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徐廠長請客與啊搖籃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季宇寧在房間裏坐著,看著他老婆朱琳在忙活整理床鋪。
他覺得帶著老婆出差還挺好,這些事兒都不用他幹了。
朱琳是從招待所的管理員那裏,要來新的床單,新的被套,還有新的枕套。
然後,她自己一一給換上。
什麽?你說這是客房服務員的事兒?
這年頭招待所就這樣,你讓客房服務員給你換,那是不可能的事兒,人家能給你提供新的這一套床上用品,就算不錯了。
這年頭的招待所,根本不可能像季宇寧穿越的時候的賓館那樣,還能做到所有的布草都是一客一換。
這個時代,符合後世那種高檔星級賓館標準的客房服務,基本上沒有。
這時,謝鐵驪謝導從敞開著的房門進來,對季宇寧說:
“小季,晚上上影廠的徐廠長說要請咱們吃飯,他特地說了,一定要邀請你。”
他看見正在收拾床鋪的朱琳,又說道:
“小朱也一塊兒去。”
這個時候謝導並不忙,準備工作都是由下麵的導演助理等一眾劇組的人員在忙。
等到劇組一旦開機,季宇寧這個編劇也就不忙了,忙的就變成了謝導這個導演了。
房間收拾好,季宇寧洗了個澡,休息了一會兒,這就差不多到該吃晚飯的時候了。
晚飯上影廠請客的地方,就在他們的小食堂。
吃飯的小圓桌上,隻有6位。
季宇寧他們劇組這邊,隻有謝鐵驪謝導和他們兩口子。而請客的上影廠這邊,是徐廠長和謝晉,還有一位30多歲的女導演,是謝晉的助手,叫石曉華。
徐廠長60歲左右,跟汪廠長歲數差不多,國字臉,一臉的正氣,戴著一副黑框眼鏡。
謝晉也戴一副黑框眼鏡,感覺他眼鏡後麵的一雙眼睛特別明亮,這眼鏡就像聚光鏡似的。這位謝導總是一臉的笑意。
桌上的酒,不是白酒,而是滬上地區產的黃酒。滬上當地人一般都喝這酒。
這個年代最好的黃酒,還是浙省越州產的紹酒,但這時候各地黃酒產量都很有限。
越州產的當地的紹酒,當地人都不夠喝的。還要有出口任務。所以在內地其他地方,很少能見到紹酒。
季宇寧在京城也很少能喝到非常好的黃酒,他家裏倒是有紹酒,也就那麽兩瓶,舍不得喝的,是做菜用的。
眾人落座,寒暄幾句後,徐廠長先提杯敬酒。
徐廠長這個時候還不是正式的上影廠廠長,前世他正式任命是在明年的3月份。這個時候的徐廠長,是上影廠的電影領導小組的組長,實際上他就是負責人。
酒過三巡後,徐廠長的話就來了。
“小季啊,我可是聽說了,你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給北影廠提供了三個特別好的劇本,而且你這三個本子完成度還特別高。
你這不僅是大詩人,小說也寫得好。上個月,上滬文藝複刊,你那個三頭條讓上滬文藝的複刊號都賣爆了,加印了好幾次啊。
我是真的沒想到你劇本也寫的這麽好,而且還這麽快。
我們上影廠曆來都是名導演眾多,但是好的編劇少。
這兩年,我們上影廠也發生了‘劇本荒’。
唉,無米下鍋,再好的媳婦也做不出美餐來。
小季啊,咱們可是真正的明州老鄉,你可得給我們上影廠也寫幾個好劇本。”
季宇寧趕緊答應,和徐廠長碰了一杯。
接著謝晉也笑著舉起了酒杯。
“小季一看就是會喝酒的人,會喝酒的人有個特點,就是舉杯飲酒的時候,下口很深。這就叫大口喝酒。
小季,我也敬你一杯。
你這幾個月發表的作品,我幾乎都看了。你這是明州出的大才子。
我是上虞的,挨著餘姚,所以咱們也算老鄉。”
這時,季宇寧身旁的謝鐵驪謝導笑著插話了。
“小季啊,謝晉敬你一杯酒,他是一定有目的的。
