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釣魚執法
大明:從東宮侍讀到活著的異姓王 作者:青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晨曦如絲,輕柔地灑落在定國公府那巍峨的門口,為這片肅穆之地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汪直身著一襲素淨卻不失華貴質感的衣衫,衣角隨著微風輕輕飄動,手中馬鞭隨意地攥著,鞭梢微微晃動。他目光銳利依舊,仿若能穿透世間的一切虛妄,眉頭微微皺起,看向身旁的徐誌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慣有的威嚴與不耐,斥道:“小徐子,你在這兒裝模作樣地磨蹭什麽呢?莫不是要讓陛下等咱們不成?”
徐誌道身著破舊不堪的囚服,那囚服上的汙漬與破洞,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他所經曆的苦難歲月。他不緊不慢地抬手,仔細地整了整衣角,仿佛這簡單的動作,能讓他找迴曾經的尊嚴。嘴角浮起一抹似有似無的笑意,那笑容裏藏著的世故與深意,旁人難以捉摸,他悠悠開口:“總得給陛下留點顏麵不是?咱們這般急匆匆地進宮,若是衝撞了陛下的威嚴,可就不好了。”
汪直聞言,神色倨傲得如同一隻開屏的孔雀,雙手負於身後,昂首挺胸,那姿態仿佛他便是這天下的主宰,高聲道:“有本督在,何須你操心這人情世故。在這世上,本督便是人情世故的規矩!這紫禁城的每一寸土地,本督都了如指掌,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還輪不到你來提醒。”
徐誌道聽聞,不禁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嘲諷的光芒,那光芒如同一把銳利的匕首,直直刺向汪直的驕傲:“西廠都已灰飛煙滅,成了過眼雲煙,你還在這兒逞強。之前不還一口一個‘老夫’自稱,怎麽如今又變了腔調?莫不是被這多年的牢獄生活磨平了棱角,連說話都沒了底氣?”
汪直神情一滯,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痛楚,那痛楚如同夜空中劃過的流星,轉瞬即逝,卻又如此深刻。語氣中帶著幾分悵惘,仿佛在迴憶一段不堪迴首的往事:“你哪裏曉得本督當時的煎熬?那些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本督在那暗無天日的地方,想的都是如何能再為陛下效力,如何能重振西廠的威風。”
徐誌道撇了撇嘴,滿臉不屑,那表情仿佛在說汪直的痛苦根本不值一提:“難受?哼,能有多難受?你說說,你當了多久西廠督主?”
汪直微微仰頭,目光望向遠方,仿佛穿越了時空,迴到了曾經那段輝煌的歲月,聲音低沉而有力:“六年。那六年,本督讓整個朝堂都為之震顫,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聞風喪膽。”
徐誌道緊接著追問,那語氣就像在逼問一個犯錯的孩子:“那被關了多少年?”
