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那五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飯的時候,又說起結婚的事兒,這可是這段時間繞不過去的首要話題了。
“我姐和我姐夫肯定是迴不來,他們在西北的疆省呢。
他們倆是他們單位主要的業務骨幹,根本就請不下假了,另外從他們那兒坐火車迴京城,路上太遠了,一來一去的,特別麻煩。
以前我姐迴來過兩次,都是蹭的首長的三叉戟專機迴來的,那個倒是不花錢。還特別快。
可現在要是個人自己掏錢買飛機票,那得幾百塊錢,上千塊錢的,誰買得起啊。
我們家估計就是我父母,還有我外公外婆。”
“那加上賀叔秦姨,那也就10個人了。”
季宇寧沒想到自己這一世結婚,這來的親戚還不到10個呢。這一點兒也不熱鬧啊。
哎呀,這個結婚可不就圖個熱鬧嗎。
“阿寧,不行就在你們家吃個飯,你們家的客廳也夠大,完全坐得下,吃個飯,大家見見麵,聊一聊,我覺得就挺好的。現在結婚可不都這樣嗎?
我們單位以前好多人結婚,就是大家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起個哄,鬧一鬧,喝個水,吃個糖,就完事兒了。
那在外麵請客的,那可是要挨批評的,那是資產階級的思想,大操大辦,鋪張浪費。”
季宇寧想起來了,這個時候,還是要繼續革.命的。那些口號還都沒有改過來呢。
又轉念一想,他突然覺得這個年代其實也挺不錯的,不用花錢,就能娶迴來這麽漂亮的老婆,而且還能從父母那兒收到一筆錢,哎呀,這真是好事。
他在前世,可沒有碰上過這樣的好事。
“對了,阿琳,昨天我媽說,家裏也沒什麽可買的,說幹脆給咱們倆3300塊錢,讓咱們想買什麽,自己去買。
我們老家一般送禮金,都是要講究個“三”字兒的,這數吉利。所以是3300塊錢。”
“啊,我媽昨天也跟我說,說幹脆給咱們倆3000塊錢,讓咱們想買什麽就去買什麽。
我媽和你媽都想到一塊兒去了,連說出的話都差不多,怪不得都叫方醫生呢。”
倆人說到這兒,心有靈犀般的對視一眼,一起竊笑。
下午2點左右,季宇寧趕到京城文藝雜誌社編輯部。
他又是摸黑進樓,又是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前走,等看到點兒亮光的時候,出現在他的眼前的,又是那個讓他感到頗為無趣的的章德寧。
“哎呀,是你呀,季宇寧,你是來交稿的吧。”
今天的章德寧倒是頗為熱情,滿臉都是堆著笑。
季宇寧點頭。
不過隨後的話,又讓季宇寧感到別扭了。
“那你給我吧。”
看著小章編輯伸出來的手,而季宇寧覺得這孩子真不會好好說話。
怎麽感覺自己就是長工,而她這個大編輯就是地主似的。這怎麽看怎麽像地主在收租子。
“哦,我還要找周組長有事呢。”
季宇寧嘴邊含著笑,對章大編輯的小手視而不見,抬腳就奔周豔茹的辦公室走去。章大編輯隻得悻悻的跟在身後。
周組長對季宇寧的到來非常的高興,編輯都是人精兒,知道這肯定是來交稿的。
“周組長,今天我來交稿,就是我上次說的那篇京味小說,您先看看。”
周豔茹拿過季宇寧遞來的小說稿,一目十行的翻看起來。
3萬字的中篇小說,一會兒的功夫就看完了。
周豔茹抬起頭來,眼裏掩飾不住的興奮。
“寫的好,好多年沒有看到寫的這樣好的京味民俗小說了。
用不動聲色的口吻講故事,信筆寫來有如行雲流水,時而又有層巒起伏,雖然冷靜,卻掩蓋不住一種自然流露的幽默感。
小季啊,你這篇小說很有點兒當年老舍先生的味道了。
那五這個人物寫得非常好,他好像是一幅很長的畫卷的軸心,由他的浪跡生涯帶出了老北平的各類人物,環繞著他的行蹤又展示了古都的色彩斑斕的曆史畫卷。
這種寫法很妙,很有點清明上河圖的那種視角。
我覺得那五這篇小說可以說是滿清貴族的子弟傳。
而且從頭到尾,都帶有一種批評的意味,所以即便寫的是解放前的故事,但是直到現在,還是很有積極的意義的。”
周組長一氣兒就說了不少,有點口幹。她拿起茶杯喝了口水。順便把小說稿遞給了在一旁眼巴巴看著的章小編輯。
“小季啊,我沒想到你交稿,居然能交出這樣一篇高水平的中篇小說,看來你寫小說的天分,絲毫不亞於你寫詩的天分。
我覺得這篇那五,完全可以上我們下期的頭條了。”
“周組長,謝謝您的誇獎。我寫這篇小說的時候可沒想那麽多,就是想講好一個故事,講好一個我從小就不止一次聽過的,老北平的那些八旗子弟的故事。
像那五那樣的人,我小時候也還見過的。像現在有的那些大院子弟,不也是成天不學無術、遊手好閑的嗎。
京城裏現在還有那些所謂的“頑主”,拿玩兒,拿混,當主業的,當成人生的事業的,真是讓人不恥,同時也讓人覺得他們可悲。
所以呀,這篇小說我想的是,雖然寫的是解放前,但也可以讓今天的人警醒。”
“對,你說的對,這就是我剛才說的,這篇小說,在今天也有積極的意義。”
“對了,周組長,還有一件事。我們京城文藝雜誌是不是也可以發表電影劇本呢?”
