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叔侄談心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完飯把朱琳送迴學校,寧叔也不想再轉悠了,說有點兒累,想迴家了。
到了僑辦大院,車一直開到季宇寧家樓下,司機把後備箱的近百本書幫著送到房間裏,然後司機也下班了。
“阿寧,我看到這些胡同的名字,我都是一個勁兒的緊張,這怎麽都改成什麽躍進,什麽什麽向陽,什麽什麽東方的。”
寧叔剛才在路上,話很少,因為有前些年的記憶,所以不敢多說,但剛一進家門,他就開始跟他這個侄子吐槽起來。
“寧叔,以前我們家那邊還叫反.修路呢,我記得那時候的香江,內地也給改了名字,叫什麽驅.帝城。
其實呢,現在該怎麽叫還怎麽叫,昨天咱們去的那家東來順,京城人還是叫東來順。雖然牌子沒掛出來,改名叫民族飯莊,但你說民族飯莊,沒人知道。
我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改過來的,現在這樣都知道不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正常,大家都會開始搞經濟建設。不再折騰了。
很多東西以後也要向世界上接軌。”
季宇寧這個侄子,反而得安慰安慰他這個叔。
果然,他寧叔聽了,也不再繼續提這些事兒了。
“阿寧啊,你這今天又新出了兩本書,你這些書一共發行了多少本啊?”
“海寧叔,這現在一共是有7本書開始發行了,還有三本書,是滬上人民出版社出的,馬上也要發行了。
這些書裏麵,發行量最多的,就是今天那本詩集,這是人文社出的那版詩集。已經是第5次印刷了。好像都快發行了100萬本了。
其他的每本書,也都是幾十萬本,我估計差不多得有超過200萬本了吧。”
“啊,這麽多啊,那你這稿酬掙了有多少了?國內的稿酬標準高不高啊?”
“嗯,國內的稿酬現在是每千字最高7塊錢,這就是一次性的,無論是出版社,報社,還是雜誌社,都是這麽執行的。
沒有加印的稿酬,也不執行國際上通行的那種版稅製度。
像我那本兒賣了差不多100萬本的詩集,我的稿酬才幾百塊錢。出版社無論加印多少次,都跟我沒關係了。
總共這10本書發行,也就幾千塊錢的稿酬,這還是小幾千塊錢呢。”
季宇寧的語氣很無奈,每次說到稿酬,他的心裏都像刀割一樣。
一本書,出版社能掙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才給他這個作者幾百塊錢稿費。
“啊,這麽少啊,這,這,這真是豈有此理啊。”
寧叔聞言,吃驚的睜大了眼睛。話都說不利落了。
“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阿寧啊,你這要是在香江,一本書賣到上百萬本,你這10本書,怎麽著都能掙個幾百萬,沒準都上千萬了呢。”
寧叔說的倒是沒錯,在香江,他如果一本書能夠拿到版稅一兩塊錢,按照這種銷量,那可不是得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了嗎。
“唉,寧叔啊,現在內地不講個人的。
這跟香江是不一樣的,你比如在香江,有什麽事兒,人家會問你,姓名,身份證。
在內地呢,人家會問你,同誌,你哪個單位的。
我們都是靠工作證,還有單位介紹信,才能證明自己。
同樣的,我們也是靠單位的工資才能維持日常生活,醫療、住房也都是靠單位。單位都是國有國營,所以就是靠國家。
你像我現在拍電影,那北影廠那麽多著名的影星,他們的收入就是工資,而他們工資的標準,可能跟電影廠的一些普通的工人也差不了多少。
現在這年頭,恐怕唯一能跟個人沾邊兒的就是稿費了。
也就是這稿費,是你按照國家工資標準之外,你能掙到的外快。
能給你點兒就不錯了,你還要版稅,你得為國家做貢獻。
