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去賀建軍家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世季宇寧也曾經得到過一隻正宗宣威火腿,那是別人送的,個頭比賀建軍拿過來的這一隻還要大,可能得有15公斤,也就是30斤了。
他自己還親自操作過處理火腿。
先用火燒表皮,然後把黑皮刮了。清水洗淨後,用大刀分開。
宣威火腿最好的部位是細的那一頭,火爪的前麵一段,那一段叫金錢腿。
這金錢腿直接在鍋裏燉上4個小時,然後把骨頭抽出來,連皮帶肉切成塊兒,哎呀,那個香啊。
季宇寧當時是切完了以後再加上蜜蒸。那個味道更好了,唇齒留香,經久不散,堪稱是無上妙品。
吃晚飯的時候,這賀建軍在他們家享受到了親兒子的待遇。季宇寧的老娘也不給他夾菜了,把好菜全夾到賀建軍的碗裏去了。
季宇寧看在眼裏,心裏也同樣吃味。
吃完飯,又聊了一會兒,賀建軍要告辭。
季宇寧問明白,賀建軍是開著車過來,開了一輛212吉普。他就想跟著蹭車,去賀建軍他們家看看他父母。
不去不合適,建軍都過來看他父母,他也要去看看建軍的父母。
季宇寧的母親也給準備了禮物,拿了4瓶五醍漿酒,還有一些茶葉什麽的。
“建軍,這五醍漿你沒喝過吧,我跟你說啊,現在八大名酒裏最好的,實際上不是茅台,品質最好的應該是洋河。
其實茅台呢,要我排名次,也就把它排在第四。洋河後麵是五糧液,然後是汾酒,後麵才是茅台呢。
這個五醍漿也是蘇省的酒,它比洋河還要好。
他們蘇省有一句話,叫三溝一河一醍漿。
你看這瓶,它是扁瓶,帶著出去也方便。”
倆人下樓,季宇寧一看,建軍開來的吉普212,就停在樓底下,這年頭停車是真好停,隨便往哪兒停,都沒人管。
這吉普還是老式吉普。那車窗還是有機玻璃的。
“這是你哪兒搞來的車?”
“這是借的人家的車,我爸的車不許我用,我本來今天想騎車的,那個火腿不好拿,所以我就借了個車。”
上車,季宇寧又有一種看古董的感覺,他前世可沒開過這種212。
原本他迴來的時候,他也想過,看能不能當駕駛員。因為這年頭最好的鐵飯碗有所謂八大員之稱,而其中最掙錢的就是駕駛員。
如果他當駕駛員,估計一個月怎麽也得百八十塊錢,好一點的就超過100塊了,比他當電影院放映員要多多了。
隻是這年頭的駕駛員必須得會修車,這個年頭的車特別容易出毛病,不會修車可開不了車。
他前世即便開過的車再多,他也還是不會修車。所以隻得作罷。
賀建軍的家,在總政大院裏,也就是黃寺的總政大院。
他爸在50年代最早曾經授過少將,是總幹下麵的二級部的正職,後來總幹歸到總政,現在是總政下麵二級部的正職。
這級別相當不低了,所以他們家住的是一個小院,有一棟獨棟小樓。
一進門,季宇寧就看見賀建軍的父母,他馬上喊賀叔和秦姨。
賀叔和秦姨兩口子看見他是又驚又喜,季宇寧這下又享受到了剛剛賀建軍在他們家享受的那種親兒子的待遇了。
季宇寧麵對兩位長輩的詢問,又一五一十詳詳細細的把他這幾年在鄉下插隊的經曆以及迴來這段時間的一些事情說了一遍。
季宇寧這才知道,當初為什麽公社和縣裏的幾乎所有領導都會那麽痛快、那麽快速的給他辦了病退返城手續,而且還確定了他的‘因公負傷’的光榮事跡。這是因為除了地方上他父親這邊的關係,還有就是部隊總政那邊的壓力。
賀叔和秦姨在上半年平反恢複工作之後,馬上就把他們的兩個親兒子直接提幹,把他們的這個‘幹兒子’從知青點迅速弄了迴來。
季宇寧不禁心中感慨,這個年代,即便是原來多麽無私,多麽嚴以律己的人,在經曆了那麽多的事情之後,首先想的都是自己的家人。
