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叔公家的情況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季宇寧在一瞬間想到了隨身聽專利的圖紙,想到了到時候等到盛田先生把隨身聽的市場做起來,然後他把相關專利手續拿出來。
就像後世那位德國人一樣。
當時索尼在推出這種產品的時候,並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專利檢索和申請專利。
不過他的專利可是比德國人的腰帶強多了,他的專利跟後來的隨身聽幾乎就是一模一樣的。
不過,當他想到如何去申請專利的時候,他又有點兒氣餒了。
他現在好像沒有辦法去申請專利。
國內現在沒有專利法,也沒有商標法,更沒有加入國際上相關的專利和商標條約。
前世國內商標法和專利法的施行,是在80年代初了。其中商標法的施行時間是83年的3月,而專利法的施行時間是85年的4月。
國內不能申請專利,他也可以去香江申請專利,比如通過他海寧叔代為申請。
但可惜他連真正意義上的身份證明都沒有。
沒有身份證明,他這個專利權人可是做不得了。
這時候國內沒有身份證製度,他也沒有護照,他現在也沒有理由在國內申辦護照。
他隻有工作證和介紹信,可惜這兩樣,隻有國內才認,香江可是沒有人認的。
後世的很多專利,對於現在的季宇寧來講,其實一點兒都不複雜。關鍵是在於你有沒有想到。
季宇寧現在不需要去想到,因為他本身就知道。
就像前世80年代初卡西歐發明的防震手表,這實際上更多的是一種思路的改變,其實這款防震手表結構很簡單,當時的發明人隻是想到了一種表芯防震懸浮結構。
知道想到卻囿於時代的局限而不能去做到,這是季宇寧現在麵臨的問題。
他想想也挺鬱悶的。
現在這個年代,在內地,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很多事情也是隻能想想。
也許要等到明年改開以後,才能有機會。
分發完禮物之後,一家人又坐在一起,開始詳細訴說這20年來各自的境遇。
從海寧叔口中,季宇寧知道了他六叔公七叔公兩家這些年的情況。
這兩家是50年代初來港的。
兩兄弟經曆了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以及70年代初三次香江的大規模造富機會。
這造富的機會,實際上就是抄底的機會。
兩兄弟全都抓住了這三次造富抄底的機會。
尤其是在70年代初,兩家人在股市上斬獲多多。身家因此暴增。
因此,六叔公七叔公兩家現在已經是香江很有名的富豪了。
六叔公一家,人稱九龍季家,而七叔公一家,則被稱為港島季家。
這兩家的生意主要集中在地產和金融證券,這在後世幾乎是香江所有富豪都經營的行業。
另外他六叔公家還經營有珠寶、電子、服裝、貿易等行業。這在香江是屬於大部分的傳統產業。
此外還參股了一些企業。
像海寧叔就是香江的華人銀行chinese bank的董事。他們季家是這家銀行的小股東。銀行的大股東是近幾十年來在香江聲名最為顯赫的周西年家族。
海寧叔他太太就是周家的親戚,所以因為這層關係,他還掌管著華人銀行旗下的證券業務。
這也是海寧叔現在最主要的工作。
他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他哥哥是負責家裏麵最主要的地產業務,弟弟則是在管著電子以及黃金珠寶這些傳統的家族行業,最小的妹妹是在港大中文係教書。
季宇寧聽了,大致明白了他六叔公七叔公家在香江的地位了,雖然不是香江最頂尖的那幾家華商,但估計也算是僅次於那一批人了。
而且六叔公家跟周家聯姻,說明他們家跟當地政府以及英商那邊關係也應該很不錯。
因為那位周爵士可是香江第1位華人馬會董事。那應該是迄今為止地位最高的華人了。
不過季宇寧知道,前世這個周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逐漸的衰落下去了,這位周爵士也是80年代中期去世的。