“嗯,小季,是這樣,我們京城文藝雜誌以前也發表過電影劇本,你像電影海港的劇本,像電影創業的劇本,都是發表在我們京城文藝上的。
你是不是又寫了個電影劇本啊?”
周組長一下子反應過來了,盯著季宇寧問道。
“嗯,我現在正有一個想法,寫一個解放前地下鬥爭的故事。
前兩天我們家有一個親戚來我們家聊天的時候,說到他解放前的一些故事,他原來是地下工作者,主要從事經濟方麵的工作。
故事的一些內容,讓我聽了都感覺到很是驚險緊張,這種刺激很有些畫麵感,所以我想寫成一個電影劇本。
我已經寫了一部分了,如果咱們這兒能夠刊登電影劇本,那我就給咱們這邊投一份,希望能在咱們這兒正式發表。
當然劇本我準備送到北影廠去。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法拍這類電影,這電影的類型叫諜戰驚險片。”
“我姐和我姐夫肯定是迴不來,他們在西北的疆省呢。
他們倆是他們單位主要的業務骨幹,根本就請不下假了,另外從他們那兒坐火車迴京城,路上太遠了,一來一去的,特別麻煩。
以前我姐迴來過兩次,都是蹭的首長的三叉戟專機迴來的,那個倒是不花錢。還特別快。
可現在要是個人自己掏錢買飛機票,那得幾百塊錢,上千塊錢的,誰買得起啊。
我們家估計就是我父母,還有我外公外婆。”
“那加上賀叔秦姨,那也就10個人了。”
季宇寧沒想到自己這一世結婚,這來的親戚還不到10個呢。這一點兒也不熱鬧啊。
哎呀,這個結婚可不就圖個熱鬧嗎。
“阿寧,不行就在你們家吃個飯,你們家的客廳也夠大,完全坐得下,吃個飯,大家見見麵,聊一聊,我覺得就挺好的。現在結婚可不都這樣嗎?
