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還差首主題歌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季,今天我問了一下你們那個瞧這一家子劇組,王好為跟我說,已經快拍了小一半了。
這還是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呢。”
趙大姐又接著說。
“是嗎?那夠快的,這四五天我都沒在劇組,在外麵開會呢。
嗯,好像王導又在那搶進度呢,我聽說她每天的製定的拍攝計劃,都是25個鏡頭左右。”
季宇寧寫的瞧這一家子劇本的鏡頭,一共也就五六百個鏡頭,如果要是像王導這樣的進度,那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封機了,就可以轉入後期製作了。
“小季啊,關鍵還是你的劇本非常的完善,這種完成度高的劇本我們導演最喜歡了。
就怕的是劇本不行,到開機以後,大家還得討論,有的時候,要改7遍8遍都有可能。
所有的劇組成員跟著一塊兒磨戲,幾天都拍不了一個鏡頭,那半年可能差不多才能拍完一部戲呢。
咱們這部與魔鬼打交道的人,也是很成熟的劇本,也就幾十場戲。
所以估計下個月開機,咱們這出戲的拍攝進度也不會太慢的。”
放下電話,季宇寧想到,如果11月份跟著謝導的劇組去滬上拍戲,他到時候恐怕要一邊拍戲一邊複習了,至少是裝作高考複習的樣子。
10月23日,周日。
短篇小說座談會繼續進行。
季宇寧對於休息日還要去開這個會,也頗為無奈。
明天上午,就是這次座談會的閉幕式了,所以今天的座談會還是要形成一些共識的。
雖然張主編在10月19號第1天開會的時候的開場白裏,說了20個字,為此次的座談會定下基調。其中有4個字,就是:不做結論。但實際上還是要有一個大家相對認可的共識的。
還好當天上午對文學創作的5個問題,大家基本上沒有太多的異議和分歧。
會議開到今天,氣氛仍然是比較和睦的,沒有什麽火藥味兒。
這一點,季宇寧倒是挺滿意的,這次會基本上都是業務方麵的討論,沒有涉及到其他的。
中午吃飯的時候,許大姐帶著一位胖胖的、笑容可掬的中年女同誌,找上季宇寧。
“小季,這是人文社的邢大姐。找你是為了出書的事兒。”
許大姐介紹道。
“你好,季宇寧同誌,我是人文社小說組北組的編輯,我姓邢。
前幾天我們韋主編已經跟您說了,我們社裏要出版您的小說那五的單行本。
今天我正好到座談會這邊來,所以把出版的手續帶過來了。”
季宇寧見狀,也連忙客氣的口稱邢大姐。
他知道,人文社小說北組,是專門負責京城的小說作者的,以後他如果要在人文社出版自己的書,估計責任編輯也會是這位邢大姐。
邢大姐拿出一份合同。
季宇寧一看,合同的名稱為:著作物出版合同。
這個合同格式文本,好像還是50年代的格式。這個著作物好像也是那個時代的詞。
前些年也沒有出版書籍的稿酬一說,估計就把以前的格式合同拿過來了。
不過季宇寧也無所謂,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合同法,也沒有民法,更加沒有著作權法。前世的民法通則好像是86年才出來的,而著作權法,是在90年代初才有的。
季宇寧隻是簡單看了看稿酬的條款。還好,稿酬是按頂格千字7塊錢給的。
這就沒什麽問題了,季宇寧簽好字。
這一世,他的第1本書的出版手續,就這樣辦完了。
他出版的第1本書那五,掙了210塊錢。如果這本書賣的很好,出版社要加印,這加印的所有收益,就跟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了。
他在出版社掙的,隻是一次性的稿酬。絕大部分的收益,都叫出版社掙去了。
他在心裏默念,這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但他也是沒轍兒。
