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遲到早退的日子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季宇寧記得前世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時候,各單位之間的借調特別多。
但他沒想到他來的電影研究所居然和北影廠有這樣的淵源,就是以北影廠原來製片處的班底組成的。
那這樣,他以後辦理借調去北影拍戲,那就省事兒多了。
不過他也聽出了馬所長話裏有一點小小的不高興,也就是這個借調居然是汪廠長這個老上司跟他說的,而不是季宇寧這個新下屬跟他說的。
所以他得趕緊解釋一下。
“馬所長,那前一段兒十一我結婚了,那十一前後那些天,我淨忙活著婚禮了。
今天是我休完婚假的第1天。
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北影廠這三個劇組到底怎麽樣了。
我還以為他們組建還得且等一陣子呢。
我還想著過一段去問一問,然後我再跟您說一下借調的事兒呢。”
季宇寧說的結婚這個理由,很充分。
“嗯,行啊,以後不論是拍電影,還是有什麽文學活動,你就跟我說一聲就行,沒問題。”
馬所長點點頭,滿意的走了。
季宇寧心說,幸虧他及時解釋了一下。這否則“拿借調函來”和“說一聲就行”,那是兩個概念啊,這可是兩種待遇。
過了一會兒,馬所長又迴來了。
他手裏拿了一本書,季宇寧一看,書名是電影技術。
“小季啊,我聽說你在這幾個劇組裏還掛著導演助理。老汪說你還想跟老謝學學怎麽拍戲當導演,這本書是咱們研究所編的,你沒事兒的時候好好學一學。
電影呢,是需要創意,但電影說到底,最終把它製作出來,還是一個技術活,它是需要技術的。”
季宇寧趕緊接過書,向馬所長表示感謝。
他知道前世華夏電影的標準化技術,還有像染印法彩色影片、寬銀幕立體電影等技術,都是這個電影研究所搞出來的。
牽頭進行這些技術的研究的,就是麵前的這位馬所長。
他這時候感覺到自己還是挺幸運的。
之前,在北影廠有兩位謝導那樣的大導演願意帶他,而今天又有馬所長這樣的國內首屈一指的電影技術專家願意教他。
下午他就一直在看電影技術這本書。
看著,看著,他聽到樓道裏有人聲,一看表,還不到5點呢。樓上錄音所和舞台所的人唿嚕唿嚕的下樓,看樣子都要下班了,他又出門,看了看馬所長的屋,馬所長也不在了。
那,自己也趕快走吧。
他第1天上班就跟著大家一塊兒早退了。
而且據他觀察,好多人是快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才來呢,這種遲到讓他更高興了。
他就喜歡這種遲到早退的日子,而且還喜歡借調,可以拿雙份工資。不僅拿雙份工資,還可以再掙一份外快。
他今天發現,馬所長很好說話,跟他們何經理有一拚,他以後在自己的辦公室寫自己的私活,估計也沒人管了。
他背著挎包,高高興興的騎車往家走,這一路上感覺,電影研究所到家的路程,比他去大華電影院還要近一點兒。
迴到家,他是第1個到家的。
又過了一會兒,朱琳也到家了。
現在朱琳每天一般也迴家住。這是因為結婚了,另外季宇寧家離協和醫學院並不太遠。不到4公裏,騎車20分鍾就到了。
以前住學校宿舍,更多的是想一個人在外邊住。
倆人開始很默契的做晚飯。
這幾天都是他們倆做晚飯,這讓老娘很高興,終於吃上現成的了,還是兒子兒媳婦兒做的。
再一會兒,老娘迴來了,老娘上下班是準點。
最後迴來的是老爹,他老爹上下班是早出晚歸。
吃飯的時候,老娘問道:
“寧寧,今天去部裏報到怎麽樣?見到黃部長了嗎?具體分到哪個地方了?”
“嗯,今天挺順利的,給我定了個行政24級,工資43塊。”
“嗯,那不錯,你這個屬於是行政幹部了,這幹部指標現在可是挺不好弄的。
而且一般行政25級是中專生,這是一條線。你現在的學曆一般最高隻能到行政26級,所以這次定的還挺好。
那你見到黃部長了嗎?”
