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大明:從東宮侍讀到活著的異姓王 作者:青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牟斌麵色一沉,喝道。
“小侯爺,還請自重!
你此刻的言行,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牟斌眼神中閃過一絲警告,身旁的錦衣衛們紛紛將手按在刀柄上,隻要牟斌一聲令下,便會立刻動手。
郭良見勢不妙,急忙拉住郭勳,低聲嗬斥。
“勳兒,莫要衝動!”
然後又轉向牟斌,滿臉賠笑。
“指揮使大人,小兒不懂事,還望您海涵。我們這就隨您走。”
郭良拉著郭勳,在錦衣衛的簇擁下,緩緩朝府門外走去。
踏出武定侯府的那一刻,郭良忍不住迴頭,望著那巍峨的府邸,心中五味雜陳。
曾經的榮耀與輝煌,或許即將隨著這一次的變故,煙消雲散。而等待他們父子的,又將是怎樣的命運。
一行人馬不停蹄地朝著皇宮趕去,一路上馬蹄聲急,塵土飛揚。郭良與郭勳父子二人坐在馬車中,相對無言。
郭勳滿臉不甘,緊緊握著拳頭,關節因用力而泛白;郭良則眼神空洞,望著車窗外一閃而過的街景,思緒萬千。
抵達皇宮後,他們被直接帶到了禦書房外。
牟斌先行入內,向朱佑樘稟報。不一會兒,牟斌出來,示意郭良父子進去。
郭良深吸一口氣,拉著郭勳,整了整衣衫,踏入禦書房。
二人撲通一聲跪地,郭良顫聲說道。
“陛下,罪臣郭良及犬子郭勳叩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佑樘端坐在書桌後,麵色陰沉,手中把玩著一支毛筆,冷冷地看著下方的父子二人,良久,才開口道。
“郭愛卿,朕給了你們足夠的時間,你卻執意抗旨,究竟是何居心?”
郭良額頭緊貼地麵,冷汗直冒,急忙說道。
“陛下明鑒,罪臣絕無抗旨之心,實是一時糊塗,太過看重那丹書鐵券,才犯下如此大錯,望陛下恕罪。”
一旁的郭勳忍不住抬起頭,急切說道。
“陛下,家父已知錯,還望陛下念在我郭家世代為朝廷效力的份上,從輕發落。”
朱佑樘目光如炬,直射向郭勳,怒喝道。
“閉嘴,這裏哪有你說話的份兒?
你父親犯下忤逆之罪,你還敢在此狡辯!”
郭勳被這一喝嚇得渾身一顫,又趕緊低下頭。
郭良則連忙磕頭,額頭磕在地麵上砰砰作響。
“陛下息怒,都是罪臣管教無方,才讓小兒如此不懂規矩,一切罪責都由罪臣一人承擔,求陛下饒了小兒。”
朱佑樘站起身,緩緩走到二人麵前,來迴踱步。
“郭良,你郭家自開國以來,的確立下不少功勞,可這不是你肆意妄為的理由。
丹書鐵券雖為榮耀象征,但朕的旨意,才是至高無上的。
你無視朕的命令,這是對皇權的公然挑釁。”
郭良心中一緊,知道此次事情非同小可,若不能求得皇帝諒解,郭家恐怕在劫難逃。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連忙說道。
“陛下,罪臣聽聞朝中有人心懷不軌,企圖利用此事,破壞陛下的清明之治。
罪臣雖犯錯在先,但也願為陛下效力,揪出這些亂臣賊子,以戴罪立功。”
朱佑樘聞言,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狐疑。
“哦?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有何證據?”
郭良偷偷抬眼,觀察了一下皇帝的神色,小心翼翼地說道。
“陛下,罪臣近日聽聞一些官員私下議論,說有人故意在陛下與各勳貴之間挑撥離間,妄圖引發朝廷動蕩。
罪臣雖無確鑿證據,但也不敢掉以輕心,望陛下明察。
朱佑樘微微眯起雙眼,目光如利刃般審視著郭良,試圖從他的表情與言語間揪出一絲欺瞞的破綻。
禦書房內靜謐無聲,唯有窗外微風拂過樹葉的沙沙聲,更襯出此刻氣氛的緊張凝重。
“郭良,”
朱佑樘終於再次開口,聲音低沉而威嚴。
“朝堂之事,朕自有明斷。
你僅憑幾句道聽途說,便想以此洗脫罪責,未免太過天真。”
郭良心頭一震,額頭緊貼冰冷地麵,冷汗愈發洶湧,浸濕了他鬢角的發絲。
他深知此刻每一句話都關乎郭家生死存亡,若不能讓皇帝信服,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陛下!”
