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是很珍視這次機會的。她在接到馬大姐電話之後,就馬上給她父母也打了電話,給她的外公外婆也打了電話。


    晚上,季宇寧一家四口坐在客廳裏,聽著收音機裏傳來的廣播歌曲。


    廣播歌曲這個欄目還沒有改名,馬大姐說有可能未來的節目名稱要改成每周一歌。


    季宇寧倒是記得,前世好像華夏廣播電台確實有一個每周一歌節目,隻是他沒有太多的印象了,不知道什麽時候這個節目出現的。


    他這幾個月給華夏廣播電台文藝部寫的歌,如果他抓緊抄一些前世的歌的話,倒是還真能湊得上是每周一歌了。


    隻是這個年頭,好多歌都不能唱。


    有些歌能唱的,他也看不上,他連抄都不想抄。


    “琳琳這首歌唱的是真好聽。


    琳琳的聲音很不錯。其實琳琳的爸爸當年在水木的時候,唱歌也不錯。那時候學校的好多文藝活動,老朱都參加。我當年就聽過他的獨唱。


    所以那次寧寧說起是物理係的,姓朱,我就想起來了。”


    老娘聽了朱琳的歌聲,很是喜歡。


    “啊,媽,我都不知道我老爸還會唱歌。”


    朱琳聽了很是驚訝。


    “媽,我也沒聽過我爸唱過歌。”


    季宇寧也趕緊湊上一句,他確實沒聽過自家老爹唱過歌。


    但他見過他老爹自己寫的昆曲曲譜,就是那些工尺譜。


    他也識工尺譜的,他會吹曲笛,昆曲他也會唱大嗓。他會昆曲的幾折戲。不過他可不是向他父母學的。他是那些年自己悄悄學的。


    他父母應該都會唱昆曲,但他好像就沒聽他們唱過。


    “你爸和我40年代上大學的時候,在水木大學有昆曲的曲社,我們每次曲社的同期,都一塊兒去的,那個時候我們也會唱,唱的倒是比較一般。


    我那時候學的是正旦,你爸學的是官生,我們唱的都是小嗓。


    不過寧寧出生以後沒幾年,也就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從那以後,我和你爸基本上就不唱了。


    那些年說話都不願意多說,還唱什麽呀?生怕別人聽不見似的。”


    老娘說起來感覺話裏麵很有一些遺憾。


    “我從小在家也見過我外公,還有我母親用小楷抄寫的自己訂的曲譜,就是他們自己唱的曲譜,但我也沒聽過外公和我媽唱過。


    我也不會昆曲。那些年也沒人教啊。”


    朱琳也說道。


    眾人沉默了一會兒。


    現在這些傳統的昆曲折子戲,還沒有恢複呢。


    “嗯,這首金梭和銀梭,這首歌寫的也不錯,不僅曲子很好聽,很歡快,而且歌詞也很好,很有意義。


    寧寧這幾個月寫的歌都很好聽。”


    還是老爹發話,把話題轉了過來,又誇了誇季宇寧寫歌的水平。


    當天在電台中播出的這首金梭和銀梭反響還挺大,朱琳一下子就被很多聽眾所熟知了,因為她唱歌的方式,和這個年代的女生歌手多有不同。


    她並不完全采用那種氣聲的唱法,並不特別依靠自己的共鳴,而是更多的突出自己的嗓音特點。


    從這一天起,朱琳開始在歌壇慢慢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這正是季宇寧所願意看到的。


    因為他有前世的記憶,他自問在這一世,他在文藝界一定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實際上他到這個世界上短短的半年時間,在文藝界就已經是非常受矚目的人了。


    他覺得他老婆也應當有一些自己的成就,這樣兩個人一起才會是比較完美的。


    而最關鍵的是,前世朱琳本身就在影視圈很出名的。


    她本人就有這方麵的天賦。


    12月24日,星期六。


    這天下午,季宇寧陪著朱琳又去了華夏廣播電台。


    這次是錄製那首歌曲太湖美,而且這次錄製的是這首歌曲的兩個版本,即普通話版本和蘇城方言的版本。


    這首歌的編曲並不是以前經常合作的音樂學院的王老師做的,而是由文藝部找的同屬廣電係統的廣播民族樂團的指揮彭老師做的。


    編曲是純正的民族風格,做得非常精彩。


    季宇寧在現場見到了這位後世非常出名的民族交響樂的開創者彭老師,彭指揮。


    正式開錄的時候,朱琳非常順利,她兩個版本都唱的非常的柔媚婉轉,聲音美妙動人。


    季宇寧在現場聽了,他覺得未來這首歌,也許就可以作為朱琳的代表性歌曲了。


    錄完歌曲以後,馬大姐說,這首歌的兩個版本將會在年底和明年初在文藝部的節目中播出。


    12月28日,周三。


    一早,季宇寧從家裏出來騎車直奔海運倉。


    他是要參加今天開幕的在京文藝工作者座談會,這次座談會仍然是由人民文學雜誌社編輯部主辦的。


    這是人民文學雜誌社在今年舉辦的第2次文學方麵的座談會。


    座談會的地點是設在位於海運倉的總參招待所,這次座談會的舉辦地點,比起10月下旬那次,離他們家可是近多了。


    他們家離海運倉也就幾站地,差不多有三裏地。


    這次座談會的規模可比10月下旬那一次要大多了,那一次來的人也就40多人,而這一次來的人則有將近150人。


    而且這次座談會比上一次也要正規多了,除了舉辦會議的地點是部隊的招待所,這是一般不對外接待的地方。據許大姐說,這還是張主編通過一位部隊的領導介紹,才找到這個會議舉辦地的。


    另外這次會議日程也都是事先嚴格安排好的。季宇寧在今天開幕式第1天到達會場的時候,還從許大姐手裏拿到了4天會議的日程表。


    12月28日會上發言的有夏衍、馮乃超、曹靖華、峻青(上滬)、雷加、秦牧(粵省)、李曙光、韋君宜、吳組緗、馮牧、李凖、周立波(湘省)、李何林、駱賓基、許覺民。


    29日上午,請林默涵到會作長篇發言。下午會上發言的有草明、柯崗(川省)、蔡儀、王春元與杜書瀛。


    30日上午,請曾經的文聯老領導周老爺子到會上作長篇發言。


    31日上午大會上,宣讀臥病中的華夏文聯主席郭老的書麵發言,華夏作家協會主席沈老爺子發言,中宣部張部長、副部長兼文化部長黃部長講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宇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宇寧並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