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月之故鄉
重生1977,娶了女兒國國王 作者:季宇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一曲唱完,在場所有的人都聽得兩眼發亮。
前世月之故鄉這首詩是旅美的華人詩人彭邦楨在77年年底的平安夜所作。其後在80年上半年由內地京城的作曲家為其譜曲。
他提前4個多月截胡了這首詩,並且直接把它譜曲。
他相信這首歌如果在華夏人民廣播電台的台播部對全球的華人華僑播出,那麽這首歌以及這首詩的影響力會很快的遍及北美的華人圈,所以這一世彭邦楨也就不會再寫出這首詩了。
這首詩境界真切美妙,感情細膩深沉,語言明白如話,而韻律和諧動聽。
水光映月,清澈明亮。真是畫的境界,詩的境界,夢的境界。但一個是真實的月亮,一個是虛幻的月亮。兩個月亮,交相輝映。
深層意蘊卻在於,月亮與故鄉已融為一體,難解難分了,這裏是用月亮借代暗示故鄉。一個故鄉在水裏,一個故鄉在天上。
這是一首可以歌唱的詩,是一支耐人尋味的歌。一詠三歎,如泣如訴,令人情不自禁,漸入佳境。
所以這首詩前世就是詩人彭邦楨的代表作。
“這首歌真的是難得。詩美,曲調更美。
全曲是起承轉合四句體樂段結構,連續三次變化重複構成。音調用的是雅樂七聲羽調式,與清樂七聲羽調式的交替,使該曲具有濃鬱的、古典的民族風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優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鄉之情更加深沉內在。
小季唱的也不錯,聲音中充滿了滄桑感,感情很飽滿。
這是很難唱出來的。”
一旁的金老師禁不住讚歎道。
“我覺得這首歌用作台播部未來的主要歌曲,比那首故鄉的歌還要更合適些。
小季,今天你又給我們一個驚喜,太感謝你了。”
馬組長滿臉都是喜色。
接下來,季宇寧在眾人欽佩的目光中,把這首歌的詞譜寫了下來,當然編曲還要找專門的音樂人來做。
編曲配樂做好以後,再約季宇寧來做這首歌的錄音。
下午4點,黃土高坡正式錄音開始,季宇寧在錄音老師的指導下,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就完成了錄音。
從錄音棚出來,季宇寧連忙向各位老師表示感謝,他對金老師說:
“金老師,我想拜您為師,跟您學學這個聲樂的一些技巧,也請您指點一下我的一些問題。”
“當然沒問題。小季啊,你的條件這麽好,不唱歌可惜了。
我現在如果沒有演出任務,平常一般就在樂團,嗯,你要有時間你就過來,你過來之前可以給我打個電話。”
這時候的金老師還沒有去國樂任教,但東北人的性格卻是非常的豪爽,一口就應承下來。
臨走的時候,季宇寧還從文藝部領到幾張稿酬單和用稿通知單,他在詩刊發表的幾首詩已經被廣播電台使用了。另外今天錄歌也是有稿酬的。這些雖然不多,但他還是挺高興,今天算是沒白來。
出了廣播大樓,季宇寧一邊騎車一邊對朱琳說:
“今天要不咱倆去鴻賓樓吧。我有點想那裏的口蘑燒蒸鴨子了。正好順路。
我剛剛還打算請金老師一起吃個飯,但我估計今天剛認識,金老師不會去的。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是啊,就是今天你請他們,估計人家也不好意思去,這年頭大家的工資都是幾十塊錢。這幾十塊錢還要養一家子人。
也就你,我發現你根本不把幾塊錢當迴事兒。”
“對對對,老婆你說的對,我一定虛心聽取意見,認真加以改進。”
“德行。”
朱琳白了他一眼,展顏一笑,開心起來。
鴻賓樓就在西單路口往東,倆人順著長安街騎到鴻賓樓門口。一看這時候店裏麵人已經蠻多的了。
找了一張桌子,坐下點菜,女服務員過來,冷著一張臉。
