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這什麽情況?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一下,再測兩次。”
季宇寧剛想放下袖子。又乖乖的聽老娘的話,繼續測了兩次血壓。
這兩次測的結果仍然是很正常,很標準,那他的血壓就是肯定沒問題了。
他感覺此時他老娘雖然沒穿白大褂,但仍然是一身的醫生氣質。
他這時候覺得他老娘現在不當醫生,放棄了原來的專業,真是有點兒可惜了。
他老娘以前和朱琳的母親一樣,都是四五十年代國內最頂尖的醫學院畢業的。
他們那些年國內醫學院每年畢業的學生都特別少,可以說是非常金貴的。
而且老娘當年在水木大學的校醫院,也差不多是最好的醫生了。
雖然這是老娘自己的選擇,老娘不願意再迴水木大學,但是如果沒有以前的事情,她也不可能離開。
目前國內這種情況挺多的,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再從事自己原來專業相關的工作。
國內現在一方麵是極度的缺乏專業人才,可另一方麵,很多單位卻是在忽視浪費這些專業人才。
1月20日,周五。
上午季宇寧去北新橋的第六醫院體檢。
他體檢的時間是8:30。
在體檢入口,一個很年輕的一臉兇巴巴的小護士叫他的名字,然後用棉花棍蘸著紫藥水,在他的右手手背上寫了一個號碼,這是體檢號碼,他定睛一看,隻見手背上麵寫的是111。
季宇寧怎麽看,都像是個三字。
這個年頭的體檢項目很少,也比較簡單。
體檢進行的很快。
體檢完了以後,一位頭發有點兒花白的女醫生對他說:
“小夥子,你的身體真好,就像是運動員的身體,我們體檢過那些報考空軍飛行員的人,好多人體檢的數據還不如你呢。
行了,現在還有幾項檢驗結果明天出來,我估計應該沒有什麽問題的。”
果然,第2天上午,季宇寧又來了第六醫院,拿到了最終的體檢報告。
這個體檢報告,可不像季宇寧後世體檢後拿到的那像一本雜誌一樣厚的那種體檢報告,他拿到的這個體檢報告就是一張紙,但最下麵寫的體檢結論季宇寧看見了,就是合格兩個字。
這下徹底放心了,他高考的三關終於都闖過去了。
然後,他就把自己的體檢報告,又送迴到北新橋街道革委會裏麵的招生辦。
招生辦的人把體檢報告歸入他的相關檔案中,然後這些檔案,就直接轉入到京城市的77年高考的錄取環節了。這個環節就是最後一個環節了。
“小夥子,你就等著錄取通知書上門吧。”
招生辦的人是一個中年人,說話還挺有意思。
“那還得有多長時間呀?”
季宇寧忍不住問道。
“差不多估計還得有一個月,嗯,應該用不了一個月。
唉,今天我已經迴答你這個問題迴答了上百遍了。
差不多每個送體檢報告迴來的考生,都會問這個同樣的問題。
嗬嗬,別著急了,過完春節,錄取通知書就到了。”
晚飯的時候,在飯桌上,季宇寧說了體檢合格的消息,這下全家人都放下心來了。
1月22日,星期天。
上午,季宇寧和朱琳在他嶽父嶽母家,把高考三關都闖過去的消息說了一下,兩位老人聽了也是喜形於色,真是不容易。
“前一段高考閱卷結束的時候,我還稍微打聽了一下,今年京城的高考成績不是特別好,主要是數學好多人考的並不高,所以數學好的人,總的分數一般都高。尤其是那些報文科的考生。
再有就是無論文科還是理科,政治考的好的考生也不多。
我聽說,平均分在80分以上的都很少。平均分在80分以上,那就是320分以上的人。
唉,看來這次高考還是時間上有些倉促,很多考生都沒有來得及準備和複習。
小寧,你這次考的應該不錯,你之前跟我說的,數學外語不扣分,語文也基本上不扣分,另外政治也基本上都答下來了,史地也很簡單,那這樣的話,你很可能會考一個高分。”
他嶽父一直在關注這一次高考。實際上是在關心他這個女婿。
中午在嶽父家吃完飯,季宇寧和朱琳就告辭離開。
倆人騎車直奔琉璃廠,他今天要去榮寶齋取他裝裱的書畫。
上周日他送去榮寶齋裝裱的字畫,裝裱的時間是7天,今天就是取件的日期。
