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成活雷鋒了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剩下的差不多60本書,季宇寧馱在自行車上,慢慢推著車,來到馬路對麵的電影研究所。
他自己的辦公室現在不僅可以存放讀者來信,還可以放他這麽多的樣書。
當然到了單位,先送給馬所長一樣一本兩本書。
馬所長很高興的看著季宇寧在扉頁上寫道:馬老師雅正,季宇寧敬贈。
馬所長接過書,端詳了一會兒,又笑眯眯的看著季宇寧。
“你小子現在成了活雷鋒了。”
季宇寧聽了不由一怔。
“上個月你們去滬上拍外景,你小子給上影廠居然還寫了個劇本。
叫什麽啊搖籃。
謝晉前一段兒還跑到京城,到總政這邊收集材料體驗生活,據說那本子已經在他們上影廠過會了。
老汪聽說後,在廠子裏的會上就說,咱們北影廠去滬上拍戲,那居然還給上影廠送去一個活雷鋒。
所以啊,現在北影都知道,我們電影研究所居然還有個活雷鋒。”
馬所長說著說著,自己也開心的笑了起來。
季宇寧一聽,嘚,自己又多了個標簽,活雷鋒。
下迴碰著汪廠長,那肯定又得挨數落了。
不過有糖衣炮彈接著,那這個活雷鋒當著還挺有意思。
季宇寧在自己辦公室把那60本書放好。
在單位吃完中午飯。
他帶上了十幾本書,又出門了。
這次送書的大頭是人民文學雜誌社。
主要是小說組和詩歌組的人。
評論組他隻送了吳太昌一個人。其他人他感覺對自己並不太友好。其實季宇寧心裏也很不喜歡這些所謂的裁判員。
另外給劉副主編也送了兩本。
還讓許以許大姐帶給張主編兩本。
許以又跟他說了一個事兒。
“小季,忘了跟你說一個事兒,咱們人民文學雜誌社,這月底12月28號,還要再搞一個更大規模的文學座談會。會議要開4天,12月31日,也就是今年的最後一天閉幕。
這次請的人基本上都是在京城的,外地的就少了,但人數估計得超過140人了,比上次的規模要多兩倍。
嗯,前一段張主編也跟我說了,說這次座談會也一定要邀請你。
這次會上會有不少重磅的人物,所以你去聽聽也挺好的。
還有啊,這次會上可能要正式宣布恢複文聯和作協了。”
“哦,那許大姐,那這次會要不要我發言啊。”
季宇寧這是明知故問。他知道這次座談會可以稱得上是意義重大。和此前10月底他參加的那一次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這次座談會之後,明年整個風氣就會越來越好的。
“謔,你小子還想在這次會上發言,你可是不夠格呀。
嗯,另外這段時間老實點兒,有不少人看你不順眼呢。
前幾天張主編還說呢,你最近寫科幻小說倒真的是對了。
上禮拜跟你約稿的科幻小說,快一點兒交稿,下個月還等著呢。
下個月那一期雜誌,我們還約了一篇報告文學,寫一個數學家的故事。”
季宇寧點點頭,他知道,下一期人民文學雜誌的頭條,就是這篇報告文學,是一篇非常出名的報告文學。當時可以說是轟動一時。
他的那篇科幻小說鄉村教師,放在這一期雜誌,倒是也很不錯,可以借點兒聲勢。
從人民文學雜誌社離開,他又去了詩刊雜誌社。
他是專程給李季李主編送書的。
李季看到兩本書,有點兒驚訝,他沒想到人文社出書出的這麽快。
當然也是很高興。
李季很關注他最近的情況。並且還提醒了他一些事情。
這時季宇寧才想到之前許大姐說的話,最近有人看他不順眼。
主要是他10月份以及11月份在人民文學上連續發表的文章太過出彩了,有人跟風,也有人不高興了。
可惜季宇寧現在是遊離於他們單位之外,他在外麵拍戲呢,而且他自己還沒有每天看報的習慣。
別人批評他,隻要不是麵對麵的,他就當沒有這檔子事兒。
和這個時代寫文章的人相比,他的心髒要大得多。
離開詩刊雜誌社,他又迴到電影研究所,把剩下的40本書通通的掛在車上。
這迴騎起來可以了,沒有那麽沉了。
晚上,家裏幾個人看到他新出的兩本書,很是興奮了一陣。
這些書除了送家裏的親戚朋友之外,剩下的就是慢慢送人了。
12月14日,周三。
上午,他來到北影廠。
此前他在外麵拍了一個多月的戲,又準備了差不多半個月時間的高考。
這是他再次迴到瞧這一家的劇組。
昨天他給王好為王導打了一個電話,知道劇組早已經封機,進入了後期製作。
“小季呀,你可算迴來了。
你現在都成了活雷鋒了。
老汪說,得讓他們上影廠給咱們送一麵錦旗來。”
王好為王導見到他很高興。立即就開始拿他打趣。
“王導,現在的後期製作怎麽樣了?”
