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吃晚飯前,季宇寧一口氣就寫完了小說那五的前3章。直至手有點兒累了才停下。


    那五這篇3萬字的中篇小說,季宇寧準備一字不落的全文照抄。


    這篇在他心目中經典的京味小說,實在是沒什麽可改的地方。


    這部小說一共13章,隻有章節數字,沒有章節名稱。


    他估計,這篇小說差不多再有兩三天的時間就可以寫完,哦,抄完。


    如果想趕一趕,那後天就可以寫完。


    前世寫小說速度最快的可能是莫言,他用手寫創造的記錄是最高一天17,000字。


    莫言當時曾說過,這17,000字可能都是字字珠璣。他的靈感上來了,筆下的速度根本就趕不上他的思維的速度。


    季宇寧現在就是純粹的是手抄,完全取決於他寫字的速度。


    而他這個時候,右手的中指已經磨出來一個繭子,他現在無限懷念前世那個鍵盤碼字的時代。


    吃飯的時候,季宇寧興致勃勃的跟父母說起他今天在榮寶齋買了兩幅字畫。


    吃完飯,收拾完畢,父母興味盎然的走進他的屋子,欣賞起他今天獲得的兩幅收藏。


    “寧寧啊,這幅吳作人的金魚,你還花了15塊錢啊,吳作人先生跟你爸是很熟悉的朋友,上個月他還答應你爸,要給他畫一幅大畫,畫一幅駱駝,掛在咱們家的客廳裏。”


    季宇寧一聽,嘚,今天這15塊錢算是白花了。


    “啊,我怎麽不知道啊,我要知道吳先生是咱們家的朋友,那我還花這錢買它幹嘛呀。”


    “年初,我和你爸還去過吳先生在花園村的那處房,他那住房可真好,特別大。那兒好像是他72年搬進去的,實際上是他自己花錢買的。


    他那些年給國家畫畫,國家賺了好多的外匯,而這些畫兒基本上都是海外的華僑買走了。


    你爸以前在僑聯,這我們才認識的。我們和他很談的來,大家都是可以說一口蘇城話的。”


    “嗯,這幅金魚畫的很好,不是應酬之作。算是吳先生畫的金魚中難得的精品了。


    我兒子的眼光不錯。


    這幅林散之先生的草書更好。京城現在很少有這位老先生的作品。


    他的草書現在國內堪稱一絕。可惜他一般都在金陵,很少到京城來。


    沒想到叫你買到了一幅。”


    老爹倒是很喜歡這兩幅字畫。


    老爹看了看季宇寧下午買的文房之物,點點頭,又迴屋拿過來一盒印泥。黑色的木盒上有4個紅色的篆字,八寶印泥。


    “寧寧,這是前一段一位漳州過來的同誌帶來的漳州八寶印泥。你拿著用吧。”


    季宇寧大喜,他下午並沒有在琉璃廠買印泥,因為他家裏有一盒杭城西泠印社出的印泥,叫潛泉印泥,這也是很名貴的印泥了。不過這印泥放的時間有點長了,有一點兒幹了,他還得去找一點蓖麻油來調一調。


    漳州的八寶印泥是國內最好的印泥,因為這個地方出的艾絨最好,所以印泥也是最好的。


    他打開又看了看,這應該是八寶印泥中最高檔的那一檔,聞起來氣味芬芳。


    季宇寧小心的收好這盒印泥。又拿出今天的京城文藝和詩刊,送給父母一人兩本。


    以後凡是登載有他作品的雜誌,他都會給父母一人一份。這算是他這個當兒子的孝心。


    9月2日,周五。


    這一天季宇寧都是在家裏麵寫小說。


    朱琳他們學校從9月1號開始,課程明顯加滿,這算作開學了。以後朱琳恐怕隻有在周末才有時間出去了。


    到吃晚飯的時候,季宇寧數數手中的稿子。那五這篇小說他已經抄了2萬多字了。


    不算昨天寫的3000多字,他今天大約寫了將近19,000字。


    他這也算是破了記錄了。


    9月3日,周六。


    人民文學雜誌第9期今天出版發行。


    人民文學每期雜誌的出版日期,就是每月的3號。


    到中午之前,京城各郵局已經基本上完成了鋪貨。


    很多人看到上午的人民日報登載的人民文學這期目錄上有雙頭條的詩歌,紛紛在中午去郵局購買這期雜誌。


    這個年代每一期人民文學雜誌的目錄,是在出版的同時登載在當天的人民日報上的。


    這可以看成是雜誌的廣告,但實際上這是人民文學這種國刊的待遇。


    拿到雜誌,翻開,一眼看完那幾首詩。


    大部分人都是馬上轉迴頭,再買上幾本。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到下午快下班的時候,京城市中心的很多郵局中,書架上已經沒有人民文學這期雜誌了。


    第2天,周日上午,很多人在休息日都是一大早去各處的郵局找這期雜誌,但到了中午之前,人民文學這一期雜誌一共150萬本已經徹底售罄了。


    季宇寧在這個年代創造了一個記錄,也就是隻用一天的時間,就讓人民文學賣斷貨了。


    前世創造這種類似記錄的是張賢亮,他是在1985年9月份出版的收獲第5期上,發表了那篇著名的小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收獲雙月刊雜誌的發行量是120萬本,那一期也是同樣隻用一天,就銷售一空。


    當時張賢亮這篇小說被很多女作家認為是不正經的那種小說,紛紛猛烈指責。


    這篇小說之所以火爆,還是利用了當時人們那種好奇心,在思想沒有完全放開的情況下的那種強烈的好奇心。


    而季宇寧的這幾首詩,卻是深深的觸動了這個年代的人們心中那種深藏的向往美好生活和愛情的強烈的願望。


    尤其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那首詩,成為最爆火的詩。


    很多人都是讀完了那首詩,眼淚隨即就流下來了。


    前世這首詩是90年代京城一位姓張的女作家寫的。她在自己寫的一部長篇小說中,從主人公的口中說出這首詩。


    小說中主人公說這首詩是泰戈爾寫的。所以後來很多人也認為這首詩是泰戈爾寫的,但實際上泰戈爾沒有寫過這首詩。


    他的所有詩集中唯一跟這首詩略有沾邊的,是提到過飛鳥和魚的距離,但意境完全是兩迴事。


    前世這首詩可以稱得上是商業價值最大的一首詩。無數的傳媒和各種文學類型都在利用這首詩。可見這首詩有多麽大的殺傷力。


    當這首詩拿到這個年代,這個文化精神生活十分單調匱乏的年代,所引起的轟動效果是難以想象的。


    除了這首詩,那首前世席慕容的代表作品一棵開花的樹,也引起了整個社會的普遍關注。


    原因除了這首詩很高的文學價值之外,還有就是詩裏麵提到了佛和佛祖這樣的字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季宇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季宇寧並收藏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