晚上,還是賀建軍開那輛212,把季宇寧送迴家。
8月29日,周一。
上午季宇寧在家繼續寫作,他現在要抓緊時間完成上滬文藝雜誌社的約稿。
對於上滬文藝10月份的複刊號,他可是非常重視的,他已經想好了寫什麽東西了。
他準備了一首詩,詩就是前世席慕容在79年6月份寫的組詩青春中的第1首。
這是前世席慕容很有名的一首詩。
這首詩的最後一句是: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在詩中以書來比喻青春,席慕容是第1位。
季宇寧又把它提前將近兩年截胡了。他也準備做以書來比喻青春的第1人。
除了這首詩,他又準備了兩篇短篇小說,第1篇就是前世陳村的成名作,在1980年上半年寫的那篇我曾經在這裏生活。
這篇小說,前世被很多人認為是當時寫的最好的一篇知青小說。
另外一篇就是陳村後來寫的短篇小說給兒子。
這兩篇小說,一篇是極冷,冷得悲涼徹骨,另一篇則是極為溫暖,深情無限。
兩篇小說和那首青春的詩,可以看作是一個關於青春的係列,或者說是知青生活的一個係列。
季宇寧覺得這三個作品非常應景,非常適合這個時代,也非常適合在上滬的上滬文藝,因為這三篇作品的背景都可以看成是南方,或者說就是江南一帶。
這三篇作品,季宇寧基本上就是原樣照抄,沒有什麽改動,所以一上午他的寫作進度非常的快,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已經寫了小一半了。
中午,他在家裏自己弄了一點清淡的東西。
下午2點多,季宇寧一個人來到了複興門外的廣播大樓。他下午是來這裏錄歌,錄那首月之故鄉。
他在錄音棚不僅見到了電台文藝部的馬大姐,還看到了文藝部以及台播部的幾位領導。
自從上周四,華夏廣播電台播出了他唱的那首歌曲黃土高坡以來,聽眾的反響極為熱烈。媒體也幾乎是一邊倒的稱讚他這首歌。
短短的幾天裏,已經有其他十幾家廣播電台要求轉播他這首歌,當然轉播購買磁帶也是要花錢的。
這個錢是支付給華夏廣播電台,但電台也會給季宇寧一些,這算作他同意授權的費用。
他自己還親自操作過處理火腿。
先用火燒表皮,然後把黑皮刮了。清水洗淨後,用大刀分開。
宣威火腿最好的部位是細的那一頭,火爪的前麵一段,那一段叫金錢腿。
這金錢腿直接在鍋裏燉上4個小時,然後把骨頭抽出來,連皮帶肉切成塊兒,哎呀,那個香啊。
季宇寧當時是切完了以後再加上蜜蒸。那個味道更好了,唇齒留香,經久不散,堪稱是無上妙品。
吃晚飯的時候,這賀建軍在他們家享受到了親兒子的待遇。季宇寧的老娘也不給他夾菜了,把好菜全夾到賀建軍的碗裏去了。
季宇寧看在眼裏,心裏也同樣吃味。
吃完飯,又聊了一會兒,賀建軍要告辭。
季宇寧問明白,賀建軍是開著車過來,開了一輛212吉普。他就想跟著蹭車,去賀建軍他們家看看他父母。
不去不合適,建軍都過來看他父母,他也要去看看建軍的父母。
季宇寧的母親也給準備了禮物,拿了4瓶五醍漿酒,還有一些茶葉什麽的。
“建軍,這五醍漿你沒喝過吧,我跟你說啊,現在八大名酒裏最好的,實際上不是茅台,品質最好的應該是洋河。
其實茅台呢,要我排名次,也就把它排在第四。洋河後麵是五糧液,然後是汾酒,後麵才是茅台呢。
這個五醍漿也是蘇省的酒,它比洋河還要好。
他們蘇省有一句話,叫三溝一河一醍漿。
你看這瓶,它是扁瓶,帶著出去也方便。”
倆人下樓,季宇寧一看,建軍開來的吉普212,就停在樓底下,這年頭停車是真好停,隨便往哪兒停,都沒人管。
這吉普還是老式吉普。那車窗還是有機玻璃的。
“這是你哪兒搞來的車?”
