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露一手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還是沒影的事兒呢,到時候你想買沒準還沒人賣呢。其實咱們家這住房已經算不錯的了,而且每天還有供應熱水。”
“對了,明天你爸媽過來,怎麽過來呢?要不要我開車去接,建軍臨走的時候,把他總政司機班的哥們兒介紹給我了,說如果有需要用車可以找他。”
“你還會開車啊?”
“以前我和建軍他們哥倆都在總政練過車,會開,不過好久沒開了,也可以讓他的哥們開車去接一下。”
“那還是算了吧,明天周日公交車沒那麽擠,我和爸媽坐公交車過來就行。
我家到你家坐公交車特別方便,從魏公村坐兩站地,到白石橋換107路,直接到東直門內就到了。總站上車,還有座呢。”
“其實我爸還有賀叔都有專車,但他們都不讓我和建軍他們用。我爸是除了公務用車外,其他的,就算是我媽用車都不行。”
“明天,你還真的自己做菜呀?”
“嗯,明天我來掌勺,我來露一手。
你給我打下手就行。
咱倆做菜,讓他們聊天。”
9月11日,周日。
大清早,季宇寧就騎車去東單菜市場。
他昨天已經跟他們單位的趙建國打過招唿了,讓他在東單菜市場當售貨員的妹妹幫著提前挑些好菜好肉,他周日早上來拿。
他跟趙建國說,以後買好煙好酒可以找他,因為他母親就在華僑飯店工作,每月都有一定的購買額度。
這年頭基本上都是各種找關係,各種走後門。
季宇寧的母親在華僑飯店當領導,其實也完全可以從飯店的廚房直接買一些原料,但這種事情還是能少一些就盡量少一些。否則底下的群眾也會說一些閑話的。
東單菜市場的營業時間是早上7點到晚上9點。
季宇寧差不多7點半就到了。
他直接找到趙建國的妹妹,她妹叫趙秀秀。
上次在趙建國家見過一麵,他總覺得他妹長得有點像電影明星,而且是很清純的樣子,做售貨員有點可惜了。
趙秀秀見到季宇寧,大大的眼睛裏滿滿的都是笑意。
她已經把東西準備好了。
季宇寧看了看。
有8隻四兩多的尖臍大閘蟹。這種規格的大蟹,也隻有一大早到菜市場,有熟人才能搞得到。這也是他為什麽要托趙建國幫忙的主要原因。
京城講究吃蟹的時令,是七尖八團。這跟南方是不一樣的。現在還在農曆7月裏,所以要吃公蟹。這時候的京城大閘蟹全都是出自霸縣地區的勝芳大蟹。
還有一條非常鮮活的草魚,活蹦亂跳的,摁都摁不住。季宇寧要了,當場宰殺。
一大塊最好的五花肉,幾乎達到了5層。沒有熟人根本買不到這樣好的。
若幹個雞腿兒。這個時代東單菜市場是可以把雞肉分割著賣的。
季宇寧又挑了點兒頂花兒帶刺的窄條的黃瓜,還有一些小個的西紅柿。
這些已經夠了,他家裏還準備了一些原料。
季宇寧迴到家,還不到8點,他趕快準備。
先把冬筍老鴨煲準備好,這個菜至少要燉兩個鍾頭。所以9點多就得燉上。鴨子還是老娘從華僑飯店餐廳買的,另外還從餐廳廚房買到了一塊正宗的金華火腿和一塊冬筍。
其他的備料也開始一樣一樣的準備。這個比較耗功夫。
快到10點的時候。阿琳一家到了。
家裏一通熱鬧。
兩家的父母見麵非常的親熱。
季宇寧和阿琳陪著說了一會兒話。
快到11點的時候,倆人來到廚房,要開始做菜了。
4個涼菜冷拚已經弄好了。先端上客廳的餐桌。
涼拌黃瓜是廣陵的做法,裏麵有薑絲蒜絲,但拌之前用熱油澆過,所以沒有生蒜氣,口味是甜鹹中帶酸。
糖拌西紅柿,在冰箱裏冰過,這倒是京城的做法。這兩樣都拚成牡丹花狀。非常好看。而且色彩鮮豔。