到了榮寶齋,所有的字畫都已經裝裱完畢,他上禮拜來的時候,隻是帶了一個畫筒,今天裝裱完的畫軸則是一堆。
他數了數,一共是9個卷軸。一副對聯就兩個卷軸。最長的那個卷軸,是他裝裱的慈元廟碑拓片。
所以今天他要帶著朱琳過來。否則一個人真的不好拿。
他在裝裱櫃台旁邊的案子上,把所有的卷軸一件一件打開,他看了都是很滿意。
榮寶齋的裝裱字畫的水平,還是沒得說的。
走的時候,他和朱琳兩人每人背上都斜背了一個背兜,就像以前裝樂器的那種琴包,這個背兜裏裝上畫軸,背在背上,騎車很方便。
迴到家,他自己動手把所有的字畫卷軸一一掛在4室2廳的牆上。
那幅最長的慈元廟碑的卷軸,是掛在他自己這邊的書房兼客廳裏。
這幅卷軸掛在牆上,幾乎是從上到下占滿了一麵牆。
至此,他用字畫補壁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他感覺家裏一下子就煥然一新了。
以前很多人把滿屋子的紅木家具稱作屋肚膽。那麽滿牆的字畫,則可以稱得上是四壁生輝了。
到這時候,他感覺他們的新家才可以稱得上是略具規模頗為可觀了。
1月23日,星期一。
季宇寧上午仍然是去北影廠的錄剪樓。
他們的那部電影瞧著一家子在1月10號剪輯出最終版本之後,大部分的製作人員基本上就是在錄剪樓的錄音室待著了。
臨近中午的時候,季宇寧和王銘等人走出錄音室,直奔大食堂。
“季大哥。”
在去食堂的路上,季宇寧聽見有人叫他,轉頭一看,原來是趙秀秀。
趙秀秀滿臉都是笑容,她的身邊跟著的是同樣滿臉笑容的陳小二。
“季哥。”
陳小二也立刻跟著喊了一聲。但這小子把中間那個“大”給去掉了,季宇寧記得陳小二比自己還大兩歲呢。
以前在劇組的時候,陳小二一般都是很客氣的叫他的名字,從來沒叫過他一聲哥。
這什麽情況?
季宇寧剛想放下袖子。又乖乖的聽老娘的話,繼續測了兩次血壓。
這兩次測的結果仍然是很正常,很標準,那他的血壓就是肯定沒問題了。
他感覺此時他老娘雖然沒穿白大褂,但仍然是一身的醫生氣質。
他這時候覺得他老娘現在不當醫生,放棄了原來的專業,真是有點兒可惜了。
他老娘以前和朱琳的母親一樣,都是四五十年代國內最頂尖的醫學院畢業的。
他們那些年國內醫學院每年畢業的學生都特別少,可以說是非常金貴的。
而且老娘當年在水木大學的校醫院,也差不多是最好的醫生了。
雖然這是老娘自己的選擇,老娘不願意再迴水木大學,但是如果沒有以前的事情,她也不可能離開。
目前國內這種情況挺多的,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再從事自己原來專業相關的工作。
國內現在一方麵是極度的缺乏專業人才,可另一方麵,很多單位卻是在忽視浪費這些專業人才。
1月20日,周五。
上午季宇寧去北新橋的第六醫院體檢。
他體檢的時間是8:30。
在體檢入口,一個很年輕的一臉兇巴巴的小護士叫他的名字,然後用棉花棍蘸著紫藥水,在他的右手手背上寫了一個號碼,這是體檢號碼,他定睛一看,隻見手背上麵寫的是111。
季宇寧怎麽看,都像是個三字。
這個年頭的體檢項目很少,也比較簡單。
體檢進行的很快。
體檢完了以後,一位頭發有點兒花白的女醫生對他說:
“小夥子,你的身體真好,就像是運動員的身體,我們體檢過那些報考空軍飛行員的人,好多人體檢的數據還不如你呢。
行了,現在還有幾項檢驗結果明天出來,我估計應該沒有什麽問題的。”
果然,第2天上午,季宇寧又來了第六醫院,拿到了最終的體檢報告。
這個體檢報告,可不像季宇寧後世體檢後拿到的那像一本雜誌一樣厚的那種體檢報告,他拿到的這個體檢報告就是一張紙,但最下麵寫的體檢結論季宇寧看見了,就是合格兩個字。
這下徹底放心了,他高考的三關終於都闖過去了。
然後,他就把自己的體檢報告,又送迴到北新橋街道革委會裏麵的招生辦。
招生辦的人把體檢報告歸入他的相關檔案中,然後這些檔案,就直接轉入到京城市的77年高考的錄取環節了。這個環節就是最後一個環節了。
“小夥子,你就等著錄取通知書上門吧。”
招生辦的人是一個中年人,說話還挺有意思。
“那還得有多長時間呀?”