我們單位以前好多人結婚,就是大家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起個哄,鬧一鬧,喝個水,吃個糖,就完事兒了。
那在外麵請客的,那可是要挨批評的,那是資產階級的思想,大操大辦,鋪張浪費。”
季宇寧想起來了,這個時候,還是要繼續革.命的。那些口號還都沒有改過來呢。
又轉念一想,他突然覺得這個年代其實也挺不錯的,不用花錢,就能娶迴來這麽漂亮的老婆,而且還能從父母那兒收到一筆錢,哎呀,這真是好事。
他在前世,可沒有碰上過這樣的好事。
“對了,阿琳,昨天我媽說,家裏也沒什麽可買的,說幹脆給咱們倆3300塊錢,讓咱們想買什麽,自己去買。
我們老家一般送禮金,都是要講究個“三”字兒的,這數吉利。所以是3300塊錢。”
“啊,我媽昨天也跟我說,說幹脆給咱們倆3000塊錢,讓咱們想買什麽就去買什麽。
我媽和你媽都想到一塊兒去了,連說出的話都差不多,怪不得都叫方醫生呢。”
倆人說到這兒,心有靈犀般的對視一眼,一起竊笑。
下午2點左右,季宇寧趕到京城文藝雜誌社編輯部。
他又是摸黑進樓,又是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前走,等看到點兒亮光的時候,出現在他的眼前的,又是那個讓他感到頗為無趣的的章德寧。
“哎呀,是你呀,季宇寧,你是來交稿的吧。”
今天的章德寧倒是頗為熱情,滿臉都是堆著笑。
季宇寧點頭。
不過隨後的話,又讓季宇寧感到別扭了。
“那你給我吧。”
看著小章編輯伸出來的手,而季宇寧覺得這孩子真不會好好說話。
怎麽感覺自己就是長工,而她這個大編輯就是地主似的。這怎麽看怎麽像地主在收租子。
“哦,我還要找周組長有事呢。”
季宇寧嘴邊含著笑,對章大編輯的小手視而不見,抬腳就奔周豔茹的辦公室走去。章大編輯隻得悻悻的跟在身後。
周組長對季宇寧的到來非常的高興,編輯都是人精兒,知道這肯定是來交稿的。
“周組長,今天我來交稿,就是我上次說的那篇京味小說,您先看看。”
周豔茹拿過季宇寧遞來的小說稿,一目十行的翻看起來。
3萬字的中篇小說,一會兒的功夫就看完了。
周豔茹抬起頭來,眼裏掩飾不住的興奮。
“寫的好,好多年沒有看到寫的這樣好的京味民俗小說了。
用不動聲色的口吻講故事,信筆寫來有如行雲流水,時而又有層巒起伏,雖然冷靜,卻掩蓋不住一種自然流露的幽默感。
小季啊,你這篇小說很有點兒當年老舍先生的味道了。
那五這個人物寫得非常好,他好像是一幅很長的畫卷的軸心,由他的浪跡生涯帶出了老北平的各類人物,環繞著他的行蹤又展示了古都的色彩斑斕的曆史畫卷。
這種寫法很妙,很有點清明上河圖的那種視角。
我覺得那五這篇小說可以說是滿清貴族的子弟傳。
而且從頭到尾,都帶有一種批評的意味,所以即便寫的是解放前的故事,但是直到現在,還是很有積極的意義的。”
周組長一氣兒就說了不少,有點口幹。她拿起茶杯喝了口水。順便把小說稿遞給了在一旁眼巴巴看著的章小編輯。
“小季啊,我沒想到你交稿,居然能交出這樣一篇高水平的中篇小說,看來你寫小說的天分,絲毫不亞於你寫詩的天分。
我覺得這篇那五,完全可以上我們下期的頭條了。”
“周組長,謝謝您的誇獎。我寫這篇小說的時候可沒想那麽多,就是想講好一個故事,講好一個我從小就不止一次聽過的,老北平的那些八旗子弟的故事。
像那五那樣的人,我小時候也還見過的。像現在有的那些大院子弟,不也是成天不學無術、遊手好閑的嗎。
京城裏現在還有那些所謂的“頑主”,拿玩兒,拿混,當主業的,當成人生的事業的,真是讓人不恥,同時也讓人覺得他們可悲。
所以呀,這篇小說我想的是,雖然寫的是解放前,但也可以讓今天的人警醒。”
“對,你說的對,這就是我剛才說的,這篇小說,在今天也有積極的意義。”
“對了,周組長,還有一件事。我們京城文藝雜誌是不是也可以發表電影劇本呢?”
“嗯,小季,是這樣,我們京城文藝雜誌以前也發表過電影劇本,你像電影海港的劇本,像電影創業的劇本,都是發表在我們京城文藝上的。
你是不是又寫了個電影劇本啊?”
周組長一下子反應過來了,盯著季宇寧問道。
“嗯,我現在正有一個想法,寫一個解放前地下鬥爭的故事。
前兩天我們家有一個親戚來我們家聊天的時候,說到他解放前的一些故事,他原來是地下工作者,主要從事經濟方麵的工作。
故事的一些內容,讓我聽了都感覺到很是驚險緊張,這種刺激很有些畫麵感,所以我想寫成一個電影劇本。
我已經寫了一部分了,如果咱們這兒能夠刊登電影劇本,那我就給咱們這邊投一份,希望能在咱們這兒正式發表。
當然劇本我準備送到北影廠去。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法拍這類電影,這電影的類型叫諜戰驚險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