這接下來,他就該找你,讓你給他寫劇本了。”
北影廠的謝導,還是很了解上影廠這位謝導,不愧是都叫謝導。
謝晉聽了,開始嘿嘿直笑。
“徐廠長,謝導,我上個月給北影廠寫了三個本子。
這三個本子過會了以後。我原本還想著過一段,至少明年,再著手寫新的劇本。
不過呢,給上影廠寫個本子,倒是可以。
其實呢,我最近確實有一個劇本的想法。
我小時候是在總政大院長大的。
我聽過不少總政幼兒園的故事,就是他們老講的馬背上的搖籃的故事。”
接著,季宇寧在飯桌上,把前世的啊搖籃那個電影故事的大致內容講了一遍。
前世啊搖籃的電影劇本經曆了四五年的折騰,主題一直搖擺不定。
直到1978年夏天開始那個標準的討論的時候,主題才定下來。
最終完成的劇本實際上是第7稿,而前麵的6稿的內容,跟第7稿完全不同。
所以季宇寧現在準備提前大半年的時間,把這個第7稿拿出來。
“我在這個電影劇本中,想表現出來的,是在戰爭年代中,我們的隊伍中人與人的感情關係,包括友情、愛情、階級情、母愛、老一輩對小輩的愛。
我想拍一部寫人寫情的影片。
所以,這並不是一部戰爭片。
這部電影拍起來有一點比較麻煩,人物眾多倒在其次,主要是這裏麵小孩演員太多了。”
“嗯,小季,你講的故事大綱很吸引我,我就是要拍這樣的寫人寫情的電影。”
謝晉聽完了,不禁兩眼放光。
“小季,我聽說總政他們也在寫關於這個保育院的故事,他們好像都寫了好幾年了,劇本已經有好多稿了。
不過,我知道的就是,他們幾乎寫了所有的內容,唯獨沒有寫人,沒有寫情。”
一旁的女導演石曉華插嘴道。
她剛才聽了心裏也很激動,實際上她小時候就有與這部電影內容類似的經曆。前世這部電影啊搖籃,她就是副導演。
“好,小季你講的故事很好,你就按照你剛才講的,把它寫成劇本,這個劇本我們上影廠要了。
至於曉華說的,總政那邊也在寫,我們不管他們,他們寫他們的,我們就要這個劇本。”
徐廠長一錘定音。
他覺得帶著老婆出差還挺好,這些事兒都不用他幹了。
朱琳是從招待所的管理員那裏,要來新的床單,新的被套,還有新的枕套。
然後,她自己一一給換上。
什麽?你說這是客房服務員的事兒?
這年頭招待所就這樣,你讓客房服務員給你換,那是不可能的事兒,人家能給你提供新的這一套床上用品,就算不錯了。
這年頭的招待所,根本不可能像季宇寧穿越的時候的賓館那樣,還能做到所有的布草都是一客一換。
這個時代,符合後世那種高檔星級賓館標準的客房服務,基本上沒有。
這時,謝鐵驪謝導從敞開著的房門進來,對季宇寧說:
“小季,晚上上影廠的徐廠長說要請咱們吃飯,他特地說了,一定要邀請你。”
他看見正在收拾床鋪的朱琳,又說道:
“小朱也一塊兒去。”
這個時候謝導並不忙,準備工作都是由下麵的導演助理等一眾劇組的人員在忙。
等到劇組一旦開機,季宇寧這個編劇也就不忙了,忙的就變成了謝導這個導演了。
房間收拾好,季宇寧洗了個澡,休息了一會兒,這就差不多到該吃晚飯的時候了。
晚飯上影廠請客的地方,就在他們的小食堂。
吃飯的小圓桌上,隻有6位。
季宇寧他們劇組這邊,隻有謝鐵驪謝導和他們兩口子。而請客的上影廠這邊,是徐廠長和謝晉,還有一位30多歲的女導演,是謝晉的助手,叫石曉華。
徐廠長60歲左右,跟汪廠長歲數差不多,國字臉,一臉的正氣,戴著一副黑框眼鏡。
謝晉也戴一副黑框眼鏡,感覺他眼鏡後麵的一雙眼睛特別明亮,這眼鏡就像聚光鏡似的。這位謝導總是一臉的笑意。
桌上的酒,不是白酒,而是滬上地區產的黃酒。滬上當地人一般都喝這酒。
這個年代最好的黃酒,還是浙省越州產的紹酒,但這時候各地黃酒產量都很有限。
