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英語班的同學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聽了都笑起來。
季宇寧也沒想到,梁佐這小胖子這個時候就已經很幽默了,怪不得後世會寫出來那些有名的情景喜劇,還有他的那本書笑忘書。
看來自己給食堂省醋了。
不過他這兩天在學校裏確實能感覺到濃濃的醋味兒。這主要是來自於他們77級之前的那幾屆推薦入學的學生。特別是76級的學生。
在大飯廳吃晚飯的時候,已經有不少77級英語班的同學跟季宇寧過來打招唿了。
下午,他們英語班剛剛開過第1次班會。
這算是所有同學之間的第1次見麵,季宇寧因為跟七七級西語係的人都不在一個宿舍樓,所以在之前的兩天報到日,也沒有怎麽接觸過,他是今天才和這些同班同學認識。
季宇寧發現七七級的英語班挺有意思,很多人在高考之前都是中學英語老師出身,這些人至少已經學了七八年的英語。有的甚至時間還更長。
其中還有一個是在校生,這是最年輕的一個,他本來應該是77年底畢業,但是77年當時高考規定像他們這些還沒有畢業的高中生,隻有3%的名額可以參加77年的高考。
這小子很幸運的,拿到了這3%的名額,這也是費了很大的勁兒才考上去的。
他參加高考,第一誌願報的是京城大學中文係,第二誌願報的是其他學校的日語專業,他在高考的第3天加試外語,考的是俄語,他是學俄語的,結果京城大學的英語專業錄取了他。
他在班級上發言說,他根本就不會英語。他得重新開始學英語。
班主任宋老師要求大家在班會上也可以用英語來發言。
差不多所有的同學就都使用英語來發言了。
大部分同學都是倫敦音,但季宇寧說的更多的是美式英語,而且他說的是加州腔。
前世他的加州腔特別地道,不過這一世這個時候英語口音是有鄙視鏈的,他的加州腔美式英語在鄙視鏈中,要位於倫敦音之下的。
其實季宇寧也會說倫敦音,他前世中學學的發音是標準的倫敦音,那時候大家學的基本上都是新概念英語。
隻是後來工作以後,出國主要就是去北美,所以就跟北美當地的口音學串了。他也會發倫敦音,但是說著說著就習慣性的說成美式英語了。
他前世總感覺英音確實有一種“端著”的感覺,相比來說,美音要舒服和自然得多。
這一次班會讓季宇寧感覺到,他的英語水平在這幾十位同學裏,應該是名列前茅的。
他前世今生可是學了幾十年的英語,而且也實踐了很多年,所以聽讀寫說早就沒問題了。
他選擇英語專業,其實更多的是想在英語的語言和文學上,能夠更專業一些。
另外前世他可是知道在大學的課程中,英語專業相對是比較輕鬆的。
大學專業裏最累的恐怕是學醫的,他們一輩子有考不完的試,另外像理工科也很累,在學校裏有做不完的作業。
除了英語專業輕鬆,再有就是他聽說前世這一屆學英語專業的很多人,基本上入校的第1年或者第2年就已經達到了畢業的水平。
甚至有些人在入校的時候,就已經達到畢業的水平了。隻是這些人沒有參加和當時高考同時進行的所謂同等學力考研究生的考試罷了。
季宇寧心裏還有個想法,就是學英語專業也許能夠提前結束本科學習,考入研究生,那樣,研究生的學習時間就自由多了。
前世季宇寧穿越的時候,京城大學的英語專業大一學生第一學期的課程有:英語精讀,英語視聽,口語(這是由外教來教的),以上這是必修的。選修的有英語結構,報刊選讀,北美短篇小說選讀,希臘羅馬神話,聖經釋讀。
但這一世77級的很多課程準備都是比較倉促,甚至有的專業就連教材都沒有,所以他們這一屆英語班的大一課程表裏麵,除了最基礎的聽讀口語之外,還有一些像英國文學史這樣的課程,這是由李主任親自給他們上課。
另外西語係的英語專業在剛剛開課的時候,就陸續安排了不少講座。
他們英語專業安排的第1個講座,就是由李主任親自來講的,是英語語言史的簡述。
講座的時間是3月3日星期五的下午。地點就在俄文樓的教室。
在來學校報到之前,季宇寧的老爹就跟他說過,李主任主要講的課,就是英國文學史,英語語言史,還有莎士比亞等課程。
所以季宇寧早早的就來到教室,他坐在第1排。
李主任準時進入教室。
這是季宇寧第1次見到這位李主任。
這是一位60歲出頭的老人,溫文爾雅,學者氣息很濃。
他說話口齒清楚,京腔京味。
他的英語發音極為準確,這是季宇寧第1次聽到這麽純正的英語發音,堪稱是聲聲入耳。
而且這位60歲的老人記憶力驚人,在做講座的時候,很多提到的作品他都是大段的背誦下來。
講座到一半的時候,李主任笑眯眯的說:
“我知道你們這一屆學生,大多數人都學了許多年的英語,甚至有人已經學了十幾年的英語。水平是不錯的。
這樣,我出幾個問題。看看你們能不能答出來。
我們都知道英語動詞的第三人單數要加“s”或“es”,但誰能來解釋一下其中的道理?