郭良聲音顫抖,帶著幾分懇切與決絕。
“罪臣所言句句屬實,雖暫無實據,但這些天罪臣反複思量,覺得此事絕非空穴來風。
罪臣願以全家性命擔保,定要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若有半句虛言,甘願受千刀萬剮之刑!”
朱佑樘眉頭緊鎖,踱步迴到龍椅旁坐下,手指有節奏地輕叩扶手,沉思良久。
他並非輕易相信他人之輩,可郭良這番言辭,又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此次事件。
若真有小人在背後攪弄風雲,妄圖破壞朝堂安穩,這是他絕不能容忍的。
“郭良,朕可以給你一個機會。”
朱佑樘終於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強硬。
“朕命你暗中調查此事,限時一個月。
若一個月後,你仍拿不出任何證據,或是妄圖敷衍朕,你和你的家族,都將麵臨滅頂之災。”
郭良如獲大赦,忙不迭磕頭謝恩,額頭磕在地麵上發出沉悶聲響。
“謝陛下隆恩!罪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郭勳在一旁也鬆了口氣,心中暗自慶幸。
他偷偷抬眼,看向皇帝,眼中滿是敬畏與感激。
這時,朱佑樘話鋒一轉,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地盯著郭良,質問道。
“郭良,朕還有一事不明。郭敬是不是你的兒子?
你為何之前不想用丹書鐵券救他?”
郭良身子猛地一僵,臉上閃過一絲慌亂,旋即低下頭,聲音發澀地說道。
“陛下,郭敬確是罪臣之子。
隻是……隻是罪臣一時豬油蒙了心,隻想著丹書鐵券乃是我郭家世代榮耀的象征,沒了它,郭家在勳貴之中再無顏麵立足。
加之郭敬是庶出,罪臣便起了糊塗心思,想著或許能舍棄他,保全家業和家族名聲。
”說到此處,郭良悔恨地抬手扇了自己一記耳光。
“陛下,罪臣錯了,大錯特錯,罪臣愧為人父,更愧對陛下的信任與恩典。”
朱佑樘麵色愈發陰沉,怒聲斥責。
“郭良,你糊塗!丹書鐵券不過是身外之物,父子親情竟比不上一塊破鐵?
你如此行徑,枉為人父!”
郭良伏地不起,渾身顫抖,連聲求饒。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罪臣已知錯,日後定當改過自新,好好對待每一個子女,以報答陛下的教誨之恩。”
朱佑樘冷哼一聲。
“退下吧。”
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與失望。
郭良父子再次磕頭,緩緩退出禦書房。
走出宮殿,郭良他深知,這看似是一個機會,實則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考驗。
“勳兒,”
郭良低聲對郭勳說道。
“此次咱們能逃過一劫,全靠陛下仁慈。
接下來的日子,咱們可得小心行事,務必將此事查個明白。”
郭勳重重地點點頭。
“父親放心,孩兒定當全力協助您。”
父子二人在侍衛的押送下,離開皇宮。
迴到武定侯府,郭良立刻召集心腹謀士,商議對策。
他深知,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若不能在一個月內找出幕後黑手,郭家百年榮耀,必將毀於一旦。
與此同時,在皇宮的另一處,一位身著華服的太監正匆匆走進一間宮殿。宮殿內,一位侍衛正焦急地來迴踱步。
“怎麽樣?”
侍衛急切問道。
太監微微搖頭。
“郭良那老狐狸,竟向陛下告密了。
不過陛下給了他一個月時間調查,咱們得抓緊想辦法應對。”
侍衛臉色陰沉,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哼,郭良,你既然不識好歹,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
“小侯爺,還請自重!