越州產的當地的紹酒,當地人都不夠喝的。還要有出口任務。所以在內地其他地方,很少能見到紹酒。
季宇寧在京城也很少能喝到非常好的黃酒,他家裏倒是有紹酒,也就那麽兩瓶,舍不得喝的,是做菜用的。
眾人落座,寒暄幾句後,徐廠長先提杯敬酒。
徐廠長這個時候還不是正式的上影廠廠長,前世他正式任命是在明年的3月份。這個時候的徐廠長,是上影廠的電影領導小組的組長,實際上他就是負責人。
酒過三巡後,徐廠長的話就來了。
“小季啊,我可是聽說了,你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給北影廠提供了三個特別好的劇本,而且你這三個本子完成度還特別高。
你這不僅是大詩人,小說也寫得好。上個月,上滬文藝複刊,你那個三頭條讓上滬文藝的複刊號都賣爆了,加印了好幾次啊。
我是真的沒想到你劇本也寫的這麽好,而且還這麽快。
我們上影廠曆來都是名導演眾多,但是好的編劇少。
這兩年,我們上影廠也發生了‘劇本荒’。
唉,無米下鍋,再好的媳婦也做不出美餐來。
小季啊,咱們可是真正的明州老鄉,你可得給我們上影廠也寫幾個好劇本。”
季宇寧趕緊答應,和徐廠長碰了一杯。
接著謝晉也笑著舉起了酒杯。
“小季一看就是會喝酒的人,會喝酒的人有個特點,就是舉杯飲酒的時候,下口很深。這就叫大口喝酒。
小季,我也敬你一杯。
你這幾個月發表的作品,我幾乎都看了。你這是明州出的大才子。
我是上虞的,挨著餘姚,所以咱們也算老鄉。”
這時,季宇寧身旁的謝鐵驪謝導笑著插話了。
“小季啊,謝晉敬你一杯酒,他是一定有目的的。
這接下來,他就該找你,讓你給他寫劇本了。”
北影廠的謝導,還是很了解上影廠這位謝導,不愧是都叫謝導。
謝晉聽了,開始嘿嘿直笑。
“徐廠長,謝導,我上個月給北影廠寫了三個本子。
這三個本子過會了以後。我原本還想著過一段,至少明年,再著手寫新的劇本。
不過呢,給上影廠寫個本子,倒是可以。
其實呢,我最近確實有一個劇本的想法。
我小時候是在總政大院長大的。
我聽過不少總政幼兒園的故事,就是他們老講的馬背上的搖籃的故事。”
接著,季宇寧在飯桌上,把前世的啊搖籃那個電影故事的大致內容講了一遍。
前世啊搖籃的電影劇本經曆了四五年的折騰,主題一直搖擺不定。
直到1978年夏天開始那個標準的討論的時候,主題才定下來。
最終完成的劇本實際上是第7稿,而前麵的6稿的內容,跟第7稿完全不同。
所以季宇寧現在準備提前大半年的時間,把這個第7稿拿出來。
“我在這個電影劇本中,想表現出來的,是在戰爭年代中,我們的隊伍中人與人的感情關係,包括友情、愛情、階級情、母愛、老一輩對小輩的愛。
我想拍一部寫人寫情的影片。
所以,這並不是一部戰爭片。
這部電影拍起來有一點比較麻煩,人物眾多倒在其次,主要是這裏麵小孩演員太多了。”
“嗯,小季,你講的故事大綱很吸引我,我就是要拍這樣的寫人寫情的電影。”
謝晉聽完了,不禁兩眼放光。
“小季,我聽說總政他們也在寫關於這個保育院的故事,他們好像都寫了好幾年了,劇本已經有好多稿了。
不過,我知道的就是,他們幾乎寫了所有的內容,唯獨沒有寫人,沒有寫情。”
一旁的女導演石曉華插嘴道。
她剛才聽了心裏也很激動,實際上她小時候就有與這部電影內容類似的經曆。前世這部電影啊搖籃,她就是副導演。
“好,小季你講的故事很好,你就按照你剛才講的,把它寫成劇本,這個劇本我們上影廠要了。
至於曉華說的,總政那邊也在寫,我們不管他們,他們寫他們的,我們就要這個劇本。”
徐廠長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