汪直沉默片刻,仿佛在努力咽下那段痛苦的迴憶,緩緩吐出幾個字:“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本督嚐盡了世間冷暖,也看清了許多人的真麵目。”
徐誌道發出一聲嗤笑,毫不留情地說道:“都過去這麽久了,時過境遷,現在還有誰會認你這個過氣督主?這朝堂早已不是你當年的朝堂,你也不再是那個隻手遮天的汪直了。”
汪直卻挺直了腰杆,眼神中透著一絲堅定,那堅定如同磐石,不可動搖:“小三子認我。隻要陛下還記得我,隻要陛下還需要我,本督就還是那個能為陛下排憂解難的汪直。”
徐誌道不再多言,轉身登上馬車,撂下一句:“行,算你厲害。趕緊趕車,去晚了就不好玩了。可別讓陛下等急了,到時候咱倆都吃不了兜著走。”
天色微明,京城的石板路上,車輪“嘎登嘎登”地滾動著,那聲音厚重而沉悶,與清脆的馬蹄聲交織成一曲獨特的晨曲。一輛馬車緩緩朝著紫禁城駛來,車身之上清晰印著定國公府的標識,那標識在晨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醒目。這平日裏不常現身朝堂的定國公府馬車,引得今日前來上朝的大臣們紛紛側目,大家交頭接耳,臉上滿是疑惑的神情,暗自思忖定國公此番前來上朝所為何事。
然而,人群中少部分眼尖的大臣,目光卻緊緊鎖定在那趕車的老頭身上。隻見他身形瘦削,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麵容雖刻滿歲月的滄桑,一道道皺紋如同溝壑般深刻,卻難掩一雙眼眸中的銳利,那銳利的目光仿佛能看穿人心,讓人不寒而栗。
謝遷微微湊近劉健,壓低聲音,那聲音低得如同蚊子嗡嗡,卻又帶著幾分驚異:“首輔大人,您瞧那人……”話未說完,眼神卻不自覺地瞟向馬車旁的老頭,那眼神裏充滿了好奇與疑惑。
劉健神色一凜,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低聲告誡道:“不該問的莫要多問,這必定是陛下的安排。陛下行事向來深謀遠慮,咱們隻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莫要多生事端。”言語間,不容置疑,那語氣就像一位嚴厲的家長在教導犯錯的孩子。
李東陽皺著眉頭,眼中滿是憂慮,輕歎一聲,那歎息聲仿佛帶著無盡的哀愁:“這……如此一來,大明怕是要生波瀾啊。汪直的出現,必定會打破朝堂原有的平靜,不知道會引發怎樣的變故。”
劉健挺直了腰杆,眼神堅定,斬釘截鐵地說道:“有本官在,還有諸位在,大明亂不了!咱們都是陛下的肱股之臣,隻要咱們**協力,定能保我大明江山穩固。”他的聲音低沉卻有力,如同洪鍾般在眾人耳邊迴響,給周圍的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內閣這邊氣氛還算融洽,可朝堂的另一邊,情況卻截然不同。
左都禦史瞪大了眼睛,那眼睛瞪得如同銅鈴般,難以置信地看向吏部尚書,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仿佛看到了什麽可怕的東西:“耿大人,方才是我眼花了吧?那趕車之人,竟似……”
吏部尚書耿大人神色凝重,眉頭緊鎖,那眉頭皺得仿佛能夾死一隻蒼蠅,低聲迴道:“史大人,我也但願是看錯了。若是他真的迴來了,這朝堂怕是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不安,那不安如同烏雲般籠罩在他們心頭。
武將們那邊同樣炸開了鍋。那些曾跟隨汪直征戰女真的老將們,一見到趕車的老頭,頓時兩眼放光,仿佛看到了久違的親人,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他們的眼神中,有激動,有感慨,更有一絲難以言喻的興奮,仿佛又迴到了那段熱血沸騰的征戰歲月。而那些不知情的年輕武將,則滿臉困惑,四處打聽:“這人究竟是誰?為何能引得諸位老將如此動容?”