你此刻的言行,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牟斌眼神中閃過一絲警告,身旁的錦衣衛們紛紛將手按在刀柄上,隻要牟斌一聲令下,便會立刻動手。
郭良見勢不妙,急忙拉住郭勳,低聲嗬斥。
“勳兒,莫要衝動!”
然後又轉向牟斌,滿臉賠笑。
“指揮使大人,小兒不懂事,還望您海涵。我們這就隨您走。”
郭良拉著郭勳,在錦衣衛的簇擁下,緩緩朝府門外走去。
踏出武定侯府的那一刻,郭良忍不住迴頭,望著那巍峨的府邸,心中五味雜陳。
曾經的榮耀與輝煌,或許即將隨著這一次的變故,煙消雲散。而等待他們父子的,又將是怎樣的命運。
一行人馬不停蹄地朝著皇宮趕去,一路上馬蹄聲急,塵土飛揚。郭良與郭勳父子二人坐在馬車中,相對無言。
郭勳滿臉不甘,緊緊握著拳頭,關節因用力而泛白;郭良則眼神空洞,望著車窗外一閃而過的街景,思緒萬千。
抵達皇宮後,他們被直接帶到了禦書房外。
牟斌先行入內,向朱佑樘稟報。不一會兒,牟斌出來,示意郭良父子進去。
郭良深吸一口氣,拉著郭勳,整了整衣衫,踏入禦書房。
二人撲通一聲跪地,郭良顫聲說道。
“陛下,罪臣郭良及犬子郭勳叩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佑樘端坐在書桌後,麵色陰沉,手中把玩著一支毛筆,冷冷地看著下方的父子二人,良久,才開口道。
“郭愛卿,朕給了你們足夠的時間,你卻執意抗旨,究竟是何居心?”
郭良額頭緊貼地麵,冷汗直冒,急忙說道。
“陛下明鑒,罪臣絕無抗旨之心,實是一時糊塗,太過看重那丹書鐵券,才犯下如此大錯,望陛下恕罪。”
一旁的郭勳忍不住抬起頭,急切說道。
“陛下,家父已知錯,還望陛下念在我郭家世代為朝廷效力的份上,從輕發落。”
朱佑樘目光如炬,直射向郭勳,怒喝道。
“閉嘴,這裏哪有你說話的份兒?
你父親犯下忤逆之罪,你還敢在此狡辯!”
郭勳被這一喝嚇得渾身一顫,又趕緊低下頭。
郭良則連忙磕頭,額頭磕在地麵上砰砰作響。
“陛下息怒,都是罪臣管教無方,才讓小兒如此不懂規矩,一切罪責都由罪臣一人承擔,求陛下饒了小兒。”
朱佑樘站起身,緩緩走到二人麵前,來迴踱步。
“郭良,你郭家自開國以來,的確立下不少功勞,可這不是你肆意妄為的理由。
丹書鐵券雖為榮耀象征,但朕的旨意,才是至高無上的。
你無視朕的命令,這是對皇權的公然挑釁。”
郭良心中一緊,知道此次事情非同小可,若不能求得皇帝諒解,郭家恐怕在劫難逃。
他突然想起一件事,連忙說道。
“陛下,罪臣聽聞朝中有人心懷不軌,企圖利用此事,破壞陛下的清明之治。
罪臣雖犯錯在先,但也願為陛下效力,揪出這些亂臣賊子,以戴罪立功。”
朱佑樘聞言,停下腳步,眼中閃過一絲狐疑。
“哦?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有何證據?”
郭良偷偷抬眼,觀察了一下皇帝的神色,小心翼翼地說道。
“陛下,罪臣近日聽聞一些官員私下議論,說有人故意在陛下與各勳貴之間挑撥離間,妄圖引發朝廷動蕩。
罪臣雖無確鑿證據,但也不敢掉以輕心,望陛下明察。
朱佑樘微微眯起雙眼,目光如利刃般審視著郭良,試圖從他的表情與言語間揪出一絲欺瞞的破綻。
禦書房內靜謐無聲,唯有窗外微風拂過樹葉的沙沙聲,更襯出此刻氣氛的緊張凝重。
“郭良,”
朱佑樘終於再次開口,聲音低沉而威嚴。
“朝堂之事,朕自有明斷。
你僅憑幾句道聽途說,便想以此洗脫罪責,未免太過天真。”
郭良心頭一震,額頭緊貼冰冷地麵,冷汗愈發洶湧,浸濕了他鬢角的發絲。
他深知此刻每一句話都關乎郭家生死存亡,若不能讓皇帝信服,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陛下!”