季宇寧不想再聽活雷鋒這三個字了。
他立即把話題引開。
“嗯,初剪剛剛做完。
用你那首主題歌的曲子做的配樂差不多了,嗯,王銘跟我說了,把你也加入到作曲。
你現在除了是編劇,還是導演助理,也是作曲之一啊。”
現在劇組轉入後期製作,已經進行了三周多了。
演員自己的配音差不多做完了,另外剪輯的初剪也基本上完成了,配樂還有主題歌演唱現在正在做。
現在劇組的成員差不多都在北影廠的錄剪樓裏。
錄剪樓就在北影一進門的主樓後邊。
從高空鳥瞰,主樓、錄剪樓、洗印樓三棟樓圍合出八一的形狀。
在剪輯室裏,季宇寧還有王導等人在看著昨天已經初剪出來的影片。
雖然沒有配音,沒有音樂,剪輯也隻是把影片故事講下來了,有點粗糙,不過笑點還是不錯的。
初剪下來的整個電影的輪廓,和季宇寧前世的印象是差不多了。
但是這僅僅是初剪的效果,從今天以後,還要進入影片的精剪環節。
兩個多小時的初剪影片放下來,季宇寧提了不少的意見。
劇組一眾人等也很驚訝於他的眼光。
這當然主要是因為季宇寧前世不止一次看過成片。他腦海裏的印象很深。
他一邊看,一邊腦子裏就不自覺的迴憶起成片。
兩位剪輯師,一位姓唐,這位後來做過導演,還有一位是年輕的女的,姓馬。這兩位剪輯師在廠子裏算是不出名的。
北影廠有國內電影界最好的剪輯師,當然不可能在他們這個劇組裏。
他自己的辦公室現在不僅可以存放讀者來信,還可以放他這麽多的樣書。
當然到了單位,先送給馬所長一樣一本兩本書。
馬所長很高興的看著季宇寧在扉頁上寫道:馬老師雅正,季宇寧敬贈。
馬所長接過書,端詳了一會兒,又笑眯眯的看著季宇寧。
“你小子現在成了活雷鋒了。”
季宇寧聽了不由一怔。
“上個月你們去滬上拍外景,你小子給上影廠居然還寫了個劇本。
叫什麽啊搖籃。
謝晉前一段兒還跑到京城,到總政這邊收集材料體驗生活,據說那本子已經在他們上影廠過會了。
老汪聽說後,在廠子裏的會上就說,咱們北影廠去滬上拍戲,那居然還給上影廠送去一個活雷鋒。
所以啊,現在北影都知道,我們電影研究所居然還有個活雷鋒。”
馬所長說著說著,自己也開心的笑了起來。
季宇寧一聽,嘚,自己又多了個標簽,活雷鋒。
下迴碰著汪廠長,那肯定又得挨數落了。
不過有糖衣炮彈接著,那這個活雷鋒當著還挺有意思。
季宇寧在自己辦公室把那60本書放好。
在單位吃完中午飯。
他帶上了十幾本書,又出門了。
這次送書的大頭是人民文學雜誌社。
主要是小說組和詩歌組的人。
評論組他隻送了吳太昌一個人。其他人他感覺對自己並不太友好。其實季宇寧心裏也很不喜歡這些所謂的裁判員。
另外給劉副主編也送了兩本。
還讓許以許大姐帶給張主編兩本。
許以又跟他說了一個事兒。
“小季,忘了跟你說一個事兒,咱們人民文學雜誌社,這月底12月28號,還要再搞一個更大規模的文學座談會。會議要開4天,12月31日,也就是今年的最後一天閉幕。
這次請的人基本上都是在京城的,外地的就少了,但人數估計得超過140人了,比上次的規模要多兩倍。
嗯,前一段張主編也跟我說了,說這次座談會也一定要邀請你。
這次會上會有不少重磅的人物,所以你去聽聽也挺好的。
還有啊,這次會上可能要正式宣布恢複文聯和作協了。”
“哦,那許大姐,那這次會要不要我發言啊。”
季宇寧這是明知故問。他知道這次座談會可以稱得上是意義重大。和此前10月底他參加的那一次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這次座談會之後,明年整個風氣就會越來越好的。