然而,無論他們如何詢問,都不會有人告知他們那駕車老頭的真實身份。隻因這個人身份特殊,除非陛下親口宣告他尚在人世,否則即便他自己站出來承認,所有人也都必須認定是他喝多了酒,胡言亂語。這是朝堂之上不成文的規矩,也是隱藏在眾人心中的秘密,猶如一層厚重的迷霧,籠罩在紫禁城的上空,讓人捉摸不透。
在眾人的驚唿聲還未消散之時,那輛帶著定國公府標識的馬車穩穩停住。轆轆的車輪聲戛然而止,徒留一片死寂,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
此時,眾人還沉浸在看到汪直現身的巨大衝擊中,內心的震撼如洶湧波濤般翻湧不息。然而,更讓人瞠目結舌的一幕接踵而至。隻見車門緩緩打開,發出“吱呀”一聲,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一個身著破舊囚服的身影從馬車上邁了下來。
眾人定睛一看,竟是徐誌道!他的囚服滿是褶皺與汙漬,每一道折痕都像是在訴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那汙漬仿佛是歲月留下的烙印。囚服的領口微微敞開,露出他那滄桑且布滿皺紋的脖頸,那脖頸如同幹枯的樹皮,寫滿了歲月的滄桑。頭發淩亂地散落著,幾縷白發在寒風中肆意飛舞,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所經曆的苦難。
他的臉上帶著一種複雜的神情,既有著曆經磨難後的淡然,那淡然如同平靜的湖麵,波瀾不驚;又有著重返朝堂的一絲感慨,那感慨仿佛是對過去歲月的懷念與對未來的期許。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掃視著周圍這些或震驚、或疑惑的麵孔,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仿佛在向眾人宣告,自己的歸來,將給這看似平靜的朝堂帶來一場不小的波瀾。
左都禦史史琳瞧見徐誌道現身的那一刻,眼中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多年積壓在心底的不滿與憤懣瞬間被點燃,那怒火仿佛能將整個朝堂燃燒。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成拳,指關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仿佛要將手中的空氣捏碎。身體也本能地往前傾,似是要如離弦之箭般衝上前去,將心中對徐誌道的斥責一股腦兒地宣泄出來。
可就在他抬腳欲動之時,眼角的餘光瞥見了一旁的汪直。隻見汪直手中把玩著那根長長的鞭子,臉上掛著似笑非笑的詭異神情,那眼神就像一隻隱匿在暗處,正等著獵物上鉤的狡黠狐狸,仿佛隻要史琳稍有動作,便會立刻落入他精心設下的圈套。史琳心中“咯噔”一下,到了嘴邊的話瞬間被咽了迴去,原本抬起的腳也像被釘在了地上一般,動彈不得。權衡再三,他還是選擇了從心,畢竟他深知汪直的手段,若是貿然行事,吃虧的隻會是自己。
史琳重重地冷哼一聲,那聲音裏滿是不甘與無奈,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的不滿。隨後,他猛地轉過身,將後背對著徐誌道和汪直,裝作一副什麽都沒看見的樣子。他的肩膀微微顫抖著,顯示出他內心的極度不平靜,那顫抖仿佛是他內心憤怒與恐懼的掙紮。
徐誌道看著大清早就像突然犯了病般的史琳,一臉的疑惑。他撓了撓頭,那動作如同一個懵懂的孩子,湊近汪直,用胳膊肘輕輕碰了碰他,開口問道:“老登,你說他怎麽不過來?莫不是見了咱們害怕了?”那語氣裏滿是不解,仿佛在思考一個無解的謎題。
汪直撇了撇嘴,臉上露出一抹不屑的神情,那神情仿佛在說史琳的行為是多麽的可笑:“慫唄,現在這些讀書人的骨氣都沒了。平日裏一個個道貌岸然,真到了關鍵時刻,就嚇得屁滾尿流。”邊說邊搖頭,仿佛對史琳的表現失望至極,那搖頭的動作如同在否定史琳的整個人生。
徐誌道翻了個白眼,一臉不信地迴懟道:“你又懂了?你以為你還是當年那個威風凜凜的西廠督主啊,別在這兒瞎說了。”那眼神裏充滿了對汪直的質疑,仿佛在挑戰他的權威。
汪直一聽這話,瞬間來了脾氣,眼睛一瞪,那眼睛瞪得如同銅鈴般,舉起手中的鞭子作勢要抽,惡狠狠地說道:“你信不信,本督直接抽你?再敢胡說八道,看本督不好好收拾你。”那語氣裏充滿了威脅,仿佛徐誌道再敢多說一句,就會被他打得皮開肉綻。
徐誌道見狀,立馬認慫,縮了縮脖子,那動作如同一隻受驚的烏龜:“我信...我信還不行嘛,您大人有大量,別跟我一般見識。”他的聲音裏充滿了恐懼與討好,仿佛在祈求汪直的原諒。