郭良聲音顫抖,帶著幾分懇切與決絕。
“罪臣所言句句屬實,雖暫無實據,但這些天罪臣反複思量,覺得此事絕非空穴來風。
罪臣願以全家性命擔保,定要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若有半句虛言,甘願受千刀萬剮之刑!”
朱佑樘眉頭緊鎖,踱步迴到龍椅旁坐下,手指有節奏地輕叩扶手,沉思良久。
他並非輕易相信他人之輩,可郭良這番言辭,又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此次事件。
若真有小人在背後攪弄風雲,妄圖破壞朝堂安穩,這是他絕不能容忍的。
“郭良,朕可以給你一個機會。”
朱佑樘終於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強硬。
“朕命你暗中調查此事,限時一個月。
若一個月後,你仍拿不出任何證據,或是妄圖敷衍朕,你和你的家族,都將麵臨滅頂之災。”
郭良如獲大赦,忙不迭磕頭謝恩,額頭磕在地麵上發出沉悶聲響。
“謝陛下隆恩!罪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郭勳在一旁也鬆了口氣,心中暗自慶幸。
他偷偷抬眼,看向皇帝,眼中滿是敬畏與感激。
這時,朱佑樘話鋒一轉,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地盯著郭良,質問道。
“郭良,朕還有一事不明。郭敬是不是你的兒子?
你為何之前不想用丹書鐵券救他?”
郭良身子猛地一僵,臉上閃過一絲慌亂,旋即低下頭,聲音發澀地說道。
“陛下,郭敬確是罪臣之子。
隻是……隻是罪臣一時豬油蒙了心,隻想著丹書鐵券乃是我郭家世代榮耀的象征,沒了它,郭家在勳貴之中再無顏麵立足。
加之郭敬是庶出,罪臣便起了糊塗心思,想著或許能舍棄他,保全家業和家族名聲。
”說到此處,郭良悔恨地抬手扇了自己一記耳光。
“陛下,罪臣錯了,大錯特錯,罪臣愧為人父,更愧對陛下的信任與恩典。”
朱佑樘麵色愈發陰沉,怒聲斥責。
“郭良,你糊塗!丹書鐵券不過是身外之物,父子親情竟比不上一塊破鐵?
你如此行徑,枉為人父!”
郭良伏地不起,渾身顫抖,連聲求饒。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罪臣已知錯,日後定當改過自新,好好對待每一個子女,以報答陛下的教誨之恩。”
朱佑樘冷哼一聲。
“退下吧。”
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與失望。
郭良父子再次磕頭,緩緩退出禦書房。
走出宮殿,郭良他深知,這看似是一個機會,實則是一場生死攸關的考驗。
“勳兒,”
郭良低聲對郭勳說道。
“此次咱們能逃過一劫,全靠陛下仁慈。
接下來的日子,咱們可得小心行事,務必將此事查個明白。”
郭勳重重地點點頭。
“父親放心,孩兒定當全力協助您。”
父子二人在侍衛的押送下,離開皇宮。
迴到武定侯府,郭良立刻召集心腹謀士,商議對策。
他深知,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若不能在一個月內找出幕後黑手,郭家百年榮耀,必將毀於一旦。
與此同時,在皇宮的另一處,一位身著華服的太監正匆匆走進一間宮殿。宮殿內,一位侍衛正焦急地來迴踱步。
“怎麽樣?”
侍衛急切問道。
太監微微搖頭。
“郭良那老狐狸,竟向陛下告密了。
不過陛下給了他一個月時間調查,咱們得抓緊想辦法應對。”
侍衛臉色陰沉,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哼,郭良,你既然不識好歹,那就別怪我心狠手辣了……”