拌豆腐絲,豆腐絲切得極細,滾水焯過,蔥切末,放在小碗裏,加上鹽糖,用滾油澆,拌勻後再澆在豆腐絲上。同樣也擺成牡丹花狀。
最後一個涼菜,是油炸花生米,用的是魯省特有的大花生米。這種花生米在京城是很難得的。
接著是六道熱菜。有芽菜扣肉,醬爆雞丁,木須肉,粉絲蒜蓉蒸草魚段,軟炸蝦仁,清蒸大閘蟹。還有一個湯菜,冬筍老鴨煲。
“阿琳,這個五花肉特別好,是5層的呢,做紅燒肉有點可惜了,恰好我們家有川省敘府的芽菜,所以做扣肉。而修整五花肉切下來的邊角,正好做木須肉,木須肉用五花肉是最好的。
這個草魚太活了,所以紅燒什麽的都可惜,清蒸最合適,而清蒸呢,是把魚皮剔掉,隻用中段,切成6塊,一人一塊,底下墊上粉絲,澆上我做的這個醬料,到時候粉絲會更好吃。而且魚肉蒸出來是雪白的。
買的這些雞腿肉,就是為了做雞丁的,館子裏的醬爆雞丁,有時為了好看,用的是雞脯肉,口感不如雞腿肉。但實際上人家東興樓用的是雞牙子,那個肉入口即化,嫩如豆腐。
另外做醬爆,一定要用薑酒,所謂醬不離薑。正好今天有螃蟹,所以雞丁做成醬爆很合適。
那個大閘蟹,到時候吃到一半的時候再上。這麽大的螃蟹,還是趙建國他妹妹幫著預先挑出來的。我一大早特地跑到東單菜市場去拿的。那一大池子的螃蟹,就挑出這8隻這麽大的。
蝦仁做成軟炸,是因為今天有好幾個菜都要過油,而且得是寬油,炸花生米,雞丁過油,還有扣肉也要先炸一下,用冰塊冰過再切。這個油還可以接著用,一點也不費油。”
季宇寧一邊操作,一邊跟旁邊的阿琳說話。這話裏有炫耀,也有指點。
朱琳好奇的睜大眼睛看著,她可真的沒想到季宇寧的烹飪水平這麽高。感覺這菜做的不比館子裏差呀。
嗯,這以後家裏有人做菜了。
這四涼,六熱,一湯菜,一上桌,贏得了眾口一詞的稱讚。
就連季宇寧的老娘,也沒想到自家兒子還有這本事。
季宇寧很謙虛地表示,聰明人應該什麽都會。
眾人尤其喜歡季宇寧獨創的粉絲蒜蓉清蒸草魚段。這菜大家表示都沒見過。這還是季宇寧前世吃過的菜。
“對了,明天你爸媽過來,怎麽過來呢?要不要我開車去接,建軍臨走的時候,把他總政司機班的哥們兒介紹給我了,說如果有需要用車可以找他。”
“你還會開車啊?”
“以前我和建軍他們哥倆都在總政練過車,會開,不過好久沒開了,也可以讓他的哥們開車去接一下。”
“那還是算了吧,明天周日公交車沒那麽擠,我和爸媽坐公交車過來就行。
我家到你家坐公交車特別方便,從魏公村坐兩站地,到白石橋換107路,直接到東直門內就到了。總站上車,還有座呢。”
“其實我爸還有賀叔都有專車,但他們都不讓我和建軍他們用。我爸是除了公務用車外,其他的,就算是我媽用車都不行。”
“明天,你還真的自己做菜呀?”
“嗯,明天我來掌勺,我來露一手。
你給我打下手就行。
咱倆做菜,讓他們聊天。”
9月11日,周日。
大清早,季宇寧就騎車去東單菜市場。
他昨天已經跟他們單位的趙建國打過招唿了,讓他在東單菜市場當售貨員的妹妹幫著提前挑些好菜好肉,他周日早上來拿。
他跟趙建國說,以後買好煙好酒可以找他,因為他母親就在華僑飯店工作,每月都有一定的購買額度。
這年頭基本上都是各種找關係,各種走後門。
季宇寧的母親在華僑飯店當領導,其實也完全可以從飯店的廚房直接買一些原料,但這種事情還是能少一些就盡量少一些。否則底下的群眾也會說一些閑話的。
東單菜市場的營業時間是早上7點到晚上9點。
季宇寧差不多7點半就到了。
他直接找到趙建國的妹妹,她妹叫趙秀秀。
上次在趙建國家見過一麵,他總覺得他妹長得有點像電影明星,而且是很清純的樣子,做售貨員有點可惜了。
趙秀秀見到季宇寧,大大的眼睛裏滿滿的都是笑意。
她已經把東西準備好了。