汪直收起鞭子,指了指馬車裏麵,說道:“靠邊。外麵冷,進車裏待會,等會兒再進去。別在這兒凍著了,到時候進了宮,別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
徐誌道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汪直,用手肘用力懟了懟他,扯著嗓子喊道:“老登,你現在可是我車夫,這點你可得搞清楚了!別以為你還是那個說一不二的汪直,現在你得聽我的。”那語氣裏滿是得意,仿佛在提醒汪直認清當下的身份,自己才是主人。
汪直一聽這話,臉上的表情瞬間就變得不屑起來,他嗤笑一聲,雙眼一瞪,迴懟道:“本督給你當車夫?你還真把自己當盤菜了啊?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就憑你,還想指揮本督?”邊說邊斜睨著徐誌道,那高高在上的姿態仿佛在宣告他的身份不容置疑,徐誌道在他眼裏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徐誌道也不甘示弱,脖子一梗,毫不退縮地迴道:“要不你走?別在這充大爺,既然當了車夫,就得有個車夫的樣子。別以為你還是當年的威風,現在你就是個趕車的。”他雙手抱在胸前,一副篤定汪直不敢離開的模樣,那姿態仿佛在向汪直示威。
汪直一聽,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仰天大笑起來,那笑聲爽朗又帶著幾分霸氣,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本督不走!你能奈我何?你還能把本督趕下車不成?”他挺直了腰杆,雙手負於身後,眼神中透著一股不容違抗的威嚴,那威嚴如同帝王般讓人敬畏。
徐誌道一聽這話,頓時急得跳腳,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你這不是玩不起嘛!說好了給我當車夫,現在又耍賴。你怎麽能這樣,一點信用都沒有。”他指著汪直,氣得手指都微微顫抖,那顫抖仿佛是他內心憤怒的具象化。
汪直上前一步,湊近徐誌道,臉上帶著一抹狡黠的笑:“本督玩不起?你能把本督怎麽樣?有本事你就試試,看本督怎麽收拾你。”他故意挑釁地看著徐誌道,仿佛在說他根本就拿自己沒辦法,徐誌道在他麵前不過是個跳梁小醜。
徐誌道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張了張嘴,半晌才憋出幾個字:“你……你……”他滿臉無奈,隻能狠狠地跺了跺腳,心裏暗自懊惱怎麽就遇上這麽個難纏的主。那跺腳的動作仿佛在發泄他內心的不滿與無奈,可麵對汪直,他卻又毫無辦法。
徐誌道身著破舊不堪的囚服,那囚服上的汙漬與破洞,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他所經曆的苦難歲月。他不緊不慢地抬手,仔細地整了整衣角,仿佛這簡單的動作,能讓他找迴曾經的尊嚴。嘴角浮起一抹似有似無的笑意,那笑容裏藏著的世故與深意,旁人難以捉摸,他悠悠開口:“總得給陛下留點顏麵不是?咱們這般急匆匆地進宮,若是衝撞了陛下的威嚴,可就不好了。”
汪直聞言,神色倨傲得如同一隻開屏的孔雀,雙手負於身後,昂首挺胸,那姿態仿佛他便是這天下的主宰,高聲道:“有本督在,何須你操心這人情世故。在這世上,本督便是人情世故的規矩!這紫禁城的每一寸土地,本督都了如指掌,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還輪不到你來提醒。”
徐誌道聽聞,不禁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嘲諷的光芒,那光芒如同一把銳利的匕首,直直刺向汪直的驕傲:“西廠都已灰飛煙滅,成了過眼雲煙,你還在這兒逞強。之前不還一口一個‘老夫’自稱,怎麽如今又變了腔調?莫不是被這多年的牢獄生活磨平了棱角,連說話都沒了底氣?”
汪直神情一滯,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痛楚,那痛楚如同夜空中劃過的流星,轉瞬即逝,卻又如此深刻。語氣中帶著幾分悵惘,仿佛在迴憶一段不堪迴首的往事:“你哪裏曉得本督當時的煎熬?那些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本督在那暗無天日的地方,想的都是如何能再為陛下效力,如何能重振西廠的威風。”
徐誌道撇了撇嘴,滿臉不屑,那表情仿佛在說汪直的痛苦根本不值一提:“難受?哼,能有多難受?你說說,你當了多久西廠督主?”