“海寧,你這次在京要待到30號,那這幾天就好好在京城轉轉,畢竟你也有二十年沒到京城了。”
海寧叔在聊天中說到,他這次來隻能待到1月30號,因為2月1日是香江的南小年,在這一天,香江幾乎所有的華人機構和企業都要舉辦各種各樣的新年慶祝活動,所以海寧叔是一定要在1月31日趕迴香江的。
而且他已經和中旅社訂好了返程的聯程票。
他是1月30日的飛機航班,從京城飛羊城。
迴去也是和來時的交通一樣的,原路返迴。
“去年香江有15位華商組團來內地進行考察,他們去了不少城市,但當時內地接待的很是差強人意。
後來那位老人家知道了,很不滿意。
海寧,你這次來,一接到你的電報,我就跟廖公說了一下,廖公也很重視。
現在對海外關係很重視。
僑辦也鼓勵我們這些有海外關係的人,多多的進行溝通和聯係。
所以廖公說,這次你來,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
這幾天,我的配車就可以專門給你使用。
你想去各處轉轉,也比較方便了。
另外我不能天天陪著你,但寧寧這幾天卻是可以陪著你轉轉。
因為他現在就是在電影廠跟幾個劇組,並不是特別忙。”
季宇寧聽了,也覺得他老爹的安排還真是很細致。
幸好有一輛專車,否則,現在京城就沒有多少出租車,擠公交車肯定是不行的,騎車,這麽冷的天,他海寧叔一直在南方,估計也受不了。
之後商量的行程,是第2天所有人一起去長城,因為海寧叔要多拍一些京城各景點的照片,迴去給兩位老人看。
晚飯後,海寧叔要來季宇寧已經出版的五本書,以及發表過文章的雜誌,在客廳中一邊聊天,一邊翻閱 。
季宇寧在旁邊一一在書的扉頁上題簽,這是送給六叔公,七叔公,以及海寧叔,還有他的那些叔叔和姑姑的。
兩位叔公每個人三本書,也就是他的詩集,那五單行本,這兩本都是人文社出的,還有京城人民出版社出的科幻小說集流浪地球。
海寧叔也是三本書。不過那本詩集換成了京城人民出版社出的那個最新的版本了。
正要接著往下題簽。
他海寧叔趕緊說:
“阿寧啊,剩下的你那些叔叔伯伯姑姑,就每家一本書好了,否則你寧叔迴去可是扛不動了。”
就像後世那位德國人一樣。
當時索尼在推出這種產品的時候,並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專利檢索和申請專利。
不過他的專利可是比德國人的腰帶強多了,他的專利跟後來的隨身聽幾乎就是一模一樣的。
不過,當他想到如何去申請專利的時候,他又有點兒氣餒了。
他現在好像沒有辦法去申請專利。
國內現在沒有專利法,也沒有商標法,更沒有加入國際上相關的專利和商標條約。
前世國內商標法和專利法的施行,是在80年代初了。其中商標法的施行時間是83年的3月,而專利法的施行時間是85年的4月。
國內不能申請專利,他也可以去香江申請專利,比如通過他海寧叔代為申請。
但可惜他連真正意義上的身份證明都沒有。
沒有身份證明,他這個專利權人可是做不得了。
這時候國內沒有身份證製度,他也沒有護照,他現在也沒有理由在國內申辦護照。
他隻有工作證和介紹信,可惜這兩樣,隻有國內才認,香江可是沒有人認的。
後世的很多專利,對於現在的季宇寧來講,其實一點兒都不複雜。關鍵是在於你有沒有想到。
季宇寧現在不需要去想到,因為他本身就知道。
就像前世80年代初卡西歐發明的防震手表,這實際上更多的是一種思路的改變,其實這款防震手表結構很簡單,當時的發明人隻是想到了一種表芯防震懸浮結構。
知道想到卻囿於時代的局限而不能去做到,這是季宇寧現在麵臨的問題。
他想想也挺鬱悶的。
現在這個年代,在內地,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很多事情也是隻能想想。
也許要等到明年改開以後,才能有機會。
分發完禮物之後,一家人又坐在一起,開始詳細訴說這20年來各自的境遇。
從海寧叔口中,季宇寧知道了他六叔公七叔公兩家這些年的情況。
這兩家是50年代初來港的。