老娘感覺還挺滿意。
“嗯,黃部長在他辦公室見我的,挺好的人,特別平易近人。他問我有什麽想法,想去哪個部門,我說我想多學點東西,想去能學一些技術的部門,我最後選的是科技辦下麵的電影研究所,黃部長就答應了。”
“唉,其實啊,你如果說,聽領導的,服從分配,黃部長沒準就可以把你弄到他的辦公室做秘書呢。”
“媽呀,其實我想這樣挺好,如果天天圍著領導轉,腦子裏就隻有領導了,那什麽詩啊,小說啊,劇本啊,歌曲啊,那什麽都想不起來了。”
季宇寧可是最怕當領導秘書的,如果當領導秘書,他恐怕連自己的私人時間都沒有了。
“嗯,其實我倒覺得電影研究所挺好。電影研究所不在部裏麵吧?”
這是老爸插話了,他倒覺得電影研究所挺好。
“電影研究所在原來那個老文化部的那個大院,就是東四頭條5號院。
我今天中午就和電影研究所的所長一塊兒去的,挺好,我們那個所長原來是北影廠的,嗯,那是技術專家,挺好說話的。
以後我辦借調,去改稿也好,去拍電影也好,那就方便多了。”
季宇寧在飯桌上不留神把實話說出來了。這讓飯桌上另外三個人一時麵麵相覷。
正說著,電話鈴響了。
季宇寧趕快去接。
電話就是找他的,是人民文學雜誌社的許以打來的。
這時候許以還沒下班,她在電話裏,告訴季宇寧兩個消息。
第1個消息,就是人民文學雜誌社將在這個月的19號到24號,一共6天,在南城的虎坊橋遠東飯店舉行一個短篇小說的作品研討會。
會上,將把季宇寧的三篇小說,包括他的那五,還有我曾經生活的地方,以及傷痕,作為參閱作品,供所有與會者進行討論。
所以,請季宇寧屆時務必參加,不能不來。
第2個消息,就是10月3日這期人民文學發行以後,從10月4號開始,就收到大量讀者寫給季宇寧的信,4號,5號,6號,7號這4天,已經收到了上千封的讀者來信,他們編輯部已經快要裝不下了,也請季宇寧務必盡快來編輯部,把信拿走。否則信會越來越多的。
但他沒想到他來的電影研究所居然和北影廠有這樣的淵源,就是以北影廠原來製片處的班底組成的。
那這樣,他以後辦理借調去北影拍戲,那就省事兒多了。
不過他也聽出了馬所長話裏有一點小小的不高興,也就是這個借調居然是汪廠長這個老上司跟他說的,而不是季宇寧這個新下屬跟他說的。
所以他得趕緊解釋一下。
“馬所長,那前一段兒十一我結婚了,那十一前後那些天,我淨忙活著婚禮了。
今天是我休完婚假的第1天。
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北影廠這三個劇組到底怎麽樣了。
我還以為他們組建還得且等一陣子呢。
我還想著過一段去問一問,然後我再跟您說一下借調的事兒呢。”
季宇寧說的結婚這個理由,很充分。
“嗯,行啊,以後不論是拍電影,還是有什麽文學活動,你就跟我說一聲就行,沒問題。”
馬所長點點頭,滿意的走了。
季宇寧心說,幸虧他及時解釋了一下。這否則“拿借調函來”和“說一聲就行”,那是兩個概念啊,這可是兩種待遇。
過了一會兒,馬所長又迴來了。
他手裏拿了一本書,季宇寧一看,書名是電影技術。
“小季啊,我聽說你在這幾個劇組裏還掛著導演助理。老汪說你還想跟老謝學學怎麽拍戲當導演,這本書是咱們研究所編的,你沒事兒的時候好好學一學。
電影呢,是需要創意,但電影說到底,最終把它製作出來,還是一個技術活,它是需要技術的。”
季宇寧趕緊接過書,向馬所長表示感謝。
他知道前世華夏電影的標準化技術,還有像染印法彩色影片、寬銀幕立體電影等技術,都是這個電影研究所搞出來的。
牽頭進行這些技術的研究的,就是麵前的這位馬所長。
他這時候感覺到自己還是挺幸運的。
之前,在北影廠有兩位謝導那樣的大導演願意帶他,而今天又有馬所長這樣的國內首屈一指的電影技術專家願意教他。
下午他就一直在看電影技術這本書。