“要一隻口蘑燒蒸鴨子。”
“對,就這一個菜就行了,再加兩碗米飯。”
朱琳趕緊接過話頭。
“這菜時間可長啊,至少要一個半小時呢。”
服務員的話裏沒有一點兒好氣兒。
“好的,到時候鴨子和米飯一塊上吧,那個麻煩您給我們倒兩杯熱水,謝謝。”
服務員臉色稍緩,哼的一聲。不一會兒,給他們端了兩杯熱水。
“阿寧,以前我在文工團的時候,團裏當時覺得我唱歌的嗓音有點兒甜了,不像個女戰士,所以那個時候我主要是練舞蹈。”
“嗯,你的聲音帶有一點甜美,這本來就是你的嗓音特點。
現在這時候,基本上大部分歌曲都是那種硬邦邦的風格。
不過估計過一段時間就好了,等到春天來了就好了。
其實現在除了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國外還有一種通俗流行唱法,那種唱法可以根據歌手的自身特點。
你以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嗓音特點和聲帶天賦來自己設計唱法。
以後我會寫適合你唱的歌,讓你來唱。
其實啊,阿琳,我覺得以後你可以慢慢向文藝這方麵發展,比如唱歌演電影,你的條件很好,尤其是你的形象,演電影那一定就是女主角。”
“其實我也不想學醫,我也不喜歡當醫生,我們這兩年安排的課程更多是一些護理呀,嗯還有一些化驗什麽的。也做不了太多的臨床。
主要是我媽媽給我安排的,我們家除了我爸,其他都是醫生,我外公外婆還是大醫生。
我估計明年我畢業了,也會安排在衛生研究所工作,跟我媽一個單位。”
“沒關係,不用著急,以後慢慢有機會再說。以後沒準我還能寫電影劇本讓你來演呢。”
等到快六點半的時候,口蘑燒蒸鴨子終於端上了桌。
當服務員揭開上麵那層毛頭紙的時候,香氣立刻彌漫在整個店堂裏。
真香。
“哎呀,這麽大一隻鴨子,阿寧,咱倆可能都吃不完。”
“沒關係,如果我們吃不完,可以打包帶走。
趕緊趁熱,先喝湯。這個湯不僅潤喉,而且還滋補。”
“我要吃鴨頭。”
“你愛吃鴨頭啊,哦,原來朱丫頭愛吃那鴨頭。”
“你呀,淨胡說。快點吃,別涼了。”
前世月之故鄉這首詩是旅美的華人詩人彭邦楨在77年年底的平安夜所作。其後在80年上半年由內地京城的作曲家為其譜曲。
他提前4個多月截胡了這首詩,並且直接把它譜曲。
他相信這首歌如果在華夏人民廣播電台的台播部對全球的華人華僑播出,那麽這首歌以及這首詩的影響力會很快的遍及北美的華人圈,所以這一世彭邦楨也就不會再寫出這首詩了。
這首詩境界真切美妙,感情細膩深沉,語言明白如話,而韻律和諧動聽。
水光映月,清澈明亮。真是畫的境界,詩的境界,夢的境界。但一個是真實的月亮,一個是虛幻的月亮。兩個月亮,交相輝映。
深層意蘊卻在於,月亮與故鄉已融為一體,難解難分了,這裏是用月亮借代暗示故鄉。一個故鄉在水裏,一個故鄉在天上。
這是一首可以歌唱的詩,是一支耐人尋味的歌。一詠三歎,如泣如訴,令人情不自禁,漸入佳境。
所以這首詩前世就是詩人彭邦楨的代表作。
“這首歌真的是難得。詩美,曲調更美。
全曲是起承轉合四句體樂段結構,連續三次變化重複構成。音調用的是雅樂七聲羽調式,與清樂七聲羽調式的交替,使該曲具有濃鬱的、古典的民族風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優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鄉之情更加深沉內在。
小季唱的也不錯,聲音中充滿了滄桑感,感情很飽滿。
這是很難唱出來的。”
一旁的金老師禁不住讚歎道。
“我覺得這首歌用作台播部未來的主要歌曲,比那首故鄉的歌還要更合適些。
小季,今天你又給我們一個驚喜,太感謝你了。”
馬組長滿臉都是喜色。
接下來,季宇寧在眾人欽佩的目光中,把這首歌的詞譜寫了下來,當然編曲還要找專門的音樂人來做。