作為個人,這就是天經地義的。
這還是要搞平均,不能讓你太有錢了。
隻是這樣一來,個人也就沒什麽動力了。
或者說,個人的動力就剩下那點兒覺悟了。”
寧叔聽了直發愣,他無法理解,不過他也能聽出他這個侄子那心中的不甘。
“阿寧,要不然你的書,我幫你在香江出版吧。香江出版後,也能發行到其他地方。
你小姑海清,她就是港大出版社的副總編。她也是港大中文係的副教授。
你的書包括詩集以及小說集,這些都是嚴肅文學的範疇,不是香江的那種通俗文學,所以在港大下麵的出版社出版,倒是挺合適的。
不過你的那些科幻小說,估計在港大出版就不一定合適了,不過你小姑跟香江的出版社甚至東南亞地區的出版社都很熟悉。
也可以由她幫你推薦一些出版社。香江的圖書市場要小一些,但是版稅比較固定。
另外香江出版以後,其他地方的出版市場也會感興趣的。”
季宇寧點頭,他的這些書,除了國內有市場外,也就是主要在港台地區可以出版。
“不過內地現在的情況,和境外的出版社簽出版合同,還有版稅收入的支付,恐怕都是很麻煩。”
這個時候還沒有改開,甚至今年年底之前還在提繼續革.命,他這種行為還是有不小的風險的。
“其實,阿寧啊,有一個辦法,就是我在香江給你辦一個身份證。
這個沒有任何問題,咱們家有幾個親戚都是在香江的警隊,有一個還是警隊的警司一級的高層。
給你辦的身份證就是真正的居民身份證,沒有任何問題的。
現在的身份證是73年換發的新的膠麵身份證,以前身份證上的那個拇指印膜也已經取消了,所以你隻要給我一個你的黑白證件照片,告訴我你的身高就行了。
然後用這個身份,在我們銀行給你開一個戶。這個戶還是最高級的那種。
未來你的版稅收入就可以打到這個戶裏麵。”
季宇寧想了想,以他後世人的眼光來看,他寧叔說的這個辦法還真的沒什麽問題。
那個身份證,僅僅是一個有權在香江居留的證而已。
目前香江辦身份證還是比較簡單的,沒什麽限製。對於內地過來的是采取隨到隨辦。
而且,香江在80年10月份廢除了抵壘政策後,警隊的中高層,即便像一些警督以上警銜的仍然還有一些辦身份證的名額。
所以他寧叔說的,家裏有親戚還是香江警隊的警司,這時候辦身份證那肯定是更沒問題了。
再有,目前香江的身份證仍然是手工操作,銀行也是手工操作。
這樣,他即便人不在香江也沒有問題。
到了僑辦大院,車一直開到季宇寧家樓下,司機把後備箱的近百本書幫著送到房間裏,然後司機也下班了。
“阿寧,我看到這些胡同的名字,我都是一個勁兒的緊張,這怎麽都改成什麽躍進,什麽什麽向陽,什麽什麽東方的。”
寧叔剛才在路上,話很少,因為有前些年的記憶,所以不敢多說,但剛一進家門,他就開始跟他這個侄子吐槽起來。
“寧叔,以前我們家那邊還叫反.修路呢,我記得那時候的香江,內地也給改了名字,叫什麽驅.帝城。
其實呢,現在該怎麽叫還怎麽叫,昨天咱們去的那家東來順,京城人還是叫東來順。雖然牌子沒掛出來,改名叫民族飯莊,但你說民族飯莊,沒人知道。
我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改過來的,現在這樣都知道不行,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正常,大家都會開始搞經濟建設。不再折騰了。
很多東西以後也要向世界上接軌。”
季宇寧這個侄子,反而得安慰安慰他這個叔。
果然,他寧叔聽了,也不再繼續提這些事兒了。
“阿寧啊,你這今天又新出了兩本書,你這些書一共發行了多少本啊?”
“海寧叔,這現在一共是有7本書開始發行了,還有三本書,是滬上人民出版社出的,馬上也要發行了。
這些書裏麵,發行量最多的,就是今天那本詩集,這是人文社出的那版詩集。已經是第5次印刷了。好像都快發行了100萬本了。
其他的每本書,也都是幾十萬本,我估計差不多得有超過200萬本了吧。”
“啊,這麽多啊,那你這稿酬掙了有多少了?國內的稿酬標準高不高啊?”