兩兄弟經曆了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以及70年代初三次香江的大規模造富機會。
這造富的機會,實際上就是抄底的機會。
兩兄弟全都抓住了這三次造富抄底的機會。
尤其是在70年代初,兩家人在股市上斬獲多多。身家因此暴增。
因此,六叔公七叔公兩家現在已經是香江很有名的富豪了。
六叔公一家,人稱九龍季家,而七叔公一家,則被稱為港島季家。
這兩家的生意主要集中在地產和金融證券,這在後世幾乎是香江所有富豪都經營的行業。
另外他六叔公家還經營有珠寶、電子、服裝、貿易等行業。這在香江是屬於大部分的傳統產業。
此外還參股了一些企業。
像海寧叔就是香江的華人銀行chinese bank的董事。他們季家是這家銀行的小股東。銀行的大股東是近幾十年來在香江聲名最為顯赫的周西年家族。
海寧叔他太太就是周家的親戚,所以因為這層關係,他還掌管著華人銀行旗下的證券業務。
這也是海寧叔現在最主要的工作。
他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他哥哥是負責家裏麵最主要的地產業務,弟弟則是在管著電子以及黃金珠寶這些傳統的家族行業,最小的妹妹是在港大中文係教書。
季宇寧聽了,大致明白了他六叔公七叔公家在香江的地位了,雖然不是香江最頂尖的那幾家華商,但估計也算是僅次於那一批人了。
而且六叔公家跟周家聯姻,說明他們家跟當地政府以及英商那邊關係也應該很不錯。
因為那位周爵士可是香江第1位華人馬會董事。那應該是迄今為止地位最高的華人了。
不過季宇寧知道,前世這個周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逐漸的衰落下去了,這位周爵士也是80年代中期去世的。
“海寧,你這次在京要待到30號,那這幾天就好好在京城轉轉,畢竟你也有二十年沒到京城了。”
海寧叔在聊天中說到,他這次來隻能待到1月30號,因為2月1日是香江的南小年,在這一天,香江幾乎所有的華人機構和企業都要舉辦各種各樣的新年慶祝活動,所以海寧叔是一定要在1月31日趕迴香江的。
而且他已經和中旅社訂好了返程的聯程票。
他是1月30日的飛機航班,從京城飛羊城。
迴去也是和來時的交通一樣的,原路返迴。
“去年香江有15位華商組團來內地進行考察,他們去了不少城市,但當時內地接待的很是差強人意。
後來那位老人家知道了,很不滿意。
海寧,你這次來,一接到你的電報,我就跟廖公說了一下,廖公也很重視。
現在對海外關係很重視。
僑辦也鼓勵我們這些有海外關係的人,多多的進行溝通和聯係。
所以廖公說,這次你來,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
這幾天,我的配車就可以專門給你使用。
你想去各處轉轉,也比較方便了。
另外我不能天天陪著你,但寧寧這幾天卻是可以陪著你轉轉。
因為他現在就是在電影廠跟幾個劇組,並不是特別忙。”
季宇寧聽了,也覺得他老爹的安排還真是很細致。
幸好有一輛專車,否則,現在京城就沒有多少出租車,擠公交車肯定是不行的,騎車,這麽冷的天,他海寧叔一直在南方,估計也受不了。
之後商量的行程,是第2天所有人一起去長城,因為海寧叔要多拍一些京城各景點的照片,迴去給兩位老人看。
晚飯後,海寧叔要來季宇寧已經出版的五本書,以及發表過文章的雜誌,在客廳中一邊聊天,一邊翻閱 。
季宇寧在旁邊一一在書的扉頁上題簽,這是送給六叔公,七叔公,以及海寧叔,還有他的那些叔叔和姑姑的。
兩位叔公每個人三本書,也就是他的詩集,那五單行本,這兩本都是人文社出的,還有京城人民出版社出的科幻小說集流浪地球。
海寧叔也是三本書。不過那本詩集換成了京城人民出版社出的那個最新的版本了。
正要接著往下題簽。
他海寧叔趕緊說:
“阿寧啊,剩下的你那些叔叔伯伯姑姑,就每家一本書好了,否則你寧叔迴去可是扛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