編曲配樂做好以後,再約季宇寧來做這首歌的錄音。
下午4點,黃土高坡正式錄音開始,季宇寧在錄音老師的指導下,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就完成了錄音。
從錄音棚出來,季宇寧連忙向各位老師表示感謝,他對金老師說:
“金老師,我想拜您為師,跟您學學這個聲樂的一些技巧,也請您指點一下我的一些問題。”
“當然沒問題。小季啊,你的條件這麽好,不唱歌可惜了。
我現在如果沒有演出任務,平常一般就在樂團,嗯,你要有時間你就過來,你過來之前可以給我打個電話。”
這時候的金老師還沒有去國樂任教,但東北人的性格卻是非常的豪爽,一口就應承下來。
臨走的時候,季宇寧還從文藝部領到幾張稿酬單和用稿通知單,他在詩刊發表的幾首詩已經被廣播電台使用了。另外今天錄歌也是有稿酬的。這些雖然不多,但他還是挺高興,今天算是沒白來。
出了廣播大樓,季宇寧一邊騎車一邊對朱琳說:
“今天要不咱倆去鴻賓樓吧。我有點想那裏的口蘑燒蒸鴨子了。正好順路。
我剛剛還打算請金老師一起吃個飯,但我估計今天剛認識,金老師不會去的。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是啊,就是今天你請他們,估計人家也不好意思去,這年頭大家的工資都是幾十塊錢。這幾十塊錢還要養一家子人。
也就你,我發現你根本不把幾塊錢當迴事兒。”
“對對對,老婆你說的對,我一定虛心聽取意見,認真加以改進。”
“德行。”
朱琳白了他一眼,展顏一笑,開心起來。
鴻賓樓就在西單路口往東,倆人順著長安街騎到鴻賓樓門口。一看這時候店裏麵人已經蠻多的了。
找了一張桌子,坐下點菜,女服務員過來,冷著一張臉。
“要一隻口蘑燒蒸鴨子。”
“對,就這一個菜就行了,再加兩碗米飯。”
朱琳趕緊接過話頭。
“這菜時間可長啊,至少要一個半小時呢。”
服務員的話裏沒有一點兒好氣兒。
“好的,到時候鴨子和米飯一塊上吧,那個麻煩您給我們倒兩杯熱水,謝謝。”
服務員臉色稍緩,哼的一聲。不一會兒,給他們端了兩杯熱水。
“阿寧,以前我在文工團的時候,團裏當時覺得我唱歌的嗓音有點兒甜了,不像個女戰士,所以那個時候我主要是練舞蹈。”
“嗯,你的聲音帶有一點甜美,這本來就是你的嗓音特點。
現在這時候,基本上大部分歌曲都是那種硬邦邦的風格。
不過估計過一段時間就好了,等到春天來了就好了。
其實現在除了美聲唱法和民族唱法,國外還有一種通俗流行唱法,那種唱法可以根據歌手的自身特點。
你以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嗓音特點和聲帶天賦來自己設計唱法。
以後我會寫適合你唱的歌,讓你來唱。
其實啊,阿琳,我覺得以後你可以慢慢向文藝這方麵發展,比如唱歌演電影,你的條件很好,尤其是你的形象,演電影那一定就是女主角。”
“其實我也不想學醫,我也不喜歡當醫生,我們這兩年安排的課程更多是一些護理呀,嗯還有一些化驗什麽的。也做不了太多的臨床。
主要是我媽媽給我安排的,我們家除了我爸,其他都是醫生,我外公外婆還是大醫生。
我估計明年我畢業了,也會安排在衛生研究所工作,跟我媽一個單位。”
“沒關係,不用著急,以後慢慢有機會再說。以後沒準我還能寫電影劇本讓你來演呢。”
等到快六點半的時候,口蘑燒蒸鴨子終於端上了桌。
當服務員揭開上麵那層毛頭紙的時候,香氣立刻彌漫在整個店堂裏。
真香。
“哎呀,這麽大一隻鴨子,阿寧,咱倆可能都吃不完。”
“沒關係,如果我們吃不完,可以打包帶走。
趕緊趁熱,先喝湯。這個湯不僅潤喉,而且還滋補。”
“我要吃鴨頭。”
“你愛吃鴨頭啊,哦,原來朱丫頭愛吃那鴨頭。”
“你呀,淨胡說。快點吃,別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