎車迴宿舍樓。
老遠的,就看見32樓門口,聚集了一大群人,而且還傳來很激烈的爭吵聲。
近前觀看,發現爭吵的雙方主要都是中文係的,一方是77級中文係的,那些人他都認識,還有一邊,主要是76級中文係的,好像還有75級的,這些人他就不怎麽熟了。
他們這屆77級一入校,就是曆屆學生中最驕傲的,在校園裏常常有傲然四顧的感覺。其他各屆學生,心裏也都有一些芥蒂,尤其是76級和75級的學生,對他們七七級經常是側目而視。
一開始還好,大家還能相安無事,但過了一兩個月以後,77級和76級的學生就開始經常有爭吵了。
一方是推薦入學的工農兵大學生,另一方則是恢複高考以來憑自己本事,從千軍萬馬中考進來的的首屆大學生。
所以一旦有爭執,往往就是沒完沒了。
“戰端”一開,大飯廳旁邊的三角地宣傳欄就儼然成了交鋒的沙場。
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鬧得是不亦樂乎。
今天,沒想到雙方已經從宣傳欄上的筆戰,升級到了在宿舍門口的麵對麵的對噴。
爭吵的雙方,同住一棟宿舍樓,卻是無法安生。
季宇寧聽了一會兒,好像是什麽講座的事兒,但具體為什麽爭吵,他沒大聽明白。
轉過頭,看見人群外側,站著梁小胖。
小胖子站在人群的外側,聽的是津津有味兒的。圓圓的臉上,全是幸災樂禍式的興奮。
“梁佐,今天是怎麽迴事兒?怎麽都堵在宿舍大門口吵啊。”
“唉,季宇寧,你不知道。這幫子76級中文係的人,實在是太特麽過分了。
以前,咱們中文係的老師給他們開講座,結果這些人在底下挑錯,然後背地裏打小報告,後來陳老師聽了特別生氣,他再也不給76級的人開講座了。
咱們七七級進校以後,中文係的老師不斷的給咱們77級中文係開講座,76級這幫人就不幹了。他們非說係裏偏心。
這些人又是到宣傳欄上公開的說不平,又是在底下打小報告。
結果係裏沒辦法,就把單獨給咱們七七級的中文係開的講座也停了。”
季宇寧聽了,這下明白了。
他從入校的第1天開始,就能感覺到校園裏有一絲異樣的氛圍。
其實前世七七級七八級的學生很多人也都有這樣的感覺,主要就是校園裏麵除了他們這些通過高考考進來的學生,還有推薦來的那幾屆學生。
直到1980年,76級的學生全部離校以後,這種異樣的感覺才消失。
他們這些推薦進來的大學生,在校園裏可不是僅僅為了做學生而來的。
所以這些人是很能折騰的。以前的那些做法也都在他們身上或多或少的保留著。
去年8月初那次教育工作座談會上,很多高校的領導老師就說過,現在學校裏已經不再是辦大學,而是辦初中,甚至是辦小學。
那就是受不了這些學生了。
當時在現場的一位老師還有一個比喻,就是不合格的原料,根本生產不出產品來。
這可不是僅僅說說而已,是有具體統計數字的。
推薦入學的大學生中,有超過兩成的人是小學文化程度,六成的人是初中文化程度,剩下的一成多才是高中文化程度。
而這些一成多的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在真正的高考中,很多人也根本考不上。
所以,這些推薦來的大學生普遍素質不行。當然也有極個別的人,也還是不錯的,後來也有不少人迴爐學習,甚至有考上研究生的。
不過季宇寧從入校以來,對他們這些人基本上就是敬而遠之,他從不主動跟這些人打交道。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人有一些做法,他很不習慣。
當然今天這件事,他覺得也很正常,該來的總會來的。
這種心理上的不滿,總會上升到最後雙方麵對麵的吵架。
前世他就在這個學校待過,所以知道這個學校對這種事情,最後估計也沒什麽結果,學校對學生是很寬容的。
到這兒,他也就沒什麽興趣了,正要走,小胖子又叫他。
“哎,季宇寧,你不再看會兒了。”
“梁佐,沒什麽可看的。
其實有什麽可吵的呀。
我們和他們,從根本上就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