英語動詞分規則動詞和不規則動詞,其中規則動詞的過去時和過去分詞要在動詞原形後麵加“ed”,而不規則動詞則主要是靠元音的變化;這又是為什麽?
英語中名詞的複數形式是在名詞後麵加“s”或“es”,但又有一些特殊的名詞,其複數形式是加“en”(如ox-oxen),有些則什麽也不加(如fish, sheep);還有一些是把單數結尾的-on改成-a(如phenomenon-phenomena),諸如此類,五花八門;這些不規則的形式又應該怎麽解釋?
還有英語中元音的發音往往很不規則,例如“bury”、“busy”和“but”這三個詞中的元音雖然相同,但發音都不一樣,其原因何在?”
李主任說完這幾個問題,還是笑眯眯的看著在座的眾人,他的眼光最後放在季宇寧的身上。
季宇寧也沒想到,梁佐這小胖子這個時候就已經很幽默了,怪不得後世會寫出來那些有名的情景喜劇,還有他的那本書笑忘書。
看來自己給食堂省醋了。
不過他這兩天在學校裏確實能感覺到濃濃的醋味兒。這主要是來自於他們77級之前的那幾屆推薦入學的學生。特別是76級的學生。
在大飯廳吃晚飯的時候,已經有不少77級英語班的同學跟季宇寧過來打招唿了。
下午,他們英語班剛剛開過第1次班會。
這算是所有同學之間的第1次見麵,季宇寧因為跟七七級西語係的人都不在一個宿舍樓,所以在之前的兩天報到日,也沒有怎麽接觸過,他是今天才和這些同班同學認識。
季宇寧發現七七級的英語班挺有意思,很多人在高考之前都是中學英語老師出身,這些人至少已經學了七八年的英語。有的甚至時間還更長。
其中還有一個是在校生,這是最年輕的一個,他本來應該是77年底畢業,但是77年當時高考規定像他們這些還沒有畢業的高中生,隻有3%的名額可以參加77年的高考。
這小子很幸運的,拿到了這3%的名額,這也是費了很大的勁兒才考上去的。
他參加高考,第一誌願報的是京城大學中文係,第二誌願報的是其他學校的日語專業,他在高考的第3天加試外語,考的是俄語,他是學俄語的,結果京城大學的英語專業錄取了他。
他在班級上發言說,他根本就不會英語。他得重新開始學英語。
班主任宋老師要求大家在班會上也可以用英語來發言。
差不多所有的同學就都使用英語來發言了。
大部分同學都是倫敦音,但季宇寧說的更多的是美式英語,而且他說的是加州腔。
前世他的加州腔特別地道,不過這一世這個時候英語口音是有鄙視鏈的,他的加州腔美式英語在鄙視鏈中,要位於倫敦音之下的。
其實季宇寧也會說倫敦音,他前世中學學的發音是標準的倫敦音,那時候大家學的基本上都是新概念英語。
隻是後來工作以後,出國主要就是去北美,所以就跟北美當地的口音學串了。他也會發倫敦音,但是說著說著就習慣性的說成美式英語了。
他前世總感覺英音確實有一種“端著”的感覺,相比來說,美音要舒服和自然得多。
這一次班會讓季宇寧感覺到,他的英語水平在這幾十位同學裏,應該是名列前茅的。
他前世今生可是學了幾十年的英語,而且也實踐了很多年,所以聽讀寫說早就沒問題了。
他選擇英語專業,其實更多的是想在英語的語言和文學上,能夠更專業一些。