看著,看著,他聽到樓道裏有人聲,一看表,還不到5點呢。樓上錄音所和舞台所的人唿嚕唿嚕的下樓,看樣子都要下班了,他又出門,看了看馬所長的屋,馬所長也不在了。
那,自己也趕快走吧。
他第1天上班就跟著大家一塊兒早退了。
而且據他觀察,好多人是快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才來呢,這種遲到讓他更高興了。
他就喜歡這種遲到早退的日子,而且還喜歡借調,可以拿雙份工資。不僅拿雙份工資,還可以再掙一份外快。
他今天發現,馬所長很好說話,跟他們何經理有一拚,他以後在自己的辦公室寫自己的私活,估計也沒人管了。
他背著挎包,高高興興的騎車往家走,這一路上感覺,電影研究所到家的路程,比他去大華電影院還要近一點兒。
迴到家,他是第1個到家的。
又過了一會兒,朱琳也到家了。
現在朱琳每天一般也迴家住。這是因為結婚了,另外季宇寧家離協和醫學院並不太遠。不到4公裏,騎車20分鍾就到了。
以前住學校宿舍,更多的是想一個人在外邊住。
倆人開始很默契的做晚飯。
這幾天都是他們倆做晚飯,這讓老娘很高興,終於吃上現成的了,還是兒子兒媳婦兒做的。
再一會兒,老娘迴來了,老娘上下班是準點。
最後迴來的是老爹,他老爹上下班是早出晚歸。
吃飯的時候,老娘問道:
“寧寧,今天去部裏報到怎麽樣?見到黃部長了嗎?具體分到哪個地方了?”
“嗯,今天挺順利的,給我定了個行政24級,工資43塊。”
“嗯,那不錯,你這個屬於是行政幹部了,這幹部指標現在可是挺不好弄的。
而且一般行政25級是中專生,這是一條線。你現在的學曆一般最高隻能到行政26級,所以這次定的還挺好。
那你見到黃部長了嗎?”
老娘感覺還挺滿意。
“嗯,黃部長在他辦公室見我的,挺好的人,特別平易近人。他問我有什麽想法,想去哪個部門,我說我想多學點東西,想去能學一些技術的部門,我最後選的是科技辦下麵的電影研究所,黃部長就答應了。”
“唉,其實啊,你如果說,聽領導的,服從分配,黃部長沒準就可以把你弄到他的辦公室做秘書呢。”
“媽呀,其實我想這樣挺好,如果天天圍著領導轉,腦子裏就隻有領導了,那什麽詩啊,小說啊,劇本啊,歌曲啊,那什麽都想不起來了。”
季宇寧可是最怕當領導秘書的,如果當領導秘書,他恐怕連自己的私人時間都沒有了。
“嗯,其實我倒覺得電影研究所挺好。電影研究所不在部裏麵吧?”
這是老爸插話了,他倒覺得電影研究所挺好。
“電影研究所在原來那個老文化部的那個大院,就是東四頭條5號院。
我今天中午就和電影研究所的所長一塊兒去的,挺好,我們那個所長原來是北影廠的,嗯,那是技術專家,挺好說話的。
以後我辦借調,去改稿也好,去拍電影也好,那就方便多了。”
季宇寧在飯桌上不留神把實話說出來了。這讓飯桌上另外三個人一時麵麵相覷。
正說著,電話鈴響了。
季宇寧趕快去接。
電話就是找他的,是人民文學雜誌社的許以打來的。
這時候許以還沒下班,她在電話裏,告訴季宇寧兩個消息。
第1個消息,就是人民文學雜誌社將在這個月的19號到24號,一共6天,在南城的虎坊橋遠東飯店舉行一個短篇小說的作品研討會。
會上,將把季宇寧的三篇小說,包括他的那五,還有我曾經生活的地方,以及傷痕,作為參閱作品,供所有與會者進行討論。
所以,請季宇寧屆時務必參加,不能不來。
第2個消息,就是10月3日這期人民文學發行以後,從10月4號開始,就收到大量讀者寫給季宇寧的信,4號,5號,6號,7號這4天,已經收到了上千封的讀者來信,他們編輯部已經快要裝不下了,也請季宇寧務必盡快來編輯部,把信拿走。否則信會越來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