“嗯,國內的稿酬現在是每千字最高7塊錢,這就是一次性的,無論是出版社,報社,還是雜誌社,都是這麽執行的。
沒有加印的稿酬,也不執行國際上通行的那種版稅製度。
像我那本兒賣了差不多100萬本的詩集,我的稿酬才幾百塊錢。出版社無論加印多少次,都跟我沒關係了。
總共這10本書發行,也就幾千塊錢的稿酬,這還是小幾千塊錢呢。”
季宇寧的語氣很無奈,每次說到稿酬,他的心裏都像刀割一樣。
一本書,出版社能掙十幾萬,甚至幾十萬,才給他這個作者幾百塊錢稿費。
“啊,這麽少啊,這,這,這真是豈有此理啊。”
寧叔聞言,吃驚的睜大了眼睛。話都說不利落了。
“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阿寧啊,你這要是在香江,一本書賣到上百萬本,你這10本書,怎麽著都能掙個幾百萬,沒準都上千萬了呢。”
寧叔說的倒是沒錯,在香江,他如果一本書能夠拿到版稅一兩塊錢,按照這種銷量,那可不是得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了嗎。
“唉,寧叔啊,現在內地不講個人的。
這跟香江是不一樣的,你比如在香江,有什麽事兒,人家會問你,姓名,身份證。
在內地呢,人家會問你,同誌,你哪個單位的。
我們都是靠工作證,還有單位介紹信,才能證明自己。
同樣的,我們也是靠單位的工資才能維持日常生活,醫療、住房也都是靠單位。單位都是國有國營,所以就是靠國家。
你像我現在拍電影,那北影廠那麽多著名的影星,他們的收入就是工資,而他們工資的標準,可能跟電影廠的一些普通的工人也差不了多少。
現在這年頭,恐怕唯一能跟個人沾邊兒的就是稿費了。
也就是這稿費,是你按照國家工資標準之外,你能掙到的外快。
能給你點兒就不錯了,你還要版稅,你得為國家做貢獻。
作為個人,這就是天經地義的。
這還是要搞平均,不能讓你太有錢了。
隻是這樣一來,個人也就沒什麽動力了。
或者說,個人的動力就剩下那點兒覺悟了。”
寧叔聽了直發愣,他無法理解,不過他也能聽出他這個侄子那心中的不甘。
“阿寧,要不然你的書,我幫你在香江出版吧。香江出版後,也能發行到其他地方。
你小姑海清,她就是港大出版社的副總編。她也是港大中文係的副教授。
你的書包括詩集以及小說集,這些都是嚴肅文學的範疇,不是香江的那種通俗文學,所以在港大下麵的出版社出版,倒是挺合適的。
不過你的那些科幻小說,估計在港大出版就不一定合適了,不過你小姑跟香江的出版社甚至東南亞地區的出版社都很熟悉。
也可以由她幫你推薦一些出版社。香江的圖書市場要小一些,但是版稅比較固定。
另外香江出版以後,其他地方的出版市場也會感興趣的。”
季宇寧點頭,他的這些書,除了國內有市場外,也就是主要在港台地區可以出版。
“不過內地現在的情況,和境外的出版社簽出版合同,還有版稅收入的支付,恐怕都是很麻煩。”
這個時候還沒有改開,甚至今年年底之前還在提繼續革.命,他這種行為還是有不小的風險的。
“其實,阿寧啊,有一個辦法,就是我在香江給你辦一個身份證。
這個沒有任何問題,咱們家有幾個親戚都是在香江的警隊,有一個還是警隊的警司一級的高層。
給你辦的身份證就是真正的居民身份證,沒有任何問題的。
現在的身份證是73年換發的新的膠麵身份證,以前身份證上的那個拇指印膜也已經取消了,所以你隻要給我一個你的黑白證件照片,告訴我你的身高就行了。
然後用這個身份,在我們銀行給你開一個戶。這個戶還是最高級的那種。
未來你的版稅收入就可以打到這個戶裏麵。”
季宇寧想了想,以他後世人的眼光來看,他寧叔說的這個辦法還真的沒什麽問題。
那個身份證,僅僅是一個有權在香江居留的證而已。
目前香江辦身份證還是比較簡單的,沒什麽限製。對於內地過來的是采取隨到隨辦。
而且,香江在80年10月份廢除了抵壘政策後,警隊的中高層,即便像一些警督以上警銜的仍然還有一些辦身份證的名額。
所以他寧叔說的,家裏有親戚還是香江警隊的警司,這時候辦身份證那肯定是更沒問題了。
再有,目前香江的身份證仍然是手工操作,銀行也是手工操作。
這樣,他即便人不在香江也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