另外前世他可是知道在大學的課程中,英語專業相對是比較輕鬆的。
大學專業裏最累的恐怕是學醫的,他們一輩子有考不完的試,另外像理工科也很累,在學校裏有做不完的作業。
除了英語專業輕鬆,再有就是他聽說前世這一屆學英語專業的很多人,基本上入校的第1年或者第2年就已經達到了畢業的水平。
甚至有些人在入校的時候,就已經達到畢業的水平了。隻是這些人沒有參加和當時高考同時進行的所謂同等學力考研究生的考試罷了。
季宇寧心裏還有個想法,就是學英語專業也許能夠提前結束本科學習,考入研究生,那樣,研究生的學習時間就自由多了。
前世季宇寧穿越的時候,京城大學的英語專業大一學生第一學期的課程有:英語精讀,英語視聽,口語(這是由外教來教的),以上這是必修的。選修的有英語結構,報刊選讀,北美短篇小說選讀,希臘羅馬神話,聖經釋讀。
但這一世77級的很多課程準備都是比較倉促,甚至有的專業就連教材都沒有,所以他們這一屆英語班的大一課程表裏麵,除了最基礎的聽讀口語之外,還有一些像英國文學史這樣的課程,這是由李主任親自給他們上課。
另外西語係的英語專業在剛剛開課的時候,就陸續安排了不少講座。
他們英語專業安排的第1個講座,就是由李主任親自來講的,是英語語言史的簡述。
講座的時間是3月3日星期五的下午。地點就在俄文樓的教室。
在來學校報到之前,季宇寧的老爹就跟他說過,李主任主要講的課,就是英國文學史,英語語言史,還有莎士比亞等課程。
所以季宇寧早早的就來到教室,他坐在第1排。
李主任準時進入教室。
這是季宇寧第1次見到這位李主任。
這是一位60歲出頭的老人,溫文爾雅,學者氣息很濃。
他說話口齒清楚,京腔京味。
他的英語發音極為準確,這是季宇寧第1次聽到這麽純正的英語發音,堪稱是聲聲入耳。
而且這位60歲的老人記憶力驚人,在做講座的時候,很多提到的作品他都是大段的背誦下來。
講座到一半的時候,李主任笑眯眯的說:
“我知道你們這一屆學生,大多數人都學了許多年的英語,甚至有人已經學了十幾年的英語。水平是不錯的。
這樣,我出幾個問題。看看你們能不能答出來。
我們都知道英語動詞的第三人單數要加“s”或“es”,但誰能來解釋一下其中的道理?
英語動詞分規則動詞和不規則動詞,其中規則動詞的過去時和過去分詞要在動詞原形後麵加“ed”,而不規則動詞則主要是靠元音的變化;這又是為什麽?
英語中名詞的複數形式是在名詞後麵加“s”或“es”,但又有一些特殊的名詞,其複數形式是加“en”(如ox-oxen),有些則什麽也不加(如fish, sheep);還有一些是把單數結尾的-on改成-a(如phenomenon-phenomena),諸如此類,五花八門;這些不規則的形式又應該怎麽解釋?
還有英語中元音的發音往往很不規則,例如“bury”、“busy”和“but”這三個詞中的元音雖然相同,但發音都不一樣,其原因何在?”
李主任說完這幾個問題,還是笑眯眯的看著在座的眾人,他的眼光最後放在季宇寧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