季宇寧忍不住問道。
“差不多估計還得有一個月,嗯,應該用不了一個月。
唉,今天我已經迴答你這個問題迴答了上百遍了。
差不多每個送體檢報告迴來的考生,都會問這個同樣的問題。
嗬嗬,別著急了,過完春節,錄取通知書就到了。”
晚飯的時候,在飯桌上,季宇寧說了體檢合格的消息,這下全家人都放下心來了。
1月22日,星期天。
上午,季宇寧和朱琳在他嶽父嶽母家,把高考三關都闖過去的消息說了一下,兩位老人聽了也是喜形於色,真是不容易。
“前一段高考閱卷結束的時候,我還稍微打聽了一下,今年京城的高考成績不是特別好,主要是數學好多人考的並不高,所以數學好的人,總的分數一般都高。尤其是那些報文科的考生。
再有就是無論文科還是理科,政治考的好的考生也不多。
我聽說,平均分在80分以上的都很少。平均分在80分以上,那就是320分以上的人。
唉,看來這次高考還是時間上有些倉促,很多考生都沒有來得及準備和複習。
小寧,你這次考的應該不錯,你之前跟我說的,數學外語不扣分,語文也基本上不扣分,另外政治也基本上都答下來了,史地也很簡單,那這樣的話,你很可能會考一個高分。”
他嶽父一直在關注這一次高考。實際上是在關心他這個女婿。
中午在嶽父家吃完飯,季宇寧和朱琳就告辭離開。
倆人騎車直奔琉璃廠,他今天要去榮寶齋取他裝裱的書畫。
上周日他送去榮寶齋裝裱的字畫,裝裱的時間是7天,今天就是取件的日期。
到了榮寶齋,所有的字畫都已經裝裱完畢,他上禮拜來的時候,隻是帶了一個畫筒,今天裝裱完的畫軸則是一堆。
他數了數,一共是9個卷軸。一副對聯就兩個卷軸。最長的那個卷軸,是他裝裱的慈元廟碑拓片。
所以今天他要帶著朱琳過來。否則一個人真的不好拿。
他在裝裱櫃台旁邊的案子上,把所有的卷軸一件一件打開,他看了都是很滿意。
榮寶齋的裝裱字畫的水平,還是沒得說的。
走的時候,他和朱琳兩人每人背上都斜背了一個背兜,就像以前裝樂器的那種琴包,這個背兜裏裝上畫軸,背在背上,騎車很方便。
迴到家,他自己動手把所有的字畫卷軸一一掛在4室2廳的牆上。
那幅最長的慈元廟碑的卷軸,是掛在他自己這邊的書房兼客廳裏。
這幅卷軸掛在牆上,幾乎是從上到下占滿了一麵牆。
至此,他用字畫補壁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他感覺家裏一下子就煥然一新了。
以前很多人把滿屋子的紅木家具稱作屋肚膽。那麽滿牆的字畫,則可以稱得上是四壁生輝了。
到這時候,他感覺他們的新家才可以稱得上是略具規模頗為可觀了。
1月23日,星期一。
季宇寧上午仍然是去北影廠的錄剪樓。
他們的那部電影瞧著一家子在1月10號剪輯出最終版本之後,大部分的製作人員基本上就是在錄剪樓的錄音室待著了。
臨近中午的時候,季宇寧和王銘等人走出錄音室,直奔大食堂。
“季大哥。”
在去食堂的路上,季宇寧聽見有人叫他,轉頭一看,原來是趙秀秀。
趙秀秀滿臉都是笑容,她的身邊跟著的是同樣滿臉笑容的陳小二。
“季哥。”
陳小二也立刻跟著喊了一聲。但這小子把中間那個“大”給去掉了,季宇寧記得陳小二比自己還大兩歲呢。
以前在劇組的時候,陳小二一般都是很客氣的叫他的名字,從來沒叫過他一聲哥。
這什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