10月24日,周一。
上午,是這次短篇小說創作座談會的閉幕式。
張主編做了總結性的發言。
之後,就是大家自由交談,基本上就是所有的人留下相互的聯係方式,以便將來有事兒再聯係。
大家一起開了一次座談會,這就算是相識了,是熟人了。
這才是很多人這次座談會最大的收獲呢。
文壇,實際上無論前世,還是這個時候,都是一個江湖,這個江湖上,最重要的是人脈。
季宇寧給其他人留的聯係方式,基本上都是他單位的地址和電話。至於找得到他,還是找不到他,他就不管了。
他家裏的電話,隻有很少的人才知道。
10月25日,周二。
季宇寧一大早,又去了北影廠。
他直接去了2號攝影棚。
果然,6天沒過來,瞧這一家子劇組的進展,讓他感到有點兒吃驚。
王好為王導領了一位微胖的中年人走過來。
“小季,給你介紹一下,這是王銘,就是咱們這部電影的配樂。
那個電影海霞,還有今年的黑三角,那兩首主題歌的作曲,就是他寫的。
王老師是中央樂團的作曲。
現在基本上咱們廠的電影的配樂,都是找他。”
王老師長得很壯,一口的滬上口音,對人很客氣。他說對季宇寧也是慕名已久。
王導這麽一介紹,季宇寧也記起來了,這位王銘王老師,就是後來電影小花的配樂,還是電影紅樓夢的配樂。
前世這部電影瞧這一家子的配樂,也是王老師。
和王銘王老師說了幾句話,季宇寧突然想起來,前世這部電影瞧這一家子,是沒有主題歌的。
也許自己應該給這部電影抄一首主題歌。
“王導,咱們這部電影還沒有主題歌呢吧?”
季宇寧轉頭問向王導。
“是啊,今天找你就是這個意思。
你給那兩位謝導的那兩個本子,都是劇本加主題歌都有。
謝添那個本子,還是兩首主題歌。
而且你這三首歌,都是連作詞帶作曲。
所以,咱們這部電影的主題歌作詞作曲,也是你的事兒了。”
王導說的理直氣壯的。
讓季宇寧聽了,都覺得本該如此。
“那行啊,我來想一首歌。”
季宇寧很痛快的就答應了。他已經想到寫那首歌了。
沒有一會兒功夫,他就在攝影棚裏寫下了一首歌。
歌曲就是前世1981年創作出來的那首金梭和銀梭。
這首歌的作詞作曲都是他一個人。
這還是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呢。”
趙大姐又接著說。
“是嗎?那夠快的,這四五天我都沒在劇組,在外麵開會呢。
嗯,好像王導又在那搶進度呢,我聽說她每天的製定的拍攝計劃,都是25個鏡頭左右。”
季宇寧寫的瞧這一家子劇本的鏡頭,一共也就五六百個鏡頭,如果要是像王導這樣的進度,那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封機了,就可以轉入後期製作了。
“小季啊,關鍵還是你的劇本非常的完善,這種完成度高的劇本我們導演最喜歡了。
就怕的是劇本不行,到開機以後,大家還得討論,有的時候,要改7遍8遍都有可能。
所有的劇組成員跟著一塊兒磨戲,幾天都拍不了一個鏡頭,那半年可能差不多才能拍完一部戲呢。
咱們這部與魔鬼打交道的人,也是很成熟的劇本,也就幾十場戲。
所以估計下個月開機,咱們這出戲的拍攝進度也不會太慢的。”
放下電話,季宇寧想到,如果11月份跟著謝導的劇組去滬上拍戲,他到時候恐怕要一邊拍戲一邊複習了,至少是裝作高考複習的樣子。
10月23日,周日。
短篇小說座談會繼續進行。
季宇寧對於休息日還要去開這個會,也頗為無奈。
明天上午,就是這次座談會的閉幕式了,所以今天的座談會還是要形成一些共識的。
雖然張主編在10月19號第1天開會的時候的開場白裏,說了20個字,為此次的座談會定下基調。其中有4個字,就是:不做結論。但實際上還是要有一個大家相對認可的共識的。
還好當天上午對文學創作的5個問題,大家基本上沒有太多的異議和分歧。
會議開到今天,氣氛仍然是比較和睦的,沒有什麽火藥味兒。
這一點,季宇寧倒是挺滿意的,這次會基本上都是業務方麵的討論,沒有涉及到其他的。