季宇寧看了看。
有8隻四兩多的尖臍大閘蟹。這種規格的大蟹,也隻有一大早到菜市場,有熟人才能搞得到。這也是他為什麽要托趙建國幫忙的主要原因。
京城講究吃蟹的時令,是七尖八團。這跟南方是不一樣的。現在還在農曆7月裏,所以要吃公蟹。這時候的京城大閘蟹全都是出自霸縣地區的勝芳大蟹。
還有一條非常鮮活的草魚,活蹦亂跳的,摁都摁不住。季宇寧要了,當場宰殺。
一大塊最好的五花肉,幾乎達到了5層。沒有熟人根本買不到這樣好的。
若幹個雞腿兒。這個時代東單菜市場是可以把雞肉分割著賣的。
季宇寧又挑了點兒頂花兒帶刺的窄條的黃瓜,還有一些小個的西紅柿。
這些已經夠了,他家裏還準備了一些原料。
季宇寧迴到家,還不到8點,他趕快準備。
先把冬筍老鴨煲準備好,這個菜至少要燉兩個鍾頭。所以9點多就得燉上。鴨子還是老娘從華僑飯店餐廳買的,另外還從餐廳廚房買到了一塊正宗的金華火腿和一塊冬筍。
其他的備料也開始一樣一樣的準備。這個比較耗功夫。
快到10點的時候。阿琳一家到了。
家裏一通熱鬧。
兩家的父母見麵非常的親熱。
季宇寧和阿琳陪著說了一會兒話。
快到11點的時候,倆人來到廚房,要開始做菜了。
4個涼菜冷拚已經弄好了。先端上客廳的餐桌。
涼拌黃瓜是廣陵的做法,裏麵有薑絲蒜絲,但拌之前用熱油澆過,所以沒有生蒜氣,口味是甜鹹中帶酸。
糖拌西紅柿,在冰箱裏冰過,這倒是京城的做法。這兩樣都拚成牡丹花狀。非常好看。而且色彩鮮豔。
拌豆腐絲,豆腐絲切得極細,滾水焯過,蔥切末,放在小碗裏,加上鹽糖,用滾油澆,拌勻後再澆在豆腐絲上。同樣也擺成牡丹花狀。
最後一個涼菜,是油炸花生米,用的是魯省特有的大花生米。這種花生米在京城是很難得的。
接著是六道熱菜。有芽菜扣肉,醬爆雞丁,木須肉,粉絲蒜蓉蒸草魚段,軟炸蝦仁,清蒸大閘蟹。還有一個湯菜,冬筍老鴨煲。
“阿琳,這個五花肉特別好,是5層的呢,做紅燒肉有點可惜了,恰好我們家有川省敘府的芽菜,所以做扣肉。而修整五花肉切下來的邊角,正好做木須肉,木須肉用五花肉是最好的。
這個草魚太活了,所以紅燒什麽的都可惜,清蒸最合適,而清蒸呢,是把魚皮剔掉,隻用中段,切成6塊,一人一塊,底下墊上粉絲,澆上我做的這個醬料,到時候粉絲會更好吃。而且魚肉蒸出來是雪白的。
買的這些雞腿肉,就是為了做雞丁的,館子裏的醬爆雞丁,有時為了好看,用的是雞脯肉,口感不如雞腿肉。但實際上人家東興樓用的是雞牙子,那個肉入口即化,嫩如豆腐。
另外做醬爆,一定要用薑酒,所謂醬不離薑。正好今天有螃蟹,所以雞丁做成醬爆很合適。
那個大閘蟹,到時候吃到一半的時候再上。這麽大的螃蟹,還是趙建國他妹妹幫著預先挑出來的。我一大早特地跑到東單菜市場去拿的。那一大池子的螃蟹,就挑出這8隻這麽大的。
蝦仁做成軟炸,是因為今天有好幾個菜都要過油,而且得是寬油,炸花生米,雞丁過油,還有扣肉也要先炸一下,用冰塊冰過再切。這個油還可以接著用,一點也不費油。”
季宇寧一邊操作,一邊跟旁邊的阿琳說話。這話裏有炫耀,也有指點。
朱琳好奇的睜大眼睛看著,她可真的沒想到季宇寧的烹飪水平這麽高。感覺這菜做的不比館子裏差呀。
嗯,這以後家裏有人做菜了。
這四涼,六熱,一湯菜,一上桌,贏得了眾口一詞的稱讚。
就連季宇寧的老娘,也沒想到自家兒子還有這本事。
季宇寧很謙虛地表示,聰明人應該什麽都會。
眾人尤其喜歡季宇寧獨創的粉絲蒜蓉清蒸草魚段。這菜大家表示都沒見過。這還是季宇寧前世吃過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