汪直微微仰頭,目光望向遠方,仿佛穿越了時空,迴到了曾經那段輝煌的歲月,聲音低沉而有力:“六年。那六年,本督讓整個朝堂都為之震顫,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聞風喪膽。”
徐誌道緊接著追問,那語氣就像在逼問一個犯錯的孩子:“那被關了多少年?”
汪直沉默片刻,仿佛在努力咽下那段痛苦的迴憶,緩緩吐出幾個字:“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本督嚐盡了世間冷暖,也看清了許多人的真麵目。”
徐誌道發出一聲嗤笑,毫不留情地說道:“都過去這麽久了,時過境遷,現在還有誰會認你這個過氣督主?這朝堂早已不是你當年的朝堂,你也不再是那個隻手遮天的汪直了。”
汪直卻挺直了腰杆,眼神中透著一絲堅定,那堅定如同磐石,不可動搖:“小三子認我。隻要陛下還記得我,隻要陛下還需要我,本督就還是那個能為陛下排憂解難的汪直。”
徐誌道不再多言,轉身登上馬車,撂下一句:“行,算你厲害。趕緊趕車,去晚了就不好玩了。可別讓陛下等急了,到時候咱倆都吃不了兜著走。”
天色微明,京城的石板路上,車輪“嘎登嘎登”地滾動著,那聲音厚重而沉悶,與清脆的馬蹄聲交織成一曲獨特的晨曲。一輛馬車緩緩朝著紫禁城駛來,車身之上清晰印著定國公府的標識,那標識在晨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醒目。這平日裏不常現身朝堂的定國公府馬車,引得今日前來上朝的大臣們紛紛側目,大家交頭接耳,臉上滿是疑惑的神情,暗自思忖定國公此番前來上朝所為何事。
然而,人群中少部分眼尖的大臣,目光卻緊緊鎖定在那趕車的老頭身上。隻見他身形瘦削,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麵容雖刻滿歲月的滄桑,一道道皺紋如同溝壑般深刻,卻難掩一雙眼眸中的銳利,那銳利的目光仿佛能看穿人心,讓人不寒而栗。
謝遷微微湊近劉健,壓低聲音,那聲音低得如同蚊子嗡嗡,卻又帶著幾分驚異:“首輔大人,您瞧那人……”話未說完,眼神卻不自覺地瞟向馬車旁的老頭,那眼神裏充滿了好奇與疑惑。
劉健神色一凜,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一切,低聲告誡道:“不該問的莫要多問,這必定是陛下的安排。陛下行事向來深謀遠慮,咱們隻需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莫要多生事端。”言語間,不容置疑,那語氣就像一位嚴厲的家長在教導犯錯的孩子。
李東陽皺著眉頭,眼中滿是憂慮,輕歎一聲,那歎息聲仿佛帶著無盡的哀愁:“這……如此一來,大明怕是要生波瀾啊。汪直的出現,必定會打破朝堂原有的平靜,不知道會引發怎樣的變故。”
劉健挺直了腰杆,眼神堅定,斬釘截鐵地說道:“有本官在,還有諸位在,大明亂不了!咱們都是陛下的肱股之臣,隻要咱們**協力,定能保我大明江山穩固。”他的聲音低沉卻有力,如同洪鍾般在眾人耳邊迴響,給周圍的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內閣這邊氣氛還算融洽,可朝堂的另一邊,情況卻截然不同。
左都禦史瞪大了眼睛,那眼睛瞪得如同銅鈴般,難以置信地看向吏部尚書,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仿佛看到了什麽可怕的東西:“耿大人,方才是我眼花了吧?那趕車之人,竟似……”
吏部尚書耿大人神色凝重,眉頭緊鎖,那眉頭皺得仿佛能夾死一隻蒼蠅,低聲迴道:“史大人,我也但願是看錯了。若是他真的迴來了,這朝堂怕是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不安,那不安如同烏雲般籠罩在他們心頭。
武將們那邊同樣炸開了鍋。那些曾跟隨汪直征戰女真的老將們,一見到趕車的老頭,頓時兩眼放光,仿佛看到了久違的親人,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他們的眼神中,有激動,有感慨,更有一絲難以言喻的興奮,仿佛又迴到了那段熱血沸騰的征戰歲月。而那些不知情的年輕武將,則滿臉困惑,四處打聽:“這人究竟是誰?為何能引得諸位老將如此動容?”