中午吃飯的時候,許大姐帶著一位胖胖的、笑容可掬的中年女同誌,找上季宇寧。
“小季,這是人文社的邢大姐。找你是為了出書的事兒。”
許大姐介紹道。
“你好,季宇寧同誌,我是人文社小說組北組的編輯,我姓邢。
前幾天我們韋主編已經跟您說了,我們社裏要出版您的小說那五的單行本。
今天我正好到座談會這邊來,所以把出版的手續帶過來了。”
季宇寧見狀,也連忙客氣的口稱邢大姐。
他知道,人文社小說北組,是專門負責京城的小說作者的,以後他如果要在人文社出版自己的書,估計責任編輯也會是這位邢大姐。
邢大姐拿出一份合同。
季宇寧一看,合同的名稱為:著作物出版合同。
這個合同格式文本,好像還是50年代的格式。這個著作物好像也是那個時代的詞。
前些年也沒有出版書籍的稿酬一說,估計就把以前的格式合同拿過來了。
不過季宇寧也無所謂,因為這個時候還沒有合同法,也沒有民法,更加沒有著作權法。前世的民法通則好像是86年才出來的,而著作權法,是在90年代初才有的。
季宇寧隻是簡單看了看稿酬的條款。還好,稿酬是按頂格千字7塊錢給的。
這就沒什麽問題了,季宇寧簽好字。
這一世,他的第1本書的出版手續,就這樣辦完了。
他出版的第1本書那五,掙了210塊錢。如果這本書賣的很好,出版社要加印,這加印的所有收益,就跟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了。
他在出版社掙的,隻是一次性的稿酬。絕大部分的收益,都叫出版社掙去了。
他在心裏默念,這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但他也是沒轍兒。
10月24日,周一。
上午,是這次短篇小說創作座談會的閉幕式。
張主編做了總結性的發言。
之後,就是大家自由交談,基本上就是所有的人留下相互的聯係方式,以便將來有事兒再聯係。
大家一起開了一次座談會,這就算是相識了,是熟人了。
這才是很多人這次座談會最大的收獲呢。
文壇,實際上無論前世,還是這個時候,都是一個江湖,這個江湖上,最重要的是人脈。
季宇寧給其他人留的聯係方式,基本上都是他單位的地址和電話。至於找得到他,還是找不到他,他就不管了。
他家裏的電話,隻有很少的人才知道。
10月25日,周二。
季宇寧一大早,又去了北影廠。
他直接去了2號攝影棚。
果然,6天沒過來,瞧這一家子劇組的進展,讓他感到有點兒吃驚。
王好為王導領了一位微胖的中年人走過來。
“小季,給你介紹一下,這是王銘,就是咱們這部電影的配樂。
那個電影海霞,還有今年的黑三角,那兩首主題歌的作曲,就是他寫的。
王老師是中央樂團的作曲。
現在基本上咱們廠的電影的配樂,都是找他。”
王老師長得很壯,一口的滬上口音,對人很客氣。他說對季宇寧也是慕名已久。
王導這麽一介紹,季宇寧也記起來了,這位王銘王老師,就是後來電影小花的配樂,還是電影紅樓夢的配樂。
前世這部電影瞧這一家子的配樂,也是王老師。
和王銘王老師說了幾句話,季宇寧突然想起來,前世這部電影瞧這一家子,是沒有主題歌的。
也許自己應該給這部電影抄一首主題歌。
“王導,咱們這部電影還沒有主題歌呢吧?”
季宇寧轉頭問向王導。
“是啊,今天找你就是這個意思。
你給那兩位謝導的那兩個本子,都是劇本加主題歌都有。
謝添那個本子,還是兩首主題歌。
而且你這三首歌,都是連作詞帶作曲。
所以,咱們這部電影的主題歌作詞作曲,也是你的事兒了。”
王導說的理直氣壯的。
讓季宇寧聽了,都覺得本該如此。
“那行啊,我來想一首歌。”
季宇寧很痛快的就答應了。他已經想到寫那首歌了。
沒有一會兒功夫,他就在攝影棚裏寫下了一首歌。
歌曲就是前世1981年創作出來的那首金梭和銀梭。
這首歌的作詞作曲都是他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