“謔,你小子還想在這次會上發言,你可是不夠格呀。
嗯,另外這段時間老實點兒,有不少人看你不順眼呢。
前幾天張主編還說呢,你最近寫科幻小說倒真的是對了。
上禮拜跟你約稿的科幻小說,快一點兒交稿,下個月還等著呢。
下個月那一期雜誌,我們還約了一篇報告文學,寫一個數學家的故事。”
季宇寧點點頭,他知道,下一期人民文學雜誌的頭條,就是這篇報告文學,是一篇非常出名的報告文學。當時可以說是轟動一時。
他的那篇科幻小說鄉村教師,放在這一期雜誌,倒是也很不錯,可以借點兒聲勢。
從人民文學雜誌社離開,他又去了詩刊雜誌社。
他是專程給李季李主編送書的。
李季看到兩本書,有點兒驚訝,他沒想到人文社出書出的這麽快。
當然也是很高興。
李季很關注他最近的情況。並且還提醒了他一些事情。
這時季宇寧才想到之前許大姐說的話,最近有人看他不順眼。
主要是他10月份以及11月份在人民文學上連續發表的文章太過出彩了,有人跟風,也有人不高興了。
可惜季宇寧現在是遊離於他們單位之外,他在外麵拍戲呢,而且他自己還沒有每天看報的習慣。
別人批評他,隻要不是麵對麵的,他就當沒有這檔子事兒。
和這個時代寫文章的人相比,他的心髒要大得多。
離開詩刊雜誌社,他又迴到電影研究所,把剩下的40本書通通的掛在車上。
這迴騎起來可以了,沒有那麽沉了。
晚上,家裏幾個人看到他新出的兩本書,很是興奮了一陣。
這些書除了送家裏的親戚朋友之外,剩下的就是慢慢送人了。
12月14日,周三。
上午,他來到北影廠。
此前他在外麵拍了一個多月的戲,又準備了差不多半個月時間的高考。
這是他再次迴到瞧這一家的劇組。
昨天他給王好為王導打了一個電話,知道劇組早已經封機,進入了後期製作。
“小季呀,你可算迴來了。
你現在都成了活雷鋒了。
老汪說,得讓他們上影廠給咱們送一麵錦旗來。”
王好為王導見到他很高興。立即就開始拿他打趣。
“王導,現在的後期製作怎麽樣了?”
季宇寧不想再聽活雷鋒這三個字了。
他立即把話題引開。
“嗯,初剪剛剛做完。
用你那首主題歌的曲子做的配樂差不多了,嗯,王銘跟我說了,把你也加入到作曲。
你現在除了是編劇,還是導演助理,也是作曲之一啊。”
現在劇組轉入後期製作,已經進行了三周多了。
演員自己的配音差不多做完了,另外剪輯的初剪也基本上完成了,配樂還有主題歌演唱現在正在做。
現在劇組的成員差不多都在北影廠的錄剪樓裏。
錄剪樓就在北影一進門的主樓後邊。
從高空鳥瞰,主樓、錄剪樓、洗印樓三棟樓圍合出八一的形狀。
在剪輯室裏,季宇寧還有王導等人在看著昨天已經初剪出來的影片。
雖然沒有配音,沒有音樂,剪輯也隻是把影片故事講下來了,有點粗糙,不過笑點還是不錯的。
初剪下來的整個電影的輪廓,和季宇寧前世的印象是差不多了。
但是這僅僅是初剪的效果,從今天以後,還要進入影片的精剪環節。
兩個多小時的初剪影片放下來,季宇寧提了不少的意見。
劇組一眾人等也很驚訝於他的眼光。
這當然主要是因為季宇寧前世不止一次看過成片。他腦海裏的印象很深。
他一邊看,一邊腦子裏就不自覺的迴憶起成片。
兩位剪輯師,一位姓唐,這位後來做過導演,還有一位是年輕的女的,姓馬。這兩位剪輯師在廠子裏算是不出名的。
北影廠有國內電影界最好的剪輯師,當然不可能在他們這個劇組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