然而,無論他們如何詢問,都不會有人告知他們那駕車老頭的真實身份。隻因這個人身份特殊,除非陛下親口宣告他尚在人世,否則即便他自己站出來承認,所有人也都必須認定是他喝多了酒,胡言亂語。這是朝堂之上不成文的規矩,也是隱藏在眾人心中的秘密,猶如一層厚重的迷霧,籠罩在紫禁城的上空,讓人捉摸不透。
在眾人的驚唿聲還未消散之時,那輛帶著定國公府標識的馬車穩穩停住。轆轆的車輪聲戛然而止,徒留一片死寂,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
此時,眾人還沉浸在看到汪直現身的巨大衝擊中,內心的震撼如洶湧波濤般翻湧不息。然而,更讓人瞠目結舌的一幕接踵而至。隻見車門緩緩打開,發出“吱呀”一聲,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的故事。一個身著破舊囚服的身影從馬車上邁了下來。
眾人定睛一看,竟是徐誌道!他的囚服滿是褶皺與汙漬,每一道折痕都像是在訴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往,那汙漬仿佛是歲月留下的烙印。囚服的領口微微敞開,露出他那滄桑且布滿皺紋的脖頸,那脖頸如同幹枯的樹皮,寫滿了歲月的滄桑。頭發淩亂地散落著,幾縷白發在寒風中肆意飛舞,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所經曆的苦難。
他的臉上帶著一種複雜的神情,既有著曆經磨難後的淡然,那淡然如同平靜的湖麵,波瀾不驚;又有著重返朝堂的一絲感慨,那感慨仿佛是對過去歲月的懷念與對未來的期許。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掃視著周圍這些或震驚、或疑惑的麵孔,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仿佛在向眾人宣告,自己的歸來,將給這看似平靜的朝堂帶來一場不小的波瀾。
左都禦史史琳瞧見徐誌道現身的那一刻,眼中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多年積壓在心底的不滿與憤懣瞬間被點燃,那怒火仿佛能將整個朝堂燃燒。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成拳,指關節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仿佛要將手中的空氣捏碎。身體也本能地往前傾,似是要如離弦之箭般衝上前去,將心中對徐誌道的斥責一股腦兒地宣泄出來。
可就在他抬腳欲動之時,眼角的餘光瞥見了一旁的汪直。隻見汪直手中把玩著那根長長的鞭子,臉上掛著似笑非笑的詭異神情,那眼神就像一隻隱匿在暗處,正等著獵物上鉤的狡黠狐狸,仿佛隻要史琳稍有動作,便會立刻落入他精心設下的圈套。史琳心中“咯噔”一下,到了嘴邊的話瞬間被咽了迴去,原本抬起的腳也像被釘在了地上一般,動彈不得。權衡再三,他還是選擇了從心,畢竟他深知汪直的手段,若是貿然行事,吃虧的隻會是自己。
史琳重重地冷哼一聲,那聲音裏滿是不甘與無奈,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的不滿。隨後,他猛地轉過身,將後背對著徐誌道和汪直,裝作一副什麽都沒看見的樣子。他的肩膀微微顫抖著,顯示出他內心的極度不平靜,那顫抖仿佛是他內心憤怒與恐懼的掙紮。
徐誌道看著大清早就像突然犯了病般的史琳,一臉的疑惑。他撓了撓頭,那動作如同一個懵懂的孩子,湊近汪直,用胳膊肘輕輕碰了碰他,開口問道:“老登,你說他怎麽不過來?莫不是見了咱們害怕了?”那語氣裏滿是不解,仿佛在思考一個無解的謎題。