“這是借的人家的車,我爸的車不許我用,我本來今天想騎車的,那個火腿不好拿,所以我就借了個車。”
上車,季宇寧又有一種看古董的感覺,他前世可沒開過這種212。
原本他迴來的時候,他也想過,看能不能當駕駛員。因為這年頭最好的鐵飯碗有所謂八大員之稱,而其中最掙錢的就是駕駛員。
如果他當駕駛員,估計一個月怎麽也得百八十塊錢,好一點的就超過100塊了,比他當電影院放映員要多多了。
隻是這年頭的駕駛員必須得會修車,這個年頭的車特別容易出毛病,不會修車可開不了車。
他前世即便開過的車再多,他也還是不會修車。所以隻得作罷。
賀建軍的家,在總政大院裏,也就是黃寺的總政大院。
他爸在50年代最早曾經授過少將,是總幹下麵的二級部的正職,後來總幹歸到總政,現在是總政下麵二級部的正職。
這級別相當不低了,所以他們家住的是一個小院,有一棟獨棟小樓。
一進門,季宇寧就看見賀建軍的父母,他馬上喊賀叔和秦姨。
賀叔和秦姨兩口子看見他是又驚又喜,季宇寧這下又享受到了剛剛賀建軍在他們家享受的那種親兒子的待遇了。
季宇寧麵對兩位長輩的詢問,又一五一十詳詳細細的把他這幾年在鄉下插隊的經曆以及迴來這段時間的一些事情說了一遍。
季宇寧這才知道,當初為什麽公社和縣裏的幾乎所有領導都會那麽痛快、那麽快速的給他辦了病退返城手續,而且還確定了他的‘因公負傷’的光榮事跡。這是因為除了地方上他父親這邊的關係,還有就是部隊總政那邊的壓力。
賀叔和秦姨在上半年平反恢複工作之後,馬上就把他們的兩個親兒子直接提幹,把他們的這個‘幹兒子’從知青點迅速弄了迴來。
季宇寧不禁心中感慨,這個年代,即便是原來多麽無私,多麽嚴以律己的人,在經曆了那麽多的事情之後,首先想的都是自己的家人。
晚上,還是賀建軍開那輛212,把季宇寧送迴家。
8月29日,周一。
上午季宇寧在家繼續寫作,他現在要抓緊時間完成上滬文藝雜誌社的約稿。
對於上滬文藝10月份的複刊號,他可是非常重視的,他已經想好了寫什麽東西了。
他準備了一首詩,詩就是前世席慕容在79年6月份寫的組詩青春中的第1首。
這是前世席慕容很有名的一首詩。
這首詩的最後一句是: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在詩中以書來比喻青春,席慕容是第1位。
季宇寧又把它提前將近兩年截胡了。他也準備做以書來比喻青春的第1人。
除了這首詩,他又準備了兩篇短篇小說,第1篇就是前世陳村的成名作,在1980年上半年寫的那篇我曾經在這裏生活。
這篇小說,前世被很多人認為是當時寫的最好的一篇知青小說。
另外一篇就是陳村後來寫的短篇小說給兒子。
這兩篇小說,一篇是極冷,冷得悲涼徹骨,另一篇則是極為溫暖,深情無限。
兩篇小說和那首青春的詩,可以看作是一個關於青春的係列,或者說是知青生活的一個係列。
季宇寧覺得這三個作品非常應景,非常適合這個時代,也非常適合在上滬的上滬文藝,因為這三篇作品的背景都可以看成是南方,或者說就是江南一帶。
這三篇作品,季宇寧基本上就是原樣照抄,沒有什麽改動,所以一上午他的寫作進度非常的快,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已經寫了小一半了。
中午,他在家裏自己弄了一點清淡的東西。
下午2點多,季宇寧一個人來到了複興門外的廣播大樓。他下午是來這裏錄歌,錄那首月之故鄉。
他在錄音棚不僅見到了電台文藝部的馬大姐,還看到了文藝部以及台播部的幾位領導。
自從上周四,華夏廣播電台播出了他唱的那首歌曲黃土高坡以來,聽眾的反響極為熱烈。媒體也幾乎是一邊倒的稱讚他這首歌。
短短的幾天裏,已經有其他十幾家廣播電台要求轉播他這首歌,當然轉播購買磁帶也是要花錢的。
這個錢是支付給華夏廣播電台,但電台也會給季宇寧一些,這算作他同意授權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