汪直撇了撇嘴,臉上露出一抹不屑的神情,那神情仿佛在說史琳的行為是多麽的可笑:“慫唄,現在這些讀書人的骨氣都沒了。平日裏一個個道貌岸然,真到了關鍵時刻,就嚇得屁滾尿流。”邊說邊搖頭,仿佛對史琳的表現失望至極,那搖頭的動作如同在否定史琳的整個人生。
徐誌道翻了個白眼,一臉不信地迴懟道:“你又懂了?你以為你還是當年那個威風凜凜的西廠督主啊,別在這兒瞎說了。”那眼神裏充滿了對汪直的質疑,仿佛在挑戰他的權威。
汪直一聽這話,瞬間來了脾氣,眼睛一瞪,那眼睛瞪得如同銅鈴般,舉起手中的鞭子作勢要抽,惡狠狠地說道:“你信不信,本督直接抽你?再敢胡說八道,看本督不好好收拾你。”那語氣裏充滿了威脅,仿佛徐誌道再敢多說一句,就會被他打得皮開肉綻。
徐誌道見狀,立馬認慫,縮了縮脖子,那動作如同一隻受驚的烏龜:“我信...我信還不行嘛,您大人有大量,別跟我一般見識。”他的聲音裏充滿了恐懼與討好,仿佛在祈求汪直的原諒。
汪直收起鞭子,指了指馬車裏麵,說道:“靠邊。外麵冷,進車裏待會,等會兒再進去。別在這兒凍著了,到時候進了宮,別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
徐誌道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地看著汪直,用手肘用力懟了懟他,扯著嗓子喊道:“老登,你現在可是我車夫,這點你可得搞清楚了!別以為你還是那個說一不二的汪直,現在你得聽我的。”那語氣裏滿是得意,仿佛在提醒汪直認清當下的身份,自己才是主人。
汪直一聽這話,臉上的表情瞬間就變得不屑起來,他嗤笑一聲,雙眼一瞪,迴懟道:“本督給你當車夫?你還真把自己當盤菜了啊?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就憑你,還想指揮本督?”邊說邊斜睨著徐誌道,那高高在上的姿態仿佛在宣告他的身份不容置疑,徐誌道在他眼裏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徐誌道也不甘示弱,脖子一梗,毫不退縮地迴道:“要不你走?別在這充大爺,既然當了車夫,就得有個車夫的樣子。別以為你還是當年的威風,現在你就是個趕車的。”他雙手抱在胸前,一副篤定汪直不敢離開的模樣,那姿態仿佛在向汪直示威。
汪直一聽,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仰天大笑起來,那笑聲爽朗又帶著幾分霸氣,仿佛整個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本督不走!你能奈我何?你還能把本督趕下車不成?”他挺直了腰杆,雙手負於身後,眼神中透著一股不容違抗的威嚴,那威嚴如同帝王般讓人敬畏。
徐誌道一聽這話,頓時急得跳腳,臉上一陣紅一陣白:“你這不是玩不起嘛!說好了給我當車夫,現在又耍賴。你怎麽能這樣,一點信用都沒有。”他指著汪直,氣得手指都微微顫抖,那顫抖仿佛是他內心憤怒的具象化。
汪直上前一步,湊近徐誌道,臉上帶著一抹狡黠的笑:“本督玩不起?你能把本督怎麽樣?有本事你就試試,看本督怎麽收拾你。”他故意挑釁地看著徐誌道,仿佛在說他根本就拿自己沒辦法,徐誌道在他麵前不過是個跳梁小醜。
徐誌道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張了張嘴,半晌才憋出幾個字:“你……你……”他滿臉無奈,隻能狠狠地跺了跺腳,心裏暗自懊惱怎麽就遇上這麽個難纏的主。那跺腳的動作仿佛在發泄他內心的不滿與無奈,可麵對汪直,他卻又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